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 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独 裁- 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帝”号。

其实到“玛利亚皇后”开工时,其最终设计还没有全部完成。为了加快进度,bō罗的海厂和海军船厂为俄罗斯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完整的“塞”级舰工程图纸和相关数据的计算过程。1910年12月13日,海军和俄罗斯船厂的合同正式签署。合同特别强调“玛利亚皇后”和“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应在1913年9月2日以前进行试航。同年7月、8月和11

月2日,全部图纸和建造方案完成后“玛利亚皇后”、“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号才真正进入了施工阶段。造舰师分别为科罗马季、B,П,科捷科和M。И,萨斯诺夫斯基。3艘舰的工程进展比较顺利。

然而,进入1911年初,沙俄帝国的情报部门再次获得国际情报,中、美、英、德等国的军备竞赛进步升级,主炮口径已经猛增至1瑛寸。当然,其他国家早在去年夏天就得知这个情报了,只是俄国的情报部门总是比其他国家晚半拍。

玛利亚皇后级刚刚开工就落后了,这实在是太过打击俄国海军了。

于是,沙俄帝国急忙在bō罗的海造船厂开始设计建造搭载15英寸主炮的超神弓型战列舰,定级为尼古拉一世级。但是,俄国海军连14英寸主炮的超神弓战舰都没搞清楚,技术上还得从中英两国学习,设备还得从中英两国引进。就连建造14英寸主炮所需的3个203毫米滚珠和轴承系统,俄国海军工业都无法制造出来而英国自己的战舰都不够使用,所以俄国全部都得从〖中〗国进口。

在这种情况下,尼古拉一世级超神弓战列舰的建造过程被无限期延迟下去,最终直到一战结束后也未能建成。这样一来,玛利亚皇后级战列舰成为了沙俄帝国最后一级战列舰。

不过,沙俄帝国海军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中华帝国北洋兵器〖中〗国在参加玛利亚皇后级战列舰竞标时,意外的发现了沙俄帝国海军正在打造的一款新概念战舰。

这种新概念战舰在沙俄海军内部被称之为驱逐战列舰其设计理念值得中华帝国的海军技术人员们借鉴经验。

在“玛利亚皇后级”、“尼古拉一世级”建造的同时,俄国人还有一种有趣的设计:驱逐战列舰一这真是一个让人闻所未闻的名词。

这一计划…的始作俑者实际上是沙俄海军部。俄国海军部认为经过几艘神弓舰的设计建造,本国造船工业已经具备了独立完成神弓舰的能力。于是海军大臣И,K格里格诺维奇1911年1月向彼得堡的2家船厂发出了《关于新式战列舰设计任务》的指令,要求他们立即开始新式“超神弓舰”的概念设计。海军部特别强调新舰应具备和“神弓”号一样具有划…时代的、彻底改变海战游戏规则的意义,以保证财力技术均不如人的俄国能在大舰巨炮上获得彻底领先的优势地位。

为了彻底压倒敌人和盟国未来3年可能出现的舰种,俄国海军部要求新计划战舰至少要装备12门381毫米以上口径的主炮且每分钟射弹数量不得少于36发。副炮应至少装备24门152毫米加农炮,射速务必达到12

发,分:应装备防鱼雷网和高射炮。同时海军参谋部特别强调应强化鱼雷装备,鱼雷管越多越好并应集中布置在水下舰体中部以“保证能对目标射出最密集最集中的鱼雷幕”这大概就是驱逐战列舰的最初概念了。

该设计任务要求“军舰最大航速25节、续航力应不低于5000海里,15

节,同时舰上应装备有效作用距离1500海里的长bō电台,该电台应能与英国无线电通讯体系兼容。新战列舰应具备能够满足在大洋上最恶劣海情条件下的适航力,同时应具备最良好的稳性和回复能力。”《任务》还建议设计者们不要把舰首形状拘泥于传统的破冰型,因为此类舰首可能并不适合远洋航行。海军部还命令“要具有最优良的稳性和回复性能并积极考虑使用减摇水舱结构来减少舰艇的横摇摆幅。”由于军舰必需在bō罗的海航行,《任务》规定吃水不得超过9。15

米。也许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设计师和军官们的想象力《任务》对最重要的排水量一项居然没有做任何说明和限制。

海军上层的那些“必须”、“不得、,、“不小于”等强硬字眼虽然充满了自信,但对手技术相对薄弱的俄国来说,这样的计划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是俄国人还是以自己特有的浪漫主文性格完成了几十个概念设计。

以海军造船负责人费兹恩中将为首,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委员会,同时被授权可以得到舰炮、鱼雷和轮机部门的必要技术支持。委员会成员中有几位bō罗的海舰队的优秀舰长:“太子”号的И,Л,列恩、

“安德刚佩沃兹万尼”号的A,Л,泽列诺伊、“帕维尔一世”号的A,K,涅bō列斯恩和“留里克”号大型装甲巡洋舰的M,K,巴克诺夫上校。

由于海军部特别强调新舰的鱼雷攻击能力,新式舰队驱逐舰“诺维克”号舰长Д,H,维尔德罗夫斯基上校作为鱼雷战专家也被招收进来。

在经过第一轮的答辩问询后,海军部的评审委员们筛选出几个有希望的方案参加下一轮竞争。部里的A,B,高尔察克海军中校自1911年2月详细的研究了整套方案后,向上级做了详细报告。

最后,他们一致认为bō罗的海舰队司令A,H,埃森上将的设想最有吸引力。埃森上将的天才论断出自和部下的争论中:新舰筹划委员会的几位舰长一致认为“塞”级舰的120毫米和“伊”级舰的130毫米副炮威力太小,不能对付蜂拥而来的敌轻型舰艇。他们要求新军舰应增加副炮的数量和口径,维尔德罗夫斯基甚至提出应使用联装炮塔的副炮以增加副炮射界。

但是埃森上将在自己设想的引言中一计见血的指出:“现有的驱逐舰和潜艇完全可以在未来的交战中担负迎击敌轻型舰艇的任务,它们的战术性能也更适合此类作战,因此把过分的精力放在和战列舰基本战斗力无关的副炮上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接下来埃森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尉工程师的设想摆了出来:“当前以神弓舰为主干的海战战场,性能高不成低不就的装甲巡洋舰已经完全成为鸡肋,而敌驱逐舰的鱼雷攻击却变得越来越有威胁。假想建造一种航速超过30节的快速驱逐装甲巡洋舰,但主炮采用和无畏舰相同结构的三或四联装178毫米炮塔,比原来巡洋舰上杂乱的主副炮更节约空间,造价和乘员也比较少(指减少的炮手数量)。它可以用密集的火力消灭试图攻击我方的敌水面舰艇。驱逐装甲巡洋舰可以抵御敌轻巡洋舰以下舰艇的炮火攻击,由于航速较高,也可以有效规避敌方鱼雷……”那位年轻的中尉叫保罗…维克托诺维奇,伊万科夫。伊万科夫1909年毕业于喀琅施塔得海军工程学校,随后进入bō罗的海船厂工作。他最初的设想是15000吨级巡洋舰,只有12门130毫米炮廓炮,但是却安装了64具水下鱼雷管。

后来伊万科夫将舰体放大到22000吨,装备10门178毫米炮和84根鱼雷管,同时还可以携带700枚水雷。军舰最大燃油储量1800吨。这样她就可以以25节的航速从雷维尔(今天的塔林)出航,在基尔外围布雷后以同样的高速安然返航。

1911年5月伊万科夫中尉工程师最终把理想变成了严密的设计,也许是战列舰发展史上最标新立异的舰种出现了。方案中的驱逐战列舰标准排水量23000吨,满载排水量26500吨:全长水线长200米,水线宽正常吃水8。2米:舰员1250人。

舰体为适航性较好的长首楼型,从上至下依次为首楼甲板、上、

中、下甲板、张力甲板、平台甲板和内底,贯穿全舰的中甲板为强力甲板。舰首沿用了“伊”级舰的破冰型,适应了bō罗的海冬季封冻海面,但代价是耐bō性较差。破冰冲角内浇注了84吨铸钢,强度很高。

这样驱逐战列舰就可以迅速冲破冰层,为后续的高速轻型舰体开辟航道。

驱逐战列舰的主武器是84个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其中左艇41

管、右舷43管。每管1条待发雷和2条备发雷,所以全舰总共携带多达2

52条鱼雷。不过怎样将这么多鱼雷从甲板安全送到鱼雷弹库,是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

战舰装备最新型的456毫米4516型蒸汽鱼雷。

鱼雷全长G米,战斗部装药170公斤TNT:射程4000米/40节、6000米,/30

节。

为了以后能够发射更大尺寸的远程鱼雷,伊万科夫设计了比4516鱼雷长了1。5米的鱼雷管。不过海军参谋部仍然不满足,他们要求鱼雷管应采用“模块”化安装,以便几年后换装533重型鱼雷管。鱼雷管结构简单,鱼雷采用自航发射方式。

此外,驱逐战列舰装备4座三联装52倍径178毫米炮塔。不过当时俄国没有现成的178毫米舰炮可用。为此船厂准备将“塞”级舰的52倍径305毫米炮塔按比例缩小制造新炮塔。

由于主要作战对象是轻巡洋舰以下舰艇,火炮的主要弹种为重76公斤带斤弹底装药的半穿甲弹。计划射速好8发/分,这样军舰就可以在1分钟内射出近100发炮弹:炮塔方向射界320度,高低射界022度:为保证炮塔能在2海里距离回旋速度能跟上35节航速的目标,炮塔水平回旋转速达20度,秒。舰桥顶部射击指挥所装有1具6米测距仪。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副炮。不过它随时可以安装简单的3英寸甲板炮1以应付飞机和潜艇的攻击。

驱逐战列舰的装甲防护是按照能抵御15英寸火炮攻击目标来设计的。有意思的是海军部坚决认为敌人可能装备的406毫米炮可以在65链距离上,击穿倾角30度的18英寸装甲板。

为此计划…舰披挂了厚重装甲:侧舷1号4号炮塔弹药库间的主装甲带为400毫米克虏伯渗碳装甲、艏艉侧舷装甲板150毫米,主水平装甲85毫米(高强度钢)、炮塔装甲劲毫米,司令塔装甲厚达450毫米。水下防御有间距600毫米的全水线长防鱼雷舱和双重底结构,锅炉舱和轮机舱外布置了防渗透的燃油舱。

为了保证军舰在攻击时的高航速,驱逐战列舰的动力系统是与过去的战列舰完全不同的。它安装15座亚罗式燃油锅炉和4台帕森斯冲动一反动式高低压蒸汽轮机,工作参数1乃个大气压,过热蒸汽温度220度,

是所有俄**舰中性能最好的。主机功率72000马力、最大航速28节,超速航速30节,续航力6000海,/15节。由于军舰的鱼雷管不能转动,因此鱼雷的定向完全依赖舰体转向,这就对舰体的快速精确转向能力提出了很寄的要求。这对于2万多200劲米长的大家伙来说,并不是个容易做到的事情。

一方面,它采用了高效的单主一副舵系统,一方面在主机布置上下了很大功夫。驱逐战列舰的主机没有布置在中心线上,而是向外侧偏移22度。这样军舰在转向时内侧主机开倒车,由于内侧和外侧推力线相对舰体航线有比较大的偏差,正倒车转向作用明显。

按照计算,它应该能够达到和轻巡洋舰相当的转向直径。不过这样的设计在正常航行时浪费了部分主机功率,比较可惜。正倒车转向时航速损失比较大,不利于完成攻击后迅速撤退。

由于鱼雷舱占据了太多的舰内空间,4台主机不得不两两并联在一起。而正常的主机都是单独布置在水密舱内的。2台涡轮机共用一个舱室共同驱动一根主轴,既增大了减速装置的复杂程度和重量,又降低了动力系统的生存能力。

就这样1911年6月,这个计划被交到埃森上将的司令部,曾经指挥过布雷巡洋舰队的埃森对这个计划一见如故,就象前文所述那样他立即推荐给海军部。

这个提案刚交到海军部,就立即受到了鱼雷至上主义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他们早就希望能够有一种装备178或203毫米火炮的高速重装甲舰,能够率领轻巡洋舰一驱逐舰分队冲击到距敌主力战列1015链距离上一口气齐射4050条鱼雷,将整个敌战列舰分舰队彻底消灭。

海军部清楚的意识到,以当时的工业能力,几年内最乐观的估计也是制造出40倍径381毫米短筒炮,而此娄火炮的弹道性能是不能作为战列舰主炮使用的。鱼雷派利用这个机会大肆鼓吹鱼雷在航速、射程上可能会在近期取得大幅度进展,应取代大炮作为未来战舰的主攻击武器。

于是驱逐战列舰的设计受到海军的高度重视。1911年11月,他们根据驱逐战列舰的技术特点,进行了2次兵棋推演。图上演习并没有给出十分确切〖答〗案,敌战列线可能在己方驱逐战列舰接近至33链距离时,转向避免直接冲突。由于一般认为敌方战列舰实力要比自己强许多,能迫使对方撤离战场已经是了不起的战果了。

海军部于是将驱逐战列舰列入1911年下半年的造舰计划中。不过当时船厂正忙着赶工,一时没有多余的力量来搞新舰,计划就被顺延到了1914年。

中华帝国北洋兵器重工的舰船技术专家陈海峰上校在得知俄国人的突发奇想后,立即意识到了这种快速驱猎舰所带来的海军发展新思路,于是他花了3万元龙币从保罗,维克托诺维伊万科夫手里将他的驱逐战列舰设计图纸买到手,拿回国内研究。

中华帝国海军不放弃任何一个国家的先进技术,哪怕他是一个海军弱国也不乏会出现先进技术思想。

陈海峰将俄国人的驱逐战列舰的设计理念上报中华帝国海军部后,得到海军部的高度重视,并责令他负责这方面的技术论证。

公元1911年7月5日,中华帝国海军部舰政总署会议上陈海峰将俄国人的驱逐战列舰方案转化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更名为战列驱逐舰。

陈海峰设计的战列驱逐舰,顾名思义,就是搭载战列舰的火力和驱逐舰的高速度。这点类似于战列巡洋舰的定义。然而战列驱逐舰船体小,本身无法搭载战列舰的主炮口径。

为此,陈海峰的战列驱逐舰的定义为,拥有战列舰的火炮的破坏力即战列舰一次火力齐射9*381毫米炮弹弹,攻击当量相当于7枚21英寸红头鱼雷(黑索金装药中华帝国最先进的唐级战列舰,其先进的火控系统指挥主炮在三次火力齐射就可以命中敌舰,换成战列驱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