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医学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79-医学纲目-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二穴,在 腑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针入四分,灸五壮。 
神藏二穴,在 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针入三分,灸五壮。 
灵墟二穴,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针入三分,灸五壮。 
神封二穴,在灵墟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针入三分,灸五壮。 
步廊二穴,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针入三分,灸五壮。 
右膺输第二行十二穴。 
气户二穴,在巨骨下 府两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库房二穴,在气户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三分,灸五壮。 
屋翳二穴,在库房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三分,灸五壮。 
膺窗二穴,在屋翳下一寸六分,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三分,灸五壮。 
乳中二穴,当乳足阳明脉气所发。禁不可灸,灸则生蚀疮。疮中有汁脓血可治,疮中有 肉,若 
蚀疮者死。宜浅刺二分。 
乳根二穴,当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三分,灸五壮。 
右膺输第三行十二穴。 
云门二穴,在巨骨下侠气户旁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手太阴脉气所发。针入二分,若刺深,令 
人气逆,可灸五壮。 
中府二穴,乃肺之募,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足太阴之会。针入三分,留五呼, 
可灸五壮。 
右膺输第四行,贴巨骨下一寸四穴。中府二穴,手足太阴会也;云门二穴,手太阴也。 
周荣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针入四分,灸五壮。 
胸乡二穴,在周荣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针入四分。 
天溪二穴,在胸乡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针入四分,灸五壮。 
食窦二穴,在天溪下一寸六分,举臂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针入四分,灸五壮。 
右膺输第四行,自巨骨下一寸下至腹八穴,皆足太阴也。 
鸠尾一穴,在前臆蔽骨下五分。此穴大难针,须大好手方可下针,针入三分,留三呼,泻五吸,禁灸。 
巨阙一穴,心之募也,在鸠尾下一寸,任脉气所发。针入六分,留七呼,得气即泻,灸七壮至七七壮。 
上脘一穴,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鸠骨下三寸,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针入八分,日灸二七壮。 
中脘一穴,胃之募也,在上脘下一寸五分,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主任脉之会。上纪者,中脘也。针入八分, 
留七呼,泻五吸,灸二七壮。 
建里一穴,在中脘下一寸。针入五分,留十呼,可灸五壮。 
下脘一穴,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阴任脉之会。针入八分,灸七壮至百壮。 
水分一穴,在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任脉气所发。针入八分,可灸七壮。水病禁针,针即成水蛊病死。 
神阙一穴,当脐中。是穴灸百壮,禁针。 
右腹部中行,自鸠尾蔽骨端下至脐中八穴。 
阴交一穴,在脐下一寸,任脉气所发。针入八分,灸百壮。 
气海一穴,在脐下一寸五分,任脉气所发。针入八分,灸百壮。 
石门一穴,在脐下二寸,三焦之募也。任脉气所发,灸二十壮。 
关元一穴,在脐下三寸,小肠之募也。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任脉之会。下记者,关元也。针入八分,留三 
呼,灸三壮至三百壮。 
中极一穴,在关元下一寸,膀胱之募也,足三阴任脉之会。针入八分,留十呼,灸五壮。 
曲骨一穴,在横骨上毛际陷中,动脉应手,任脉足厥阴之会。针入二寸,灸七壮至七七壮。 
右腹部中行,自脐以下至横骨六穴。 
会阴一穴,一名屏翳,在两阴间,任脉别络,肾脉波脉之会。可灸三壮。 
右腹部中行,在两横骨下至两阴之间一穴。 
幽门一穴,挟巨阙两旁各五分,冲脉足少阴之会。针入五分,可灸五壮。 
通谷一穴,在幽门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针入五分,灸五壮。 
阴都二穴,在通谷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针入五分,灸五壮。 
石关二穴,在阴都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针入一寸,灸三壮。 
商曲二穴,在石关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针入一寸,灸五壮。 
肓 二穴,在商曲下一寸,直脐旁五分,冲脉足少阴之会。针入三分,灸五壮。 
中注二穴,在肓 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针入一寸,灸五壮。 
四满二穴,在中注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针入五分,灸三壮。 
气穴二穴,一名胞门,一名子户,在四满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针入三分,灸五壮。 
大赫二穴,一名阴维,一名阴关,在气穴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针入三分,灸五壮。 
横骨二穴,一名下极,在大赫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针入一寸,可灸三壮。 
右腹第二行二十二穴,详幽门下,通谷上欠二穴。 
不容二穴,在幽门两旁各一寸五分,去任脉二寸,直四肋端,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五分,灸五壮。 
承满二穴,在不容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二分,灸五壮。 
梁门二穴,在承满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三分,灸五壮。 
关门二穴,在梁门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三分,灸五壮。 
太乙二穴,在关门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八分,灸五壮。 
滑肉门二穴,在太乙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八分,灸五壮。 
天枢二穴,大肠之募也,在挟脐两旁各二寸,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八分,留七呼,灸百壮。 
外陵二穴,在天枢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八分,灸五壮。 
大巨二穴,在外陵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五分,灸五壮。 
水道二穴,在大巨下三寸,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二寸五分,灸七壮。 
归来二穴,在水道下二寸,足阳明脉气所发。针入八分,灸五壮。 
气冲二穴,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宛宛中,足阳明脉气所发。可灸七壮,艾炷如大麦大,禁针。 
右腹第三行二十四穴。 
期门二穴,肝之募也,在不容旁一寸五分,直两乳第二肋端,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日月二穴,胆之募也,在期门下五分陷中,足太阴少阳阳维之会。针入七分,可灸五壮。 
腹哀二穴,在日月下一寸半,足太阴阴维之会。针入五分,灸五壮。 
大横二穴,在腹哀下二寸五分,直脐旁,足太阴阴维之会。针入七分,灸五壮。 
腹结二穴,在大横下一寸三分,一名腹屈。针入七分,灸五壮。 
府舍二穴,在腹结下三寸,足太阴阴维厥阴之会。此三脉上下入腹,络肝脾,结心肺,从胁上至肩,此太阴 
,三阴阳明之别。针入七分,灸五壮。 
冲门二穴,上去大横五寸,在府舍下横骨两端约文中动脉,足太阴厥阴之会。刺入七分,灸五壮。 
右腹第四行十四穴。 
章门二穴,脾之募也,在大横外直脐季胁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足厥阴太阳之会。针入六分, 
灸百壮。 
带脉二穴,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针入六分,灸五壮。 
五枢二穴,在带脉下三寸,一云在水道旁一寸五分。针入一寸,灸五壮。 
维道二穴,在章门下五寸三分,足少阳带脉之会。针入八分,灸五壮。 
居 二穴,在章门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陷中,阳跷足少阳之会。针入八分,灸三壮。 
右腹第五行十穴。 
京门二穴,肾之募也,一名气府,在监骨下,腰中挟脊,季肋下一寸八分。针入八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右腹第六行二穴。 
少商二穴 鱼际二穴 太渊二穴(俱见前藏俞。) 
右大指内侧至寸口动脉六穴。 
孔最二穴,去腕上七寸,手太阴之 。针入三分,灸五壮。 
经渠二穴 尺泽二穴(俱见前藏俞。) 
右寸口动脉循臂内上骨下廉至肘中六穴。 
中冲二穴 劳宫二穴(俱见前藏俞。) 
右中指内廉至掌心四穴。 
内关二穴,在掌后两筋间,去腕二寸,手心主络,别走少阳。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门二穴,在掌后去腕五寸,手厥阴 。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大陵二穴 间使二穴 曲泽二穴(俱见前藏俞。) 
右掌后循臂内两筋间至肘内廉十穴。 
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 ,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 
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 
心主之脉也,故独无 焉。黄帝曰∶少阴独无 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 
锐骨之端。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邪客篇) 
少冲二穴,木也,一名经始,在小指内廉端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针入一分,可灸 
三壮。 
少府二穴,火也,在小指本节后陷中,直劳宫,手少阴脉之所流也。为荥。针入二分,灸七壮。 
右小指内廉至掌后廉四穴。 
神门二穴,土也,皆掌后锐骨之端陷中,手少阴脉之所经也,为俞。针入三分,留七呼,灸七壮。 
阴 二穴,在掌后脉中去腕五分,手少阴 。针入三分,灸七壮。 
通里二穴,在腕后一寸。针入三分,灸三壮。 
灵道二穴,金也,在掌后一寸五分,手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少海二穴,水也,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手少阴脉之所行也,为合。针入三分,灸七壮。 
右掌后锐骨端直臂内廉至肘内廉十穴。 
关冲二穴 液门二穴 中渚二穴 阳池二穴(俱见前府俞。) 
右第四指外间至手表腕八穴。 
外关二穴,手少阴络在腕后二寸陷中。针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会宗二穴,在腕后三寸空中。针入三分,灸三壮。 
三阳络二穴,在臂上大交脉支沟上一寸。灸七壮,禁针。 
四渎二穴,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针入六分,留七呼,灸三壮。 
支沟二穴 天井二穴(俱见前府俞。) 
右臂外两骨之间至肘十二穴。 
商阳二穴 二间二穴 三间二穴 合谷二穴(俱见前府俞。) 
右大指次指上廉至合谷两歧骨间八穴。 
列缺二穴,去腕侧上一寸五分,以手交叉中指末筋骨罅中,手太阴络别走阳明。针入二分,留三呼, 
灸七壮。 
偏历二穴,手阳明络,别走太阴,在腕中后三寸。针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温溜二穴,在腕后小士五寸,大士六寸,手阳明 。针入五分,可灸三壮。(大士小士即大人小儿也。) 
下廉二穴,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斜针入五分,留五呼,灸三壮。 
上廉二穴,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斜针入五分,灸五壮。 
三里二穴,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锐肉之端。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肘 二穴,在肘大骨外廉陷中。针入三分,灸三壮。 
阳溪二穴 曲池二穴(俱见前府俞。) 
右腕上侧两筋间循臂上廉至肘后曲缝尖十八穴。 
少泽二穴 前谷二穴 后溪二穴 腕骨二穴 阳谷二穴(俱见前府俞。) 
右小指外侧至腕中十穴。 
养老二穴,在手踝骨上一空腕后一寸陷中,手太阳之 。针入三分,灸五壮。 
支正二穴,在腕后五寸,手太阳络,别走少阴。针入三分,灸三壮。 
少海二穴(见前府俞。) 
右臂骨下廉至肘内侧肉骨之间六穴。 
侠白二穴,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动脉中。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天府二穴,在腋下三寸, 臂内廉动脉中。针入四分,留三呼,不可灸。 
右肘内约文中动脉直上腋中之前动脉四穴。 
天泉二穴,一名天温,在曲腋下,去臂二寸,举臂取之。针入六分,灸三壮。 
右肘内曲泽穴直上腋中二穴。 
青灵二穴,在肘上三寸,举臂取之。灸七壮。 
极泉二穴,在臂内腋下筋间,动脉入胸。针入三分,灸七壮。 
右肘内廉少海穴直 内后廉四穴。 
清冷渊二穴,在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之。针入三寸,灸三壮。 
消泺二穴,在肩下臂外间腋斜肘分下行。针入六分,灸三壮。 
右肘骨上两筋间天井穴至肩端四穴。 
五里二穴,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灸十壮,禁针。 
臂 二穴,在肘上七寸 内端,手阳明络。针入三分,灸三壮。 
右曲地穴直上肩骨前廉四穴。肘内侧两骨间直上肩端后肘太阳脉无穴。 
公孙二穴,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足太阴络。针入四分,灸三壮。 
隐白二穴 大都二穴 太白二穴 商丘二穴(俱见前藏俞。) 
右大指内侧至内踝前廉十穴。 
大敦二穴 行间二穴 太冲二穴 中封二穴(俱见前藏俞。) 
右大指外间至内踝前一寸八穴。 
厉兑二穴 内庭二穴 陷谷二穴 冲阳二穴 
解溪二穴(俱见前府俞。) 
右第二指外间至腕上十穴。 
地五会二穴,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陷中,去侠溪一寸。针入二分,不可灸,灸之令人瘦, 
不出三年死。 
窍阴二穴 侠溪二穴 临泣二穴 丘墟二穴(俱见前府俞。) 
右第四指外间至外踝之前十穴。 
申脉二穴,阳跷所生,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际。针入五分,留六呼,灸三壮。 
金门二穴,在足外踝,下足太阳之 ,阳维所别属也。针入一分,灸三壮。 
仆参二穴,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足太阳阳跷上二脉之会。针入三分,灸七壮。 
至阴二穴 通谷二穴 束骨二穴 京骨二穴 昆仑二穴(俱见前府俞。) 
右小指外侧至外踝之后一十六穴。 
照海二穴,阴跷所生,在足内踝下,令患人稳坐,足底相对,赤白肉际陷中。针入三分,灸三壮。 
水泉二穴,足少阴 ,去太溪一寸,在足内踝下。针入四分,灸五壮。 
太冲二穴,在足跟后冲中,别走太阳足少阴络。针入二分,留七呼,灸三壮。 
涌泉二穴 然谷二穴 太溪二穴(俱见前藏俞。) 
右足心斜至内踝之后一十二穴。 
蠡沟二穴,在足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足厥阴络。针入二分,留三呼,灸三壮。 
中都二穴,一名中 。在内踝上七寸 骨中,与少阴相直。针入三分,灸三壮。 
右内踝前一寸上踝至八寸足厥阴脉四穴。 
地机二穴,一名脾舍,足太阴之 ,在膝下五寸。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血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