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许,用不着我们出手。”

听到牧浩洋的话,周渝生与杨禹方把目光转了过去。

牧浩洋稍微思索了一下,对杨禹方说道:“你开始说,联军掌握了我军侦察卫星的轨道时刻表,在卫星通过间隙进入元山港。”

“你是说,调整侦察卫星的运行轨道?”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让侦察卫星在明天夜间通过元山,运输船只就只能在后天清晨进港。”

“这确实是个办法。”周渝生笑着朝牧浩洋点了点头。

“我给李明阳打电话,让二部调整侦察卫星的运行轨道。”杨禹方没有迟疑,又拿起了话筒。

“侦察卫星是由三部负责管理吧?”牧浩洋有点疑惑。

一个多月前,他从李小明那里知道,二部、即军事情报局主要负责人员谍报工作,与技术有关的情报活动由总参情报三部负责。

“总参只派了一个情报联络员。”杨禹方拨通了电话。

李明阳还在沈阳,没有跟随黄峙博来新义州。

情况比预想的好得多,杨禹方打电话前,李明阳联系了李国强,让三部调整侦察卫星的运行轨道。

只是,杨禹方没有得到肯定答复。

虽然情报部门尽全力协助志愿军,但是李明阳不敢保证,联军船队会因为侦察卫星突然变轨改变入港时间。

李明阳不是没有交代,而是给杨禹方出了个主意。

“我们得调整作战方案,让联军认为我们将袭击航行中的船只。”

“迫使运输船队改变航线?”

杨禹方放下话筒,走过来说道,“总体作战方案不变,仍然由两栖特种部队的侦察兵决定发起时间。一切顺利的话,运输船队将在后天清晨进入永兴湾,你们有三十多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非常充足。”牧浩洋松了口气。

“如果船队没有改变航线……”周渝生没有急着高兴,必须把话说清楚。

“这与你们无关,我会制订一份备用方案。”杨禹方笑了笑,说道,“明天下午,廖文纲将军将召开战前会议,你们不要迟到。”

“没问题,肯定准时参加。”

“记住,你们的作战方案,最好明天一早送过来。”

周渝生替牧浩洋答应下来,然后向杨禹方告辞。

对牧浩洋来说,制订特种侦察兵的作战方案是小事。侦察兵的任务本来就不多,他要做的只是联系庞跃龙,搞清楚侦察部队的情况,然后给庞跃龙安排任务。至于提交给杨禹方的作战方案,只是整体作战计划中很小的一部分。

此时,关键在于中国的侦察卫星变轨后,联军会不会调整船队的航线。

只在侦察卫星上做文章显然不足以达到目的,杨禹方还得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给联军传达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

第七十七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七章 针锋相对

战场对面,阿伦上将也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

第一陆战师打下阳德后,还有三天的给养物资。因为一路上没有遇到顽强抵抗,登陆后的作战伤亡不到五十人,官兵士气非常高昂,所以阿伦打算让第一陆战师继续前进,争取迅速拿下顺川。

也就在这个时候,钱德勒给他打了电话,以朋友的身份建议他留下第一陆战师。

虽然不大明白钱德勒的意思,但是阿伦不会怀疑钱德勒的指挥才华。

数个小时后,第二步兵师与韩军第九装甲师突破人民军第一军团的黄州川防线,西线军团逼近平壤。

这下,阿伦明白了钱德勒的意图。

第一军团崩溃后,平壤只剩下警备部队。美韩联军兵临城下,人民军要么死守,要么后撤。

如果顺川没有受到威胁,人民军肯定会死守平壤。

第一陆战师离顺川不到四十公里,再次发动进攻,最多两天就能攻入顺川,人民军失去了死守平壤的战略价值。

不守,就得撤。

钱德勒肯定不希望与人民军在朝鲜首都打阵地战,不但耗时,还会平添作战伤亡,影响部队士气。

要是能让人民军主动放弃平壤,战斗将变得更加轻松。

依靠强大的空中打击,把大部分离开平壤的人民军消灭在撤退的道路上,再顺势拿下顺川,进军新义州与江界将不是梦想。

钱德勒想得很好,可是战局发展有点出人意料。

在平壤已无险可守的情况下,人民军不但没有撤退,反而抽调顺安与肃川的守军,增强平壤的防御兵力。

显然,钱德勒的计划落空了。

战局非常微妙:在顺安与肃川变成空城后,顺川变成孤城,第一陆战师不但能轻易推进到顺川,还有机会切断顺川与平壤的联系,包围这两座城市。打到这个时候,联军必须在顺川与平壤之间做出选择,攻占其中一座城市,为北上进军新义州与江界的地面部队打通补给通道。

打平壤,还是打顺川?

问题没有这么简单,虽然从理论上讲,打顺川的难度小得多,但是在人民军决心死守的情况下,至少得花三五天才能攻占顺川。

算上推进到顺川所需的两天时间,得准备五到七天才能占领顺川。

花这么多时间占领顺川,还有足够的时间打下新义州与江界吗?

从时间上看,攻打平壤反而更加快捷。

只是占领平壤后,联军得绕过顺川,从肃川与文德北上,在新安州分兵,分别向新义州与江界推进。

肃川离顺川不到三十公里,在人民军远程火炮的打击范围之内。

为了确保后勤补给线路畅通无阻,联军仍然得攻占顺川。

顺川绕不过去,只能放弃平壤。

放弃平壤的直接后果是:联军的后勤保障负担全部压在东线上,即高度依赖从元山到顺川的铁路。

阿伦没再迟疑,立即给第一陆战师下达了命令。

随后,他让装上作战物资的船队从釜山出发。

第一陆战师打下顺川后,将由第二步兵师与韩军第九装甲师进攻新安州,随后才由陆战队攻打江界。

为此,得提前把西线作战部队所需的物资送过去。

因为第一陆战师还有较为充足的作战物资,攻占顺川后将休整两日,所以阿伦没有急着安排陆战队的后勤补给。

一切顺利的话,三天后第一陆战师就能占领顺川,顺代占领顺安。

四天后,第二步兵师与韩军第九装甲师将从顺安北上,经顺川向介川推进,再回过头来攻占新安州。

从时间上看,运输船队必须及时到达元山,才能跟上作战部队的推进步伐。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条不那么起眼,却非常重要的情报送到了阿伦手上。

“已经得到北美防空司令部确认,”向阿伦汇报的是联军作战参谋皮特上校,他也是阿伦的老部下,“大概两个小时前,中国在轨运行的侦察卫星突然改变轨道,预计将在明天夜间九点三十分、后前凌晨一点三十分与清晨五点三十分从元山上空通过,随后将出现两个长达十二小时的空隙。”

阿伦点了点头,这个调整非同寻常。

如果船队径直前往元山,将在明天半夜进入永兴湾,最快能在后天天亮前离开,正好在中国侦察卫星通过的时间点上。

“此外,还有一条消息。”

“什么消息?”

“志愿军空军正在加强作战部署。”

阿伦锁紧眉头,让皮特把话说清楚点。

“CIA提供的情报,暂时没有得到确认。”

“CIA的情报什么时候得到过确认?”

皮特笑了笑,说道:“中国的侦察卫星变轨前,至少有三个轰炸机师的六十多架H6离开基地,其中一个隶属于海军航空兵,有二十多架H6M。以航程计算,再过三十分钟,这些轰炸机就得降落。CIA已经联系NSA,正在用侦察卫星监视中国空军的大型基地,预计这些轰炸机将出现在东北地区。”

“巧合?”

“绝对不是巧合。”

阿伦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皮特的意思。

“中国情报部门肯定发现了从釜山出发的船队,志愿军立即做出部署,准备击沉运输船只。”皮特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没有这支船队,就算第一陆战师打下顺川,也无法及时攻占介川与新安州。”

“我明白,只是没有制空权……”

“中国空军有足够多的轰炸机,也有足够多的远程反舰导弹。如果反舰导弹的射程在三百五十公里以上,轰炸机甚至不用飞过鸭绿江与图们江,在本土上空发起攻击,让运输船只葬身大海。”

阿伦点了点头,没有急着表态。

“这只是我的猜测,而且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为什么?”

“没有强大的战术情报支援系统,轰炸机对我们没有威胁。”皮特非常了解阿伦,知道在重大问题上,他总是畏首畏尾。“虽然可以肯定,船队已经暴露,志愿军也下了狠心,打算袭击船队,阻止联军向北推进,但是任何袭击行动,特别是轰炸行动,需要及时准确的战术情报。到目前为止,志愿军在日本海这边还没有足够可靠的战术情报系统,无法准确掌握船队的活动情况。”

“别忘了,已经有一艘中国潜艇到达清津。”

“只有一艘,而且还在维修。”

“那么,你能保证日本海里没有第二艘中国潜艇吗?”

皮特愣了一下,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很明显,志愿军知道船队将在什么时候到达元山。也许志愿军无法打击在外海航行的船队,可是随着船队进入永兴湾,志愿军就能依靠情报机构、特种侦察兵、甚至是人民军的敌后游击队获得战术情报。船只在永兴湾被击沉,跟在外海被击沉没有分别。”阿伦叹了口气,说道,“志愿军肯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我们也不能把船队招回来,所以需要时间组织防御。”

“知道战场在哪,确实好办得多。”

阿伦点了点头,说道:“让船队减速,增强反潜护航力量。立即调遣运输机,向元山运送两套防空系统。调整空中作战部署,增强东部战线上的制空力量。如果志愿军打算袭击进入永兴湾的船只,我们就在这里好好教训一下中国人,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天空与海洋的霸主。”

皮特迟疑了一下,说道:“将军,这么做太冒险了。”

“冒险?”

“这等于拿船队做诱饵,而我们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你说得没错,船队确实成了诱饵。如果运输船队遭受惨重损失,我们在西线的进攻行动将被迫停止。有多大的风险,就有多大的回报。只要能在这场战斗中挫败志愿军,重创志愿军空中力量,我们就能把空优区域扩大到鸭绿江与图们江以南,为接下来的地面进攻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支援。”

皮特还是有点迟疑,毕竟这个诱饵太有价值了。

“上校,你觉得以现在的进度,能在志愿军地面部队入朝前攻占新义州与江界吗?”

“这……”

“很显然,志愿军的指挥机构已经取代人民军,不然联军早攻入平壤了。”阿伦拍了拍皮特的肩膀,“虽然我们调整了战术,确定以攻打顺川为主,暂时放弃平壤,但是到新义州与江界还有很长一段路,谁也不能保证接下来的地面进攻会一帆风顺。如果不能避免与志愿军决战,我们就得有所准备。”

“可是……”

“物资上的准备已经足够充足,我们缺少的是精神上的准备。六十多年前,我们在这里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现在,我们得在这里站起来,用行动证明中国军人并非不可战胜,胜利属于强者。”

皮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阿伦的意思。

“明白了?”

“要想击败志愿军,首先得挫败志愿军的锐气。”

“没错,用一次无可争议的胜利证明我们能够战胜志愿军。”阿伦笑了笑,说道,“尽快安排下去,敌人选择元山,我们就在这里击败他们。”

“两天时间,足够了。”

“没有两天,只有一天。”

皮特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等作战参谋出去,阿伦长出口气,沉思一阵才给钱德勒打了电话。

能取得多大的胜利,情报至关重要。


第七十八章船队的丧钟

吉林,白山市某空军基地。

在拖车牵引下,一架j8c战斗机缓缓离开机库。座舱内,扈学博上尉有条不紊的进行起飞前的准备工作,逐一检查仪器仪表。

各系统正常,扈学博长出口气,朝左侧的地勤班长竖起了大拇指。

这架战斗机已有二十三年机龄,只比扈学博小八岁。

七年前,战机进行了第二次现代化改进:用发动机取代wp13aⅱ,推力提高百分之二十,油耗降低百分之八;采用jl10火控雷达、头盔瞄准具、由613所研制的主动干扰机等新型电子设备。

虽然改进比较彻底,延长了战斗机的使用寿命,但是在j10大规模投产、j11产能得到提升、j20原形机首飞的大背景下,j8c的在中国空军的服役生涯即将结束。预计半年之后,所有j8都将被j10与j11取代。

半个月前,扈学博还在为今后发愁。

留下来改飞j10或者j11,还是回军区司令部坐办公室?

战机即将升空,扈学博没有心思考虑未来,首先得让战机飞起来,其次得考虑完成作战任务,还得活着回来。

是否留在一线部队,那是非常长远的事。

滑行到起飞待命区,地勤人员把电瓶车开过来,开始为发动机试车。

看着仪表盘,扈学博觉得有点陌生。换装在即,他们花了很多精力在飞行模拟器上熟悉j10与j11,在j8c上的飞行时间大幅度缩水。上个月,扈学博只飞了两次,飞行时间仅有两小时,不到以往的十分之一。

战机的状况也不大理想。

不是地勤人员没做好,而是沈飞关闭了j8的生产线,只能拆掉退役战机,获取维护所需的零备件。

扈学博知道,这场战争改变了一切。

在大批j10与j11分配给志愿军后,换装工作肯定无法按计划进行,j8c还得飞行好几年。

这也不是坏事,再过两年,扈学博能以少校身份回到军区司令部。

虽然少校只比上尉高了一级,但是在军区司令部,两者有天壤之别。即便有关系,上尉也是低级参谋。和平时期,在后方获得晋升的难度是一线部队的两倍以上。扈学博不想三十五岁的时候还是一名上尉。

对职业军人来说,如果三十五岁还没成为少校,这辈子就没什么奔头了。

发动机的轰鸣声,让扈学博回到现实中来。

两台发动机均已正常启动,看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