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与子归(出书版) 作者:卿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与子归(出书版) 作者:卿妃-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这样的她,为何还有人看上。非但看上,还以一种见血的方式被狠狠订下。

    她下意识地摸着耳上那方血色碧玺。

    这个男人真可怕,无时无刻不在腐蚀她的心智,以至于那日下手她竟忘记抵抗。

    不好,真的很不好。

    心想着,眼中闪过一丝恼怒,只是一点亮色便让眼眉生动起来。

    “啧,哪来的美人儿,真让大爷心痒啊。”

    美人?她与这两字向来缘浅。

    左闪,右避,怎么身前的阴影还在。

    抬起头,只见一西北大汉不伦不类地散着衣襟,明明一脸匪气偏要学祁阳公子的不羁样。再看那难掩淫色的醉眼,原来他口中的美人是她啊。

    难道是她功力大退,连这种人都骗不过了?

    正迷惑着,就觉酒气逼来。她眯眼刚要动作,就闻酒气一滞,那人轰然倒地。抬起的头愈发仰起,只见这仗义出手之人虽高硕如山,却相貌老实,全不像江湖中人。

    “大山。”

    巨大的身形缓缓移动,露出冷峻孤傲的身后人。

    月眸微地瞪圆。“公子姓卫?”

    她急问,却见颇似某人的俊目露出一抹轻视,仿佛她是随处可见的那种花痴。

    “余姑娘,阿鸾已经到了,哎,濯风公子。”

    萧匡挤开众人,却见她正遇卫濯风,想到舅舅临行前的威胁,他便不由一颤,故作亲热地拽住余秭归的衣袖,款款深情道:“不是说好了去酒楼一叙,怎的耽误在这里。”

    见状,卫濯风眼中蔑意更盛,他瞧也不瞧便冷然转身。“大山,我们走。”

    “他就是濯风公子?”盯着那道冷傲背影,余秭归轻问。

    萧匡点点头,惊讶于她的上心。

    “濯风,长风,原来如此啊。”

    上官说有缘故果真不错,怪不得这些天九师兄一直闷在家里,近亲情怯么。

    “南祁阳,北濯风,秭归你桃花真旺,四公子中的两个在室男都被你碰上了。”雅间里,从鸾调笑道,“阿匡你装什么脸红,来,喝酒喝酒,今日咱们不醉无归。”

    “你自制点,别吓到余姑娘了。”萧匡使了个眼色。

    要是将未来舅母带坏,小心被舅舅的台风尾扫到。

    “哼,上官又不在,就算在了又怎样,秭归难道怕他么?”从鸾不怀好意地挑拨着,“那种自大男,就该被人好好治治,秭归啊秭归,千万不要让本座失望啊。”

    见她月眸微眯,似有薄怒,从鸾决意再添一把柴,让上官千防万防也防不过通晓江湖、阅遍美男、又存心崎岖他情路的南山老。

    “话说卫濯风此人江湖少有的四好男人,好家世,好功夫,好品性,好样貌。”她当着余秭归,有意无意地夸赞道。

    “哦?”

    竟然上钩了!

    哼哼,上官怪就只怪你平时太狂,人缘太差,俗话说有仇不报非君子,见机不踩是蠢人。于是乎,她搜罗起六十四室中关于卫濯风的不二秘闻,滔滔不绝地开讲。

    “卫濯风,世缨卫家三公子,也是此代中的翘楚人物。卫家为开国功臣,每个公子都配有一近卫守护。此次朝廷发出九十九面黄旗,持黄旗者方能入长荣官园争夺武林盟主之位,单卫家便占两席。”

    “两席?”

    “嗯,一面给的是濯风公子之近卫——高大山。此人忠心不二,一套震山拳更是排进江湖前廿,只是比起他主子还要逊色许多。据本院第六室室主记载,濯风公子曾单手拦住走火入魔的高大山,由此可见卫濯风在年轻一代的江湖人中算得上是拔尖人物。阿匡,我一直想知道,若你和他全力相向,胜者为何?”从鸾不改山老本色,好奇道。

    “若在两年前,兴许我能赢他,可禁刃令之后,就说不准了。”扒了扒散乱的卷发,萧匡再饮一杯酒。

    “说的也是,阿匡是一手银龙剑,而濯风则是一尾长风鞭。”

    “长风鞭?”秭归蓦地睁大眼。

    “嗯,据说此鞭乃卫家二公子,濯风公子胞兄的遗物。原本濯风公子也是练剑,在卫二公子去后才改为长鞭。”

    “看来濯风公子与胞兄感情甚笃。”秭归喃喃。

    “并非如此。”从鸾否道,“原先我也是这样认为,直到六室传来消息,说濯风公子非但从不祭奠胞兄,更毁去二公子的牌位。与其说感情甚笃,不如说是积怨已深。”

    积怨已深?

    记得她刚入师门不久,九师兄买了一包臭豆干回来。见她爱吃,九师兄难得露笑,并说了至今以来最长的一句话。

    我三弟也爱吃,每回家人嫌这是下作之食,只有他陪我。

    这是积怨已深的兄弟之举么,她不信。

    “清官难断家务事,个中缘由何足为外人道,来来,喝酒,秭归啊自从黄鹤楼一别你我可是多月未见。”

    推杯换盏,从鸾虽笑着,目光却始终黏着在默然喝酒的萧匡身上。

    “话说上官为钓着你这条美人鱼,下了多少好饵,好容易如愿以偿,怎么舍得抛下你独自离开。”

    原是无意一问,却见秭归耳上饰物。

    “赤血碧玺!”

    见她惊讶,秭归下意识抚上耳垂。

    “秭归你怎么这么容易就被他套牢,你呀你。”从鸾恨铁不成钢地灌了口酒,“这碧玺传说为海外之物,本是一对,雄为琅,雌为珰,戴上就脱不掉,你真是太轻敌了!”

    脱不掉?

    她挽起碎发,让从鸾试,可不管如何使劲,就是下不来。

    “现在知道了吧,阿鸾你就别再添乱,免得连累了我。”萧匡笑道,俊朗间抹过一丝暗淡神色,“待舅舅从京师回来,京师……”

    他自顾自灌着酒,颓唐如玉山之将崩,颇有魏晋之风。细看才知,他眉宇微颤,尽是难以克制的压抑。

    “别拦他,让他醉。”

    阻止秭归的夺酒,从鸾反将酒坛全部放在他的面前。狠狠地拍了他后脑一下,从鸾眼眸沉沉,隐秘之情呼之欲出。

    “笨蛋!”

    秭归静静看着,待萧匡沉沉睡去,方才开口。“你喜欢他。”不是问句。

    “这么明显?”

    只要不是瞎子的话。

    “你对他的态度让我想起一人。”

    “谁。”

    “我娘。”看着从鸾温柔视下的眼神,秭归道,“我娘只对我爹凶。”

    “那便是他装傻了。”盯着醉倒楼台的他,从鸾苦笑。

    “不过我看好你们。”秭归主动碰盏。

    盏中的香醪稍稍洒出,一如从鸾的心思。

    “因为我爹和我娘最后在一起了,而且没有比他们更相配的情侣。我爹常说是我娘识货,并告诉我长大后若是看上某人,不要多想只管扑上就是。”月眸调皮地轻眨。

    “真是…好气魄!”从鸾失笑,“为伯父伯母,我先干为尽!”

    “干。”

    “虽然我讨厌上官的臭屁,可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识货,那家伙真是好狗运。”假作恼怒,从鸾与她对望一眼,随即同时笑开。

    “不过你可不能被他压得太死,我还指着你帮我报仇呢。”

    “凡事谋而后动,方为上策。”若有所思地抚上碧玺,秭归秀眸微挑,难掩舜华之色。

    恰是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

    从鸾不由念道,而后得意大笑。

    原来狠角色在这儿,死小子看你怎么狂。

    “干!”

    酒盏轻击,却见秭归蓦然回首,双目紧盯酒楼之下。

    “原来是黑寡妇苗十九啊。”

    只见街边的冷酒铺里,一女子上着紧身黑衣,下面一条石榴红曳地湘裙,腰间系条细细银链。胭脂勾画的眼角媚意无限,只是比起她刚才所见之流盼,却要逊色十分。

    “她的江湖排名虽在百名开外,却因她第六任丈夫——青竹帮帮主突然暴毙,而得到黄旗。朝廷的九十九面旗上未写姓名,不管是偷是抢,只要得到黄旗便可进园一比。这点既可筛选迅速适应官场黑暗的人才,又可适度削减江湖势力,不可不谓高招。”

    从鸾以为秭归在看苗十九,可当苗十九勾引到一江湖人携伴走后,她却依旧盯着那酒铺。

    她在看什么。

    直到酒铺里只剩一人,从鸾这才明白。

    背坐的男子皮肤略黑,乌发秀美。面前放着一碟臭豆干,那男子配酒吃着,倒也不嫌寡味。虽然不是好酒好菜,但看他举止,便觉可餐。

    可即便如此,这人也够不上让她南山老长久注视的资格。不多会儿,从鸾的目光便被出现的一主一仆所吸引。

    “濯风公子。”

    说来不谈肤色深浅,这两人的背影真有些相似。

    难道秭归的注视,也因好奇这点?

    想着,她偏头看去,只见余秭归看得一瞬不瞬,甚至有些过于出神。就在她探究于此之时,正错过了卫濯风与那男子擦肩的瞬间,也未看到那一瞬那男子背影的僵硬,高大山的错愕,以及濯风公子眼中的复杂情绪。

    “九十九面旗啊。”沉默许久的余秭归突然出声,“萧匡也有旗,从鸾你说他会去争么?”

    从鸾皱眉,看向孩子般握住她手的男人。

    “也许他想,但他不会。”

    虽然争到便可上京,可今日的萧匡极力克制自己,是不会去的。

    “若人人都想他一样就好了。”秭归轻叹,而后站起,“从鸾,今日多谢你的酒,改日我一定回请。”

    从鸾叫也叫不住她,只见她快步下楼走到对街。拉住骂骂咧咧的老板,帮那个已经走远的男子付了酒钱,而后朝着夕阳斜照的方向奔去。

    “上官你真该庆幸她追随的眼中没有男女之情。”从鸾轻笑,回身狠弹身侧男人的额头。

    “笨蛋,你也很幸运,知不知道。”



    义军从未这般狼狈过。

    他们只是想不饿肚子,朝廷为何要赶尽杀绝。

    不,非但朝廷,连素有侠名的江湖中人也不打算放过他们。

    那个看起来仙风道骨的君山公子,不是号称华佗在世的江湖神医么,为何骗他们可以为灾民治病,而后对手无寸铁的娃娃使出真气。虽然比起那个玩阴耍诈黑心郎中,眼前的这对主仆只朝成年男子下手,可那种杀人不眨眼的狠劲着实让人更加胆寒。

    黑漆漆的夜里,月在云中半遮半掩,夜枭的魅影时隐时现。

    衣衫褴褛的男子抱着快要咽气的娃娃,在同伴的掩护下撒足狂奔。

    快点,再快点。

    心头焦躁着,在近水的地方他摔了出去。

    “娃儿!”

    眼见着小小身子飞向河中,一道黑影仿若飞凫,赶在入水之前接住娃娃。

    “先生,先生救命!”接过孩子,汉子拉住来人急道

    虽隔着一个铁质面具,虽看不见面具下的表情,可他知道先生是个好人,先生不会害他们。

    当初若不是先生好心收留,带着他们藏身抢粮,他们这些原天真指望皇帝老爷的流民,怕是早就死在心心念念的救世主手上。

    搭了下孩子枯瘦的手腕,先生自怀中取出一个药瓶。“混粥吃下。”

    “谢谢先生,谢谢先生。”

    止住他下跪的趋势,先生推了推他的身子。“回去带他们离开。”

    藏身处已经曝光,他们需要另寻他处。

    汉子会意地点点头,抱着孩子走了两步。“那人的鞭子很厉害,先生千万小心。”

    铁面先生微微颔首,示意他快走。

    待人走远,这才将面具拿下,露出微黑的脸庞。

    漫不经心地踱了两步,背靠着河边大树,自怀中取出一个早已冷却的油纸包。死鱼眼泛出光采,如那个有样学样的老幺一般。

    若不是突然袭来的凌厉鞭风,他恐怕还在盯着那包臭豆干。

    招式一招快似一招,招招直取心房,招招夺命。他捏紧油纸包,在月光阴翳的河边翻身躲避。虽然有些狼狈,可心里竟有些欣慰,真是诡异到极点的心思。

    一个闪神,手腕被鞭尾扫过,掌心的臭豆干散了一地,有几个还滚到了河里。

    热液顺着指尖,黏腻滴落。

    他竟也不觉疼,只在可惜粘尘的豆干。哀悼之后,他抬起头,看着对面那个与自己面貌相似的怒目青年,柔和了眼角。

    “三弟,你长大了。”

    “住口!”

    不知是骇于那人的愤怒,还是别的,他真的没再开口。

    “自从你舍弃卫家,舍弃娘亲,跟着那群人糟蹋生命时起,你就已不配做我二哥。”冷峻青年难掩恨意,“我只问你一句,直隶的民乱可与你有关。”

    他没答,只将铁质面具摔在地上,发出闷闷的声响。

    眼底成冰,卫濯风恨至极点地咬牙。“辱没家门还不够,竟还自甘堕落。”

    见他要出手,高大的侍卫上步拦在两人之间。

    “三少,请让属下代劳。”

    “让开。”卫濯风命令道。

    眼中的坚决让高大山屈服,山般的身影缓缓让开,明月也恰在此时走出行云。一白一黑,对峙在深秋惨白的月下。

    他是百般不愿的,兄弟难得相见,就算濯风无意认他为兄,他却依旧为小弟的长成而欣喜。原先只到自己腰间,那个满眼崇拜总能满足他作为兄长虚荣心的小小胞弟啊。

    鞭风袭来,如蛇信一般,发出令人战栗的声响。

    他暗叹一声,向侧翻身,鞭尾擦着他的发梢尖啸而过。时间停滞了般,透过夜色,他仿佛看到那个小小胞弟站在月下,傻傻挥舞着马鞭弄得满身伤。后来还是在娘的泪水中,小小胞弟才改练了长剑。

    只是,兵器已然易主。

    在臂间再流血色的刹那,他一抖右腕,自腰间抽出软剑。

    如今他使濯风剑,而他用长风鞭。

    真是怀念那个离家前,求着他交换兵器的小小少年。

    可此时那对眼中,除了更深的恨意,便再无其他。

    软剑寻鞭而上,如龙蛇同游,看似相互依偎其实早已分道扬镳。

    离家他有愧,可终不悔。

    同时爆出真气,鞭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