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下册)-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恼障嗍跫捌湓谕饪剖醯募壑怠罚╔…ray,or Photography of theInvisible and Its Value in Surgery),原著者是美国最早将X 射线应用于医疗的医生之一。译者用“通物电光”一词形象地反映了X 光的特性。该书叙述电学基本概念,X 光机装置的各个部分,各部件的制作和连接,X 光的发现及其特性与实验研究,X 光照相方法,X 光在医学上的应用等。除这两部书之外,在此前后,一些报刊亦载有关于X 光原理与应用的文章。因此可以说,有关X 光知识的介绍,还是比较及时的。
  第三节物理学教育编译出版物理学教科书随着洋务运动期间及在此之后新式学堂的逐渐建立,对物理学教学用书的需求大大增加了。然而从总体上看,洋务运动中翻译出版的物理学书籍,虽然其原本多为教材,译本有的亦曾被用作教材,但是对于物理学的系统教学却不尽适宜。所以,尽管可用于启蒙与普及物理学知识的书籍的数量很多,但真正用作学校教科书的却并不很多。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起,由于社会状况的变化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出版的物理学书籍的性质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即以翻译和编纂物理学教科书为主。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已有多种译自欧美著名教科书的中文物理学教科书问世。比较有名的,如登州文会馆曾先后出版了赫士(Watson McMillenHayes,1857—?)和我国学者共同译述的《声学揭要》(1893)、《热学揭要》(1897)和《光学揭要》(1898)。它们所据底本为法国迦诺(AdolpheGanot, 1804—1887)著《初等物理学》(Element de Physique)的英译本(Ele…mentary Treatise on Physics)第十四版,但中文译本略去了难度较大的章节。这三种物理学书籍与该馆翻译出版的其他学科的书籍一样,有一定的影响。《光学揭要》还是我国最早介绍X 光的书籍之一。
  二十世纪初,由于教学的需要,翻译出版欧美尤其日本的物理学教科书的数量骤增,种类繁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物理学》,该书由饭盛挺造编纂,藤田丰八翻译,王季烈重编。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真正可称之为“物理学”的著作,也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前最重要的物理学教科书。书中明确指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万物,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该书在系统阐述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的同时,还特别注意介绍有关著名实验进行和著名定律发现的历史。日本其他一些物理学家编纂的教科书,也在中国翻译出版,如木村骏吉的《新编小物理学》(1903)、中村清二(1869—1961)的《近世物理学教科书》(1906)、后藤牧太的《新编理化示教》和《物理学初步》(年份待考)、田丸卓郎的《物理学新教科书》(1909)、本多光太郎(1870—1954)的《物理学教科书》(1911)等,都是较好的教材。此外,还有译自日文书籍的数量众多的教科书。事实上,二十世纪初,我国的物理学教科书,大约半数以上是根据日文教科书翻译或编译的。
  与此同时,欧美著名的物理学教科书继续被翻译出版。如: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的《额伏烈特物理学》(1903),原著者埃弗雷特(Joseph DavidEverett,1831—1904)是英国物理学家、皇家学会会员,曾将法国德夏内尔(A。P。Deschanel)著的《初等物理》(Traite Elementaire de Physique)译成英文,中文译本是根据英译修订本翻译的;学部编译图书局的《力学课编》(1906),译自英国马格纳(Philip Magina)著的《力学》,原著曾刊行十数次之多,中文译本系译自其1891 年第17 版,并据其1896 年修订本增补而成;还有《初等理化教科书》(1910),原著者之一格雷戈里(R。A。Gregory)是英国天文学家、皇家学会会员,曾著数种物理学教科书。这些都是较好的物理学教科书。
  清末,许多程度不等的物理学教科书被翻译出版。这时,我国学者已具备一定的外语和物理学知识,开始能够独立翻译欧美和日本的物理学书籍,并且能够根据需求进行编著。同时,我国还出现了以编译出版教科书为主的书局或印书馆,有名的像上海文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先后编译出版的物理学教科书,如:《蒙学理科教科书》(1902)、《最新理化示教》(1904)、《初等理化教科书》(1904)、《理化示教》(1904)、《格致教科书》(1904)、《物理教科书》(1907)、《物理学讲义》(1908)、《初等物理教科书》(1909)、《中学教科书物理学》(1909)等等,在当时都比较有影响。清末民初出版的物理学教科书,虽则多数内容浅易,然而它们的翻译或编撰,不仅反映了我国在引进和吸收物理学知识方面的进步,而且奠定了我国近代物理学教育的基础。
  课程设置和科系设立物理学教育是近代科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的发展又有赖于整个近代教育的发展。在我国,正式讲授近代自然科学始于1866 年北京京师同文馆中设立的算学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起,同文馆已设置物理学课程,该馆各科岁考题中有“格物题”或“格物测算题”,也就是物理知识试题。同文馆的格物或格致课程初由总教习丁韪良讲授,《格物入门》即为当时的教材;1879 年后由欧礼斐(C。H。Oliver,1857—?)继任教职。京师同文馆作为我国最早开始近代自然科学教育的机构,物理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在全国都有相当影响。
  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继京师同文馆之后,类似的尚有上海广方言馆(1863)和广州同文馆(1864)。接着又创办了一些军事学校,如福建马尾船政学堂(1866)、北洋水师学堂(1880)、天津武备学堂(1885)等。在这些新式学堂中,除主要进行外文或军事技术教育外,同时也讲授包括物理学在内的自然科学。
  在官方的支持下,徐寿、傅兰雅等人创建上海格致书院(1876)。书院聘请中外学者授课,并定期举办科学讲演。曾经讲授电学原理等物理学基本知识,并作演示实验。格致书院对我国近代科技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自十九世纪中期起,西方教会和来华传教士在我国各地陆续开办学校,学校里设有自然科学常识的启蒙教育。像理雅各的《智环启蒙塾课初步》就是当时香港英华书院的教科书。教会和传教士办的学校有些还比较著名,如1864 年狄考文在山东开设的登州文会馆,该校在物理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以及在编译教材供教学之用方面,均甚为出色。
  以上所述的各类学校,虽然它们的性质和教学内容各不相同,但是在传播物理学知识和推动物理学教育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1898 年北京京师大学堂成立。1902 年,大学堂在格致科下设天文、地质、高等算学、化学、物理学、动植物学等六目。不过,京师大学堂的物理学教育,与当时欧美或日本的大学物理学教育相比,尚有相当距离。戊戌变法之后,兴办大、中、小学堂的新政得以保留,物理学和其他学科被正式列为学堂课程。1903 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规定小学设理化课;高等学堂分政艺两科,艺科所设课程中有力学、物性、声学、热学、光学、电学和磁学等物理学内容。1905 年,清政府又明令废除科举,成立学部。新学制的建立使得各级各类学校有较大发展,物理学知识逐渐正规地在大、中、小学堂得到讲授。
  1911 年辛亥革命后,近代科学教育在我国开始得到迅速发展。1912 年,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格致科改为理科,下设物理学等门。1913 年,由曾留学美国和德国的夏元瑮(1884—1944)任理科学长。1916 年,物理学门第一届学生孙国封、丁绪宝、张崧年毕业,他们是中国物理学专业的首批大学毕业生。1918 年,北京大学改物理学门为物理学系。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这一时期,官办和私办的各级学校数量大增,北京、南京、武昌、广州等地高等师范学堂先后设立数理化部,培养师资,从而为物理学知识在中国的普及与提高作了必不可少的准备。
  早期的物理学留学生二十世纪初,中国开始有学生出国留学攻读物理学。最早的一位是李复几(1885—?),他于1901 年在上海南洋公学毕业后,先后在英国和德国学习,1907 年获德国波恩皇家大学高等物理学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清代末年,出国学习物理学的还有何育杰(1882—1939,1903 年赴英)、张贻惠(1904 年赴日)、吴南薰(1905 年赴日)、夏元瑮(1906 年赴美,1909 年转德)、李耀邦(1884—?,1909 年赴美)、胡刚复(1892—1966,1909 年赴美)、梅贻琦(1889—1962,1909 年赴美)等。民国初年,出国学习物理学比较著名的如赵元任(1892—1982,1914 年赴美)、颜任光(1888—1968)、李书华(1889—1979,1913 年赴法)、饶毓泰(1891—1968,1913年赴美)、孙国封(1890—1936)、丁燮林(1893—1974,1914 年赴英)、桂质廷(1895—1961,1914 年赴美)、叶企孙(1898—1977,1918 年赴美)等。以后,留学人员数量增加很多。
  早年留学国外的人员,大都在当时物理学研究的前沿有所建树。1919 年以前获博士学位的有:李复几因光谱学的实验研究而成为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1907);李耀邦进行测定电子电荷的实验研究,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14);胡刚复以X 射线的实验研究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18);颜任光研究气体离子的迁移率和气体的粘滞性,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18);等。留学国外的人员,为在中国发展科学事业,几乎都是学成之后立即归国,回国后绝大多数从事物理学的教学和研究。他们以辛勤的工作为近代物理学日后在中国的成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三十七章化学第一节早期的化学书籍翻译与化学知识传播西方近代化学知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硝烟而开始进入中国的。到鸦片战争后期,有一些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技术,仿造军火和轮船。在这种仿制火药火器的活动中,必然接触到一些酸碱和金属化学知识,这样中国人开始了解到一些零散的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如十九世纪初欧洲化学家合成起爆药雷酸银的技术,就在鸦片战争稍后传入中国。道光二十二年(1842),丁守存在天津制造地雷、火机时进行了仿造,获得成功,并在其《自来火铳造法》中记载了他实验过的硝酸钾和乙醇的提纯方法、硝一矾蒸馏法制硝酸和雷酸银制法等①。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关闭的大门被打开了,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并没有因此而很快传入中国。一方面清廷仍坚持闭关政策,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技之长以制夷”的思想没有受到重视。另一方面,自1807 年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和恢复活动的来华天主教士恃船坚炮利为后盾,也不再以科学知识为敲门砖。所以鸦片战争后的20 年间,传入我国的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十分有限。
  中国人了解独立的化学学科,可能以玛礼逊学堂的学生为最早。该学堂是为纪念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玛礼逊(RobertMorrison,1782—1834)而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1839 年在澳门开办,招收了几名中国幼童入学。1842年该学堂迁至香港后,曾一度开设过化学课,内容很肤浅①。
  在近代早期的西学东渐史上,传教士医师作出一定的贡献。最早的一些西方科学译著大都是他们编译的。如合信(BenjaminHobson,1816—1873)在译医书时,就编译了一本《博物新编》(1855),作为其《西医五种》之一。《博物新编》是一本自然科学常识书,它所介绍的近代科学常识,已远远超越了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介绍的科学知识水平。该书共三集,分别讲述了理化、天文和动物学知识。其第一集“地气论”和“水质论”等篇之中介绍了化学知识,第一次向国人介绍了元素理论,并具体阐述了养气(今氧气)、轻气(今氢气)、淡气(今氮气)、炭气(今二氧化碳气)、磺镪水(今硫酸)、硝镪水(今硝酸)和盐镪水(今盐酸)等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制法。此外,他的《内科新说》(1858)卷下的“东西本草录要”也介绍了一些化学药品的制法。
  《博物新编》是第一部介绍了近代化学基础知识的译书,但该书并没有提到化学这一科学分支。最早把chemistry 译为“化学”并将其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来介绍的,是上海墨海书馆的翻译家。这是一家英国伦敦会在华出版机构,馆主传教士麦都思聘请著名数学家李善兰等人与传教士伟烈亚力等合作,翻译了几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和植物学著作,较系统地介绍了近① 本章涉及的有些时间、机构和人物等,因记忆所及和资料所限,可能不完全准确,尚需进一步考订。① 潘吉星:《论清代化学家丁守存的起爆药雷酸银合成》,《科技史文集》第15 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年版,第58—67 页。
  代自然科学知识。尽管在他们的译著中,没有一部是化学书,但他们已把chemistry 一词翻译过来,称为“化学”。他们以“变化”之“化”译以物质反应变化为研究对象的。chemistry 这一学科,极为贴切。据研究,目前所见“化学”一词的最早出处是在墨海书馆佣书的江苏学者王韬1855 年的日记之中①。稍后,伟烈亚力在他主办的《六合丛刊》月刊上就一再运用此词。伟烈亚力在《六合丛刊》创刊号(1857 年1 月)“小引”中还把化学与“察地之学”(地质学)、“鸟兽草木之学”(动、植物学)、“测天之学”(天文学)、“电气之学”(电学)、“重学”(力学)、“听学”(声学)和“视学”(光学)等并列,从此化学作为近代科学的一个分支,逐渐为中国人所了解。
  186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