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医学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79-医学纲目-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气乱,头中气乱,则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耳不闻声,目不识人,而昏眩无知,仆倒于地也。以其病 
在头巅,故曰癫疾。治之者,或吐痰而就高越之,或镇坠痰而从高抑之,或内消痰邪使气不逆,或随风寒 
暑湿之法用轻剂发散上焦,或针灸头中脉络而导其气,皆可使头巅脉道流通,孔窍开发,而不致昏眩也。 
是知癫痫之癫,与厥成癫疾,眩冒癫疾之巅,一疾也。王太仆误分癫为二疾,独孙真人始能一之,今特冠 
此气乱头巅等经文于癫痫篇首,使人知疾有所归,而治有所据也。 
〔《局》〕碧霞丹 治五痫疾。(方见虚实门。) 
〔世〕治暗风,天麻、南星、半夏、僵蚕、白附子、防风各半两,白矾二两,用木瓜一个,切去顶取穣, 
纳前药末,用原顶覆住,面包煨熟,就捣如泥为丸。又用皂角二寸敲细,酒半盏,浸一宿。如发时,取前药一 
十九粒,纳口中,用酒灌下,取出痰即愈。自省后,日服三十粒,姜汤下。 
治风痫及心风病,用皂角三挺捶破滤汁,熬如稀糊,摊纸上晒干,取两叶如小钱大,用温浆水浸洗,去 
纸,注于两鼻孔,各一蚬壳许,须臾涎下,咬箸沥尽涎,后服x祛痰丸x。 
代赭石(一两,生) 白矾(二两,生) 
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冷水送下,不拘时。 
〔仲〕风引汤 治痫疾螈 。(方见后。) 
〔无〕x矾丹丸x 治五癫百痫,无问阴阳冷热。 
虢丹 晋矾(各一两) 
上用砖凿一窠,可容二两许,先安丹在下,次安矾在上,以炭五斤。炽令炭尽,取出细研,以不 
经水猪心血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橘皮汤下。 
〔世〕治暗风,远年日久不愈,皆可服。用地黄。广南道地者,不计多少,火 醋淬七次,为细末,每服 
二钱,温酒调下,年深者亦治。 
〔罗〕x参朱丸x 治风痫,大有神效。 
人参 蛤粉 朱砂(各等分) 
上为细末,KT 猪心血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金银花汤下,食远服。 
x神应丹x 治诸痫。 
用好辰砂,不拘多少,为细末,用猪心血和之得所,以蒸饼裹蒸取出,就热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丸,食远卧 
时,煎人参汤下,大有神效。 
x琥珀寿星丸x 
天南星(一斤,撅坑二尺深,用木炭五斤 热,取出炭,用好酒一升泼之,将南星趁热下坑,用盆盖讫 
合,过一宿取出,再焙干为末) 琥珀(四两,取末) 朱砂(二两,一半为衣,一半入药) 
猪心三个取血,另打生姜面糊搅令稠粘,将猪心血和入药末,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空心送 
下,日进三服。 
〔世〕x密陀僧散x 治暗风。 
取密陀僧成块者,以铁线缠,又用铁线悬挂,火 红,用酒醋一升淬尽,出火毒,研极细,每服一钱,麝 
香酒调下。 
治痫疾。凌霄花一味,为细末,每三钱,空心酒调服,每服药时,以木梳不住手梳其发,又用冷水一碗, 
逐口含之,水温则换,水尽住梳,如此四十九日,永绝其根。 
《杨氏家藏》x五痫丸x 治癫痫发作,不问新久,并宜服之。 
天南星(炮,一两) 乌蛇肉(酒浸一宿,去皮骨,焙,一两) 朱砂(二钱半,另研) 全蝎(二钱,去 
毒,炒) 半夏(二两,酒洗,焙) 雄黄(一钱半,另研) 蜈蚣(半条,去头足,炙) 白附子(半两,炮) 
白僵蚕(一两半,炒去丝) 麝香(三钱,另研。) 白矾(一两) 皂角(四两,捶碎,水半升揉汁与 
白矾同熬干,研) 
上为末,姜汁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丹〕治痫疾。 
川芎(二两) 防风 猪牙皂角 郁金 明矾(各一两) 蜈蚣(一条) 
上细末,蒸饼丸,如梧子大。空心清茶下十五丸,一日除根。 
〔罗〕治痫病、心风病。用天南星,九蒸九曝,为末,生姜汁打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煎 
人参、麦门冬,菖蒲汤下,亦可。 
〔《素》〕春脉者肝也,春脉太过,为病在外,善怒,忽忽眩冒而癫疾。(全文见治法。脉来弦实 
而强为太过。岁木太过,)甚则忽忽善怒,眩冒而癫疾。(全文见运气类注。) 
〔丹〕治巡检夫人痫,通圣散二钱半,姜三片煎,下犀角丸三十粒。 
〔《保》〕x防风通圣散x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芒硝 连翘 薄荷 麻黄(不去节,各五钱) 枯梗 黄芩 
石膏(各一两) 白术 山栀 荆芥穗(各二钱半) 滑石(三两) 甘草(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两,生姜煎,温服,日再服。若劳汗当风,寒薄为 ,郁乃痤。此劳汗出于玄府,脂液 
所凝,去芒硝,倍加芍药、当归,发散玄府之风,当调其荣卫。俗云风刺,或生瘾疹,或赤或白,倍加麻黄、 
盐豉、葱白出其汗。麻黄去节。亦去芒硝,以咸走血而内凝,故不用之。发汗罢,根据前方中加四物汤、黄连 
解毒,三药合而饮之,日二服。故《内经》曰∶以苦发之。为热在肌表,连内也。小便淋闭,去麻黄,加滑 
石、连翘,煎药中调木香末一钱匕。麻黄主于表,而不主于里,故去之。腰胁走注疼痛者,加硝石、当归、 
甘草,一服各二钱,调车前子末、海金砂末各一钱。故经曰∶腰者肾之府。破伤风者,如在表则辛以散之, 
在里则苦以下之,兼散之。汗下后,通利荣血,祛逐风邪,每一两加荆芥穗、大黄各二钱,调全蝎末一钱, 
羌活末一钱。诸风痫搐,小儿急慢惊风,大便秘结,邪热暴甚,肠胃干燥,寝汗切牙,上窜睡语,筋转惊悸, 
肌肉蠕动,每一两加大黄二钱,栀子二钱,茯苓末二钱匕。如肌肉蠕动者,调羌活末一钱。经曰∶肌肉蠕动, 
命曰微风。风伤于肺,咳嗽喘急者,每一两加半夏、桔梗、紫菀各二钱。如打扑伤损,肢节疼痛,腹中恶血 
不下,每一两加当归、大黄各三钱半,调没药、乳香末各二钱。解利四时伤寒,内外所伤,每一两加益元散 
一两,葱白十茎,盐豉一合,生姜半两,水一碗,同煎至五七沸,或煎一小碗,温冷服一半,以箸投之,即 
吐。吐罢后,服一半,稍热服,汗出立解。如饮酒中风,身热头痛如破者,加黄连须二钱,葱白十茎,根据法 
立愈。慎勿用桂枝、麻黄汤解之。头旋脑热鼻塞,浊涕时下,每一两加黄连、薄荷各二钱半。《内经》曰∶胆 
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已。王注曰∶胆液不澄,则为浊涕,不已如水泉者,故曰鼻渊也。 
此为足太阳脉与阳明脉俱盛也。如气逆者,调木香末一钱。 
〔《素》〕心脉满大,痫 筋挛。 
〔仲〕x风引汤x 除热癫痫,又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螈 ,日数十发,医所不疗。又治脚风。 
大黄 龙骨 干姜(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 
脂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末,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风热螈 ,食 
后量多少呷之,不用渣,无不效。) 
〔河〕x犀角丸x 治风癫痫,发作有时,扬手掷足,口吐痰涎,不省人事,暗倒屈伸。 
犀角末(半两) 赤石脂(三两) 朴硝(二两) 白僵蚕(一两) 薄荷叶(一两) 
上为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温水下,日三服,不拘时候。如觉痰多,即减数。忌 
油腻炙爆。 
x龙脑安神丸x 治男妇五种癫痫,无问远年近日,发作无时。 
茯苓(去皮取末,三两) 人参(去芦) 地骨皮 甘草 麦门冬(去心,各二两) 龙脑(三 
钱,另研) 牛黄(半两,研) 朱砂(二钱,飞) 桑白 
皮(一两) 马牙硝(二钱,另研) 麝香(三钱,另研) 乌犀角末(一两) 金箔(三十五片) 
上十三味,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冬月温水化下,夏月凉水。又治虚劳发热咳嗽,语涩舌强, 
日进三服。 
〔《灵》〕肝脉小急,痫 筋挛。(王注云∶肝养筋藏血,肝气受寒,故痫 筋挛。)二阴急,为痫厥。 
(同上。)肺脉急甚,为癫疾。肾脉急甚,为骨癫疾。(见治虚实法。) 
〔罗〕沉香天麻汤 治痫螈 筋挛。(方见小儿门。) 
x珠子辰砂丹x 治风痫久不愈者。 
薯蓣 人参 远志 防风 紫石英 茯神 虎骨 虎睛 龙脑 五味子 石菖蒲 丹参 细辛(各 
二钱半) 珠子末(四钱) 
上件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子大。用朱砂二钱,研细为衣。每服三十五丸,煎金银花汤送下,日进三服。 
忌鱼肉湿面动风之物。 
x乌头丸x 治五风痫病。 
川乌 草乌 天仙子 五灵脂(各二两) 黑豆(一升) 
上为细末,滴水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丸,温水下。如中风,加附子半两。 
〔子和〕昔项开完颜氏病搐,先右臂并右足约搐六七十数,良久左臂并左足亦搐六七十数,不瘥。两目直 
视,昏 不识人,几月余。求治于余,先涌其寒痰三四升,次用导水禹功散泄二十余行,次服通圣散辛凉之剂, 
不数日而瘥。 
〔罗〕x法煮蓖麻子x 治诸痫病,不问年深日远。 
蓖麻子(去皮取仁,二两) 黄连(去须,锉如豆大,一两) 
上件,用银器,水一大碗,慢火熬,水尽即添水,熬三日两夜为度。取出,去黄连,只用蓖麻子仁,风干, 
不得见日。用竹刀将蓖麻子每粒切作四块,每次服五粒,计二十块作一服,用荆芥汤食后温服。(服蓖麻仁者,终身 
忌食豆,犯之则腹胀而死。) 
〔丹〕治一妇人。四十五岁,生子多,触胎时有腹痛,每夜喜饮酒三盏即睡,其夫性暴而谐谑,所以借酒 
解怒。忽九月望后,痫病大作,目上视,扬手掷足,甚强健,举体大筋皆动,喉向如锯,涎沫流口两角。如此 
一时辰许,诸症皆静,状如熟寝,全不知人。半时,小腹渐痛,上至心,痛大作,汗如雨,自头至乳而止。如 
此半时,痛渐减,汗亦收,痛作时,却自言其痛。其余言语皆谬误,问亦不答,亦不知人。痛定又熟寝如前。 
痫与痛间作,昼夜不息。经两宿,方召予脉之。痛作时脉四至半,似弦非弦,左弱于右。予未敢与药,候痫作 
时,再看形脉。后作时,六脉皆隐,但有大筋转于指下,眼白青而面不青,手之动三倍于足。予问之,痛作时 
必欲重按。比痫作时,汗必不出。其夫言果然。予曰∶此非死证,若尚能咽药,则易治。试以调香附子末灌 
之。适痫势稍定,却咽得半盏,令急烧竹沥未就,时痛大作,余以肝有怒邪,因血少而气独行,所以脾受病。 
肺胃之间,旧有酒痰,为肝气所抑郁而为痛。然酒喜动,可以出入升降,入内则痛,出外则痫。当乘其入内之 
时,急为点大敦、行间、中脘三处穴,令分头同时下火灸之。足上艾火少,灸先了,腹上痛渐下至腰而止。熟 
寝少时,痫作如前,证减半。又以竹沥入少姜汁灌下大半钟。灌时适值痫定,但熟寐如前,自是不省人事,一 
昼二夜,皆已弃之。余晓之曰∶身不发热,因痛则汗出,大便不通者五六日。自予来,亦未见其小水。非死症, 
当是血少无神而昏耳。尔为痛掐人中,俄而呻吟,急以人参汤同竹沥灌之,又昏睡如前。余教以作人参白术膏, 
入竹沥调下。如此二昼夜,凡用人参一斤,白术二斤,眼忽能开,手能举,自言胸膈满而举身皆痛,耳目仍未 
有闻见,忽自溺床甚多。余闻之甚喜,且得痫与痛皆不作。但教令用陈皮芍药甘草川芎汤调参术膏,又加 
竹沥饮之。余欲往他处,且与脉之,闻其作声,余自知谬拙,不教以粥与药间服,急令作稀粥与之,止咽得 
三四匙,牙禁不受。余遂以木楔斡开,以稀粥入药汤,又与竹沥同灌一大钟,盖是粥多而药居三之一。予遂出门, 
教令粥药相间与之。予在二十里外,未申间,天大风作。予料此妇痫必作,特往视之,痫不作而痛作,脉去来 
急无次,急为灸然谷、太冲、巨阙。灸罢痛定,问其要粥否?答曰∶我正饥。其夫饮之以粥,咽两钟。予乃往 
他处,仍教以药汤调参术膏、竹沥,与粥间与之如前。第二夜半时,召予甚急。往视之,痫病大作,夺手不能 
诊脉,令人扶定两肘,予捉其中指,强而脉之,四至半,粗大有力,左右同,而右少缓。口妄言而无次,又怒 
骂人,眼上视,不瞬而呕。又欲起走,其状若有所凭。然予捉定两手,为灸两大指背半甲半肉际,各三壮。怒 
壮稍杀,求免。索烛视之,耳目仍未有闻见。昏寐至夜半,狂怒大作,且言鬼怪之事。而师巫至,大骂巫者。 
予静思之,气因血虚,亦从而虚邪因入,理或有之,且与补药,血气若充,邪当自退。仍与前药,又恐痰顽, 
佐以荆沥,又以秦承祖灸鬼法灸之,哀告我自去。昏睡一昼夜,忽自起坐索粥。其夫与之,方问夫,你面垢如许, 
怪床上有香气。继又无所知识,惟开眼不睡,手足虽能运动,却作寻摸态。如此又二昼夜,粥食稍加,又溺床 
多如前。予益喜,仍守前药。予又往他处,次日晚,忽来召予。急往视之,病患自言浑身皆痛,脉之皆五至, 
左右均而和,曰参术膏俱尽,遂教令就与前药中加参术煎,去荆沥,加香附末。与一服,觉甚快。余且令守此 
药,至次夜半,又来告急曰∶前痛大作。往视之,坐桶上。叫声甚高。予思之,此虚病亦多汗,肠燥而粪难耳。 
痛当在小腹与腰,急烘琥珀膏大者贴小腹,仍教以热手摩腰肾间,连得下气而痛减,就睡少时,又起,如是者 
五六次。一医者劝令用通利药,予曰∶痛与死,孰为轻重,且坚忍至夜半,后当自通。又往他处,至四更,来 
告急,往视之,痛大作。予令坐以温汤中,当自下。换汤痛定,觉甚快,第二桶汤,下结粪二块,就睡。天明 
予又往他处,至晚又告急。予视痛大作,连及两胁,手不可近。予思之,此痛无因,若结粪未尽,痛当在下; 
今痛在上,必因食多,问之果然。医者欲用感应丸,予教勿与粥药。病力索药,遂以香附末,令舐之。至夜 
半痛渐减,天明觉略饥索粥。予曰∶非饥也,乃嘈耳。勿与,而自安。其家又自与粥,至辰巳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