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大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鬼大巴-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是很细微很细微的声音,于仕只是无意中听到,开始还以为是错觉,但仔细再听,的确是真的。他一惊,难道下面还有什么生命存在?

于仕反复观察洞底,都只能见到青光流动。他于是趴下,把耳朵贴着台面。

扑通扑通

没错,和人的血脉跳动之声十分相似。

下面真有什么怪物吗?该不会就是皇帝老儿他本人吧?于仕的好奇心一下子又提了起来。

但光在莲台上转,任你怎么看,怎么听,都是无法找到答案的。

那下洞里去查查?呵,就算于仕再不怕死,也不至于拿自已的小命来这样玩儿。

想来想去,于仕想出了一个近乎于恶作剧的办法,他拿出一颗“镇阳石”,上弹弓,拉尽,对着洞里弹射下去。

扑!感觉就象打在了软软绵绵的被子上。

打完石子,于仕就站在洞口旁静待下面的反应。

过了一会,澎!一大股强劲的青气从洞里喷射而出,其掀起的气浪,竟把于仕推得不由自主后退了两步。这股青气一直冲到室顶,把整个石室都撞得为之一震。

这股青气喷发之后,很快就在空中弥散干净,石室又恢复了漆黑,但它不再安静,于仕听到脚下响起一片细微的“咕噜”声,并感觉到有些“东西”正缓慢的向着洞口流去,这些“东西”应该就是莲台的石质,那个洞口又在吸石了,甚至,于仕感到自已也被慢慢的往那洞口扯。

于仕慌忙跳下莲台,这下他可清楚了,洞里有什么怪物且不说,但自已招惹不起那是毫无疑问的。

在这间石室多留无益,于仕决定到别的地方继续探查,前面说过,在通道口所在的墙壁上,有两扇石门,当时弄了弄,觉得是能开的。

于仕点着油烛,来到门前。这是两扇外推内拉式的石门,门上没把,要把它弄开,就只能蹲下把手伸进门底与地面的空隙,一点一点的往后拉,幸亏这石门不算厚重,拉了几下,就把石门弄开了一条缝,接下来就好办了,只需伸手进门缝把门拉开就行。

于仕轻轻把门拉开,只见门外同样是漆黑一片,眼中除了黑,就什么都没有。出于小心,于仕在出去之前把油烛弄灭,然后竖起耳朵听了一会,觉得外面没动静,才向外迈出了第一步,谁知他刚走出了石门,呼!呼!左右两边,各有一股劲风迎面扑来,是刀气!于仕反应奇快,双脚立定,腰背猛一后仰,整个上身几乎躺平,才躲过了这两刀的攻击。他此时也来不及想什么了,紧接着一个翻身,几乎是连滚带爬的又退回到石室之内。

突然遭袭,让于仕甚为狼狈,他赶紧退到与石门相对的那面墙壁上,再以最快的速度点着了油烛,双眼紧紧盯着那道半开着的门。

鼻尖好象有点湿,伸手一摸,还有点疼,是血。于仕心中一寒:刚才那下如果躲得慢一点的话,以后就要落个“无鼻见人”了。

这时,油烛的火苖猛抖了一下,有三条人影闪进了石室,它们身材高大,头戴宽沿大帽,手执一把长刀。是些什么人,就不用再介绍了吧。

这些家伙非阳非阴,既无人的气息,又无阴物的邪气,只要在外面静立不动,于仕是无法感应到它们的存在的。最要命的是,这些家伙个个都是顶尖高手,一对一尚且不敢言必胜,现在一对三,机会实在渺茫。这个“机会”,指的不是获胜的机会,而是逃生的机会。

三条大汉向着于仕步步迫近,于仕把油烛放在地上,提起竹剑也迎了上去,他不想在油烛旁边打斗,因为那样油烛马上就会被弄灭,那些无头大汉当然不是靠视觉来攻击目标,有光没光对它们毫无影响,但对于仕而言,如果没烛光照着,就等于瞎了眼,那是要吃大亏的。

那三条大汉一刻也不耽搁,上来就举刀向于仕发起攻击。对方三把长刀,于仕一把竹剑,自然没有任何反击的份儿,虽然明知对方的弱点是断颈,但有什么用?那里有机会让你刺?

三条大汉把三把长刀舞得是风吹不透水泼不进,于仕整个人被包围在凌厉的刀气之中,也算他厉害,上下躲闪左右腾挪,硬是不让这三条大汉伤到他一根毫毛。虽然如此,于仕的心却越来越焦急:只有躲闪,无法反击,这样下去岂是办法?

石室之内身影迅猛刀风强劲,那点可怜的烛光,被弄得摇摇曳曳,忽明忽暗。不消一会,于仕眼前突然一黑,烛火被吹灭了。那三条大汉的身影,也随之消失在极度的黑暗之中,于仕只觉得强劲的刀气从各个方向袭来,根本不容他有半瞬喘息的机会。没办法,他只能咬牙坚持,全凭着感觉去躲闪长刀的攻击。才一会功夫,于仕已经汗流浃背,手忙脚乱。动作稍慢,后背就马上挨了一下,衣服被划了一大口子,皮肤还刺刺的痛。

完了,完了,看来这回真的要栽了!于仕心想。

就在命悬一线,几近绝望的时候,于仕突然想起,石室里有一处地方是有光的,那就是莲台的台面!虽然那里也不见得是什么好地方,但总比在下面黑灯瞎火的被砍死强。

于仕一边躲闪一边找机会退到莲台之下,抓住一片莲瓣借力就往上跃,他才刚跃起,屁股下面就已经三刀齐落,砰!莲台被砍的碎石纷飞,火星四溅。

好险!于仕赶紧手脚并用,飞快的爬上莲台的台面。上了莲台,于仕看到那个洞口还泛着淡淡的青光,他已经久处黑暗了,借着这么一点儿的光线,就能看到整个莲台,

再说那三条大汉,也紧随着爬上了莲台,双方马上又展开激斗。这回虽然看得见对手的身影,但毕竟是以一敌三,于仕还是处于绝对的下风,如果不能找到破敌或逃生之法的话,成为刀下之鬼也只是时间问题。

绝不能再这么纠缠下去了,必须想办法逃出去!感到越来越吃力的于仕,终于被迫决定突围。虽然石室外面的环境有可能比这里更坏,但眼下也只能这么办了。

于仕抖擞精神,奋力抵抗,想找机会冲出对手的包围圈。但奈何,他一心逃命却始终难以突围。那三条大汉,好象看穿了于仕的心思似的,总是死死封住他的出路,任凭于仕左冲右突,都总有一道长刀形成的坚壁挡在面前,让他难以前进半步。反倒是因为冲得太狠,几次差点挨了刀,实在是生死一线间。

正是硬拼不行,逃生也不行。此时此刻,似乎除了等死,于仕就再无它路了。

也算于仕命不该绝吧,眼看快撑不住的时候,于仕竟感觉到三条大汉的动作开始显得有点僵硬,脚步和出手也好象越来越慢,这让他压力骤减。怪了,怎么会这样呢?仔细观察之下,他终于发现,那三条大汉的脚底,都冒出一层青光,而冒出的青光,通过莲台的石面,不断流向那个洞口。

是那个洞!它在吸走大汉身上的青气!怎么突然会这样呢?于仕大惑不解。

无头大汉身上的青气不断外泄,渐渐就变成了僵尸,虽然还会不停的攻击于仕,但它们行动起来僵硬缓慢,与之前的迅猛灵活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对于仕已经不构成任何威胁了。于仕之前被它们打得惨兮惨兮的,早就窝了一大肚子的恶气,这下可好,终于等到发泄的机会了!

咣!咣!咣!于仕狠狠的连续飞起三脚,把无头大汉的“铁筒大帽”全部踢飞,然后举起竹剑,扑!扑!扑!把三个无头大汉的断颈都深深的扎了个遍。无头大汉的断颈被竹剑扎过之后,都丝丝的直冒黑气,等到黑气泄尽,便一个个扑通伏地,彻底变回一具死翘翘的尸体。于仕把无头大汉的长刀一一捡起来看,发现除了都刻有“羽林卫”之处,还分别刻有不同的数字:三十八,六十七,九十一。



于仕看着那个洞口,挘麙{爬满汗珠的额头,长长舒了口气,心想:我这条小命,总算是没丢成。真想不到啊,竟是这个怪洞救了我一命。

诚然,若非这个怪洞及时吸走无头大汉身上的青气,于仕这趟必死无疑。想到此,于仕不由对着洞口俯身一拜。

 第五十六章过去的影像

待心神安定之后,于仕心中冒出了一个疑问:石门外的三个无头大汉,它们到底是固定在那里守卫的岗防,还是专门冲着我来的杀手?回想一下,还真有点象是一早就埋伏在外面,专等着自已出来的。

说到这里,就有必要再提一下,之前曾讲过,自从进入树林之后,于仕就莫名其妙的有了一种被人在暗处监视着的感觉,其实,直到现在为止,这种感觉都从没消失过,可以说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但于仕已经反反复复的检查过,却始终无法找到原因,所以干脆就把它忽略了,不管了。

该不会,自已进入树林之后的一举一动,真的全都在对方的监视之下吧?想到这里,于仕马上脊背生寒,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但现在走到了这一步,已经是有前无后,无论前方有多少阴凶恶鬼等着自已,他也只能咬牙冲过去,这没什么可怕的,因为怕也没用。

于仕点着油烛,走出了石室。石门的外面,原来是一条长长的走廊,烛光太弱了,照不到十步之外,故两边的尽头都看不到。该往那边走呢?出于习惯,于仕决定向右边走。

这条走廊高约一丈,宽约两丈,整个的材质同样都是那种“黄玉”,且不见任何拼接堆砌的痕迹。这就再次证实了于仕之前的猜想:这座皇陵的地宫位于一个巨大的“黄玉”矿之中,当年建陵的工匠挖空了玉矿作地宫,然后用取出之石在地面上建殿楼。

走廓的墙壁表面光滑,但不太平整,有很多大小不一凹陷,说明这里的“黄玉”,也不例外的发生了一些(物理)变化。墙壁上画着很多彩色壁画,内容不外乎飞仙神兽,详云碧波之类,这对于仕来说已经不新鲜了。但最为特别的是,墙壁上每隔一小段距离,便挂着一盏小灯笼。于仕心生疑问:这地宫里头挂灯笼,它是纯粹装饰,还是另有用途呢?

如豆的烛光照着前路,走廊里静悄悄的,于仕的呼吸就显得格外的粗重,他当然知道,这种平静绝不会长久,它随时都可能被一些可怕的事物打破。

吱吱

突然,于仕听到前方有些声音,而且这种声音甚为耳熟,对了,就是当日在“迎君崖”之顶,巨形跪像的耳洞里,那些蓝色小光点发出的类似鼠叫的声音。

果然,很快远处便出现了很多蓝色的小光点。它们正向着于仕迎面飞来。于仕马上停住脚步,连身体都不敢乱动。要知道,在这座神秘阴森的皇陵地宫之内,任何的东西都有可能致人死命,这种小东西大概也不会例外。如果在走廊里遭到攻击,连躲避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还是静观其变,尽量不惊动它们为好。

那些蓝光点“吱吱”叫着。很快就飞到了眼前。于仕紧盯着它们。大气都不敢出。右手紧紧握着竹剑。随时准备挥剑自卫。

于仕这回终于看清了。原来那些蓝光点是一种很小地虫子。它们扇动着一对透明地翅膀。身上散发出一圈蓝幽幽地光。样子和普通地莹火虫有些相似。只不过它们发出地是蓝光。而且还会“鼠叫”。

让于仕感到奇怪地是。那群“蓝萤”(姑且先这样称呼吧)。只是不断地从他头顶飞过。并没表现出一点要发动攻击地样子。但它们每经过一盏灯笼。都会留下来数十只。纷纷钻进灯笼里。这样。那盏灯笼很快就会亮起蓝色地光芒。如此过了一阵。所有地灯笼都亮了起来。上百盏蓝幽幽地灯笼。把整条走廊照得光如白昼。原来。墙壁上地灯笼是这个用途地。只不过。蓝幽幽地色调。令这条走廊显得更加神秘和阴森。

于仕纵然见多识广。也不禁被眼前地奇景吸引。然而。接着还有更神奇地呢。那些灯笼开始慢慢变色。由原来地蓝色。最后变成了橙红色。与普通地烛火灯笼无异。那些“蓝萤”。居然还会变色。真是古今未闻地怪虫。

于仕心想:走廊地灯笼突然被变色怪萤点亮。那接下来呢。必定还会有什么古怪地“东西”出现吧?

才刚想到这个问题。前方地远处。就真地出现了一个人。他向着于仕慢慢走来。脚步轻虚。了无声息。随着距离渐近。光线又足够。于仕很快就分辩出。此人是一位少女。只见她头束朝天髻。身着莲花衣。衣着打扮十分怪异。但再看其容貌。见肤白胜雪。眉目如画。活活一个不食烟火地小仙女。

这个少女,会不会就是自已之前两次见过,以及赖狗也提到过的骑马少年?

那位少女走到离于仕还有五丈左右,停住,对着于仕微一欠身,道:圣王有旨,若你出得“离尘宫”(指的应该就是那个有莲台的石室吧),便宣你金殿晋见。

她语音清脆,又冷若冰霜。

圣王?于仕心中一愣:什么东东,是陵主人吗?

请问姑娘,圣王是那位高人?为何要宣我晋见?于仕顾不得去啄磨对方的意图,马上躬身还礼,并用恭敬的语气问道。

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里,于仕也不敢太过随意。

那少女没有回答,甚至连一个正眼都不再给,只冷冷道:你随我来便是。说完转身就走,根本不管于仕跟不跟来。

于仕紧跟着那位少女;一边走一边观察她的双脚;发现她走起路来脚后跟从来不着地;有如蜻蜓点水;似身无负重;给人随时都会飘飘而起的感觉。凭经验;这位少女应该不是鬼魅;当然也绝非常人了。于仕就纳闷:这座陵墓到底咋回事;怎么净出一些非人非鬼;不阴不阳的〃东西〃?

这时;迎面又走来一行人;这行人一个跟着一个;都双手捧着一个碧玉盆;其装束打扮和带路的少女一模一样;也都是十几岁的妙龄少女;都是一水儿的美若天仙。于仕默数了一下;她们总共有十人。

人未至;于仕就已经闻到一阵很浓的血腥味;等到从她们身边经过时;于仕侧眼瞧了瞧;发现那些碧玉盆里装的;竟是满满淌的鲜血。新鲜得可以感觉到阵阵升腾起来的暖气。还让于仕奇怪的是;那些少女对于仕这个陌生人竟然视而不见;面无表情的就走过去了。

这些是什么血?人血?那来这么多的人血?难道

于仕心头猛然一震:难道;是无忧岛岛民的血?

想到这。于仕简直有上去抓住一个审问的冲动;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绝不对冲动;现在情况未明;皇陵之内又凶险无比;如果贸然发难;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