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古藉宝典----本草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医药古藉宝典----本草纲目-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伤寒黄疸。用麻黄一把,去节,棉裹,加酒五升,煮至半升,一次
服完,微汗见效。此方名“麻黄醇酒汤”。 
3、黄肿、脉沉、小便不利。用麻黄四两,加水五升煮,去沫,再加甘
草二两,煮成三升。每服一升。盖厚被让出汗。不汗,须再次服药。注
意避风寒。此方名“甘草麻黄汤”。 
4、风痹冷痛。用麻黄(去根)五两、桂心二两,共研为末,加酒二升, 
以慢火熬成糖稀。每服一匙,热酒调下,汗出见效。注意避风。 
5、产后腹痛,血下不止。用麻黄去节,研成末。每服一匙,一日二、
三服,血下尽即上。 
6、心下悸病(按:即心胆怯惧,胸部不快)。用半夏、麻黄,等分为末, 
加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水送下。一日服三次。此方名“半

夏麻黄丸”。 
7、中风。用麻黄(去根)在慢火上煎熬,逐步加水,最后熬成膏,收存
备用。每服一、二匙,热汤送下。 
8、盗汗、阴汗。用麻黄根、牡蛎粉,共研为末,扑身上。又方:麻黄
根、椒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外用麻黄根、旧蒲扇,共研
为末,扑身上。 
9、诸虚自汗(夜卧更甚,久则枯瘦)。用黄芪、麻黄根各一两,加牡蛎
(淘米水浸洗后煅过)一起制成散剂。每服五钱,以水二碗,小麦百粒煎
服。 
10、阴囊湿疮。用麻黄根、石硫磺各一两,米粉一合,共研为末,涂
敷患处。 
地黄 
释名 亦名(音户)、芑(音起)、地髓。 
气味 (生地黄)甘、寒、无毒。(熟地黄)甘、微苦、微温、无毒。 
主治 
1、吐血唾血,补虚、除热,去痈疖。用生地黄不拘多少,三捣三压, 
取全部液汁,装瓦器中,盖严,在热水中熬浓,去渣再煎成糖稀状,做
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地黄
煎”。 
2、利血生精。用地黄(切)二合,与米同煮,熟后以酥二合、蜜一合同
炒香放入,再煮熟食下。此方名“地黄粥”。 
3、明目补肾。用生、熟地黄各二两,川椒红一两,共研为末,加蜜和
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4、虚损(或大病后,或积劳后,四休沉滞,骨肉酸痛,呼吸力少,或
小腹拘急,咽干唇燥,饮食无味,多卧少起)。用生地黄二斤,面一斤, 
捣烂炒干炒末。每服一匙,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5、病后虚汗(口干心躁)。用熟地黄五两,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分三
次服,一天服完。 
6、咳嗽唾血,痈疽劳瘵。用生地黄汁十六斤、人参末一斤半、白茯苓
末三斤、白沙蜜十斤,拌匀,小火熬三昼夜,成膏。每服一匙,开水或
酒送下。此方名“玉膏”。 

7、吐血便血。用地黄汁六合,铜器煮开,加牛皮胶一两,等化尽后再
加姜汁半杯。分三次服完。 
8、小便带血、吐血、耳鼻出血。用生地黄汁半升、生姜汁半合、蜜一
合,调匀服。 
9、月经不止。用生地黄汁一碗,加酒一碗煎服。一天服两次。 
10、月经不调,久不受孕。用熟地黄半斤、当归二两、黄连一两,在
酒中泡一夜,取出焙干研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
十丸,米汤或温酒送下。 ; 11、妊娠漏胎,下血不止。用生地黄汁
一升,泡在酒四合中,煮开几次后服下,不止再服。又方:用生地黄为
末,酒冲服一匙,昼夜各服一次。又方:用生地黄、熟地黄,等分为末。
每服半两,空心服,白术、枳壳煎汤调下,每日服二次。此方名“二黄
丸”。 
12、妊娠胎动。用生地黄捣汁,煎开,加鸡蛋白一枚,搅匀服下。 
13、产生血痛(腹中有硬块作痛)。有熟地黄一斤、陈生姜半斤,同炒
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此方名“黑神散”。 
14、产后中风。用生地黄五两,捣出汁,生姜五两,也捣成汁。以生
地黄渣浸姜汁中,生姜渣浸生地黄汁中,过一夜。次日取两药炒黄,焙
干,研细。每服一匙,酒送下。 
15、胞衣不出。用生地黄汁一升,苦酒三合,调匀温服。 
16、热闷昏迷。用生地黄汁一碗灌下。如大渴饮水不止,则用生地黄
根、生薄荷叶等分捣烂,榨取汗,加麝香不许,冷水调服。觉心下顿凉, 
即不再服药。 
17、疔肿乳痈。用生地黄捣烂敷患处,药变热,即须更换。 
18、跌打损伤,瘀血在腹。用生地黄汁三升,加酒一升半,共四升半
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完。 
19、眼睛红痛。用生地黄、黑豆各二两,捣成膏,临卧时先以盐汤洗
眼,再以药膏涂盖在眼皮上。次日晨,用水把药膏浸湿、洗掉。 
20、牙疳脓血。用生地黄一斤、盐二合,共捣成团,外用面裹住,投
火中烧焦,剥出面壳,药中加麝香一分,研匀,贴患处。 
21、牙齿动摇。用棉裹生地黄放口中细嚼,令药汁作用于齿根,最后
将汁涸下。 
22、耳中常鸣。用生地黄一截塞耳中,一天换几次。生地黄煨熟塞耳
更好。 
23、犬咬伤。用地黄捣汁涂伤处。 

牛膝 
释名 亦名牛茎、百倍、山苋菜、对节菜。 
气味 (根)苦、酸、平、无毒。 
主治 
1、劳疟积久。用长牛膝一把,生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三次服
完(清晨一服,未发疟前一服,临发疟时一服。) 
2、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用牛膝五两,研细,浸入生地黄汁五升中。
日晒夜浸,直到汁尽。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
酒送下。久服于身体有益。 
3、妇女血病(月经淋闭,月经不来,绕脐寒疝痛,产后血气不调,腹
中结症瘕不散诸病)。用牛膝在酒中浸一夜,取出焙干;另用漆炒令烟
尽。各一两为末,加生地黄汁一升,慢火上熬成浓糊,团成丸子,如梧
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万病丸”。 
4、胞衣不下。用牛膝八两、葵子一合,加水九升,煎成三升。分三次
服。 
5、产后尿血。用川牛膝水煎常服。 
6、喉痹乳蛾。用新鲜牛膝根一把、艾叶七片,同人乳捣和,取汗灌入
鼻内。不久,痰涎从口鼻流出即愈。不用艾叶亦可。又方:牛膝捣汁和
陈醋灌病人。 
7、口舌疮烂。用牛膝浸酒含漱,亦可煎饮。 
8、牙齿疼痛。用牛膝研末含漱,也可以用牛膝烧灰敷患处。 
9、恶疮(人不知名)。用牛膝根捣敷。 
10、痈疖已溃。用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
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把,捣烂后涂疮上。 
紫菀 
释名 亦名青菀、紫茜、返魂草、夜牵牛。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1、肺伤咳嗽。用紫菀花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一天服三
次。 
2、久咳不愈,用紫菀、款冬花各一两,百部半两,捣、筛为末。每服
三钱,以姜三片、乌梅一个,煎汤调下。一天服两次。 
3、吐血咳嗽。用紫苑、五味子炒过,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
子大。每次含化一丸。 
4、产后下血。用紫菀末五撮,水冲服。 
5、缠喉风痹。用紫菀根一条,洗净,放入喉部,有涎出,病即渐愈。 
麦门冬 
释名 亦名冬、禹韭、禹余粮、忍冬、忍凌、不死草、阶前草。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1、消渴。把大苦瓜捣成汁,泡麦门冬二两,过一夜,麦门冬去心、捣
烂,加黄连(去皮毛)研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后服。
一天服两次。两天后当可见效。 
2、吐血、鼻血。用麦门冬(去心)一斤,捣烂取汁,加蜜三合,调匀, 
分二次服下。 
3、齿缝出血。用麦门冬煎汤漱口。 
4、喉疮。用麦门冬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
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麦门冬煎汤送下。 
5、下痢口渴。用麦门冬(去心)三两、乌梅肉二十个,锉细,加水一升, 
煮成七合,细细饮下,有效。 
萱草 
释名 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气味 (苗、花)甘、凉、无毒。 
主治 
1、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随时取饮。 
3、大便后带血。用萱草根,加生姜(油炒)适量,酒冲服。 
萱草 
释名 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气味 (苗、花)甘、凉、无毒。 
主治 
1、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随时取饮。 
3、大便后带血。用萱草根,加生姜(油炒)适量,酒冲服。 
淡竹叶 
释名 根名碎骨子。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叶)去烦热,利小便,消心。 
(根)堕胎、催生。 
鸭跖草 
释名 亦名芩鸡舌草、碧竹草、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
碧蝉花、蓝姑草。 
气味 
主治 
1、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
心服。 
2、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3、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 
4、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搓软敷贴患处。 
葵 
释名 亦名露葵、滑菜。 
气味 (苗)甘、寒、滑、无毒。 
主治 
1、流行性斑疮(斑疮很快传遍全身,疮中有白浆)。煮葵菜叶,与蒜齑
合吃,有效。 
2、瘘疮不合。先以温热的淘米水洗净患处,再用葵叶微火烘暖贴上, 
贴过二、三百叶,把脓引尽,即可合口生肉。忌鱼、蒜、房事。 
3、汤火伤成疮。用葵叶研为末,敷患处。 
4、二便不通。用生冬葵根二斤,捣汁三合,生姜四两,取汁一合,和
匀后分二次服。连服数剂即通。 
5、消渴,小便不利。用葵根五两,加水三碗煮汁,天明后服下。一天
服一次。 
6、漏胎下血,血尽子死。用葵根、茎烧灰,酒冲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乳痈。用葵茎及子为末,酒冲服一匙。一天服二次。 
8、身面疳疮,出黄汁。用葵根烧灰,和猪油涂搽。 
9、产后淋沥。用葵子(亦作冬葵子)一合、朴硝八分,加水二升,煎成
八合(先煎葵子,后下朴硝),一顿服。 
10、催产。用葵子一合,捣破,加水二升,煮成半升,一次服,不久便
可分娩。 
11、乳汁不通(或乳房胀痛)。用蔡子(炒香)、缩砂仁,等分为末,热酒
送服二钱,极验。 
12、胞衣不下。用葵子一合、牛膝一两,加水二升,煎成一升服下。 
13、脸上疮疖。用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
一匙,饭后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蜀葵 
释名 戎葵、吴葵。 
气味 (苗)甘、微寒、无毒、滑。 
(花)咸、寒、无毒。 
(子)甘、冷、无毒。 
主治 
1、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 
2、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肠胃生痈(即内痈。败血腥秽,脐腹冷痛)。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
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怀忠丹”。脓血排
尽后,宜服“十宣散”补养身体。 
4、诸疮肿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捣烂,加水调稠贴患处。 
5、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两,捣烂,加麝香半钱,水一大碗煎服。用
根代花亦可。 
6、妇女带下(脐腹冷痛,面色萎黄)。用蜀葵花一两,阴干为末,每服
一小匙,空心服,温酒送下。治赤事宜和红花,治白带用白花。 
7、酒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猪油调匀,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8、痈肿不穿头。用蜀葵子为末,水调敷患处,即穿。 
龙葵 
释名 苦葵、苦菜、天茄子、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老鸦眼睛
草。 
气味 (苗、茎、叶、根)苦、微甘、滑、寒、无毒。 
主治 
1、去热少睡。用龙葵菜同米煮稀饭吃。 
2、小便不通。用龙葵根与木通、胡荽煎汤服。 
3、坠伤。用龙葵茎、叶捣汁服,以渣敷伤处。 
4、火焰丹毒。用龙葵叶加醋研为细末敷涂,能消红肿。 
5、背痈。用龙葵一两,研为末,加入麝香一分,研匀敷痈上。又方: 
用是蟆一个,同龙葵茎、叶捣烂敷痈上。 

6、诸疮恶肿。用龙葵茎叶捣烂,酒送服;另以药渣敷患处。 
7、天泡湿疮,用龙葵苗叶捣敷。 
8、吐血不止。用龙葵苗叶半两、人参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 
亲朋汲水送下。 
9、除蚤虱。用龙葵叶铺席下,次日脐虱尽死。 
酸浆 
释名 醋浆、革针、苦耽、灯笼草、虎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
珠。 
气味 (苗、叶、茎、根)苦、寒、无毒。 
(子)酸、平、无毒。 
主治 
1、热咳咽痛。用酸浆草为末,开水送服。此方名“清心丸”。同时还以
醋调药末敷喉外。 
2、痔疮。用酸浆叶贴疮上。 
3、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
(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
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蜀羊泉 
释名 羊泉、羊饴、漆姑草。 
气味 苦、微寒、无毒。 
主治 
1、黄疸。用蜀羊泉的把,捣汁和酒服,三、五次之后,即可见效。 
2、漆疮。用蜀羊泉捣烂涂搽。漆姑之名,由此而来。 

败酱 
释名 苦菜、泽败、鹿肠、鹿首、马草。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1、腹痈有脓。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共捣为末。每取
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2、产后恶露。用败酱、当归各六分,续断、芍药八分,芎穷、竹茹各
四分,生地黄(炒)十二分,加水二升煮成八合,空心服下。 
3、产后腹痛。用败酱五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
三次。 
4、蠼螋尿疮。用败酱煎汁涂搽,有效。 
款冬花 
释名 款冻、颗冻、氏冬、钻冻、菟奚、虎须。 
气味 辛、温、无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