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医学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79-医学纲目-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草》〕治肠痔多年不瘥,下血不止。木贼、枳壳各二两,干姜一两,大黄一分,四味并锉一处,入铫子 
内炒黑色,存三分性,捣罗,温粟米饮调,食前,服二钱匕,甚妙。 
〔《外》〕治患肠痔,大便常有血。食鲫鱼羹及随意任作饱食。孙真人同。 
〔《本》〕治肠痔在腹内有鼠奶下血方。 
白芜荑 椿树东行根 野狼牙根 贯众 皮(炙焦) 雄黄(半两) 白鳝头(一个,炙焦) 槐东 
引根(白皮,一分) 
上细末,腊月猪脂和一丸,弹子大,绵裹纳下部。 
〔丹〕痔漏肠漏窍。用赤石脂、白石脂、枯矾、黄丹、脑子塞之。 
〔《本》〕治肠风痔漏。用鲫鱼一个,破开去肠,入白矾令满,合之,瓦上烧过为细末,用鸡毛卷药敷之, 
立效。 
治痔漏疮方。 
鸡子(一个,煮熟,去黄,取白,切炒。) 白矾(明者如皂角子大,匙上枯过,用三分) 
上为末,先用温汤洗净,拭干,用纸捻点药,送入疮孔内,立效。日三易。 
上治痔漏下血,如血虚,必兼服黑地黄丸乃妙。 
〔《衍》〕鳞鲤甲烧一两,存性,肉豆蔻仁三个,同为末,米饮调二钱服,治气痔。脓血甚者,刺 皮一 
两,烧服。中病即已,不必尽剂。 
运气 痔发皆属寒。经云∶太阳之胜,痔疟发,治以苦热是也。 
〔世〕x治痔神应散x 治五种肠风下血,上厕粪前有血名外痔,粪后有血名内痔,大肠不收名脱肛,谷道 
四面有 肉名奶痔,痔头上有孔漏出名肠风,并治之。 
黄牛角 (一枚,酌中者,槌碎。) 蛇蜕皮(一条,白者) 猪牙皂角(七茎) 穿山甲(七片) 
刺皮(一两,锉) 
上五味,细锉入瓮瓶内,以黄泥封固,候干,先用小火烧令烟出,后用大火 令通赤为度,取出摊开,候 
冷,捣罗为末。服时先令患者临卧时细嚼胡桃仁一个如糊,用无灰好酒一盏送下,不可言语便睡。至五更时, 
以温酒调下药末三钱,至辰时更进一服,虽久年不过三服,立效。 
〔丹〕治肠风痔漏如神。大树木上寄生叶取干为末,酒水米饮任下,或丸桐子大,服三十丸亦得。 
〔《千》〕治五痔方。苍耳茎叶以五月五日采干为末,水服方寸,或丸桐子大,服之立效。 
洗痔疼。用荆芥、朴硝、桑寄生,定痛解毒,去风,凉大肠热,安胎。如肿者加五倍子、木鳖子, 
研细调敷。又方,五倍、朴硝、桑寄生、莲房,水煎,先熏后洗。一方加百药煎洗。 
〔《保》〕x淋洗法x 
天仙子 荆芥穗 小椒 蔓荆子 
上水煎汤洗。 
〔《本》〕熏洗痔方。用枳壳不拘多少为末,每用二钱,水一盏,砂瓶内煎令沸,先去瓶嘴上坐熏, 
后却泻出通手热洗,妙。(此方久痔亦妙,除根。) 
〔世〕洗痔方。轻者用朝东马齿苋、刘寄奴浓煎汤熏,待温却用手洗,拭干。重者加大青叶梗干 
者一半,同煎。 
〔丹〕痔庠。用灰苋带根浓煎汤,先熏后洗。又方,取河水频洗.用蜗牛涂之。 
〔《经》〕痔漏用犍牛儿胆、 胆各一个,腻粉五十文,麝香二十文,将 胆汁、腻粉、麝香和匀,入牛 
胆内,悬于 前四十九日熟,旋取为丸,如大菱角,急送入疮内,后追出恶物,日三,验。候疮口渐 
合,用生面盖疮内一遍,出恶物妙。 
〔丹〕一方,治痔。用雄鸡胆、片脑和匀,贴之。一方,熊胆涂之,神效。 
〔世〕治痔用活蜈蚣一条,以香油一小罐浸之,陈愈妙,敷之累验。 
〔无〕贴痔法 
蜀葵子(半两) 蝉蜕(五个) 槟榔(一个,并为末) 
上用枣三枚,取肉研细,搜和药末,如觉硬,滴少蜜,研成膏,量大小贴于病处。 
〔罗〕x蒲黄散x 治下部痔漏。 
蒲黄 血竭(半两)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贴于患处。 
〔《斗门》〕治痔疾有头如鸡冠者。用黄连末敷之即瘥。更加赤小豆末,尤良。(一方用黄连、木香末 
敷,妙。) 
〔无〕熏痔法 
皮(切方,三指大) 雄黄(枣大,研) 熟艾(鸡子大) 
上为末,用瓦器,以灰实一半如烧香法,安长桶内,坐其上熏之,烟气从口出为佳。凡三度熏,永瘥。勿 
犯风冷,忌鸡肉毒物。 
〔《本》熏痔方。用鼠郎皮一味,瓶内烧烟,坐身于瓶上,熏三五次,除根。 
〔世〕痔方。赤脚蜈蚣一条,香油煎酥,纸上挹干,加乳香二钱,没药二钱,麝香、粉霜各五分,人指甲 
五钱,泥裹煨干脆为末,用鹅毛管盛药吹上,如有水,实时出尽不疼。其物结一硬丁,用线系在上揭落之。 
〔罗〕治痔神效。 
雄黄 硫黄 明矾(各等分) 
上为末,新盏盛药,先入矾末一半在底,次入余药,又将矾末一半盖上,用火 ,候矾枯为度,出火毒, 
研末,津液调敷,干落为度。后用石膏、五倍子为末,收疮口。 
周先生x枯痔法x 
明矾 赤石脂(五钱) 辰砂(痛加一钱) 黄丹 
上为末,先用郁金末护肛门。如无郁金,用姜黄末代之。调涂四围好肉,如不就,加绿豆粉打合, 
却将枯药敷上。如肛门疼急,浓煎甘草汤放温,拂四围肛门上,就与宽肠药。 
槐花 大黄 枳壳 木通 连翘 瞿麦 当归 
上半酒半水煎。 
枯药,早辰上一次,日午一次,洗去旧药。申时又洗去,又上一次。如要急安,至夜半子时又洗,上一次。 
至次日且看痔头淡淡黑色,两三日如乌梅,四五日内,用竹篦子轻轻敲打痔头,见如石坚,至七八日便住,更 
不须上枯药,且待自然如萝卜根乃脱去也。洗用甘草、荆芥、槐花,洗去旧药,方上新药。 
凡医痔之法,且如明日要下手,今日先与此药,所以宽大肠,使大便软滑,不与痔相碍,且不泄泻。痔头 
未脱落者,须要日日与之,以大黄一两煨,枳壳、炒当归酒洗一两,同为细末,如桐子大,好酒吞下。 
治枯痔头虑生他证。凡用枯药,或触坏肾根,或水道赤涩痛,与此方。大黄、木通、生地各一两,滑石、 
瞿麦各半两,同为细末,每用四钱,煎服。 
x催痔方x 如枯尽未脱落,以此催之。好磁石一钱,白僵蚕、生川乌五分,同为细末,冷水调,敷上立脱。 
凡用枯药去尽乳头,恐留痔硬头损破肛门四围成疮,用此药。龙骨一钱,石膏一钱,没药五分,腻粉五分, 
同研十分细,先以荆芥汤洗,次掺之,切忌毒物、生姜。 
痔脱后,用甘草汤、豆豉汤洗,再用荆芥、五倍子煎水洗,便不生脓。 
治痔脱后肉痒方。用大粉草浓煎汤洗。 
收肠方凡用枯药,脱下乳头,随即与此,以收其肠,此方补气,又收脓去血生肉,令痕壮。 
人参 当归(各一两) 川芎 甘草 白芷 防风 浓朴 桔梗 桂枝 黄 
上细末,半酒半水煎,如恶酒者,酒少水多煎之。夏月减桂、朴,加芩、柏。 
〔《经》〕治痔 有头方。用芫花入土根不限多少,以净水洗,却入木臼捣用少许,水绞取汁,于银铜器内 
慢火熬成膏,将丝线于膏内度过系痔,系时微痛,候心燥落时,以纸捻引入膏药于窍内,永除根。未落不得 
便屎。 
周先生x割痔麻药x 
川乌 草乌尖 胡椒 吴茱萸 花椒 白僵蚕(炒) 
上细末,酒调敷四边,然后割之。又以此药敷之,否则亦用麝香、龙骨涂之。 
上枯痔、系痔、割痔三法,用前药服及敷贴不退者,然后用之,必敬谨之,不可视为常法。 
〔《本》〕治痔漏。此因大肠感风热而生。 
生砒(一字) 水银(一粒,如米大) 腻粉(一字) 麝香(一粒,如小豆大) 
上件并入乳钵内,研极细,如痔如有珠子者,将矾汤净洗拭干,用手捻药揩在痔上,觉痒便是药行。一日 
二次,又洗。五日后住药,见效。如或有孔,只用纸捻引药送入,令彻其内,更用纸贴孔前,一日二次,使药 
自能生全。(陈无择云∶忌用生砒,恐毒瓦斯入腹。今两存之,以治珠突者。) 
针灸 痔,独取足太阳。经云∶足太阳之脉,所生病者痔疟,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盖后世取承山穴者是也。 
其二论督脉而不见其取法。经云∶督脉生病,癃痔。盖后世取长强穴是也。 
〔丹〕治痔疮。大蒜十片,头垢捏成饼子,先安头垢饼于痔头上,外安蒜片,以艾灸之。 
〔《本》〕唐峡州王文显充西路安抚司判官,乘骡入骆谷,有痔疾,因此大作,其状如胡瓜贯于肠头,热如 
糖灰火,至驿僵仆。主驿吏云∶此病予曾患来,须灸即瘥。用柳枝浓煎汤先洗痔,便以艾炷其上,连灸三五壮, 
忽觉一道热气入肠中,因转泻鲜血、秽物一时出,至痛楚,泻后遂失胡瓜所在,登骡而驰去。 
〔《玉》〕痔漏下血,里急后重,或痒或疼∶二白(在掌后纵纹上四寸,手厥阴脉,两穴相并,一 
穴在两筋中,一穴在大筋外,针入三分,泻两吸。)长强(一寸,大痛方到穴,泻三吸。) 
〔世〕灸法∶长强(一寸,大痛方到穴,泻三吸。如灸,可七壮,虽久不愈者,亦效。) 
又法∶脊骨凸处与脐平对是穴(灸七壮。) 承山(二寸半,补一呼,如灸可七壮。) 
〔《甲》〕痔篡痛,承筋主之。痔篡痛,飞阳及委中、扶承主之。痔痛,攒竹主之。痔痛,会阴主之。痔 
与阴相通者死。阴中诸病,前后相引痛,不得大小便,会阴皆主之。痔骨蚀,商丘主之。 
〔无〕肠癖为痔,如大泽中有小山突出为峙。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特于肛门边生, 
有鼻痔、眼痔、牙痔等,其状不一。方书分出五种,曰牡、曰牝、曰脉、曰肠、曰气。牡痔者,肛边生疮肿 
突出,一日数枚,脓溃即散。牝痔者,肛边发露肉珠,状如鼠奶,时时滴渍脓血。脉痔者,肠口颗颗发 , 
且痛且痒,出血淋漓。肠痔者,肠内结核有血,寒热往来,登溷脱肛。气痔者,遇恐怒则发,肛门肿痛,气 
散则愈。又有酒痔,每遇饮酒发动,疮肿痛而流血。血痔,则每遇大便,清血随下而不止,宜解热调血顺气为 
主,苦久不愈,必至穿穴为漏矣。 
治痔切勿用生砒,毒瓦斯入腹,反至奄忽。忌吃生冷硬物冷菜之类,及酒湿面五辣辛热大料物,及干 
姜之类,犯之无效,此东垣格言也。 

卷之二十八·肾膀胱部
腰痛
属性:〔垣〕六元正纪论云∶太阳所至为腰痛。又云∶巨阳,即太阳也,虚则头项腰背痛。足太阳膀胱之脉所过, 
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故为病项如拔,挟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是经气虚则邪客之,痛 
病生矣。夫邪者,是风热湿燥寒皆能为病,大抵寒湿多而风热少。然有房室劳伤肾虚腰痛者,是阳气虚弱不能 
运动故也。经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败矣。宜肾气丸、茴香丸之类,以补阳之不足也。膏粱之人, 
久服汤药,醉以入房,损其真气,则肾气热,肾气热则腰脊痛而不能举,久则髓减骨枯,发为骨痿,宜六味地 
黄丸、滋肾丸、封髓丹之类,以补阴之不足也。《灵枢》云∶腰痛上寒,取足太阴阳明,上热,取足厥阴, 
不可俯仰,取足少阳。盖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经所过处,皆能为痛,治之者当审其 
何经所过分野,循其空穴而刺之,审何寒热而药之。假令足太阳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 中、 
太阳二经出血,余皆仿此。彼执一方治诸腰痛者,固不通矣。 
〔丹〕如久腰痛,必用官桂以开之方止,腹胁痛亦然。 
〔《保》〕煨肾丸 治肝肾损,及脾损,谷不化,腰痛不起者,神效。(方见治虚实法。) 
〔无〕x立安丸x 治五种腰痛,补肾,又治香港脚。 
破故纸 续断 干木瓜 牛膝(酒浸) 杜仲(去皮,锉,姜汁炒丝断。各一两) 萆 (二两) 
上为细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或酒任下。 
〔《本》〕又方 治五种腰痛。 
狗脊 萆 菟丝子(各一两。酒浸三日,焙干别研)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萆 二两,酒浸三日,取酒服药,空心食前。 
〔无〕x杜仲酒x 治风冷伤肾,腰痛不能屈伸,并补肾虚。 
取杜仲一斤,切,姜汁制,炒断丝,用好酒二升,浸十日,每服三四合,日四五服。一方为末,温酒调一 
钱,空心服。 
〔《验》〕治腰痛。用破故纸炒为末,温酒下三钱。 
上杜仲、牛膝、萆 、破故纸治腰例。 
〔《本》〕治肾虚腰痛,不能转侧,x麋茸丸x。 
麋茸(一两,鹿茸亦可) 菟丝子(取末,一两) 舶上茴香(半两) 
上为末,以羊肾二对,用酒浸煮烂,去膜,研如泥,和丸,如桐子大,阴干。如羊肾少,入酒糊 
佐之。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盐汤下。 
戊戌年八月,淮南大水,城下浸灌者连月。予忽脏腑不调,腹中如水吼数日,调治得愈。自此腰痛 
不可屈折,虽洗面亦相妨,服遍药不效,如是凡三月。予后思之,此必水气阴盛,肾经感此而得,乃灸肾 
三七壮,服此药瘥。 
〔《千》〕治腰痛。鹿角去上皮取白者,熬令黄,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特禁生鱼,余不禁。 
新者良,陈不佳。角心中黄处亦不中服,大神良。(鹿角去恶血。) 
治腰痛,羊肾为末,酒服二方寸匕,日三服。(本草云∶羊肾补肾气,益精髓) 
上麋茸、鹿茸、羊肾治腰痛例。 
〔丹〕x补肾丸x 治肾虚腰痛,累效。 
乌药叶(本草云∶乌药嫩叶,补中益气) 侧柏叶 
上酒蒸晒干为末,粥为丸,如桐子大。 
〔《经》〕治肾虚脚无力。生栗子入袋盛悬干,每日平明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瘥。 
〔丹〕腰痛,脉大者肾虚。 
杜仲 龟板 黄柏 知母 枸杞 五味(各等分) 
上为末,猪脊髓为丸。 
x补阴丸x 治阴虚性急腰痛者。 
龟板 黄柏 知母 侧柏叶 
上为末,地黄膏为丸。 
腰腿湿痛。 
龟板(酒炙,五钱) 黄柏(酒炒,四钱) 青皮(三钱) 生甘草(一钱五分) 
上为末,研姜一大片,次入前药末一钱,研细,以苍耳汁荡起,煎令沸,服之。 
腰腿疼痛。 
败龟板(酒炙,二两) 黄柏(酒炒) 苍术 苍耳(各一两) 扁柏(半两) 威灵仙(酒浸,二两) 
上为丸,以黑豆汁兼四物汤,加陈皮、生甘草、生姜一片煎,吞下。 
又方 
龟板(一两半) 黄柏(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