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遇到妹控怎么办? 作者:慕容红苓(晋江银牌vip14-12-11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遇到妹控怎么办? 作者:慕容红苓(晋江银牌vip14-12-11完结)-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季阳虽然也酸了几分,可也晓得,自己能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尽力了,没留遗憾便是了!至于科考,不就是进入官场的一种手段么,再斤斤计较可就不是男儿所为了。

    浙江提学带着王石在京中参加了几次宴饮之后,亲自将他安排在了会馆中,让他安心备考。

    殿试这日,正好是个艳阳天,虽然天气还寒冷,可是有太阳这样熏着,倒是舒服许多。

    王石、林季阳等人随着礼部官员的安排,立在太和殿中,等候皇帝陛下的亲临。

    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就听到静鞭响起,虽然他根本不紧张,也被这样肃穆的气氛所感染,热血上涌了几分,林季阳暗暗一笑,难不成自己也是那些毛头小子么?再者国家领导人自己没见过,但是各部委的大佬们见过的不知多少,何至于紧张成这样子了

    这样自嘲地调试了一番之后,林季阳面色恢复如常,再不似普通士子那般面红耳赤,激动万分了。

    皇帝身后随着的六部的各位大人,林如海兄弟自然亦是位列其中。但看今年一甲前三,王石二十二,林季阳十七,左立年三十二,就知道皇帝的取材标准了。

    景辰帝随意地打量了一番底下各种激动的士子们,便点点头,示意旁边的礼官。

    礼官再次宣读了一下考试的事项,便开始发放考卷,林季阳面色沉稳地打开了试卷儿,阅读完皇帝的试题,林季阳便开始研磨,借着这个空当儿,他便开始理清思绪,很多人都开始奋笔疾书了,一直在研磨的林季阳便显眼起来了。

    林如江紧张地有些手心冒汗了,就怕季阳这小子犯浑,在太和殿发生点儿什么事儿,那一辈子的前程可就不保啦!

    所谓的关心则乱,便是如此了,林如海依旧一副神神叨叨地样子,他倒也不是不挂心林季阳,显然很清楚自己的侄子不是个鲁莽之人,便也不急。

    快一盏茶的功夫了,林季阳这才放好了砚台,打开了试卷,运笔如飞,一气呵成!

    让林如江隐隐提着的心稍稍地放下了些,同朝为官,自然晓得他的长子今儿殿试,大家倒也能理解他的一片慈心,无人嘲笑,倒是羡慕的紧。

    这要是自家小子也能这样沉稳自若,死也瞑目啦!想到了自家的那些个成日里就知道斗鸡走狗的小子,很多人都是摇头苦笑。

    林季阳放下卷子后,抬头看了一眼那座大大的自鸣钟,只剩下一刻钟了。还好,自己答题的速度不慢!

    将卷子平摊在小机子上,林季阳闭上了眼睛,等待结束的铃音。

    景辰帝微微转头,望着戴权,他立即挪了几步,来到皇帝身后,悄声在他耳朵边上嘀咕了几声,皇帝点点头,算是知道了,面色平静,不辨喜怒。

    “叮……”

    一声清脆的声音如同炸雷般在士子们的耳边响起,大家都有一时地怔愣。很快,就有礼部的官员上前,收了各位前面的试卷,众位再抬头时,就发现皇帝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离开。

    很多人都哭丧着脸离开了太和殿,林季阳也随着人流走了出来,遥遥地与王石望了一眼,相互拱拱手,便离开了。宫里可不是放肆的地方,大家也无人交头接耳,沉默地随着小黄门走。

    出了神武门,长安便迎了上来,

    “大爷,老爷的轿子在那边儿。”

    “好,我们这就过去吧。”

    林季阳也感动于父亲的一片心,随着林如江一起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例行的早朝完,皇帝便在保和殿上接到了礼部呈上来的卷子,二甲自第五名开始都有了人选儿,只有第一至第四是空着的。

    皇帝随手拿起一份卷子,读了几句,便觉得言之有物,字字珠玑,又有着年轻人的锐意进取。心下十分喜悦,有开始阅读第二份,正好是林季阳的,皇帝看了后,文章做的四平八稳,虽可圈可点,但是太过沉稳,失了少年人的锐气。

    连续四五分卷子阅读完之后,皇帝便直接定了头名,王石。

    众人也不意味,就算是为了三元及第的好名头,这王石也是妥帖地状元头名了。更何况,他的卷子确实精彩!这样的策论要不是有过历练之人,怕也写不出来。

    只是这榜眼与探花,大家到时有不同意见,礼部尚书觉得林季阳该是探花之名,他年少,相貌清俊,确实也符合人们对探花的期许。

    皇帝看着争论不休的众人,轻咳了一声,问道,

    “林大人,这林季阳是你的侄儿,你是什么意见呐?”

    “回皇上,正是臣的侄儿,是以臣因回避才是。”

    “无妨,且说说你的意见。”

    “臣的侄儿,才学浅薄,怕是难担大任。”

    “呵。”

    皇帝对于林如海的话不置可否,又转头问起了别人的意见。半晌后,皇帝朱笔轻轻一点,几位的名次便定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礼部便贴出来榜单,当然,报喜的人是一波一波地赶往前三名的住处。

    浙江会馆直接被围堵的水泄不通,在提学大人的安排下,王石总算是打点完了这些事儿,至于林季阳,他倒是好命的紧。家中事务,自有母亲操持,只站那儿当个吉祥物便是了。

    即便如此,林季阳这一天笑下来,也觉得腮帮子僵的慌。

    岫玉闻得哥哥是榜样之后,就一直哼哼着自己一定要考个状元,超过哥哥才是!

    黛玉替哥哥换上了新的荷包儿,上面绣着大鹏展翅的景儿,寓意非常好,林季阳当场就换上了,之前那个旧的,也是妹妹的手艺,他让丫头妥帖地收了起来。

    林家这几日只铜钱就散了几大筐,越发引的那些看热闹的闲散人往他们府门前聚集。

    第二日,林家便给亲近的几家下了帖子,邀大家入府一聚,算是庆贺了。

    林季阳虽着同年们,一起喝了好几场,这才算是消停了会儿。他酒量好,倒也不妨事儿,可苦了一直不大喝酒的王石。

    状元,三年才出一个,又是三元及第这样的好兆头,人人都想一睹他的风采,便不停地灌酒,作诗提对,饮酒投壶,简直花样百出,还不能叫苦。

    最后还是几位年长的看不过去了,才让这帮不知轻重的小子们放过了王石。

    人前显赫,人后受罪,看着吐的脸色发白的王石,林季阳隐隐地有些庆幸,好在自己只是个榜眼,不是状元、探花的。

    庆贺吃酒,这样闹腾了三两日之后,方算完。跨马游街,自古就是一件喜庆事儿。

    礼部前前后后折腾了好几日,这才堪堪儿准备完毕,皇帝接见众位士子后,又封了王石六品的翰林修撰,林季阳与左立年为六品的翰林编修,之后,便是人人期待的跨马游街了。

    两侧的酒楼茶馆上,人头攒动,路边亦是人声鼎沸,岫玉、黛玉远远地看着哥哥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心中闪过骄傲。

    只是,要是哥哥走在最前面,那就更好了。

    看着满面春风的王石,二人同时闪过这样的念头,倒也不愧是兄妹。

    林张氏喜笑颜开地望着斗嘴的两兄妹,自家儿子争气,长脸,功成名就,今儿皇帝就会授官,日后有了大伯和丈夫的扶持,还怕前程么?

    只是儿子也渐大了,也到考虑成亲之事的时候了,想到自己看过的那几家闺女,都不错。还得要好好地查访查访,省的

    折腾了一圈儿,林季阳虽一开始还有几分兴奋,可到后来,就剩下无尽的疲累了。

    回到宫中,皇帝又摆酒宴请了士子们,这才算是完成了整套的程序。在宫中,谁有敢大吃大喝呢?

    一个个地屏气收神,规规矩矩地,就怕御前失礼,丢了前程!

    这样的宴饮可不累的慌,一场酒宴下来,林季阳觉得自己的脸更僵了。悄声地与周围的王石谈论了两句,便也学着周围人的样子,不多说了。

    出了宫门,大家也不敢多话,都纷纷告辞离去。

    林季阳上了自家的轿子,这才长舒一口气,真是累的慌。

    回到家中,自有另一番的热闹气象。

    三五日的闲散之后,礼部为大家准备了一月的闲散日子,可以回乡祭祖,算是士子们的恩尚。

    这是好事儿,可是林家远在姑苏,来回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林家几位长辈一合计,还是算了,也就免了林季阳的来回奔波。

    只是在京中的老宅子里,举行了一场简单的祭祖仪式,告诉老祖宗,儿孙有出息了,望老祖宗们能保佑他;日后事事顺遂之意。

  ☆、44

    东安郡王这几日不停地被家中的老太妃、王妃念叨;要是再不下手,怕是就晚了。这样的青年俊杰;如何不吸引人呢?那些榜下捉婿这样的说辞难道是假的不成;难保谁家不会也看上了林季阳;要是被被人捷足先登了,你就等着后悔吧!诸如此类的话倒也让东安郡王紧张了一番;便进宫了。

    说起来这事儿都是三甲游街引起来的;东安郡王府的小郡主因在酒楼上看到了林季阳的英姿;竟是芳心暗许。

    如今家中正为她物色人家呢;按说姑娘家家的面皮薄;哪里敢说这些话;可这位小郡主一向极得家中太妃;母妃的宠爱;性子又爽利。

    扭扭捏捏地告诉母亲,自己相中了今科的榜样,林季阳,非他不嫁!王妃虽也恼怒女儿的莽撞,但是在她的眼泪攻势下,还是妥协了。

    王妃不敢与自家丈夫说,只能先偷偷地与太妃商量了一番,她也不敢说是女儿自己求的,只说是北静太妃说起的,自己打听了一下,倒是个难得的,至今也没个通房丫头什么的,林家又是家风清正的,嫣然嫁进去,一辈子也不愁吃苦了。

    自己也见过林张氏,难得的是个大气爽利之人,也不是那种恶婆婆,又没有小姑,小叔的拖累。

    太妃娘娘沉吟了一番,也没立即答应,只说自己要先考虑考虑。

    王妃知道她这样说,就已经是有几分准了,便不在纠缠了。转头说起了别的事儿。

    一月后,林季阳去了翰林院上衙当差,虽说翰林院是个清闲的衙门,可是人多了是非也多。

    王石和林季阳两个年级都不大,就得了六品的官职,让那些三四十岁的人脸往哪儿搁,自然就有些老油条仗着他们人生地不熟地,轻轻巧巧地下几个小绊子,让他们也知道些轻重,省的不知道眉眼儿高低。

    王石虽然家境一般,父兄都是苏州小吏。可架不住他有圣宠啊,皇帝似乎很喜欢招他去御前问话。是以,那些人也不敢多过分,只好转移了目标,看林季阳的眼神就有些诡异。

    可这些老油条也不是傻子,要给人下绊子,总也得弄清楚眉高眼低吧,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他伯父、父亲都是位高权重之人,一个总揽户部,一个吏部侍郎。这样的门第只有巴结的,哪里还能得罪了呢?

    林季阳的日子莫名其妙地就好过起来了,没有往日里那些琐碎的要死的工作了,翰林院中许多的人都隐隐有些巴结自己的味道。他也不追究缘由,依旧低调谦逊地研读着往年的卷宗,翻阅着古籍经典。这里确实是读书人的天堂,短短几日,林季阳就沉浸其中,他几次都想着日后要是在这里做学问,其实也不错。

    这日,皇帝上朝之后,却是留下了林如江,他还有些忐忑呢,就听到上面的皇帝问起了林季阳的婚事儿。

    “犬子还没定亲,他年纪还小。”

    林如江就怕皇帝一个昏头,给自己赐婚,悬着心,回道。

    “呵,也不小了,眼看着都十七了,也该到了成家之时了。”

    皇帝说了这样两句,便让他走了。

    林如江下衙后,赶紧去了哥哥府上,就想知道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圣意虽说不能乱揣摩,可察言观色,从风吹草动中分析出些什么的,哥哥还是比自己强,再者林如江自己关心则乱,就怕毁了儿子的前程。

    听了林如江的话,林如海皱着眉头,半晌才摇摇头,笑道,

    “不打紧,皇上虽说有赐婚的意思,但是不一定就是尚主,几位王爷、公主府里也有郡主的,再者皇后娘娘家也有女儿,先别往坏处想。”

    林如江似乎是吃了定心丸一般,心静了许多,当然,更多的是拿这话安慰自己罢了。

    一旦儿子尚主,那么仕途自此到头。想到儿子苦读十年,好容易才有今儿的成就,不知道他能不能撑住?一向谨小慎微的林如江对高高在上的皇帝有了几分怨念。

    回府之后,林如江还是在张氏那儿提醒了两句,就怕到时候旨意下来,她先受不住了。

    果然,林张氏蹙眉问道,

    “此事还有几分回转地余地?”

    “怕是没了,皇上既然这样说了,自是金口玉言,可没有无的放矢的道理呀。我就盼着别是尚主,到时候要受苦的可不止是儿子。”

    “你别乌鸦嘴!”

    林张氏捅捅丈夫,满脸的不赞同。

    “先给你这样一说,算是有个心理准备罢了。说不定明儿旨意就下来了。”

    “难不成还能抗旨不遵?我们立马和人家交换庚帖如何?给季阳定一门亲事吧!”

    “不行,我今儿都说了他年纪还小,不能早成家,皇帝都驳了回来。再传出定亲的话,那不是让皇帝没脸么。”

    “……”

    谁也不想要个后台硬仗的儿媳妇儿,婆婆最怕的就是儿媳妇势大,到时候谁使唤谁?

    果不然,第三日,林季阳就被提溜到金銮殿,他甚是疑惑。虽然进了翰林院之后,皇帝也召唤过几回,可是这次总觉得分外不同。

    “小臣参见陛下。”

    跪在白玉石铺就的大殿上,只觉得凉飕飕的,东安郡王自林季阳出现就不停地打量他,真是看不出来这臭小子有什么好的啊,怎么母亲妻子就看他百般喜欢。

    不就是比别人白了点儿,脸比别人俊秀了些么?

    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罢了!

    他们世代武将之家,如今又颇受皇帝信重,干嘛非要找这么一个女婿,可是太妃已经求了太后,皇帝也答应了。

    他还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