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独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岳独尊-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帝这个职业是终身制,能活多久就在任多久,万一活着不幸下岗了,那么估计余下的寿命也就可以论天算了。

有鉴于此,脑筋多不中用的皇帝也清楚失去这个位子就等于没命了。不为天下苍生百姓计,只为自己的小命着想。这个理由还是足够动员起秦八十四世皇帝所剩不多的生存智慧,他勉力理清思路,企图把死马当成活马医。仔细思索了好半天,这位因纵欲过度,平常又因大量服食金石丹药,以至于脸色苍白得极不健康的大秦皇帝陛下,终于艰难地开了金口。

秦八十四世抬眼望着御阶下鸦雀无声的朝臣们,一字一句地说道

“典客虞诩,朕命汝持节星夜赶赴上郡,与胡人议和退兵。郎中令胡过客,朕命汝速持虎符往陇西诸郡调兵驰援上郡。太仆刘兴业,朕命汝持符节往函谷关与武关,调兵增戍咸阳。嗯,拟旨吧!”

暗地里交换着眼色,大臣们对皇帝竟然能作出比较靠谱的安排甚为不可思议,不过他们即使有反对意见也绝不会在此刻说出口,群臣们有志一同地说道:

“是,臣等遵旨。”


卷一
086 拐点
830   3852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对于苟延残喘吃老本的大秦帝国来说,当真是凄风苦雨连成片,天灾人祸不间断。

浑浑噩噩过了大半辈子,秦八十四世皇帝难得作出了一回正确判断,外交和军事双重手段运用得当。遣使往陇西调兵,当钦使到达才知晓当地驻军与从属于柔然联盟的骑兵正杀得昏天黑地,前线战况紧张到连一兵一卒也抽调不出。东方的局势倒也还算平静,戍守函谷关和武关的五万秦军被抽调了四万人转移至咸阳驻防,虽然这些应急策略暂时稳定了都城人心,不过对于上郡方向白正宗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而言,那是一丝一毫的裨益也没有。

明知道己方底牌出尽,前往上郡议和的典客虞诩迫于形势逼人,在向朝廷上表请示后,他与勒马上郡城下的铁勒大汗思结祢度展开休战谈判。

语言文字截然不同,双方完成交流很不容易,经过一番连比划带画图,另外算上几个二把刀的通译,双方勉强弄懂了对方的意图,随即开始正式谈判。

从白茫茫的大草原初次来到中原的花花世界,铁勒人一早就抢得盆满钵满,但他们对议和的开价一点也不低。

向来喜欢狮子大开口的思结祢度趁着己方占据战场上的优势地位,提出大秦帝国必须给予铁勒人粮食二百五十万石,金十万两,银五十万两,钱一百万贯,绢帛二百万匹才能同意撤兵。

为了争取早日解除大队胡骑对帝都咸阳的潜在威胁,即便是面对着苛刻的赔偿条件,大秦朝廷也点头答应下来,不过铁勒人仅是南下胡骑三路大军中的一路而已。

随着东西两路大军获悉了议和谈判的内幕消息,他们也派人快马来到上郡,柔然人和东胡人各自要求得到与铁勒人同等数量的钱粮财物补偿条件,否则他们还要继续打下去。眼见得饿狼般的对手眼睛放光,心知肚明打不赢对方,大秦帝国只得忍痛大出血,一口气掏空了咸阳的国库和关中各州郡的府库,一直折腾到隔年的二月间才算勉强送走这些瘟神。

人尽皆知,大秦帝国的精华在于关中、河北与蜀中三地,上述三个区域分别有着郑国渠、都江堰,以及在秦二世扶苏在位末期开始兴建,直至五世皇帝登基之后才宣告竣工的河北广阳渠。

这三大区域不仅是整个帝国水浇地最集中的农业区,同时也是人口和物产最为丰饶的地方,民间俗称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关中、巴蜀和河北,三地郡县总数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而且商业都市也大多在这几个地方。

咸阳、洛阳、安邑、长子、巨鹿、邯郸、晋阳、成都、江州,这些城市都是帝国首屈一指的大都会。然而,胡骑大举攻侵,除了远在西南的蜀地由于崇山峻岭阻隔得以幸免于难,关中与河北诸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河北一带的受害状况尤为严重。南下的胡骑一度攻入到邯郸内城,河水以北被焚毁的乡村多得难以数计。

阡陌相连鸡犬相闻的富庶繁华之地,历经战火浩劫,尽数化为了残垣断壁,昔日的安乐家园变成了随处可见的萧疏鬼域。

无论是从物质损失,还是人口方面的高昂代价来看,河北地区在百年之内都无望恢复旧观了。

真正糟糕的事情还不是这些肉眼看得见的损害,为了凑齐与胡人和议所需的金银绢帛和粮草,大秦帝国搬空了多年积累下来的家底,咸阳空荡荡的国库里怕是连耗子都能饿死了。

俗话说得好,堤外损失堤内补。大秦朝廷的钱粮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最后还不是从老百姓饭碗里抠出来的吗?

官老爷们顺着这个习惯性思路,循例下达了向全国各郡县摊派物资的征集额度。只是朝堂上的大佬们似乎忘却了地方民生凋敝的现实,摊派份额照比胡骑南下之前分毫不减。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胡骑南下打破了地方官们安心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捞钱的人生规划。许多人感到仕途变得晦暗不明,未来难以预料祸福,于是他们暗下决心趁着自己还在位,赶紧借机捞上一票养老钱。

抱定了如此不堪的阴暗念头,地方官府又顺理成章地在这个数额本就高得令人咋舌的摊派数字上,轻描淡写地加征了一笔。

不堪忍受如此盘剥重压,早前便已是盗匪横行无忌的大秦帝国,积蓄已久的民怨集中爆发,从南到北竟然一下子冒出了百多股大大小小的“义军”。

这些“义军”不同于早前那些只为生计无着而落草,全无政治抱负的土匪,他们是真正的造反派,口口声声要效法汤武变革天命。于是乎,在很多人看来,千年不灭的大秦帝国在天灾人祸之下,颤巍巍地走到了悬崖边缘。只不过永远不要小看当权者眷恋权力的决心,为了不被扫出历史舞台,真格到了紧要关头,任何残酷的铁血手段都是可行的。

镇压!血腥镇压!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残暴镇压掀起的血雨腥风,弥漫在整个大秦帝国的上空,犹如一头嗜血的巨兽正在进餐。

平心而论,身处王朝末世的秦军还没退化到清末八旗子弟那种腐朽得连根子都烂掉,完全不堪一战的地步。虽说他们在前面与胡人的战争中表现不怎么样,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战争准备,以及那些除了有个好爹之外,其他方面都很蹩脚的将领们骑在头上瞎指挥。如今要这些虎狼之师对付一群刚放下锄把子,又操起竹枪木棍的泥腿子,那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小事一桩。

前后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光景,这场在大秦帝国疆域内,南北各地相继掀起,声势史无前例的造反狂潮便从星火燎原之势,急转直下成了死灰一片。

饶是如此干净利落地解决了麻烦,有心人依旧能够感觉到,大秦帝国的统治基础真的动摇了,那种至高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光环也褪色了。可想而知,今后再出现什么风吹草动,再度死灰复燃的“义军”迟早会终结了这个老大帝国的性命。

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之中,唯一的好处就是绝不缺乏阴魂厉鬼。为何野径旁的荒草生得格外茂盛?那是因为嶙峋白骨在下边滋养着草木生长。

“哈哈,军魂真是不少哇!不枉我专程跑来上郡一趟。”

一边自言自语地念叨着,林旭一边收取阴魂,他的心情确实不错。这一次,林旭的化身照旧装扮成了一名江湖游医,身背药箱,左手持着白布幡,右手摇晃着铃铛,在难民拥挤的道路上前行。

在林旭身后不远处,路边的一座草棚中陡然传来一声断喝,说道:

“呔,前面的那游医站住,你可是大夫?”

闻声,林旭预感到情况有些不妙,奈何四周都是人,这当口即使想跑都跑不快,他只得转回身。

很快,讲话之人出现在林旭的勉强,一群凶神恶煞的秦军士卒恶狠狠地等着他,好像随时要拔刀砍人。为首的这个家伙身高少说有一米九,面色黝黑如铁,外带一脸的横丝肉,叫人一看就觉得这家伙很不好惹。

林旭赔上一副笑脸,摆出了老江湖的油滑腔调,跟这位黑大汉点头哈腰地说道:

“各位军爷,小的是跑江湖的,医道不精也看不了什么大病,平时卖点狗皮膏药什么的,混口饭吃。”

岂料,对面的军兵听了这话忽然翻了脸,厉声呵斥说道:

“你医术咋样,老子管不着。白少上造有令,凡是上郡辖区内所有医师全部招入军中。小子,你可是不愿为朝廷效力吗?”

虽说大秦帝国的二十等军爵制度有所废弛,类似少上造这样的高位,寻常官吏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爵位。那位戍守上郡的太守白正宗,由于率军抵御铁勒人南侵立下了大功一件,在不久前才被加封了爵位。

林旭一听对方的语气中隐含着威胁意味,为了不破坏搜集军魂的计划,他只得委曲求全,说道:

“哎哟!小的不敢,不敢哪!”

稍后,与林旭有着相似遭遇的一批大夫们被这些秦军集体押解前往上郡大营,在旁人看不到的时候,林旭露出苦笑,看来这个化身一时半会是不能自由活动了。

“倒霉,我怎么会碰上这种荒唐事?”

林旭化身正为失去人身自由而叹息不已,身在天柱峰下旧山神庙中的林旭本尊则缓缓睁开了眼睛,同样忍不住开始吐槽。

远在上郡的化身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军营里,不过这也有些好处,秦军终归要用到这些医生,往后上战场的时候也会带着他们,总算就近搜罗军魂的任务不至于耽搁下来。

。。。。。。。。。。。。。。。。。。。。。。。。。。。。。。。。。。。。。。。。。。。。。。。。。。。。。。。。。。。。。。。。。。。。

无数次被人摆弄的命运齿轮,它的确有点卡,这一次又在吱吱嘎嘎的不和谐噪音中继续向前转动。

在一个传统男权社会当中,男子汉大丈夫好端端地跑去当人家的上门女婿,毋庸置疑是极度受人鄙夷的堕落行为。之所以说上门女婿不好当,不仅是因为要受旁人白眼相向,等到成亲后有孩子都要跟着女方姓氏,在宗法制度上来说,此等行为等同于男子自家绝后。奈何陈凉是一门心思底认准了这位祖辈是致仕官宦人家的薛小姐,宁肯顶着不孝的名声也要跟这位意中人成亲。

自身成长在完全不同的社会氛围之下,林旭倒是没觉得倒插门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起先劝了陈凉几句,见他的心意已决,林旭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与之相识的其他人,对于此事都抱着冷眼相待的漠然态度,陈凉能得到被视为良师益友的林旭表示谅解,他自然非常开心,因而在筹备婚礼的百忙之中,陈凉仍不忘专程到林旭化身的家中下喜帖。

双方卜一见面,陈凉兴高采烈地说着自己的心情和新娘子的美貌贤惠,最后把婚礼请柬交到林旭手中,临走不忘再三叮嘱说道:

“林大哥,俺的喜酒你可一定要来喝呀!”

近来这段时间,陈凉一直在为筹备自家的婚事而忙碌奔波,没时间到林旭化身的住所来作客。此番与他见面,林旭忽然才发觉,陈凉的印堂发黑,两颊泛起红晕,头顶的五彩霞光也在微微颤抖,这些迹象综合起来看,分明不是什么吉兆啊!

估计陈凉可能要走背字,碍于自己的身份,林旭也无法多说什么,只能语气尽可能婉转地提醒说道:

“放心,我一定到场,只是……陈兄弟呀!我看你最近的气色不大好,凡事自己都要多加小心。”

“嗯,那俺走了,到了正日子那天你可一定要来,咱们不醉无归。”

这时,整个心地都沉浸于即将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结为连理喜悦之中,陈凉业已被幸福感彻底冲昏头脑,压根听不出林旭的弦外之音。见状,预感到陈凉行将倒霉,林旭也不方便再多说什么,唯有目送着他挥手告别的远去背影。

林旭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

“唉,天助自助者。这回不是我不肯出手,是你自己错过了。”


卷一
087 家变
831 10:00:00  3782

红票过一万大关,本日螃蟹加更一章,敬请期待。

人生在世必定有三衰六旺气运起伏,断无事事随心,一帆风顺的道理,即便是贵如天子命格也不能超越这个规律之上。

好比十世积善的陈凉身具五彩霞光罩顶,可谓是备选帝王之姿,但他在未发迹之前不过是个穷棒子猎户。林旭曾见的那猪腰子脸的小和尚四郎身怀真龙紫气,照样一天到晚吃不饱饭,而且被吝啬方丈吆喝来吆喝去。由此可知,人的命数跟气数一样,纵然是看得清,那也肯定说不清,知者不敢妄言,不知者信口胡言。

张灯结彩的薛府上下一派喜气洋洋,前来贺喜的宾客和左邻右舍看热闹的闲人们,已然将府邸的前院和客厅塞得满满当当。

在薛府正堂的大红喜字与天地牌位跟前,一名司仪正声嘶力竭地说道: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满脸傻笑的陈凉,身上缠着一根红绸子,蒙着盖头的新娘子则是一身凤冠霞帔,两人遵照司仪指挥进行着婚礼步骤。突然之间,只听得外面一阵杂乱沉重的脚步声响起,随之是桌椅板凳被掀翻的轰然声响。

原本喜庆的婚礼被外来干扰打断,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骚乱来源,只听得一个大嗓门冷冷地说道:

“锦衣卫办事,闲杂人等回避。”

闻听锦衣卫之名,聚集在薛府的人们犹如在路上迎面撞见了毒蛇一般,登时避之唯恐不及地闪到一旁去了。

俗话说,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锦衣卫这帮家伙从来不会带来一星半点喜讯,在他们所到之处,说一句哀鸿遍野绝不夸张。隐隐预感到自家可能大难临头,新娘子的父亲薛老爹不禁全身战栗,此时他很想站起身,奈何腿脚瘫软得根本不听使唤。

薛老爹这辈子没当过什么官,他不过个肚子里有点墨水,口袋里有些闲钱的乡绅而已。可是他的父亲薛老太爷,也曾做过大秦帝国一任汝南郡太守。

目前薛家的家境还算殷实,只是薛老爹膝下无子,只有一个独生女薛梦颖,此外他早逝的长兄留下一子,名叫薛皋,此前一直在江南的书院就读。

前些时候,薛老爹听人说起一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