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1:太空漫游 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001:太空漫游 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常和泰德·可汗联络,泰德的活跃与尖刻一如往昔,现在还是木卫二委员会驻木卫三的代表。自从普尔回到地球之后,可汗就不断尝试打开和鲍曼之间的沟通管道,却都白费力气。他真搞不懂,他送出了一长串关于哲学与历史的重要问题,鲍曼怎么可能连简短的收件确认都不回。
  “难道石板让你的朋友哈曼忙到连和我说话的时间都没有?”他对普尔抱怨,“他到底怎么打发时间啊?”
  这是个挺合理的问题。自鲍曼处传来的答案却犹如晴天霹雳,形式则是普通之极的视频电话。




第三十三章 接触
  
  “嗨,弗兰克,我是戴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告诉你。我假设你此时正在非洲塔上自己的套房里;如果你在那里,请证明身份——说出我们轨道力学课程教官的名字。我会等60秒,如果没有响应,一小时后我会重试一次。”
  那一分钟几乎不够让普尔从震撼中恢复。他感到既惊又喜,但随即被另一种情绪取代。真高兴又听到鲍曼的音讯,但那句“很重要的事”却显然不是个好兆头。
  至少他运气不错,普尔告诉自己。鲍曼问的,是少数几个他还记得的名字。他们要花上整整一周,才能适应那个苏格兰佬的格拉斯哥腔,谁又忘得掉他呢?不过一旦你了解他说的话之后,他可真是个好老师。
  “格瑞格里·麦可维提博士。”
  “正确,现在请将脑帽的接收器打开。下载这则信息需要三分钟,不要试图监看,我用的是10∶1压缩。会在两分钟之后开始。”
  他怎么办到的?普尔纳闷。木/太隗现在位于50光分之外,所以这则信息一定在一个小时前就送出了。必定是连同一个智能型代理程序,一起包在写好地址的封包里,随着木卫二至地球的电波送出来。但这对哈曼来说定是小事一桩,石板里显然有许多资源可供他利用。脑帽上的指示灯闪了起来,信息传过来了。
  照哈曼所用的压缩比例看来,普尔要解读这则信息得花上半个小时。但他只花了十分钟,就知道自己平静的生活已经戛然而止。




第三十四章 决断
  
  在这么一个通讯无远弗届且毫无延迟的世界里,要不泄密是很困难的。普尔当下便决定,这是个需要面对面讨论的问题。
  木卫二委员会抱怨了一阵,但所有的成员还是集合在普尔的公寓中,一共有七个人。七是个幸运数字,长久以来不断迷惑人心,无疑是源自月球七个相位的启示。普尔还是头一次见到委员会其中三位成员,不过现在他对他们一清二楚,这也是他安装脑帽前不可能做到的。
  “奥康诺主席,各位委员,在你们下载这则来自木卫二的信息前,我想先说几句话,几句就好,我保证!我希望能够口头报告,这样我比较自然——我对直接的思想传输,恐怕永远不会有安全感。
  “正如各位所知,戴维·鲍曼和哈儿是以拟态的形式,被储存在木卫二的石板中的。显然石板不会丢弃曾经有用的工具,而且常会启动哈曼,监看我们的活动——当他们关心的时候。我觉得我的抵达引起了关注,不过也可能只是我自抬身价!
  “但哈曼并非只是个被动的工具。戴维的成分仍保有某些人格、甚至情绪。因为我们曾一起受训,甘苦与共那么多年,显然他觉得和我沟通比和别人沟通来得容易。我宁愿相信他乐于如此,但也许这个用词太强烈了……
  “他也有好奇心,喜欢追根究底,而且可能对自己像个野生动物标本般被搜集的方式有点恼火吧。在制造了石板的那些智能生物眼中,也许我们不过就是野生动物罢了。
  “这些智能生物如今何在?哈曼显然知道答案,还是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答案。
  “如同我们向来所猜测的,石板是某种银河网络的一部分。最接近的节点——石板的控制者,或说顶头上司,就在450光年外。
  “简直就是兵临城下!这意味着21世纪早期传输出去的、关于人类和人类活动的报告,已经在500年前就接到了。如果石板的——就说‘主人’吧,立刻响应的话,任何进一步的指示,差不多该在这个时候抵达。
  “显然这就是目前发生的事。过去几天,石板接收到一连串的信息,想必也依照那些信息设定了新的程序。
  “不幸的是,哈曼对那些指示的本质只能猜测。你们下载这光片后就会了解,他多少能够使用石板的回路和记忆库,甚至还能和它进行某种对话。这样讲不知对不对,因为要两个人才能叫对话!我一直不能体会,拥有那些力量的石板竟然没有意识,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存在!
  “这个问题哈曼已经断断续续沉思了1000年,而他得到的答案和我们大部分的人得到的一样。但他的结论应该更有分量,因为他有内线消息。
  “抱歉!我不是故意要开玩笑,但是你又能叫它什么呢?
  “不管是什么东西不厌其烦地制造了我们,或者是对我们祖先的心智和基因动了手脚,它正在决定下一步动作,而哈曼很悲观。不对,这样说言过其实,应该说他觉得我们机会不大。但他现在是观察者,太抽离了,不会无缘无故担心人类的未来、担心人类的存亡绝续!那对他来说不过是个有趣的问题,但他愿意协助我们。”
  出乎这些专注的听众意料之外,普尔突然停了一下。
  “真奇怪。我刚想起一件令人讶异的往事……我想那应该能解释现在发生的事。请再耐心听我说……
  “有天我和戴维沿着肯尼迪角的海岸散步,就在发射前几周。我们看到沙地上躺着一只甲虫,这很常见。甲虫六脚朝天,正努力挣扎想要翻过身来。
  “我没理它——我们正在讨论复杂的技术问题,戴维则不然。他站到一边去,用脚小心地帮它翻身。它飞走后我评论道:‘你确定这样做好吗?这下它可以飞去大啖某人的名贵菊花了。’而他说:‘可能吧,但我希望给它一个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
  “很抱歉,我保证过只说几句话的!不过我很高兴自己还记得这个小插曲,相信这有助于正确解读哈曼传来的信息。他要给人类一个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
  “现在请各位检查脑帽。这是一则高密度的记录——在紫外波段的顶端,110号频道。请放轻松,但要确定使用视觉联机。开始了……”




第三十五章 军情会议

  没有人要求重新下载,一次已经足够了。
  下载结束以后出现了短暂的缄默。主席奥康诺博士取下脑帽,按摩着她光亮的头皮,慢慢说道:
  “你教过我一句你那个时代的成语,看来非常适合现在的情况。这是个‘烫手山芋’。”
  “但却是鲍曼——哈曼丢过来的。”其中一位成员说,“他真的了解像石板那么复杂的东西如何运作吗?还是这整个情节都是他想像出来的?”
  “我不认为他有多少想像力。”奥康诺博士回答,“一切都吻合,尤其是关于天蝎新星的部分。我们原本假设那是意外,但显然是个——判决。”
  “先是木星,现在又是天蝎新星。”克劳斯曼博士说。他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公认是传奇人物爱因斯坦再世。不过也有人谣传,小小的整形手术让他看来更惟妙惟肖。“下次会轮到谁?”
  “我们一直猜想,”主席说道,“那些石板在监视我们。”她暂停了一会儿,接着难过地补充道,“我们的运气真是糟——简直是糟糕透顶,结果报告竟然就在人类历史上最坏的时期发出去!”
  又是一阵静默。大家都知道,20世纪通常被称为“悲惨世纪”。
  普尔静静听着,并未开口,他等着大家产生共识。这个委员会的素质让他肃然起敬,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没有人要证明自己心爱的理论、或批评别人的论点、或自我膨胀。在他那个时代,航天总署那些工程师和管理阶层、国会议员,还有工业领袖之间气氛火暴的争论,让他忍不住要拿来比较一番。
  是啊,人类毫无疑问是进步了。脑帽不只协助去芜存菁,也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率。但有得必有失,这个社会上令人难忘的人物很少。当下他只能想到四个:英迪拉、钱德勒船长、可汗博士和他惆怅回忆中的龙女。
  主席让大家心平气和地来回讨论,直到每个人都发言过了,她才开始总结。
  “很明显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对这个威胁应该认真到什么程度?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就算是虚惊或者误会一场,它的潜在危险性也太高了,我们非得假定是真的不可,除非我们有绝对的证据证明正好相反。同意吗?
  “很好,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所以我们得假设这个危机迫在眉睫。或许哈曼可以给我们更进一步的警告,但到那个时候可能已经太迟了。
  “所以我们惟一得决定的事就是:我们如何保护自己,抵御像石板这么威力强大的东西?看看木星的下场!显然还有天蝎新星……
  “我确定蛮力是没有用的,不过我们也应该探讨那方面的可行性。克劳斯曼博士——制造一颗超级炸弹要花多久时间?”
  “假设所有设计都还‘保存’着,不必再作任何研究——大概两个星期吧。热核武器挺简单的,用的都是普通材料——毕竟,它在第二千禧年就已经制造出来了!可是如果你要比较高明的东西——比方说反物质炸弹或者微黑洞,嗯,那可能要花上几个月。”
  “谢谢你,请你立即着手进行好吗?不过我也说过了,我不相信它会有用。一个能掌握那么强大力量的东西,一定也能够抵御那些武器。还有没有其他建议?”
  “不能谈判吗?”一位委员没抱多大希望地问道。
  “跟什么东西……跟谁?”克劳斯曼回答,“据我们所知,基本上石板是个纯机械结构,仅仅进行被设定的事情罢了。或许那程序有些弹性,但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当然也不可能向‘总部’上诉,那可远在500光年之外!”
  普尔安静地听着,这些讨论他帮不上忙,事实上,泰半时间他根本就是听不懂。他开始觉得愈来愈沮丧,他想,如果不公开这则信息,会不会比较好呢?然后,假如真是虚惊一场,反正也不会更糟糕。而如果不是……唉,无论如何在劫难逃,人类至少保有心灵的平静。
  他还在咀嚼这悲观的想法,一句熟悉的话突然让他竖起了耳朵。
  一位矮小的委员猛然丢下一句话。他的名字又长又拗口,普尔连记都记不住,更别说念出来了。
  “木马屠城记!”
  接下来是可称之为“酝酿”的一阵缄默,跟着是一阵“我怎么没想到!”“对啊!”“好办法!”的七嘴八舌。直到主席在这次会议中第一次大叫肃静。
  “谢谢你,席瑞格纳纳山潘达摩尔西教授。”奥康诺博士一字不差地说道。“你能不能说得更仔细些?”
  “当然。倘若石板如同大家所认为的,基本上是没有意识的机器,只具备有限的自我保护能力,那我们可能已经拥有足以打败它的武器了,就锁在‘密室’里。”
  “载送系统就是——哈曼!”
  “一点也没错。”
  “等一下,席博士。我们对石板的构造不清楚,甚至完全一无所知,怎能确定我们这些原始人类的发明能有效对付它?”
  “是不能。但你要记住,无论石板有多高明,它也得遵守和数世纪前亚里士多德和布尔写下的普适性逻辑定律。所以锁在密室里的东西可能——不,是应该!会对它有杀伤力。我们得把密室里锁着的东西巧妙组合,让其中至少有一个可以作用。那是我们惟一的希望——除非有人能想到更好的主意。”
  “对不起,”普尔终于失去耐性,“有没有人可以好心告诉我,你们讨论的这个著名的‘密室’到底是什么、在哪里?”




第三十六章 万恶毒窟
  
  历史上充满了梦魇,有些是自然的、有些是人为的。
  21世纪末,大部分自然的梦魇已经因为医药的进步而被消灭、或至少受到控制,包括天花、黑死病、艾滋病,还有隐匿在非洲丛林中的恐怖病毒。然而,低估大自然总是不智的,而大家也都相信,未来还会有令人不快的惊奇伺机而出。
  所以,为了科学研究而保存所有恐怖疾病的少数标本,看来是明智的预防措施。当然要严加戒备,才不会让它们逃出去,再度引发人类浩劫。但谁又能完全确定,这种事情没有发生的危险?
  在20世纪末,有人建议将所知的最后几个天花病毒,存放在美、俄的疾病控制中心,那引起了一阵挺激烈的抗议(大家完全可以理解)。不管机会多么小,这些病毒仍有可能因为种种天灾人祸而释放出来,比方说地震、设备损坏、甚至是恐怖分子的破坏行动。
  能够让每个人都满意的解决之道,就是把它们运到月球(那一小群高喊“保护月球荒野!”的极端分子却绝不会满意),在“雨海”最显著的地标“尖峰山”里挖条一公里长的甬道,将之保存在甬道末端的实验室中。这么多年下来,那儿还不时加入一些人类滥用智慧(其实是疯狂)的杰出案例。
  那就是毒气和毒雾,即使微量也会引起慢性或立即的死亡。有些是由宗教狂热分子所制造(他们虽精神错乱,却能习得相当的科学知识)。他们之中有许多人相信,世界末日就在不久的将来(那时当然只有他们的信徒才会得救)。万一上帝心不在焉,未曾照章行事,他们要确定自己能修正他不幸的失误。
  这些要命的宗教狂热分子头一波攻击的,是一些脆弱的目标;像是拥挤的地铁、世界博览会、运动会、流行音乐会……成千上万的人因此丧命,还有更多人受了伤。直到21世纪初期,这些疯狂行为才逐渐被控制。事情常像这样,祸兮福所倚,这些事件逼得全世界的执法单位史无前例地合作。因为就连那些支持政治恐怖主义的流氓政府,也无法忍受这种随机、完全不能预期的变种恐怖主义。
  这些攻击行动(还有早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