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文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加尔文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部分的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仍然对基督教存轻蔑的态度。八九年六四运动后,这种情形立即得到改变。大批的年轻知识分子开始对基督教产生兴趣,在海内外归主的知识分子急遽增加。在不到一载的时间,这批新起的年轻信徒已经在海内外的教会充当领袖的角色。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整合的、有深度的神学教育的需求,一反以往反智、反神学的常态。这批年轻的信徒想知道的乃是基督教信仰对一切个人与社会各方面的问题究竟都提供了怎样的答案,因此他们深受归正信仰的吸引。在北美,九十年代后,一批新起的、从中国大陆出来、在海外信主并奉献的年轻信徒,现已开始担负起牧养教会的责任。他们当中接受归正信仰的,不论是借着植堂还是透过教导已成形的教会会友,使他们的教会渐渐加入整个归正的行列。这种中西方新一代的信徒对信仰之深切的追求,迫使许多归正神学院把他们的神学课程从教室中搬到网上,西敏神学院、圣约神学院(Covenant Theological Seminary)、改革宗神学院(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 )现均有网上课程和数据,每日上网查阅这些数据的,来自全球各地的浏览率已逾亿人次之多。基于这种需求,美国一些归正神学院的教授就干脆组织起一项新的网上神学课程(Third Millennium),用多国语言提供教学。其中负责中文部分的,就是中国大陆留学美国、后接受归正神学训练,现已作教会教导事工的年轻信徒之一。
        如果说廿世纪上半叶对基督教的攻击是属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理性方面的挑战,那么廿世纪下半叶的挑战则是属于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廿世纪初,持纯正信仰的基督徒是针对圣经批判学而捍卫圣经的无误;而廿世纪末,不信派对圣经的攻击则换了一种方式。女权主义者声称,因圣经作者全为男性,因此圣经乃是一部受父权主义之偏见影响的书。有鉴于此,一些新圣经版本的翻译则开始刻意地把圣经中男性的代名词中性化。而此时,加尔文主义者以其一贯对圣经权威的敏感度,对之立即作出响应。数十位来自欧美各地的归正神学家和圣经学家,聚集在一起,把早期的英语译本用现代英语更新,但保持对原文的忠实,于是出版了 ESV (English standard Version)。接下来,他们当中又有人把原来的神学性研经助读本更新,以供新一代信徒对信仰的追求。可喜的是,西方加尔文主义者在这些对圣经的翻译和研读方面的努力成果,立即受到华人教会的重视,并且在第一时间把它们介绍给华人教会。以往,我们看到,华人信徒的研经助读本多属于解经性或灵修性的,而现均意识到神学性之圣经助读本的重要性,并且积极从事这方面的翻译和出版工作。可见整个华人教会在信仰上之意识形态的转型。后现代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际的关系和个人身分的危机。人在失去历史、相对化一切绝对性的东西后,便不知如何为自己定位。在范泰尔那个年代,基督教要打的是理性之战,范泰尔要批判的就是基督徒把一些非神本的,非属于启示的哲学思想引用到基督教护教学中。而到了廿世纪末,基督教的护教之战则以辅导学的形式出现。而继承范泰尔之护教学的西敏神学院,则发展出一套与范泰尔护教学相呼应的、以圣经为本的辅导学…圣经辅导学(Biblical Counseling)。范泰尔的预设前提式护教法的特点是,对任何一个表面的问题作进深的分析,抽丝剥茧,最后推到那思想最终极的预设前提上,看它究竟是基于基督教的有神论,还是本于人的自主性。而圣经辅导学也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从任何一项人的表面问题入手,抽丝剥茧,最后让人看到人心里最深之处的问题,究竟是尊神为大,还是在心中制造、敬拜其它的偶像。同样地,圣经对辅导学要批判的,也是那些把世俗心理学应用到基督教辅导之上的辅导方式。归正神学的特色就是以上帝的道为起点,也为终点,除了上帝的道以外,亦无别的权威。然而,每一个时代的基督徒都要需要老仗新打。富乐神学院在不到两代的时间就偏离了起初创学校的主旨。而曾经打着鲜明旗帜,以对抗新派神学、坚守圣经无误为目的而创建的西敏神学院,到了廿世纪末、廿世纪初,也出了个Pete Enns事件。他们当中的旧约教授Pete Enns 在处理圣经既为上帝的话语也为人的话语一事上,对圣经无误的教义作出了些微的让步。西敏神学院经过几年的内部处理,终于在2008年中,董事会让Pete Enns辞去教职。此事终告一段落。

总结
        巴刻曾经指出,许多时候,异端的产生往往不在于他们对正统信仰的公然否定,而在于他们对某个别的正统信仰之教义的过分强调,或对另一些教义的刻意回避。加尔文主义的特性就是对圣经教导做全面的、持衡的发展。从改教运动一开始,持归正信仰的改教家就要在天主教和极端改教份子之间作一持衡;到了十八世纪,归正教牧就要在反律法主义与新律发主义之间持衡;到了十九世纪之后,加尔文主义者要打的双轨之战包括如何在讲求过敬虔生活之余,不走敬虔派的路线;如何在肯定基督徒的文化使命之余,不走世俗人为主义的路线;如何在面临来自教会内外的挑战下,既不走基要派的路线,也不走新派神学的路线;如何在坚持圣经既为上帝的话语,也为人的话语之余,既不否定解经是所需要应用到人文科学知识,也不妥协圣经的无误性。打这样一场不偏左、不偏右的信仰之战是很艰巨的。历史证明,在归正的圈子中,偏左或偏右的例子数不胜数。然而,上帝的教会也因着这种情形,对许多圣经教导有了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
        廿一世纪的加尔文主义将会如何发展呢?那些曾经因对抗不信派的攻击而建立的新宗派、新神学院,能否继续保持起初的心志呢?廿一世纪加尔文主义在中国教会中将会如何发展呢?目前,接受归正神学的多属个人性的,中国信徒对加尔文神学中的圣约团体观,即教会观,还是很陌生。廿一世纪,海内外接受归正神学的华人信徒能否抗衡后现代主义所造成的唯我独尊的文化潮流,而与其它持同样信仰的信徒一同建立起圣约团体呢?这是我们拭目以待的。

        来自《动力季刊》2009第16卷第三期

 

注:
1。 即包括《Westminster Confession》、《Westminster Larger Catechism》、《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

2。 例如浸信会的信仰告白就基本上是根据《Westminster Confession》修改而成的。

3。 英文常以TULIP 为缩写,即 Total Depravity (人是全然地堕落的); Unconditional election (上帝的拣选是无条件的); Limited Atonement (基督的救恩是施与特定之人的); Irresistible Grace (圣灵的恩召是罪人不能最终抗拒的); 和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圣徒得救必蒙保守,永不失落)。

4。 例如教会圣工多由平信徒担当、妇女站讲台牧会、周期性奋兴会的举动。而在神学思想方面,信徒对神学多半是轻视、甚至贬低的;信徒多喜爱背颂个别的圣经金句,但对整本圣经缺乏整体的认识;讲台上的解经多属灵意解经或灵修式分享;大多数教会只承认浸礼而拒绝其它水礼仪式;在救恩论上多半接受阿米念的神学;末世观多半以时代论为主;对政治、文化持负面态度,但热衷于传福音,并且讲求个人灵命和道德操守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