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0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09-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珠,便欲杀昭王。 
      昭王君臣奔走无计,忽然岸上西北一彪人马杀来,抢入王 
舟,尽斩强寇。王问曰:“卿等何人也?”众曰:“乃右司马 
沈尹戌本部之兵。”王曰:“司马今在何处?”众卒曰:“司 
 马与子常分兵击吴,子常不尊其计,以致战败,司马至淮汭, 
 闻吴兵入郢,自刎而死,臣等询问王之所在,前来救驾!”昭 
 王泣曰:“吾悔不能早用司马,以致国亡,司马今死,孤之罪 
 也!”少顷,钟建复负公主季芋而归,遂奔至郧城。 
      时斗子旗之幼子名怀,每恨平王杀其父,常欲报仇而未能, 
及昭王去至郧城,其兄斗辛在朝为官,亦从昭王走至郧城。斗 
怀夜见斗辛曰:“平王杀俺之父,今吾杀其子!”言欲杀昭王, 
 以报父仇,不亦可乎?斗辛止曰:“君乃父也!臣乃子也!君 

… Page 112…

周朝秘史                                                         ·437· 

之杀臣,岂可报仇。吾闻违强凌弱者不勇,乘人困者不仁,灭 
 宗绝祀者不孝,动无令名者不智,今汝欲杀楚王,犯此四失, 
 决不可也!臣闻吴之追兵将至,速投随城,可拒强敌。”昭王 
 从之,即发驾奔随,行出三十余里,斗怀仗剑欲刺昭王,追之 
 不及,自刎而死。后人有诗曰: 

      怀将削恨原为孝,辛拒非仇本是忠, 
      二子之心虽有异,要其大旨一般同。 

      楚王走入随城,随之人民,争先迎王,各推锋制刃,愿与 
 王守。却说吴王打入荆州,遍求昭王所在,哨马报:“楚王走 
入随城!”吴王便欲亲自迫之。孙武曰:“随地僻在南蛮,其 
 处险峻,大驾不可亲追,但遣使者以祸福利害晓谕随之人民, 
 教其有能捉得楚王来降者,加官重赏。”昭王闻吴兵至,隐于 
 山林深处,有数小民欲谋刺昭王来见吴王请功者,钟建巡知其 
 意,收而斩之,密令随城百姓,辞吴使者:“随乃小邑,不敢 
 匿楚王,愿使者回告吴王,别处跟寻。”使者回告吴王。吴王 
令游骑缉探昭王所在,大驾长驱入楚宫殿。吴王谓伍员曰:“ 
 不缘明辅之力,何能得入楚之宫殿?”于是,王自处昭王正宫, 
尽享妻子嫔妃,令公子山处左令尹子西之宫,又令王族处王族 
之宫,大夫处大夫之宫,尽皆大辱楚人。 
      吴王驾前大夫唐仲节、姚元逢、郑季迁、申伯图、隰毕五 
人,不肯处楚臣之宫,吴王问其何故。五臣谏曰:“臣闻人之 
所以与禽兽异者,以其有礼义廉耻也!吾王今入郢都,覆灭楚 
 嗣者,皆因平王失正,纳子妇而亏人道也!今王一入楚宫,淫 
渎后妃,又令臣下入其宫室,是以禽兽而教臣下,臣何敢从? 
望吾王速出宫帏,封籍府库,留兵以备楚叛,整驾东还,犹自 

… Page 113…

周朝秘史                                                         ·438· 

可也;不然,楚之群臣闻处其室,必然激怒,前来复国,则战 
伐之功,一旦而休矣!”吴王大怒,令斩五臣示众!后人有诗 
 曰: 

      吴国君臣入楚时,秽淫闺阃渎入妻, 
      子胥振世英豪士,何事无官谏匪为。 

      吴王斩却五人,自是无人敢谏,日夜游玩六宫,及至一殿 
 宫门闭而不出。王问嫔御曰:“此殿何人所居?”嫔御对曰: 
  “此平王正富皇后伯赢之宫也!”王曰:“莫非无祥乎?”对 
 曰:“然!”吴王素知伯蠃容貌,入宫之时,遍讨不见,及游 
此宫,遂令左右打入宫门,搜出伯嬴。伯蠃出而问之曰:“尔 
等何人?安毁吾宫!”左右曰:“吾乃吴王驾前武土也!”伯 
嬴遂出见吴王,吴王欲处其官,伯嬴怒骂曰:“吾闻天子为天 
 下之表,诸侯为一国之仪,天子失制则天下乱,诸侯失制则其 
 国亡。夫妇固人道之始也,今汝覆人家国,便欲陷人妻室,既 
 失仪表,匹夫不若,焉得为大国诸侯?敢有入吾宫者必仗剑斩 
之!”遂推闭宫门,吴王惭愧而出,退于别宫。刘向颂伯赢曰: 

      阖庐胜楚,入其宫室,尽辱后宫,莫不战憟。 
      俾嬴自恃,坚固专一,君子美之,以为有节。 

      吴王自此乐游忘返,伍员自思,欲报楚怨,吴王并不提平 
 王之事。员泣诉吴王曰:“臣之逃宋过郑者,皆为父兄之仇, 
今荷大王威福,五战入郢,楚王远遁,臣仇未报,臣料父兄之 
 灵,必不自慰。”吴王曰:“平王已死,无忌亦断棺斩首矣! 
 明辅尚欲何为?”员曰:“平王虽死,臣恨未消,乞大王许臣 

… Page 114…

周朝秘史                                                         ·439· 

挖其冢墓,开棺斩首,方可少慰。”吴王许之。 
      子胥即引本部精兵,遍踏豹龙山,不见乎王之墓,子胥大 
怒,下令晓谕郢都百姓,限三日内,有能指引平王冢处者赏, 
三日不首,尽屠合城人民。过三日,百姓并无来首者。子胥大 
怒,将屠荆州百姓,忽报西门外有一老叟扶杖来谒子胥,召而 
 问曰:“子何见吾?”老叟曰:“吾乃荆州城外野人,今闻明 
辅将屠全城人民,特来请问其故?”子胥曰:“吾乃楚之世家, 
 与荆州百姓为亲姻婚友,今抱大仇在身,令其指引平王之冢, 
三日内并无出首者,吾所以恨之也!”老叟曰:“将军必欲见 
平王之冢如何?”子胥曰:“吾将挖其冢而斩其首,以消吾恨 
 !”叟曰:“将军差矣!吾闻君子不念旧怨,平王虽无道,将 
 军之祖父,皆北面称臣,今既灭其宗族,覆其邦家,怨仇已报, 
冤恨已消,何必见咎于死者,而尽屠全城乎?”子胥叱曰:“ 
平王弃子废妻,杀忠听佞,以致灭吾宗族,吾恨不能斫其尸, 
 以伸此恨!汝乃村野之夫,焉敢相阻?”老叟曰:“吾特来试 
 明辅之意如何耳。”子胥闻之,便降阶长揖曰:“丈人念员乃 
 负屈之徒,万乞指示,没世不忘!”叟曰:“王初死之时,恐 
 明辅在吴借兵复仇,故将其棺沉于城东蓼台湖内,将军必欲得 
之,须向此湖搜索,方可见也!” 
      子胥即引兵至湖口,见湖水茫茫,不知所向,乃命数百人 
 寻其镇所,搬起棺椁,子胥即令毁之,其中并无尸骸,但锦衣 
所裹一棺铜铁而已。子胥以老叟之言为诬,叟曰:“此棺有二 
层,上设铜铁,以疑后人,下层乃是平王之真尸耳!”子胥乃 
令搜棺下层,拽其尸视之,乃楚平王之真尸也!子胥一见平王 
之尸,怨气冲天,手持九节铜鞭,踏于平王尸上,左足践其腹, 
右手抉其目,即令左右取其尸,重鞭三百,悉毁其衣衾,棺木 
 弃于原野。唐人胡曾先生诗曰: 

… Page 115…

周朝秘史                                                           ·440· 

      野田极目革茫茫,吴楚交兵两岸旁, 
      谁料伍员入郢后,大开陵寝挞平王。 

      又五言诗云: 

      弃疾昔为君,伤残是不仁。 
      妒臣求美玉,杀直宠阿臣。 
      爱地侵侯国,贪淫夺子亲。 
      鞭尸当受辱,天使报前因。 

      子胥既挞平王之尸,问老叟曰:“子何以知平王葬处及其 
棺椁之详?”叟曰:“吾非他人,乃石家之匠工耳!平王令吾 
 为匠,五十余人砌造假冢,恐吾等泄漏,工成之后,将吾等尽 
 杀于冢,吾之子弟亦被其祸,独老夫私逃得免,今日此报,亦 
 为吾子弟少申其恨耳!”子胥今取金帛酬谢而去。毕竟后事如 
 何,且看下回分解。 

… Page 116…

周朝秘史                                                        ·441· 

                               第七十八回 
             申包胃号哭求救 伍子胥和楚班师 

      话说申包管匿于城外民家,闻伍员鞭尸抉两目,使人谓员 
 曰:“臣之于君岂可耻辱至此!”员对使者曰:“为我善谢申 
君,吾日暮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也!”使者归以子胥之言告包 
 胥。包胥知员不肯东游,必欲灭楚,遂西投秦国求救。既见哀 
 公曰:“吴为封豕长蛇,久欲荐食上国,故先伐我楚国,寡君 
 失守社稷,逃在草莽之中,使臣下告急,万乞大王念秦楚之旧, 
代为兴兵解厄。”秦哀公曰:“楚王无道,殄灭人伦,吴若不 
伐,别国亦将加征,吾何为助乱?”包胥曰:“吴人贪得无厌, 
 楚与秦界相连,今楚遭伤而秦不救,楚亡秦安得独保无患乎? 
愿大王思之,救楚之兵不专为楚,是亦秦国境界之利也!”哀 
 公曰:“大夫姑就馆驿安下,容孤与群臣商之。”包管对曰: 
  “寡君已在草莽,未得所安,下臣何敢居馆,亦且救兵如救火, 
寡君望大王之兵,如大旱望云霄,焉得久待?”申包胥请命至 
 急,哀公终不肯许。于是,包胥乃不脱衣冠,立于秦庭,昼夜 
 号哭不绝,七日七夜,勺浆不入于口。哀公悯之曰:“楚国有 
 臣如此,吴人不知天道,何可灭也!”乃为赋诗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Page 117…

周朝秘史                                                         ·442· 

      赋罢,乃亲慰包胥曰:“大夫不必痛楚,寡人代汝兴兵矣 
 !”申包胥闻哀公命,九顿首而出。哀公即日命子满为先锋, 
 子虎率中军,姬辇为元帅,大起秦兵五万,从武关而出。胡曾 
先生有诗云: 

      楚国君臣草莽间,吴王戈甲未曾闲, 
      包胥不动咸阳哭,争得秦兵出武关。 

      宋范仲淹先生有诗云: 

      伍奢被谗死无辜,报怨君仇节义疏, 
      笑拥吴兵侵旧楚,后人宁不责包胥。 

      时,子西、沈诸梁在荆襄界上,招集残兵,及山前山后豪 
杰之士,欲兴复者皆归于幕下,约二万余人,未敢轻出。闻包 
 胥借秦兵至,各来相会于襄水。子西告姬辇曰:“我王奔逃在 
外,吴兵日夜不退,敢烦大兵攻郢,我率本部接应,以安社稷。 
 ”辇曰:“我兵初入楚,未谙道路,若遇敌兵,与战不利,不 
如汝引兵先战,我兵随后,首尾相接,必然大捷。”子西然之, 
 与沈诸梁引兵杀奔襄水来。 
      哨马报知吴王,有人言昭王匿于随城,吴王已遣孙武、伍 
 员引兵围随,及闻秦兵与楚兵杀至襄水,遂调夫概引兵出敌。 
 夫概引兵与楚军相对下寨。次日,两阵对屯,二将出马。楚之 
 首将子西,吴之首将夫概,拍马杀进,斗不数合,子西诈败, 
 夫概引兵追上。子西以白旗左麾,秦兵阵上,突出一员大将, 
 喊声如雷,手执双刀,望夫概杀来。夫概视其旗号,乃秦将姬 
 辇。夫概迎敌,战了数合,楚兵大喝曰:“秦兵大至矣!”夫 

… Page 118…

周朝秘史                                                         ·443· 

概遂往郢都奔回,见吴王甚称秦兵锐不可当,吴王惊惧,乃遣 
使召回子胥、孙武,令其勿围随城,且回救郢。 
      子胥与孙武星夜而归,吴王问二人进退之策?孙武曰:“ 
兵者国之威,振则兵可息,征战不息,必有后殃。今吴以二万 
之兵,长驱入楚,毁其宗庙,覆其社稷,鞭死者之尸,处生者 
之室,势已极矣!宜与楚和议,火速班师,可保万全。若以远 
 出之兵,粮饷困乏,又欲久恋楚宫,而与秦战,臣不敢保其万 
全!”吴王遂令大军收拾班师。伯嚭曰:“我离东吴,一路破 
竹而下,五战拔郢,遂灭强楚。今遇秦兵而便班师,何前勇而 
后怯,我愿得三万之兵,又使秦兵片甲不回!”吴王听其言, 
 与兵二万退秦。子胥与孙武力止,伯嚭不从。 
      引兵出城,遇秦楚之兵,于西北九十里下寨。次日,子西 
 出马,伯嚭大骂:“亡国匹夫!社稷已丧,尚敢求秦来救,汝 
 不是吾对手,速退,令姬辇上马!”子西大怒,抡刀直取伯嚭, 
拍马来迎,战不五合,子西往后逃回,伯嚭勒马后追,姬辇引 
伏兵从山后杀出,子西、沈诸梁双马杀回,将伯嚭围在垓心。 
专毅见伯嚭被困,引本部兵杀入垓心,人马相并,突围而出, 
秦楚之兵一齐追至。孙武知伯嚭必败,令夫概引兵接应,秦兵 
 恐有埋伏,方且杀回。 
      伯嚭引败兵归,仅以身免,遂自囚入见吴王待罪。孙子谓 
 子胥曰:“伯嚭为人矜功自傲,久后必丧吴国,不如乘败国之 
 故,因而斩之,以绝后患!”子胥曰:“伯嚭虽有丧师之罪, 
然敌在目前,不可斩一大将。”遂奏吴王赦其罪。不多时,人 
报:“秦兵将至城下。”吴王问孙武何计可破?武曰:“事急 
 矣!非出大兵不可!”吴王即令夫概与太子同守荆州,亲率大 
 军出城六十里屯下三寨,自居中寨,子胥守左寨,孙武守右寨, 
 以为犄角之势,与秦兵相持数日,并未出战。夫概自思:“吴 

… Page 119…

周朝秘史                                                         ·444· 

 王归国,大位必不肯传己,大兵出征,国中空虚,若乘此逃归, 
称王夺位,据守东吴,不胜于久后相争乎?”于是夜领本部从 
 西门逃归吴国。 
      当时,吴王与秦楚之兵连日交锋,互相胜负,未决雌雄。 
吴王正召孙武、子胥设计,忽太子子山令小卒来报:“夫概星 
 夜逃归!”吴王不知其故,子胥曰:“夫概此行,必是争国之 
 意!若不早归,待其根深,难以摇动。”吴王曰:“外有强敌, 
 内有篡贼,此事奈何?”子胥曰:“外敌臣与元帅自当扫除, 
 王速令兵归谋夫概。”于是吴王分兵十万,引专毅、伯嚭等徙 
流水而归。唐、蔡之兵与孙武、子胥拒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