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1:太空漫游 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001:太空漫游 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很遗憾这么说,但有一阵子我妈对那个无赖挺认真的,那是在我爸跑掉之后没多久,说不定那也有点关系。有次她还把我拖去听他讲道。我大概才十岁,却觉得从来没看过长得这么讨厌的人。他留了一把可以养好几只鸟的胡子,搞不好真有鸟儿住在里面哪!”
  “听起来像是典型的例子,这家伙风光了多久?”
  “三四年吧。然后他急急忙忙离开镇上;因为人家逮到他开青少年性派对。当然他说是在施行神秘的灵魂拯救术。你一定不相信——”
  “说来听听。”
  “就算都到那个时候了,还是有一堆笨蛋相信他:他们的神不会错,所以他一定是被罗织的。”
  “罗织?”
  “抱歉,是指用假证据定罪。当其他方法都没用的时候,警察有时候会用这种方法抓犯人。”
  “嗯。呃,你那位史哇米是十足的典型,我好失望。不过确实有助于证明我的论点——大部分的人类总是疯狂的,至少有时候如此。”
  “旗杆镇的这个例子,是一个不具代表性的抽样。”
  “没错,不过我可以举出上千个相同的例子,不只是你的世纪,而是各个时代。不管是多么荒谬的事,都有人愿意相信,通常还非常狂热,宁愿拼命捍卫,也不愿放弃自己的错误观念。对我来说,那是精神错乱的极佳操作型定义。”
  “你会认为有强烈宗教信仰的人都是疯子吗?”
  “就严格的技术层面来说,是的——如果他们真的都很虔诚,而不是伪君子。不过我估计,大概90%的人都很虚伪。”
  “我确定伯恩斯坦法师是真心的,他是我见过的人里面神智最清楚、也是最好的人,这你又怎么解释呢?我见过惟一真正的天才,就是钱德拉博士,领导哈儿计划的那位。有一次我进他的办公室去找他,敲门时没人响应,我还以为没人在。
  “他对着几尊奇异的青铜小雕像祈祷,前面还供着鲜花。其中一尊看起来像大象……还有一尊不止两只手臂……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幸好他没发现,我就蹑手蹑脚溜出去了。你会说他疯了吗?”
  “你举的例子不好,天才通常都是疯狂的!所以让我们这样说:他们不是疯子,但心智受损,那是肇因于童年的制约。耶稣会士宣称:‘把一个小孩交给我六年,他将一生为我所有。’如果他们及时逮到少年钱德拉,他就会变成虔诚的天主教徒,而不是印度教徒了。”
  “可能吧。不过我很困惑,你为什么急着要见我?恐怕我从来就没对任何东西虔诚过。我跟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
  带着明显如释重负的喜悦,可汗博士一五一十告诉了他。




第二十章 离经叛道

  纪录——普尔
  
  嗨,弗兰克……所以你终于和泰德见面了。没错,你可以叫他怪胎——如果你对怪胎的定义是毫无幽默感的狂热者。不过怪胎通常都是那个样子,因为他们知道一个极大的真理——听到我的引号了吗?却没人肯听他们的……我很高兴你肯听他说——我也建议你对他的话认真点。
  你说,你很惊讶地发现泰德的公寓里挂了一幅显眼的教宗肖像。那应该是他的偶像,“碧岳二十世”吧——我以前一定跟你提过他。去查查他的资料——人家通常都说他叛教!那可真是个动人的故事,而且跟你出生前发生的某件事几乎一模一样。你一定知道戈尔巴乔夫吧,苏联的领导者,20世纪末时,因为他揭露了帝国的罪恶与暴行,而使得帝国崩溃瓦解。碧岳二十世并未打算做到那种程度——他原本希望改造宗教界,不过当时已经不可能了。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他是否打着同样的主意,他公开了宗教法庭的秘密档案,震惊了全世界。在那之后不久,他就被一个精神错乱的主教给暗杀了……
  在那之前几十年,宗教界还因TMA0的发现而震撼不已——想必那件事对碧岳二十世有很大的冲击,理所当然也影响了他的行动……
  可是你还没有告诉我,为什么泰德这个伪多神论者会认为你有助于他研究上帝。我相信他一定还在生上帝的气,气它躲得那么好。你最好别告诉他我这么说。
  不过,再想一想,有何不可?
  爱你——英迪拉
  
  储存
  传送
  
  普琳柯小姐
  记录
  
  嗨——英迪拉——泰德博士又给我上了一课,不过我仍未告诉他为什么你觉得他在生上帝的气!
  但我跟他有些非常有趣的辩论——不,对话,虽然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他在讲。真没想到在这么多年工程生涯后,我会再踏进哲学的领域。或许我必须先了解哲学,才能体会泰德的想法吧。不知道他会怎样评断我这个学生?
  昨天我尝试用这个角度探讨,想看看他的反应。或许这是原创的方法,不过我挺怀疑的。我想你会有兴趣听——我也想知道你的看法。我们的讨论如下——
  
  普琳柯小姐——复制94号语音文件
  “当然啦,泰德,你不能否认,大部分最伟大的人类艺术作品,灵感都是源于宗教奉献。难道那些也没能证明什么吗?”
  “是没错,不过并不是用能让所有善男信女都得到慰藉的方式。人类三天两头就会列出世上最巨大、最伟大,和最优秀的种种来自娱。我确定在你那个时候,那是种相当普遍的娱乐。”
  “的确如此。”
  “在艺术方面,这种著名企图也出现过几次。当然,这样的名单不可能建立起绝对而且永恒的价值,不过倒是很有趣,因为它显示出品味如何随时间改变。
  “我最近看到的一份名单,来自几年前的‘地球艺术网’。分成建筑、音乐、视觉艺术……我还记得几个例子……帕德嫩神庙、泰姬玛哈陵……巴赫的触技曲和赋格曲是音乐的第一名;接下来是威尔第的‘安魂曲’。艺术方面,当然有蒙娜丽莎啦。然后——我不大确定顺序,斯里兰卡某处的一组佛教雕像,还有英年早逝的图唐卡门国王的金面具。
  “就算我记得其他的(我当然记不得),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文化与宗教背景。就整体而言,各艺术领域都没有独钟哪一种宗教——只有音乐例外。那可能纯粹是科技层面的偶发事件:因为风琴以及其他非电子乐器,在基督教西方已臻完善。但是……比方说,倘若希腊人和中国人认真看工艺技术,也可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可是真正引起争论的,就我所关切的层面,是要公认一件最伟大的人类艺术作品。几乎在每份名单上都一再出现的——是吴哥窟。然而,启发该艺术的宗教早已绝灭数世纪,没有人真正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宗教,只晓得它有数百位神祗,而非只有独一无二的一位!”
  “真希望我可以把这个问题丢给伯恩斯坦大法师,我相信他一定有很好的答案。”
  “这点毫无疑问。我也希望自己曾经见过他;然而我也很高兴,他没有活着看到以色列的下场。”
  语音文件结束
  
  你听到啦,英迪拉。希望三大饭店的服务项目上有吴哥窟——我从来没去过,不过一个人总是不可能要什么有什么……
  接下来,是你真正想要我回答的问题……我到这里来,为什么会让泰德博士那么高兴?
  如你所知,他深信许多谜题的关键就矗立在木卫二上,已经有1000年的时间,没有人得以降落在那里。
  他认为我可能会是个例外,他相信我有朋友在那儿。没错,就是戴维·鲍曼,不管他现在成了什么东西……
  我们知道他被拉进了老大哥石板,却并未因此身亡——事后又不知怎么办到的,他还造访了地球。但还有其他的事,我本来并不知道,只有很少数的人晓得,因为卫三人对此事羞于启齿……
  泰德·可汗花了多年时间搜集证据,他现在已对事实相当肯定——即使还无法解释。至少有六次,大概每隔一世纪,在狼神市就会有可靠的目击者,报告他们看到一个——幽灵,就像海伍德·弗洛伊德在发现号上见到的。虽然这些目击者没有一个人知道那次意外事件,但当他们看到戴维的全讯像时,却都能认出他来。600年前还有另外一起目击事件,发生在一艘极靠近木卫二的探勘船上……
  分开来看,没有人会把这些案例当真,但放在一起便一目了然。泰德很确定戴维·鲍曼以某种形式存活着,想必和我们称为“长城”的石板脱不了干系。而他还依旧对人类的事情有兴趣。
  虽然他并未试图沟通,但是泰德希望我能试着联系他。泰德相信我是惟一做得到的人……我还拿不定主意,明天我会和钱德勒船长谈谈。会让你知道我们的决定。爱你,弗兰克。
  
  储存
  传送——英迪拉



第二十一章 禁地
  
  “你相信有鬼吗,蒂姆?”
  “当然不信,但就像其他明白人一样,我怕鬼。问这干吗?”
  “如果不是鬼,我就没做过更逼真的梦了。昨晚我和戴维·鲍曼促膝长谈。”
  普尔知道,在需要之际,钱德勒船长会对他的话认真;而他也从没失望过。
  “有意思——但这有个明白不过的解释。你一直住在鲍曼套房里,上苍啊!你也告诉我你自己都觉得毛毛的。”
  “我确定——嗯,99%确定你说得没错,而且我和泰德教授的讨论又唤起了这件事。你有没有听说过,戴维·鲍曼偶尔会出现在狼神市?大概每隔100年左右?就像发现号被重新启动之后,他对弗洛伊德博士现身一样。”
  “那是怎么一回事?我听过一些模糊的故事,不过没怎么认真。”
  “泰德博士可认真得很,我也是——我看过原始记录。当尘云在他身后成形,变成戴维的头像的时候,弗洛伊德就坐在我的老位子上。然后那东西便传达了那则著名信息,警告他赶紧离开。”
  “谁不会呢?但那已经是1000年以前的事了,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作假。”
  “何必作假?泰德和我昨天还在看那个记录,我敢拿性命打赌它货真价实。”
  “事实上,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也听说过那些报告……”
  钱德勒愈说愈小声,似乎有点不好意思。
  “很久以前,我在狼神市这儿有个女朋友。她跟我说她爷爷看过鲍曼,结果我哈哈大笑。”
  “不晓得泰德的名单上有没有这笔记录,你能不能帮他联络你的朋友?”
  “呃——最好不要吧。我们已经好多年没说话了。就我所知,她可能在月球,或者火星……不管怎样,泰德教授为什么有兴趣?”
  “这才是我真正想跟你谈的事。”
  “听来不是好事,说吧。”
  “泰德觉得戴维·鲍曼可能还活着,就在木卫二上面——不管他变成了什么东西。”
  “在1000年之后?”
  “喂!看看我吧。”
  “一个例子不能算数,我的数学教授常这么说。不过继续说吧。”
  “这是个很复杂的故事,也像缺了很多片的拼图游戏。但一般公认,300万年以前,那块石板出现在非洲的时候,在我们祖先的身上发生了一些关键事件。它标示出史前时代的转折点——工具以及武器和宗教的首度出现……这不可能纯属巧合。石板一定对我们做了些什么。它当然不会光是杵在那儿,等着接受膜拜……
  “泰德很喜欢引用一位著名古生物学家的话,他说:‘TMA0在我们的屁股上踢了演化性的一脚’。他辩称这一踢,并不是完全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我们一定要变得那么卑劣丑恶才能生存下去吗?也许是吧……就我对他的了解,泰德认为在我们大脑的配载线有些基础性的错误,让我们无法进行一致性的逻辑思考。更糟的是,虽说每种生物都需要一定程度的侵略性格才能生存,但我们拥有的却比绝对需要的多得多。也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生物,会像我们一样折磨自己的同胞。这会是演化上的偶然、遗传学上的不幸吗?
  “另一个广为接受的说法是,月球上的TMA1是为了追踪这个计划,或实验或不管到底是什么东西,并向木星汇报——显然木星是‘太阳系任务控制中心’;那也是为什么另一块石板——老大哥等在那里的原因。在发现号抵达之际,它已经等了300万年了。到目前为止,同意吗?”
  “同意,我一直都认为这是最有可能的理论了。”
  “接下来是更为臆测性的事情。表面上看来,鲍曼是被老大哥吞了下去,不过他的某些人格似乎还残存着。海伍德·弗洛伊德于第二次探险木星遇到他之后20年,他们在宇宙号上再度相遇,弗洛伊德是为了2061年与哈雷彗星的会合才加入任务。至少,他在回忆录里是这么告诉我们的——不过他口述时已经100多岁了。”
  “可能是高龄所致。”
  “依照现代的标准就不是了!同样的,或许更具意义的,是当银河号迫降在木卫二上面时,他的孙子克利斯也有同样怪诞的经历。而且,当然啦,该处就是那块石板目前所在之地!正被欧星二人围绕着……
  “我渐渐了解泰德博士目的何在,现在该我们上场了。整个循环又从头开始,卫二人将被栽培成明日之星。”
  “完全正确!一切都吻合。把木星点燃,是为了给它们一个太阳,融化那个冰冻的世界。警告我们保持距离,想必是为了不让我们妨碍它们的发展……”
  “我在哪听过这样的想法?对啦!弗兰克——这要回溯到1000年前,回溯到你的时代!‘最高指导原则’!那部古老的‘星舰’影集可真是有先见之明。”
  “我有没有告诉过你,我曾经见过其中几位演员?如果他们现在看到我,一定会很惊讶……我自己对那个不干预政策也常觉得矛盾。当初在非洲的时候,石板对人类所做的显然违背了这个原则。可能有人会说,的确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下次运气会比较好——在木卫二上!”
  普尔干笑几声。
  “跟可汗说的一模一样。”
  “那他觉得我们该怎么办呢?最重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