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0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09-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Page 72…

周朝秘史                                                         ·397· 

 大怒,欲诛子胥!姚素力谏,尹叔皇力谗不可!姚素慌忙来见 
 子胥曰:“本欲保全朋友之义,争奈主上信谗,难以相劝,子 
 不速行,祸将至矣!”子胥知其事发,便不入朝,拍马出城, 
姚素嘱曰:“吾闻楚王下令,不拘列国官民,有能捕子胥归楚 
者,赏粟五万石,官至上大夫。此行必收踪敛迹,勿以奸细所 
 获可也!”子胥辞别而去。 
      子胥与米胜扮作行商,昼则隐于山林僻处,夜则披星戴月 
而行。行数日至昭关下,米胜苦劳不过,遂沾寒疾,不能前进。 
 子胥甚忧,访医于道路之人,或者曰:“此山后有一老父,医 
 名振世,号为东皋公,汝宜访治,则疾不日而瘳。”子胥辞谢, 
 即携米胜入山后一草庄中访之,果有一老父,挟竹杖而出。子 
 胥下马相见,老父曰:“子莫非楚国伍明辅乎?”员曰:“然 
 !”老父曰:“吾乃东皋子也!昨在陈国施药而归,闻明辅自 
 陈适吴,吾闻楚王遣二将,紧守昭关,求子甚速,明辅乃负屈 
之人,恐汝不知而被所捉,欲来告知,恨不相逢,今日至此, 
 是天佑吉人也!”于是,款留数日,以良药治之,胜不日而愈。 
 子胥问曰;“承先生指教,何计能脱我难,日后必当重报!” 
 东皋公寻思一夜,明日告员曰:“庄前有一双姓皇甫名讷者, 
 乃吾平生之友,观其相貌,十分类于,得此人代为过关,被楚 
将所执,然后明辅方可乘虚而过。” 
      子胥欢喜!乞召此人商议,东皋公即召皇甫讷至,相见礼 
 毕,东皋公引子胥与讷相见,即将子胥逃难过关,欲令彼代, 
 以脱此祸之事,告之。讷曰:“吾闻济人艰险者为仁,脱人险 
难者为勇。今明辅身负重冤,困在艰险,倘能杀身以成其志, 
 尚且不避,况代冒其险乎?”东皋公曰:“既肯相许救,明辅 
脱下衣袍与子,子即扮为明辅,令明辅扮为仆从,倘子被执, 
 明辅宜速抢过此关,我即在后救子,方能保得两全。”讷依其 

… Page 73…

周朝秘史                                                         ·398· 

 说,即与伍员互相装扮,即日上关。 
      却说楚将囊瓦,号令坚守关门,但凡北人东渡者,务要盘 
诘明白,方许过关。皇甫讷乘一匹马诈作惊惶之色,突上关来, 
囊瓦之卒认作子胥,急忙入报,囊瓦飞骑出关,视之曰;“是 
 也!”喝令士卒速缚入关。守关士卒初闻捉得伍员,尽皆踊跃 
观看,关门遂放而不守,伍员扮作仆从,杂入众群中,看得关 
 卒四散,遂携米胜抢下关去。囊瓦将讷拷打,着令供状,解入 
 郢州。讷辞曰:“吾乃关下皇甫讷也!欲从故人东皋公出关东 
游焉,岂可妄指良民为寇?”囊瓦仔细详验,讷之面貌本类子 
 胥,但声音不大相同。 
      正踌躇间,忽报关下东皋公来贺广囊瓦延入,分宾主而坐, 
 东皋公曰:“近闻将军捉得亡臣伍员,老夫出关东游,特来相 
 贺!囊瓦曰:“适小卒扣得一人,貌类伍员,而实不肯招认, 
 正在迟疑。”东皋曰:“伍员与子共立楚朝,岂有不相识乎?” 
囊瓦曰:“子胥貌如雄虎,声似洪钟,吾知之审矣!但此人貌 
相似而声不同,所以疑惑未定。”东皋公曰:“吾与子胥亦曾 
相会,请将此人与吾辨之,便知虚实。”囊瓦令取原因,与东 
皋先生观之,左右押出讷,即叫曰:“为何坚不同行,陷我无 
 辜,今见而不救也?”东皋急告囊瓦曰:“公子差矣!此吾乡 
友皇甫讷也!约吾一同东游,彼自先行一程,公子不信曾带东 
渡文牒,焉可诬其为亡臣也?”及搜之,果然带有照身文牒, 
囊瓦亲解其缚,取酒与之压惊,又取金帛谢东皋曰:“此吾小 
 卒冒捉先生乡友,万乞恕罪!”东皋曰:“此公子为朝廷执法, 
 不得不慎,焉敢归咎?”遂与讷辞谢下关,囊瓦令将士坚守如 
 故。忽有哨马报:“关下百姓嚷言,前日伍员带米胜过关入吴 
 去了!”囊瓦大惊!令远越坚守昭关,自引三千铁骑追去。欲 
 知追子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Page 74…

周朝秘史                                                         ·399· 

                                第七十回 
             丘亮泛舟救子胥 浣纱女抱石投江 

      却说子胥得过昭关,心中暗喜,星夜奔至东吴,行至吴江 
 口,河水茫茫,又无船渡,子胥哭于芦花岸畔曰:“吾自离楚 
适宋过郑,备历艰辛,皆为父兄之仇未雪,所以不敢安居,今 
渡昭关而吴江难济,殆非天亡我乎?”自辰至申,与米胜游于 
 北岸上,欲候渡舟,等至夕阳,不见渡舟,子胥与米胜将投吴 
江而死。忽闻沧浪之中,有数声渔歌传来,歌曰: 

      重门夜鼓不停挝,画戟犀簪将相家, 
      何以一身空四壁,满江明月照芦花。 

      米胜急谓子胥曰:“江中有渔舟至,明辅何不呼而渡之。” 
 子胥急呼:“渔者渡我!”渔父泛舟至岸。 
      子胥与米胜下船,渔父见子胥形貌非常,知其必是好人, 
但见颜色饥饿,问其始末,子胥具实以告。渔父嗟叹不已曰: 
  “子饥色形于面,莫非乏食乎?”员曰:“然!”于是渔父系 
舟于杨树,嘱曰:“子姑少坐,待我归取食而啖汝。”渔父既 
 去,久而不来。子胥疑其聚众捉己,登舟隐于芦花深处。少顷, 
渔父持红菱饼及鱼羹至,则不见子胥,渔父曰:“噫,子胥疑 
吾为贪禄之徒!”乃呼曰:“芦中人,芦中人,吾非以子求利 

… Page 75…

周朝秘史                                                        ·400· 

者也!”子胥方出,食其羹饼。解下所佩之剑,呈与渔父曰: 
  “迫兵将至,吾不能少叙款曲,此剑乃斗宝会上秦王所赐吾者, 
价值百金,姑献与子,少伸谢意。”渔者辞曰:“吾闻楚王有 
令,能捕亡臣伍员者,赏粟五万石,官至上大夫,且吾既不图 
 大夫之爵,而何敢取百金之剑乎?且君子无剑不游,子且速行, 
毋致露泄行踪。” 
      子胥拜谢登岸数步,顾谓渔者曰:“子既不受吾剑,愿乞 
姓名,以图后报!”渔父怒曰:“吾以子为衔屈之徒,故渡汝 
江,岂望报乎?”胥曰:“大丈夫一饭之德必酬,今不愿详名 
姓,何以满吾之意?”渔父曰:“今日相逢,子为亡臣,吾为 
 纵盗,焉用姓名为哉?况我以舟楫活计,波浪生涯,虽有姓名, 
何期再会!苟天意不负二人之好,使他日复得相逢,我但呼子 
 为芦中人,子但呼我为渔丈人,足为志记耳!”子胥欣然拜谢, 
上马行之数步,又顾渔丈人曰:“追兵若至,子勿渡而捉我!” 
渔者闻子胥之嘱,仰天叹曰:“吾将德以全子之命,倘若追兵 
 别渡,岂不以吾之德变为仇乎?请以死别,以绝君疑!”言罢 
 !断帆抛舵,连船沉于江心。子胥回见渔父,连舟溺死,咨嗟 
 不已。后人有诗一律云: 

      伍员脱难奔东吴,江口从容谢渔父, 
      辞剑不为贪利客,进羹专悯负冤徒。 
      芦花明月生涯有,显姓真名岂特无, 
      既济犹疑怨害德,断帆抛舵涨江枯。 

      又有一绝云: 

      吴江春水去悠悠,楚国亡臣绝济游, 

… Page 76…

周朝秘史                                                         ·401· 

      设使渔翁非义士,子胥难免逐波流。 

      又有《赠剑赋)一篇云: 

      彼予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挠在兹。既流之济矣, 
 图解剑而酬之。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宝。高情特达,用陈三 
让之辞。哀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前临濑水之阻,后有追兵 
之急。瞻仰而鹤发,相悯顾盼,而渔父可人。忧心尽展,凭枯 
木以何虞。渡口非遥,挂轻帆而已及。由是,指拭青萍,披陈 
 素悃,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怜。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 
 闪。横七寸之凛凛,掌上风生。叟乃莞尔,以兴言支,顾而话 
 志,本期浩渺之难涉,焉可仓惶而询利。酬恩报惠,诚多公子 
之心;害义伤廉,且非老夫之意。况乎楚令方急,严刑具陈, 
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则 
本捉尔躬而赴国,将尔剑以防身,整棹西归,自受执珪之赏, 
论功北面,宁无佩玉之珍。盖缘恻隐存心,难危是救,方图散 
 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掷忽逝。 
连环吐月,空留玉匣之间;一叶摇风,渐入寒烟之际。岂不诚 
求志达微隐,言穷是非,弃夙愿以长往,弄波涛而不归。寂寞 
烟岩,从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之依依。已而义立一 
 时,名超万古,轰雷霆之异状,皎日星之光辉。飘然高舟而登 
岸,吾于斯入而可归。 

      只见隔江云露漫天,声震波涛,原是囊瓦引兵而至,见无 
舟渡,抽兵而回。子胥恐其东渡,慌忙而走。 
      子胥驾马走上五十余里,见一女子浣纱,子胥绕水江边, 
行过里余,迷失道路,前复无人可询,依旧抽马回来,问前女 

… Page 77…

周朝秘史                                                         ·402· 

 子曰:“吾乃楚国亡臣伍员也!因楚王无道,杀我父兄,欲投 
 东吴,借兵雪恨,迷失前途,乞烦指示,决不忘报!”女子以 
投东向南一路示之。子胥辞谢,上马行数步,顾谓女子曰:“ 
 楚兵追至,万勿指引其途!”女子曰:“诺!”子胥既谢,上 
 马前行,至半途,恐女人见识不定,复抽马回曰:“感伊深德, 
 不教追兵之路,愿求姓名,以图后报?”女子曰:“妾姓马氏, 
 自幼未曾适夫,与母孀居,勤事桑麻,以供朝夕,吾哀将军有 
父兄之仇,指迷道路,非敢望报,今将军去而复还者数次,是 
疑小妾主心不定,更指示追兵也!妾请投江而死,以绝将军之 
疑!”言罢,抱一大石,投于江心,后史臣有诗云: 

      濑水江边女丈夫,清辉莹浇若冰壶, 
      綄纱自信供亲旨,抱石何妨引客途。 
      月照碧潭寒骨白,霜横绿浦洁身孤, 
      几回岸畔莺声巧,似语佳人节不枯。 

      子胥将欲援之不及,曰:“此非剑杀此女,亦因理死,他 
 日功成,焉敢忘报?”因名此女为浣纱女,咬指血流下,写数 
字于石上,为记曰: 

      亡臣经此过,逢女浣溪纱, 
      抱石因吾死,铭恩肺腑奢。 

      写完,又恐后人认见,复以泥土掩之。上马行三十余里, 
天色几晚,前后又无人家投宿,闻山后有鸡犬之声,疑有人家, 
遂挟米胜,转入山坡,见一庄村,仅有三五人家,子胥连叩柴 
扉。少顷,一人开门,出视乃昔日郑界所别温龙也!龙曰:“ 

… Page 78…

周朝秘史                                                         ·403· 

 公子何以至此?”子胥见是义兄温龙,遂将前事细说一遍。温 
龙整酒畅饮,各叙往事,不知外有数人望见子胥,结聚数十余 
人,五更左侧,喊开温龙之宅,要捉子胥入楚请功。子胥慌忙 
 从后路密走,强徒打入其宅,搜捉不见,一齐赶来。 
      子胥走上数里,饥困难进,行至溧阳,见一老妪馈饷于道。 
 子胥即下马求之,妪曰:“观汝相貌,固非乞食之徒,何不奋 
 力生涯,以图活计。”子胥乃以实告,老妪大惊,遂跪而进食, 
 子胥食之未足,慌忙而走。老妪曰:“将军昼夜奔忙,力困饥 
馁,一食水饭,尚何食之不尽而遽行乎?”子胥曰:“追兵至 
 矣!老妪与吾方便,幸勿指引其路!”老妪曰:“将军恐后追 
至,必须解下衣服,妾始可谋。”子膏解衣付与老妪,追马从 
 间道而去!老妪将胥袍置于东路口,遂缢于道旁之树。强徒后 
来果然追至,见子胥袍服,遂直奔东南,追五十里不及而还。 
后人有诗曰: 

      负屈含冤走渡江,兵追粮绝实堪伤, 
      若非野母留诡计,争得将军挞楚王。 

      又短歌一章曰: 

      子胥急难兮,渡吴江。溧阳绝食兮,事堪伤。 
      匍匐中道兮,命将亡。忽逢老母兮,靖安康。 
      强兵追及兮,虑难量。遗衣引路兮,从此昌。 
      母死千古兮,入谈扬。虽为妇人兮,有丈夫之刚。 

      子胥从间道走入吴邦棠邑,无得故人引入,暂停棠邑,以 
候相知。 

… Page 79…

周朝秘史                                                         ·404· 

      一日游于城内,见一壮士状如饿虎,声似震雷,子胥疑其 
 非常人物,正欲与之相见,忽与一士相打,众皆力劝不止,有 
 一妇人出唤数句,其人即敛手归家。子胥默然叹曰:“险些错 
 交此士,特怯妇之徒,何足道哉?”乃询问其姓名,皆竟是谁, 
且看下回分解。 

… Page 80…

周朝秘史                                                           ·405· 

                               第七十一回 
             子胥吹篪引王僚 姬光请专诸行刺 

      众人告曰:“此吾乡勇士,姓专名诸,力敌过人,不畏强 
徒,平生好义且孝,见人有不合义之事,他即出而折衷。”胥 
 曰:“既勇且义,何畏妇乎?”其人曰:“非妇也,乃母也! 
专诸素有孝名,事母无违,虽与他人争斗,一闻母出,即敛手 
而归。”子胥果叹曰:“贤士也,非专诸孰能成吾志哉?”次 
 日,亲诣专诸家中,专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