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医学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79-医学纲目-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百》〕小便不通。车前子草一斤,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作三服。 
〔垣〕x滋肾丸x 治下焦阴虚,脚膝软无力,阴汗阴痿,足热不能履地,不渴而小便闭者,邪热在血分也。 
黄柏(二两,酒洗,焙) 知母(二两,酒洗,焙) 肉桂(二钱) 
《内经》云∶热者寒之。又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柏之苦寒泻热,补水润燥,故以为君。以知母 
苦寒泻肾火,故以为佐。肉桂辛热,寒因热用也。 
上为细末,熟水为丸,如鸡豆大。每服百丸,加至二百丸,煎百沸汤下,空心服。 
昔长安有大贾王善夫,病小便不通,渐成中满,腹大坚硬如石,壅塞之极,腿脚肿胀,破裂出黄水,双睛 
凸出,昼夜不得眠,饮食不下,苦痛不可名状。求予治之,因问受病之始,知病不渴,近苦呕哕。众医皆用治 
中满利小便渗淡之药,急难措手,乃辞归。从夜至旦,耿耿不寝,穷究其理,忽记《素问》有云,无阳则阴无以 
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又云,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此病小便癃闭,是无阴而阳气不化者 
也。凡利小便之药,皆淡味渗泄为阳,止是气药阳中之阴,非北方寒水,阴中之阴所化者,此乃奉养太过,膏 
粱积热,损北方之阴,肾水不足,故膀胱肾之室,久而干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为呕哕,非膈上所生也, 
独为关,非格病也。洁古老人曰∶热在下焦,填塞不便,是治关格之法。今病者内关外格之病悉具,死在旦夕, 
但治下焦可愈。随处以禀北方寒水所化,大苦寒气味俱阴者,黄柏、知母,桂为引用,丸如桐子大,沸汤下二 
百丸。服药少时,须臾前阴如刀刺火烧之痛,溺出如瀑泉涌出,卧具皆湿,床下成流,顾盼之间,肿胀消散。 
予惊喜曰∶大哉圣人之言,岂可不遍览而执一者也。其证小便闭塞而不渴,时见躁者是也。凡诸病居下焦皆不渴 
也。二者之病,在气在血,最易分别。 
〔洁〕x黄连丸x 治因服热药过,小便不利,诸药莫能效者。或脐下痛,不可忍者。 
黄连(炒) 黄柏(炒)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水煎温服,食前。如更不通,加知母,此药助气,使气得化则通矣。 
〔罗〕x白花散x 治小便不通,膀胱有热。用朴硝不以多少为细末,每服二钱,煎茴香汤调下,食前。《简要》先用茴香酒调。 
〔垣〕x导气除燥汤x 治小便不通,乃血湿致气不通而窍涩之症。 
知母(三分,酒洗) 黄柏(四钱) 滑石(二钱,炒黄) 泽泻(三分) 茯苓(二钱,去皮) 
上和匀,每服半两,水煎稍热空心服,如急闭小便,不拘时候。 
〔《斗》〕小便不通。用蚯蚓杵,以冷水摅过,浓服半碗,立通。大解热疾,不知人事欲死者,服之效。 
〔仲〕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x栝蒌瞿麦丸x主之。 
栝蒌根(二两) 茯苓 薯蓣(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 
上五味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谓之知。 
小便不通腹下痛,状如覆碗,痛闷难忍者,乃肠胃干涸,膻中气不下。故经所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 
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膻中者,臣使之官。三焦相火,肾为气海也。王注曰∶膀胱津液之府,胞内居之。少 
腹处间毛内藏胞器,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下,气海之气不及,则隐秘不通,故不得便利也。先用木香、 
沉香各三钱,酒调下,或八正散。甚则宜上涌之,令气通达,便自通利,经所谓病在下,上取之。王注曰∶热 
攻于上,不利于下,气盛于上,则温辛散之,苦以利之。(一方煎陈皮、茯苓汤,调木香、沉香末服之,空心下。) 
〔丹〕小便不通,属气虚,血虚,有实热,痰气闭塞,皆宜吐之,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盖气承载其 
水者也。气虚用参、术、升麻等,先服后吐,或就参、 药中调理吐之。血虚用四物汤,先服后吐,或就芎归 
汤探吐之。痰多二陈汤,先服后探吐之。痰气闭塞,二陈汤加香附、木通探吐之。实热当利之,或用八正散, 
盖大便动则小便自通矣。 
〔丹〕治一男子,小便不通,用吐法,一吐便如注。论见治虚实法,病在下取之上条。 
〔仲〕小便不利,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主之。(蒲灰、发灰,本草消污血。滑石,丹溪云逐污血。) 
x蒲灰散方x 
蒲灰(七分,恐即蒲黄粉) 滑石(三分)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五分方寸匕,日三服。 
x滑石白鱼散方x 
滑石(二分) 乱发(二分,烧) 白鱼(二分,衣鱼也)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五分匕,日三服。 
〔无〕x发灰散x 治脐下急满,小便不通。用发灰研细,每用二钱,米醋二合调服。一法与葵子等分为末,饮服 
二钱讫,即炒黑豆叶盖其上,即通。(丹溪云∶发鬓,补阴之功甚捷。) 
〔《本》〕x桃仁煎x 治妇人积血,顷在毗陵,有一贵宦妻外家,小便不通,脐腹胀痛不可忍。众医皆作淋治,如 
八正散之类数种,皆治不通,病愈甚。予诊之曰∶此血瘕也,非瞑眩药不可去。予用此药,初服至日午,大 
痛不可忍,卧少顷,下血块如拳者数枚,小便如黑豆汁一二升,痛止得愈。此药猛烈大峻,气虚血弱者,宜斟酌之。 
桃仁 大黄 朴硝(各一两) 虻虫(半两,炒黑) 
上四味为末,以醇醋二升半,银石器内,慢火煎取一升五合,下大黄、桃仁、虻虫等,不住手搅,良久出 
之,丸如梧子大。前一日,不晚食,五更初,温酒吞下五丸,日午取下如赤豆汁,或如鸡肝虾蟆衣状。未下 
再作,如见鲜血即止。续以调血气药补之。此方出《千金》。(此方不可妄用。) 
上四方,治污血小便不利。前三方轻剂可用,后一方峻剂,须认得分晓用之。 
〔丹〕吕仲年六十六岁,病伤寒得汗,热退后,脉尚洪,此洪脉作虚脉论,与人参、黄 、白术、炙甘草、 
当归、芍药、陈皮,数日其脉仍大,未收敛,又小便不通,小腹下妨闷,颇为所苦,但仰卧则点滴而出。予曰∶ 
补药服之未至,前药倍加黄 、人参,大剂与服,两日小便方利。 
小腹痛胀如覆碗为实。其法有二∶气壅塞于下者,用吐法以提之,血污于下者,用桃仁之类以破之。(二方并 
见血气条。) 
〔世〕治小便 。用大田螺生去壳,捣细,封脐上即通。治伤寒后,小便不通,用生姜八九块,杵碎,水 
十余碗,麻布五六尺同煎数沸,用桶盛,至候通手,以布频熨小腹良久,恰用红豆末一匕,江茶二匕,井花水 
调服,神效,小便如注。 
〔《本》〕治小便难,小腹胀满。不急治,杀人。用葱白一斤,细锉,炒令热,以帕子裹,分作两处,更 
替熨脐下,即通。 
〔《玄》〕阴阳关格,前后不通,利大便,小水自行。中有转胞之证,诸药不效,无救,则胀满闷乱而死。 
予曾以甘遂末,水调敷脐下,内以甘草节汤饮之,药汁至脐,二药相反,而胞自转矣,小水来如涌泉,此救急 
之良法也。 
〔《圣》〕治小便难,腹满闷,不急疗之,杀人。用秦艽一两去苗,以水一大盏,煎取七分,去渣,每于 
食前,作两服瘥。 
〔世〕治小便不通,用大杏仁二十一枚,研,水调分作二服效。(杏仁、紫菀利小水解肺郁,郁解则气 
自降而小便去矣。) 
〔《千》〕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用紫菀末,以井花水,服三撮便通。小便血,五撮立止。 
〔《外》〕若小便不通,数病而微肿,方取陈笔头一枚,烧为灰,和水服之。(此方未详。) 
经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小肠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液出 
焉,是属膀胱,乃肾之府也。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由是言之,膀胱藏水,三 
焦出水。治小便不利,故刺灸法,但取三焦穴,不取膀胱也。小肠属肾肺,故东垣用清肺饮子、滋肾丸,利小 
便是也。 
运气 小便不利有三∶ 
其一属湿邪攻三焦。经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病小腹痛肿,不得小便。又云∶水不及曰涸流,涸流之 
纪,上宫与正宫同,其病癃闭是也。 
其二属风邪攻脾。经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病溏瘕泄水闭是也。 
其三属燥热。经云∶阳明司天之政,天气急,地气明,民病癃闭。初之气,其病小便黄赤,甚则淋。又云∶ 
少阴司天之政,地气肃,天气明,二之气,其病淋是也。 
《内经》刺灸小便不利法有五∶ 
其一取肝。经云∶肝足厥阴之脉,所生病者癃闭。又云∶小腹满,身寒热,小便不利,取足厥阴。又云∶ 
癃取阴跷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是也。 
其二取三焦。经云∶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丸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流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 
大络,大络在足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又云∶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 
(大络,委阳。)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当有取之二字。)是也。 
其三取肾络。经云∶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病实则癃闭,取之所别也。 
其四取脾。经云∶足太阴之脉所生,病者溏瘕泄水闭,视虚实寒热陷下,而施补泻疾留灸也。 
其五杂取。经云∶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 骨上,以长针,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甚则取 
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 
〔《经》〕治小便淋沥,或有血。以赤根楼葱,近根截一寸许,安脐中,上以艾灸七壮。 
〔罗〕治小便淋涩不通。用盐不以多少,炒热填满病患脐中,却用艾如箸头大,灸七壮,其小便自出。 
〔《摘》〕(内阴谷出《密语》)关元(八分,令病患觉淋沥三五次为度,便揉小腹,却取下穴。)三阴 
交(三分即透。)阴谷 
〔《撮》〕小便闭数不通∶阴谷(一寸五分,灸。)阴陵泉(泻之。) 
〔《标》〕又法 偏历 
〔《集》〕小便闭不通∶阴陵泉 阴谷 三阴交 气海 关元(灸三十壮,刺二寸五分。)不已,取下穴∶太溪 阴交 
〔东〕热淋,小便黄,腹满∶阴陵泉 关元(各二寸。) 气冲(二七壮。) 
石淋不得小便∶关元(三七壮。) 气门 大敦(各二七壮。) 
血淋∶气海 丹田(各刺灸三七壮。) 
小便热痛,目赤尿如血∶列缺(沿皮一寸。) 大陵 承浆(各五分。)又法∶曲骨(灸二七壮。) 
阴阳二陵泉(各二寸五分。) 
〔《甲》〕少腹中满,热闭不得溺,足五里取之。溺难,痛,白浊,卒疝,少腹肿,咳逆呕吐,卒阴跳腰 
痛不可以俯仰,面黑,热,腹中 满,身热厥痛,行间主之。 
癃遗溺,鼠鼷痛,小便难而白,期门主之。阴胞有寒,小便不利,承扶主之。 
筋急身热,少腹坚肿,少腹时满,小便难,尻股寒,髀枢痛,外引季胁,内控八 ,委中主之。癃,中 
主之。胸满膨膨然,实则癃闭,腋下肿,虚则遗溺,脚急,兢兢然,筋急痛,不得大小便,腰痛引腹,不得俯 
仰,委阳主之。小腹胀急,小便不利,厥气上头巅,满谷主之。劳痹小便赤难,前谷主之。气癃溺黄,关元及 
阴陵泉主之。(《千金》云∶寒热不节,肾病不可俯仰。)气癃,小便黄,气虚则遗溺,石门主之。小便难, 
窍中热,实则腹皮痛,虚则痒瘙,会阴主之。 

卷之十四·肝胆部闭癃遗溺
闭癃分二病
属性:〔丹〕朱郎小便淋痛,脉左大右涩,此为劳伤经血,勿作淋治,可补血行肝经滞血,自愈。 
生地 当归 赤芍(各一钱) 川芎(三分) 条芩(三分) 甘梢(三分) 陈皮(五分) 木通(五 
分) 黄柏(二分,炒) 红花(豆大) 杜牛膝(一钱) 
上桃仁泥研滑石同煎,待淋病去,退滑石、桃仁、杜牛膝、木通,入川牛膝代木通,分两倍之。 
金华申明叔,年逾七十,因壮年踏冷患肾气疝痛,常食苍术、乌、附等药。二十余年,疝气少止,却患小 
便淋痛。又十三年,其间又服朴、硝、大黄治诸淋之药,百方俱试,并无一效。至是年春,颈项带右边发一疽, 
延及缺盆,可尺许,不能食,淋痛愈加,必须叫号,其疮淫溃,脓血淋漓,精神困惫。时正六月,诊其脉,两 
手涩短,左微是弦状,轻重皆近五至。予谓此疮,皆前乌、附等药积毒所发,此淋亦因燥烈之药,凝积滞血满 
膀胱,况涩脉为败血,短脉为血耗。遂令于溺后视之,有物出如败脓者否?视之果然。因思之,忍痛则伤血, 
叫则伤气。遂先治淋,令取杜牛膝根茎叶同煎取浓汁,却煎四物汤,作大料与服,三日后,痛渐减。前所谓败 
脓者,至是渐少,五七日,淋病全安。此时疮亦定,盖四物能生血也。但饮食减少,疮未收敛耳。遂用参、 、 
当归、白术四药大剂,于瓦器熬为膏,以陈皮、半夏、缩砂、木香,煎取清汁,调膏药饮,遂能食。又一月而疮安。 
一方名x血余散x 治血淋内崩,吐血,舌上出血,便血。 
用乱发以皂角水洗浮,晒干烧灰,为末,每服二钱,以茅根、车前叶煎汤调下。 
〔《斗》〕治五种淋。用苎麻根两茎打碎,水一碗半,煎半碗,顿服即通,大妙。(丹溪云∶苎根补阴行滞血。) 
〔《博》〕治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为末。每一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空心服。 
气虚淋。八物汤加杜牛膝、黄芩汁,煎服。老人气虚亦能淋,参、术中加木通、山栀。 
仁八侄淋病,脉沉而大,此主劳苦伤血,下焦蕴结。 
人参 归尾 白芍 香附(五钱) 条芩 木通(三钱) 山栀(炒,三钱半) 黄 (五分) 生甘草梢(五分) 
分六帖,杜牛膝汤两盏煎取一盏,食前,热饮之。 
胡云六朝奉,七十余,因 后误与荆芥、大黄等药伤正气,以致恶血结聚。今则小便如淋,中满食少,以此治之。 
生 (三钱) 人参(二钱) 归头 白术 陈皮(一钱) 
作一帖煎服。 
又,生气药。 
缩砂(三钱) 海金沙 红曲(二钱) 檀香(二钱) 木香 白豆蔻 丁香(一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