《毒后重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后重生记-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玉容再抬头看向石青瑜,见到她的面上又带起了浅笑。玉容慢慢退后,咬了下嘴唇后,转头快步向前走。走了几步,玉容回过头,见到石青瑜还站在红梅树下,撑着伞看着他。发现他回过头,石青瑜也没有说话,只笑着看着他。若不是不断有雪飘下来,石青瑜站在那里,就像是一幅画好的仕女图。
  玉容皱紧了眉头,慢慢的,之前石青瑜突然挑明此事给他带来的惊慌平息下来。他对石青瑜再行了一礼才又转身离开。这次玉容一直走到一处宫墙的拐角,才停了下来,他躲在拐角,小心的看向石青瑜的放心。
  此时他与石青瑜已经隔得很远了,他看不清楚石青瑜的表情,不知道石青瑜是不是仍旧看向他。只看着石青瑜还站在原地,没有一丝变动,她身边虽然站在一些人,但却仿佛就只有她一个人站在那边。

  ☆、第83章 纷争

  随后的日子,石青瑜待玉容反倒冷淡了许多,不及之前那般宠着他,对玉容有时甚至比待别的护卫更加严苛。比起玉容,石青瑜对待敬枫倒是更加和软,不仅为他指了婚,还为他在京城守卫军中安排了职位。待敬枫的妻子有孕,石青瑜还屡次着人从宫中送了东西赏她。
  虽然敬枫如今的官职不过七品,但京中已有很多高官把他当做被石青瑜信任的新贵,都对他百般示好。如今往日里繁荣的士族已经被石青瑜施予的各种手段打压下去,明氏皇族又不掌握权势,所有的重要官员都由石青瑜提拔,如今她又将势力铺到地方,去年的科考举子有一部分已经被她安排到州县为官。且之前刚要集结在一起的官员势力,又被石青瑜打散。在加上明峻的皇后定下了人,这让几个被推离皇后之人的家族,无法再继续站在明峻一边。
  现在的朝堂,旁的势力都未成形,正是石青瑜一手遮天的时候。能得到石青瑜的信赖,就是寻到了最大的靠山。
  只是任凭旁人百般拉拢,敬枫在石青瑜身边做过护卫,怎不知道如今石青瑜最厌恶什么?她重用的人又是什么行事?如玉家,玉家若不是不在朝中结党,石青瑜怎会这样信赖玉家?敬枫是不敢奢望能够在石青瑜身边得个位置,他如今看着玉家,也不再是因为嫉恨玉容,而是想从中揣测石青瑜的心思。
  所以敬枫从不与其他官员过于亲近,与玉容更是一直针锋相对,对他的妻子十分疼爱,甚至有意传出许多惧内的笑话来。
  所以待敬枫的孩子出生后不久,他的妻子儿子留在京城,他就即刻被派往南疆。起初并没升官,待敬枫在南疆站稳脚后,才被封为云麾将军镇守南疆。
  但即便这样,石青瑜也并没全然信任敬枫,唯恐敬枫将来独霸南疆,就又陆续派了些经过挑选的武将和文官去到南疆。就算敬枫的妻子儿子留在京城,但若是可能得到更大的权势,他也未必会真的在意他的妻儿。虽然他若不在意自己的妻儿,会惹人非议,失去人心,可石青瑜并不想落到这一步再想控制敬枫的办法,许多事需要提前防患于未然。
  即便文官再有反心,没有武将辅佐,他们也不过写几句悲凉诗句感怀一下世事罢了。可若是武将反她,那就是一场伤筋动骨的巨变。
  待南疆的局势稳定,这一年的冬天就又到了。雪花落下来后,就又到了过年的时候。这一年风调雨顺,改良的麦种让许多农户有了个好收成,商户更加稳定,许多人为了避税只能扎根在一片土地上靠耕地为生。因少了许多浪荡的空户,又鼓励生育,这一年的人口比去年翻了一倍。
  但因石青瑜政事改革,新近又下了建言令,让百姓于每年腊月初三书写建言交于密使,由密使于年前带回。因许多平民不会写字,石青瑜收到的信中,有很多还是用画图来阐述的。
  石青瑜一边抱着暖手炉,一边翻看着从各地呈上来的建言。看到那些看似可笑的图画的时候,石青瑜面上没有一丝笑容,反而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忍不出轻叹了口气。
  民智不开虽然很容易被人利用,但也更容易管理。
  石青瑜翻看过那些信件,又将闵清给她写的奏折打开,闵清在奏折里仔细写了北蛮部落的各部状况,以及如今他们身处北蛮的状况。闵清的文章不喜炫耀文才,很简单的就勾画出被蛮的境况。让石青瑜甚至可以从他的奏折中闻到那来自北蛮的青草香气,她不由得又细细读了遍闵清的奏折。
  才刚看了几个字,石青瑜就听到殿外有玉容求见,她把奏折收好,笑着对来禀告的宫女点了下头,那宫女才将玉容请进殿内。玉容比去年长了一岁,身量高了许多,面上也添了些沉稳神色,此刻他来求见石青瑜也是为了禁军中的事。待事禀报过后,石青瑜就点了点头,继续拿起闵清的奏折,对玉容说道:“好了,你退下吧。”
  玉容抿了下嘴唇,抬起头看了石青瑜一眼,随后走到殿门口。这一年来,就是这样,石青瑜并不急着逼迫玉容做出个回答,她只是让玉容看到了,若是他愿意做她的男人,将来两个人可能保持的最好关系是怎样的。玉容推到殿门口,突然停住脚步,站在殿门远远的对石青瑜说:“太后,今年元宵节会有花灯看。”
  石青瑜抬眼看了下玉容,笑着点了下头,然后又低头看着她手上的奏折。
  玉容动了动嘴唇,最后微皱着眉头,对石青瑜又行了一礼:“太后,臣下告退。”
  石青瑜应了一声,眼睛只落在奏折上。待听到玉容真退出了殿门,石青瑜才抬眼看了下殿门口,嘴角微微翘起。
  玉容出了宫门,就直接翻身上马,奔回了玉府。一回到玉府,玉容的脸依旧阴沉着,吓得守门的奴仆都不敢与他说话,只默声把马牵好。
  虽然玉家人口少,但正值过年,也添了几分热闹。玉容才走了几步,就撞上了个正和旁人玩笑的婢女。那婢女容貌清秀,抬头见到是玉容,整个人就慌张起来:“公子……”
  玉容冷冷扫了那婢女一眼,皱紧了眉头,本欲说话。待看到那婢女的容貌又几分与石青瑜相似,玉容就狠甩了袖子,继续向前走。
  那婢女长呼出一口气,擦了下头上了冷汗,小声嘀咕着:“好生吓人。”
  她身边的婢女扯了扯她的袖子说道:“二公子这一年来脾气变得古怪,往后不要在他院子附近说笑了。”
  之前虽然玉容性子恶劣,但时常还与旁人玩闹说笑,哪怕是奴仆婢女都不会畏惧他。但这一年来,玉容的性子越发乖戾,虽不会无故责难旁人,但那副气恼的样子已足够让人害怕,心生怯意。在添上玉容至今未婚,又不近女色,府外多传着玉容喜好男子的话,府内虽不敢议论,但婢女与奴仆心中也都有个盘算。婢女们虽然身份卑微,但也知进退,见到玉容如此,是全消了向上攀的心思,只巴望着在玉容面前少出些错处。
  玉容进到屋内,甩掉靴子,就倒在榻上。他抬手用力揉了揉皱紧的眉头,而后突然坐起,掀起榻上的软垫。自软垫下拿出一本诗集,他把诗集打开,翻出夹在里面的一副好,然后慢慢展开。那是石青瑜当初给他画的,玉容如今还记得石青瑜笑着将画交给他的样子。
  玉容皱眉倒在榻上,用力合上了眼睛。
  他其实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只能在石青瑜的身边。首先玉家离了石青瑜,那玉家不仅不会有如今的繁华,还可能落入险境。其次是石青瑜现在位高权重,若是拒绝了她,那相当于告诉石青瑜,玉家并不愿意全力扶持她登上皇位。还有就是他那已经被许多人看穿的心思。
  让他摸不清楚的是石青瑜的态度,她这么疏远他,是真的给他选择的余地,还是故意在试探着玉家。
  而比这些思虑更让玉容心中觉得委屈的是,一直以来石青瑜从来就没这么对他冷淡过。她说着给他选择的余地,但也许根本是想着要疏远他。这让玉容这一年来很是患得患失,想着他既没有自家兄长的领军才能,又没有闵清的治国才干,甚至不及敬枫磊落成熟。他只是一个空有个好模样,沉溺在男女之情的庸人。这样的他,即便在石青瑜的身边,又能为她带来什么?他不过是一个将玉家牢牢捆住送到石青瑜身边的麻绳而已,他确实不知道他该怎么做。
  所有的事让玉容这一年来过得格外混乱慌张,他甚至没有对他的兄嫂暗示石青瑜的野心。一直藏着这一秘密的他,忍不住开始期盼着石青瑜正式显露出她对皇位的野心的那一天。等到那一天,也许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玉容并没有等待太久,才过了年,石青瑜就颁布的新令。那就是允许女子参加科考,无论文武科举,女子都可参考。
  此令一出,朝野震动,有些人虽不同意女子参加科考,可为表忠心,知道石青瑜执意要这么做后,只能表示赞同。而有些人则是坚决反对,甚至有几个儒家学子,还在宫门前静坐。明氏宗亲虽未觉察到石青瑜的意图,可也因此令有违之前明家数代皇帝颁布的发令,而极力制止。
  玉容早知道石青瑜心意,自然知道她这是在为往后铺路,以后她会逐渐提高女子地位,以达成她的心愿。而那些提升女子地位政令,会触动一些儒家学派官员的底线,朝堂之上即将又起纷争。

  ☆、第84章 觊觎

  虽然朝堂上许多官员反对,但是石青瑜仍然执意推进此事,根本无人能够阻挡。提出的诸多理由,也都被石青瑜挡回。待儒生在宫门前静坐的人多了,石青瑜就以聚众谋反企图行刺的罪名将那些儒生收押。石青瑜不得不施以强硬手段,她若不强硬,若是发令不施,那她往后如何能够称帝?若是她连女子上朝为官都无法达成,她怎能做一个服众的女皇?
  石青瑜用强硬的手段向朝臣证明着,任何发令,只要她想推行,就必须施行到位。石青瑜一改之前的行事方式,手段变得更加强硬,首次沾染上残暴之名。但此时的名声,仍然要比她上辈子好一些。石青瑜早有认知,推翻一个朝代,怎么可能不见血呢?
  无论是扶住她的人,还是反对她的人,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都需要用命来争。
  但此等强硬手段让朝堂的一些反对此事的官员更加激进,石青瑜才一上朝,就有官员跪下,说道:“太后,女子参加科举实在有违伦常天理。”
  石青瑜皱眉反问道:“伦常天理?有哪个伦常天理是不允女子参加科考了?还是有人畏惧,怕在文才之上输于女子?”
  朝堂之上一阵默然,但固有的观念在一些人的心里无法改变,仍有人要下跪建言。
  石青瑜忍不住笑道:“几个小女子参加科举考试,就能乱了国家根本?国家根本就如此浅薄?值得朝中大员担忧至此?难不成是朝中政事不足以让各位烦忧?难道今时今日当真无更大的事忧心?”
  随即,石青瑜一一质问那些企图制止女子参加科举考试官员政事,在那些官员被问得哑口无言之际,石青瑜笑了一声,问道:“可还有事禀报?”
  朝上安静了一瞬,随即就有官员向石青瑜禀报起旁的政务。
  虽然许多人阻碍此事,但多是文官儒生,到后来有几个机敏官员揣测出石青瑜允许女子参加科举的深意,更加不敢反对。允许女子参加科举的告令不过几日,就发布到各郡县。告令上同时对女子参加科举的条件进行了限制,除了如男子一般的限制着罪犯、或是尚在孝期之人不得参加科举,另外还要求女子若是考中,必须担任官职达五年,不得请辞。
  此令一出,许多识字的女子多是官家女儿出身,束于家中规矩,都不敢赴考。可石青瑜早已料到这个状况,她之前就着人专门寻了几十个文才出众的女子加以劝导。这些女子都家世清白,不过因种种原因,家道中落。里面有些文才,又不愿意被家人随意嫁了换些聘礼的女子,经过劝说,已报考今年科举。
  当这个消息传到田家,尚在病中的田甫之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撑起身子,推开正给他喂药的婢女,瞪大了眼睛,狠狠盯着窗外。他用力喘了几口气,想要说话,但话还说出口,就吐出一口黑血来。身边的婢女慌忙去通报田家如今的管家人田甫之的长子田有和。
  田有和一听得此事,就连忙赶到田甫之面前。田甫之见到田有和就攥着他的手,说道:“那毒妇贼心不死,觊觎皇位,告诉……告诉肃王和皇亲们。”
  田有和听过之后,立即皱起眉头,应道:“父亲,他们都该知晓此事。”
  田甫之连连摇头:“他们若是知晓,怎会再三受那毒妇哄骗。她这是要逆天地伦常啊,不可以让她成事,否则我们田家……我们田家……”
  田有和垂目说道:“父亲,如今我们田家再参与这些纷争中,才是真要灭门了。父亲,你之前不是说要忍……”
  田甫之暴怒坐起,大声说道:“就是因为我说了要忍耐,才让她势力做大,如今不能再忍了,不然这天地就变了。”
  田有和跪在田甫之面前,哭道:“父亲,天地更改又如何?只要田家人活着,将来终究有翻身的机会。父亲你看看隋家和仲家,他们是怎么个下场。即便朝堂易主,田家只要还在,就能有机会重掌权势。即便将来依旧是明家当政,但是若我们田家被灭门,那再复兴无望啊。而且,此时我们田家即便反对石氏,也不过以卵击石。非但不能反,还应该顺她心意,她无法生育,将来后患无穷,不如存蓄实力等她势弱那一天,我田家也能有力量匡扶明家皇权。”
  田甫之听后,急促的喘了几口气,软软的倒在了床榻上。他无力的吐出一口气,半天才转了转眼睛看向田有和,有气无力的说道:“以后田家……就是……是你管了,是啊,不要把这件事告诉明氏皇亲,甚至暂时不要与他们来往……免受他们牵连……她既有心为将来铺路,那就由她去吧。我就不信,再没人挡的住她……”
  说着,田甫之重重咳了起来,连呕了好几口黑血。
  田有和连忙出去,才准备让人去叫大夫,走出房门就脚步一顿,先是派人将田甫之身边伺候的婢女仆从都处死了,才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