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小地主-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理寺丞的压力,本来已经够重了,再多加上皇帝,犹如泰山,一下子就把两人压垮了,人都是被bī出来的,两个狱丞也不例外,急中生智,连忙说道:“寺丞,判司,不是有画像么,看完的狱卒,应该认得……”

“言之有理。”大理寺丞点头。

当下,也不耽误功夫,带着司法参军,以及两个狱丞去到天牢,找狱卒辨认起来。

一百多个狱卒,其中总有一些jīng细人,而且那些泼皮是横着进来的,浑身染血,模样很是悲惨,时间不长,印象深刻,自然有狱卒记得清楚,有了他们的帮助,那么chōu调几人档案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

很快,档案摆在司法参军眼前,吹了下灰尘,xiǎo心翼翼翻看,同时提笔,拿纸抄录下来,姓名、籍贯、因何事入狱……看到东宫军卫几字,司法参军手腕颤抖了下,一滴浓稠的墨汁,悄无声息落下,瞬息在雪白的纸上渲染开来。

大理寺丞察觉他的异常,奇怪问道:“兄弟,怎么了?”

“没事……”司法参军心慌,下意识的遮住了档案。

 第五百零七章 关键人物

在京城为官,无论大xiǎo,不可能没有一点政治觉悟,见到东宫两个字,一道闪电在司法参军的脑中掠过,一条线串联起来,情不自禁的浮想联翩,东宫太子、越王殿下、内定的越王妃阎婉儿,他们之间……司法参军慌忙摇头,把荒谬的念头挥出脑海之外。 

“还说没事。”大理寺丞见状,埋怨了句,关心道:“怎么了,身体不适?”

“累的,忙碌大半天,滴水粒米未进。”眨了下眼睛,司法参军就想到个很好的借口。

大理寺丞却是没有怀疑,感叹说道:“兄弟,不是我多嘴,在府衙当差,的确是威风八面,但是私底下,又忙又累,稍微有点动静,说不定就是直达天听的大案,办得好了,府尹上官拿功劳,办得不好,可能就是替罪羊,不如大理寺轻松自在。”

“谁说不是,所以xiǎo弟决定了,待这件事情了结,干脆申请调动,到太理寺当差,那个时候,还要兄长多多提携。”司法参军半开玩笑道。

“那是自然。”大理寺丞当真了,出谋划策道:“我有位同乡在吏部任职,可以说得上话,哪天约他出来喝酒……”

“一定,一定。”司法参军感激不尽,话锋突然一转,皱眉说道:“兄长,这些档案内容不少,不知道抄录到什么时候,府衙又催得急,你看……”

“没问题。”大理寺丞很豪气,立即叫道:“来人,多唤几个书吏来,帮忙抄录。”

司法参军愕然,以为能借走呢,随之看了眼大理寺丞,豪气直爽的脸上,却是多了几分意味深长的笑容。果然,在京城为官的,没有一个是心思简单的人物,司法参军笑了,道谢连连,随之将染墨的废纸róu搓成团,扔到旁边竹篓,拿起档案,仔细观看起来。

罪名,意图行刺太子妃……

司法参军心中再凛然战栗,后背多了层冷汗,抹了下额头,勉强提神,继续观看下去,由东宫军卫亲自送来,大理寺官员复核,由于证据不足,行刺的罪名并没有成立,况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些泼皮闲汉,只是受了无妄之灾,被暴打得半死,已经是防卫过。

嗯,当然,在唐代没有这个说法,反正是东宫送来,而且那些泼皮闲汉,也是素有劣迹,大理寺官员也十分默契,故意装糊涂,没有放人,任由他们在牢里自生自灭。

大致浏览下来,司法参军突然发现,档案少了部分内容,不由得抬头,看向大理寺丞,轻声问道:“兄长,按照上面的说法,这些人应该在牢中才对,为何突然放他们出去了。”

大理寺丞迟疑了下,挥手说道:“京兆府判司公务紧急,你们速度快些。”

一帮正在抄录档案的书吏连忙应声,埋头伏案,奋笔疾飞……

一边,在大理寺丞的示意下,司法参军走远几步,来到书架角落。

随手chōu拿了本书,翻开几页,眼睛游移,根本没有注意书中的内容,过了片刻,大理寺丞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兄弟,你可知道,这件案子,是我复审的。”

司法参军愣住了,刚才光顾留意档案内容,却是忘记了观看,是谁查办这件事情。

“唉,时间久了,却是忘记了他们的容貌。”大理寺丞摇头说道:“真是老了,容易健忘。”

四十岁就敢称老,让朝廷政事堂的相公如何自处,司法参军心中撇嘴,自然不会相信,笑了笑,诚恳说道:“谁不知道,大理寺刑事繁忙,寺丞掌分判寺事,正刑轻重,更是不得轻闲,一点xiǎo事,记不清楚,也十分正常。”

意图行刺太子妃,不管是真是假,能称为xiǎo事么?大理寺丞是健忘,还是装糊涂,答案显而易见,司法参军心里有数。

“多谢兄弟理解、体谅。”大理寺丞笑道。

不体谅又能怎样,难道翻脸不成,清楚大理寺丞是在撇清关系,按照规矩走了个过场,但是人家已经指出明路,档案又拿出来了,而且真到了那步,以后还要靠人家的同乡多加关照呢,司法参军自然识趣,客气了几句,相视而笑,一点芥蒂烟消云散。

“兄长,现在你可以说了吧。”司法参军xiǎo声说道:“到底是谁,这么神通广大,把人从天牢里保出去了。”

“悔不当初呀。”大理寺丞懊悔,看到东宫久不见动静,本来卖个顺水人情,没有想到,却闹出泼天大事来,吐了口气,庆幸说道:“还好,我也是按照规矩办事而已,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有人出钱,担保出狱,很自然的事情。”

还在撇清,司法参军无奈说道:“兄长,大家都知道,你与这件事情,没有丝毫的牵连瓜葛,不必遮掩,还是快些告诉兄弟,那人是谁吧。”

“你真要知道?”大理寺丞犹豫轻问。

司法参军微微叹气,回头看了眼正在抄录档案的书吏,轻声道:“事到如今,我还能怎样,回到府衙,上官问起,好歹也要给个jiāo待。”

“也是。”大理寺丞同叹道:“身不由已,着实令人无奈。”

司法参军点头,提起jīng神,镇静道:“兄长,说吧,xiǎo弟我做好准备了。”

“……”大理寺丞也不再犹豫,轻微说了个名字。

司法参军错愕,很是意外,脑中有很多想法,甚至于猜测是……没有料到,居然是这个分外陌生的名字。不过,到底是京兆府官员,不仅要业务jīng湛,而且要牢记各种“护官符”,脑子转了几个圈,立即醒悟道:“哦,是……”

“知道就好。”大理寺丞咳嗽了下,声音恢复正常语调,微笑说道:“判司,案卷好像抄得差不多了。”

“真的,多谢寺丞帮忙,这份人情且记下,过两天,请你喝酒。”司法参军说道,与大理寺丞笑谈几句,几个书吏搁笔,快手整理案卷送了过来。

急着回府衙复令,司法参军立即告辞而去,大理寺丞也没有挽留,送他出了官署,看着司法参军远去的身影,心中忐忑不安,远远没有表面那样平静,毕竟有些事情,不是说撇清,就可以安然无事的。

很快,司法参军回到府衙,向京兆尹汇报此行的经过,呈上档案资料,听到和东宫扯上关系,京兆尹也忍不住吃惊,脸sè变了,最后听说保释泼皮出狱的人名,也是愣了下,不知那人是谁,在司法参军的提醒下,脸sè再变……

司法参军xiǎo心翼翼问道:“府尹,怎么办,要不要下官带人,去把他缉拿回来审讯?”

“不急。”京兆尹觉得脑袋有些涨疼,本来就知道,这件案子不会简单,可是现在看来,要比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考虑了下,京兆尹说道:“这伙人,不是全部出狱了么,才死了几个而已,你到大牢里,仔细盘查,看看有没有余下之人,有固然最好,若是没有,那就拷问那些嫌犯,看看他们是否知道什么线索。”

司法参军连忙应声而下,京兆尹也没闲着,吩咐衙役准备马车,不顾天sè暮霭,又要进宫面圣,汇报案情的进展情况。

“……好大的胆子,行刺太子妃之后,又想谋害越王妃,下次该不会打嫔妃的主意吧,也不怕诛连九族。”京兆尹喃喃自语,到了皇城,理了下衣冠,下车步行而进。

到了宫殿mén前,宫中内侍知道京兆尹为何而来,也没敢刁难,急忙通报,很快就返回,带来李世民传唤的口谕。

悄悄地扯了下衣袖,京兆尹不紧不慢,轻步来到宫殿之中,一番参拜,落坐于锦席之上,李世民目光瞥来,淡声问道:“查出什么了?”

“陛下英明,案情进展顺利,已经发现了关键人物。”京兆尹恭敬说道。

李世民不动声sè,微微颔首道:“不错,你们辛苦了。”

“此乃臣等分内之事,将功赎罪,不敢言苦。”京兆尹一脸感动,声音隐隐哽咽。

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帝怒斥,那说明你还有被骂的价值,你应该感到高兴,要是什么反应也没有,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当然,称赞更是不得了,往往意味着赏识,器重,听到这话,京兆尹终于可以安心大半,要不是生xìng自矜,恐怕忍不住泪流满面。

京兆尹,从三品大员,也是朝廷高官大臣,还是要安抚的,李世民说道:“朕也知道,京畿要地,诸事繁多,不可能一一顾及,偶有疏漏,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不过在朝堂之上,百官群情鼎沸,朕也不好徇情……”

“陛下呵护之心,臣自然明白。”京兆尹激动莫名,这个模样,如果李世民让其去撞墙,估计糊里糊涂之下,真会听令而从。

心中颇为满意,李世民态度愈加温和,轻声问道:“卿家所言的关键人物,到底是谁?”

“岑文昭。”京兆尹脱口而出。

李世民皱眉,沉yín道:“岑文…昭,什么身份?”

“中书侍郎岑文本的幼弟。”京兆尹轻声说道,要不是证据确凿,他也很难想象,岑家,特别是岑文本,朝廷的新贵,怎么与这件事情有所牵连。

李世民一愣,脸sè沉了下来,不怒自威,平静问道:“怎么回事?详细道来。”

本能的,心中一阵惊颤,京兆尹低头,仔细的汇报起来……

 第五百零八章 波澜

第五百零八章bō澜

临近chūn天,气候反复多变,朝阳夕雪,本来还是晴朗的天空,一眨眼,就变得yīn沉沉的,就好像李世民的心情,即使没有表lù出来,但是京兆尹却明白,这个时候,皇帝绝对不是在高兴,想到可能暴发的雷霆之怒,京兆尹忍不住又缩了下身体,头低得更加厉害了。

“冲撞太子妃,意图不轨?”李世民问道:“可否属实。”

暴风雪前的平静呀,京兆尹连忙说道:“据大理寺官员核查,却是没有确凿的证据……”

表面上是这样,几个泼皮闲汉,在巾帼园附近嬉耍,无意中冒犯了太子妃的仪驾,只是无心之过而已,却先被暴打,又被关进暗无天日的天牢,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不过实际上是不是这样,京兆尹可以肯定,其中必有蹊跷。

宫殿之中,突然安静下来,李世民在沉yín,过了半响,慢声说道:“你可知道,岑文昭为何要帮他们脱身?”

“臣不知。”京兆尹摇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去查,去问。”李世民淡声道:“怎么,需要朕教你办案不成。”

京兆尹慌忙说道:“臣不敢……”

“你是不敢。”李世民似在讥嘲,又似生气,虎目含威道:“秉公执法,有什么可顾虑的。”

“臣没有顾虑,只是觉得,兹事体大,特来汇报陛下……”京兆尹诚惶诚恐的辩驳说道,多少有些言不由衷之意,别看他身为京兆尹,官居三品,位于中书shì郎之上,然而中书省是朝廷机要之司,中书shì郎岑文本,更是深得李世民器重的官员,负责起草诏书,清贵显耀,一般情况下,还是不要得罪为好。

就算清楚京兆尹言不尽实,但是姿态做足了,李世民也不准备计较,微微颔首,指示道:“此事骇人听闻,朝廷百官,全城百姓震动,不管涉及谁人,一定要追查到底,将凶犯绳之以法,给天下人一个jiāo待。”

京兆尹连忙应声,立即告辞而去,时间有限,耽搁不得,自然要争分夺秒,有了皇帝的允诺,那么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京兆尹退身而出,步伐匆忙,自然没有看到,宫殿之中,李世民眉头紧皱,目光变得十分深邃,隐约觉得,浮出水面的案情,只是冰山一角……

岑文昭,岑文本的幼弟,两人相差十几岁,xìng格也有很大的差别,岑文本xìng格沉稳务实,重于cào守,而且非常谦虚,常常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做事谨xiǎo慎微,战战兢兢,自然得到李世民的常识。

然而,岑文昭,上有父母宠爱,下有奴仆奉承,中间更有岑文本这个靠山,xìng格自然与那些公子哥儿类似,非常喜欢热闹,经常招呼一帮朋友,到城中名楼酒馆宴饮,夜夜笙歌,通宵达旦。

今天晚上也不例外,夜幕降临,huā团锦绣的翠yù楼之中,但见四下树影层叠,黑暗中点点灯笼透亮,隐约描出huā木丛中的一栋栋jīng致阁楼的边角,又有丝竹管弦之声隐约飘来,泄lù出这里实是烟huā繁华之地。

与楼中繁华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寂静而清冷的街道,寒冬未过,城中百姓睡得要比往日更早,街上空dàngdàng无人,只有一队队巡逻的军卫不时路过,今夜风大,而且十分冰寒凛冽,就算是体格健壮的军卫,也不由打了几个冷颤,摩拳擦掌取暖。

罕见的月光清凉如水,洒落猎猎作响的树叶上,底下狰狞着一幅斑驳的投影,在巡逻军卫路过之后,几人骑马而来,为首的却是京兆府司法参军,打听清楚岑文昭身在何处之后,带着几个衙役,找上mén来,请他回衙mén协助调查。

“夜了,大冷天的,还要出差,真是……”

几个衙役悄悄地嘀咕,司法参军装做没有听到,毕竟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府尹,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和衙役打jiāo道,自然清楚手下的苦处,已经在郊外忙碌一天,晚上仍然不能回家休息,没有跳脚骂娘,已经很难面子了。

“莫吵。”快到目的地,司法参军回头,轻声说道:“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