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道教-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不为不累而累。
宋元以后,清静之道与道教内丹修炼之术逐渐融合。《云笈七箓》卷五十六《诸家气法》引《元气论》称〃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生命之根本,决在此道〃。
意思是长生修炼之诀窍在于使形神清静,保持根本。卷九十一《七部名数要记》称,〃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卷九十二《仙籍语论要记》称,〃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保气以存精。思虑兼忘,冥想内视,则身神并一。身神并一则近真矣〃。CD〃近真〃,就是得道的意思。全真道创立后,〃清静〃之法,就完全同精、气、神的内修联系在一起了。《纯阳真人浑成集》中有诗两首,一首题名《清》:〃一念不起,万缘何生。虚无浩浩,月白风清〃;另一首题名《静》:〃外境不侵,内神自定。
一点灵光,莹然自静。〃CE这两首诗从〃外侵〃、〃内念〃等角度描述了内修中的感受。《真仙直指语录》引全真七子之一马丹阳之语,称:〃清静者,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故澄心如澄水,万物自鉴。养气如护婴儿,莫令有损。气透则神灵,神灵则气变,此清静所到也。〃CF李道纯在《清庵莹蟾子语录》中述及〃清净〃时,也说〃灵源浪息谓之清,性地无尘谓之净。神水本来清,随流便不澄。只今还不动,慧日自西东〃,〃清清净净本无言,才有施为不自然。默识通玄关窍透,性灵神化宝凝坚〃。CG认为内修之中,神水之流转,关窍之通透,都要依靠〃清静〃功法作为基础。
清代全真道士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中,较为辩证地看待内丹修炼中的〃动静〃问题。他认为〃静处炼命,动处炼性,集义生气,积气成义〃,主张〃成真作圣,皆从此一动一静,立其基。盖静则无形,动则有象,静不是天地之根,动亦非人物之本,惟此一出一入间,实为玄物之门〃。CH认为内修的过程是动静结合的过程。在炼命阶段强调〃静〃,在炼性阶段强调〃动〃,只有在一动一静之中,修道之人才能炼就大丹。
王元晖在其《清静经》的注本中称,修炼之士〃当须入三静关〃,要大静三百日,中静二百日,小静一百日。在入关期间,要〃闭户不出〃。CI但是,黄元吉在修炼场所的选择上,并不主张形式上的〃静〃,认为:〃只要在欲无欲,居尘出尘足矣。古云:炼己于尘俗,原不可绝人而逃世,须于人世中修之,方能淡得尘情,扫得垢秽,否则未见性明心,即使深居崖谷,鲜不炼一腔躁气也。〃至于玉液已成,炼金液大丹时,为了以山林的天地之气,养已身先天一气,才不得不入山采药,择静地而修之。在修炼过程中,黄元吉也认为动静是结合的,〃当夫静坐之时,一心返照于虚无祖窍,务令无知识,无念虑,尘垢一空,清明尝见,庶几混混沌沌之中,落出一点真意,即是先天之意。从此有觉,即先天之觉。从此有动,即先天之动〃。通过〃静坐〃的修炼,达到先天之〃觉动〃。在一静一动之中,〃真精真气真神,即从此而生〃。CJ
注:
①②⑥⑦⑧⑨CDCI《道藏要籍选刊》第2册447、477页,第5册9、50、135、66页,第1册645~646页,第3册12、39页,13、40、39页,3页,第1册388、635、638页,第3册2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③《老子想尔注校证》第47、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④《太平经合校》第512~513页,中华书局,1960年
⑤《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17页,中华书局,1985年
CECFCG《道藏》第23册690页,第32册433页,第23册761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CHCJ《乐育堂语录》第148、163页,第89、7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寡欲 
道教认为人的欲望是罪恶和灾难的根源,无论是治国理政、个人修养都要对欲望加以抑制。
《道德经》多处说到〃欲〃,而且都是指私欲和贪欲。第四十六章有〃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名句,并且以〃少私寡欲〃(十九章)作为主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对治理天下的君王来说,则〃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南华真经·天地》中所谓〃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也就是这个意思。《淮南子》说得更为透彻,认为〃至人之治〃,要〃约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诱慕,除其嗜欲,损其思虑。
约其所守则察,寡其所求则得〃。〃约守〃和〃寡求〃这两者,成了〃至人之治〃的主要内容。它认为〃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必须使民〃足用〃,要使民〃足用〃就必须不夺其时,不夺时,就必须〃省事〃,而〃省事〃就在于〃节欲〃。
《淮南子》还认为〃嗜欲〃有害于〃人性〃,称〃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等等。因此,〃寡欲〃也就自然成为养生的一种要求。认为〃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也〃。①圣人要损欲自养,掌握节制,才能恢复人的本〃性〃。
早期道教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老子想尔注》中称,〃道常无欲,乐清静〃、〃王者亦当法之〃,这就能〃令天地常正〃。同时,对于世俗的人来说,也应是〃道之所说无私,少欲于世俗耳〃。这是因为〃道性于俗间都无所欲〃。②但是早期道教,不论是五斗米道或太平道并不一般地否定人的饮食男女和乐舞娱乐。《太平经》上说到:〃人莫不悦乐喜,阴阳和合同心为一家,传相生。凡事乐者,无有恶也。凡阴阳乐,则生之始也,万物所受命而起也,皆与人相似。男女乐则同心共生,无不成也。〃早期道教还把歌舞之乐同善联系在一起,认为〃凡万物尽生善,人人欢喜,心中常乐欲歌舞,人默自相爱,不变争,自生乐,上下不相克贼,皆相乐。故乐生于善以乐善,天使自然如此也。〃③由此可见,早期道教的〃寡欲观〃,是有条件的对〃欲〃的克制。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阐述〃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但他要求涤除的是〃嗜欲〃,而对一般的人欲,他并不一律反对,最突出的就是他对房中术的宽容态度。他指出:〃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欲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④《西升经》,则对〃欲〃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为道章》称:〃欲者,凶害之根;无者,天地之原。莫知其根,莫知其原。圣人者,去欲入无,以辅其身也。〃唐代道士李荣注称:〃有欲,则伤身,故云:凶害之根。无欲,则会道,故云:天地之原。〃他认为〃外去贪欲,自守无为,唯有圣人方能〃。而一般人〃凡情迷乱,蒙昧无知〃,不懂得有欲是凶害之根,〃今言去欲入无者,亦教凡流以为行也,能依圣行,可以成道〃。⑤《清静经》将〃清静〃视为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而有欲就是〃清静〃的对立物。《清静经》认为:〃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只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王元晖注曰:〃人身贱罗绮,口饫珍馔,目惑邪色,耳乱郑声,所慕者荣华富贵,日就沉溺也。〃⑥因此,《清静经》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将〃除欲〃和〃心清〃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说的〃欲〃指〃六欲〃。《清静经》中便有〃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之句。唐末道士杜光庭注〃六欲〃为〃六根〃。六根是佛教概念,指〃眼、耳、鼻、舌、身、意〃。杜光庭认为:〃欲者,染著之貌,情爱之喻。观景而染谓之欲,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人若能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则六欲自然消灭,岂能生乎。内神不出,六识不动,则六根自然清静,故不生也〃。侯善渊描写〃六欲不生〃的状态是:〃眼观无色,神不邪视。耳听无音,声色不闻。鼻息冲和,不容香臭。舌餐无味,不甘酸甜。身守无相,不著有漏。意抱天真,不迷外境。〃⑦要达到这种境界,李道纯在其注释中认为:〃有道之士,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以道制欲,所以清心,所以静至。〃⑧金元之际,全真道创立。王重阳在《立教十五论》中就要求学道之人出家住庵,打坐降心,认为:〃凡论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冥冥杳杳,不内不外,无丝毫念想,此是定心不可降也。若随境生心,颠颠倒倒,寻头觅尾,此名乱心也。速当剪除,不可纵放,败坏道德,损失性命。〃并且认为〃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王重阳的〃圣境〃就是超越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称〃心忘虑念,即超欲界。心忘诸境,即超色界。不著空见,即超无色界〃。如果能够〃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玉清之境矣〃。⑨佛教有三界之说,全真道以出离三界,作为得道的要求,因此,对于〃欲〃的态度,就不是〃寡欲〃,而是〃绝欲〃。王重阳的弟子、全真七子之一的邱处机曾有这样的诗句,〃无情不作乡中梦,有志须为物外仙〃,〃一念无生即自由,千灾散尽复何忧〃。CD他的另一弟子郝大通在《金丹诗》中也称〃常听壶中金石声,凡情除去道情生〃。CE另一弟子谭处端在《述怀》诗中,更加完整地说明了〃断欲〃、〃绝情〃,〃寂寥孤淡〃的追求,诗云:〃欲情巧胜染多言,悟此方离种种边。欲断情忘通妙理,烟消火灭达幽玄。口张舌举功难就,意出心生行怎圆。绝了人情无个事,寂寥孤淡任残年。〃
在他的《示门人》诗中,更是要求弟子们〃情欲永除超法界,痴嗔灭尽离人天〃,〃灭恶除情作善良,好将名利两俱忘〃,等等。CF全真道重视内丹修炼。内丹修炼都把〃断欲〃作为入门的第一步。《盘山语录》称,〃或问:初学修炼,心地如何入门?师云:把从来私情眷恋,图谋计较,前思后算,坑人陷人底心,一刀两断着。又把所着底酒色财气,是非人我,攀缘爱念,私心邪心,利心欲心,一一罢尽〃,内无妄念,外慎言语,节饮食,省眠睡,尘垢净尽,就是个〃无上道人〃。CG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清代。清代柳华阳的《金仙论证》在述及〃炼己〃时,就称〃断欲离爱,不起邪见,逢大魔而不乱者曰炼〃。而炼己的最高境界就是〃寂淡直捷,纯一不二,以静而浑,以虚而灵,常飘飘乎,随处随缘而安止,不究其所在,不求其未至,不喜其现在,醒醒寂寂,寂寂醒醒,形体者不拘不滞,虚灵者不有不无,不生他疑,了彻一心,直入于无为之化境,此乃智者上根之炼法〃。CH
注:
①⑤⑥⑦⑧CG《道藏要籍选刊》第5册112、9、164页,第3册613页,28页,13、34页,39页,5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②《老子想尔注校证》第47、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③《太平经合校》第648、646页,中华书局,1960年
④《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17、129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⑨CDCECF《道藏》第32册153~154页,第25册811、818票,881页,847、848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CH《中国气功大成》第824页,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不争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处世都要按道行事,无论是天道和人道都是柔弱谦下,彼此相容而不害的,因此,学道者应该返本还元,避而不争。
《道德经》述及〃不争〃思想的地方很多。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曾经高度概括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不争〃思想,是与〃道〃的〃柔弱〃的特性相联系的。由于道是〃柔弱〃的,因而〃道〃也是谦下而不争的。当然,〃道〃的不争,并非是一种消极逃避,百事退让。因为,《道德经》还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七十三章)。由此可见,《道德经》中所说的〃不争〃,是一种〃善胜〃的〃争〃,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符合天道之〃争〃。另外,《道德经》还说到老子的〃三宝〃,即〃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这里的三宝,是针对社会存在的〃仇恨〃、〃奢侈〃和〃争名夺利〃的现象而提出的个人道德规范,在治国之策上,他则要求〃不尚贤,使民不争〃(三章),意思是不尊崇贤才高能,就可以让民众不争夺功名。西汉时的《淮南子·兵略训》称〃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不均,求不淡,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诠言训》还指出〃善有章则士争名,利有本则民争功〃。意思是世人相争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或因物质财富不足,或因分配不平等,等等。不过在《原道训》中仍然认为〃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就是说得道的人可以应付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内心之中却不能失去按道行事的本性。又称〃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敢与之争〃,则〃天下归之,好邪畏之〃。①《通玄真经》(即《文子》)认为〃好事者,未尝不中;争利者,未尝不穷。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所好,反自为祸〃,认为过分的追求和争夺,将适值其反,而遭到灾祸。〃得在时,不在争;治在道,不在圣。
土处下不争高,故安而不危;水流下不争疾,故去而不迟。是以圣人无执故无失,无为故无败〃。②就是说地处于低下的位置不争高势,所以平安而无危险。水从高处向下流,不争速度,然而流而不慢。人要有所得,主要是因为有得的时机,而不在人的争利的愿望。治理国家依靠的是道,而不在于是否是圣人。
五斗米道在《老子想尔注》中,继承道家的〃不争〃思想,称〃水善能柔弱,象道。去高就下,避实归虚,常润利万物,终不争,故欲令人法则之也〃。人如果仿效水的不争,〃终不遇大害〃。它认为〃人〃有二类,一类是圣人,一类是俗人,圣人要处柔弱,〃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与之共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