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5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被中国海军的水上飞机救起。

需要拯救的,不仅仅有落水官兵。

事实上,当时尼克松最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把那些注定要沉没的战舰上的官兵救回来。

要知道,官兵才是海军的无价之宝,而战舰属于消耗品。

可惜的是,乔丹的命令,阻止尼克松这么做。

在二十六日夜间,第三舰队派出去的倾斜旋转翼飞机与直升机只接走了三艘护航战舰上的官兵,因为这三艘护航战舰已经彻底失去了抢救价值,舰长下达了弃舰命令,官兵正等待营救。

到了二十七日凌晨,尼克松派出去的四艘反潜驱逐舰才到达第四舰队。

拯救行动立即开始。

三艘驱逐舰以一对一的方式,为三艘已经严重进水的航母提供电力,还为航母提供了抽水机。

所幸的是,美军驱逐舰也是核动力,而且配备了足够多的抽水机。

在三艘驱逐舰的帮助下,三艘航母的进水情况有所缓解,而且重新启动了反应堆,官兵正在努力使航母恢复航行能力。

只有一艘驱逐舰负责搜寻落水官兵,以及救助其他严重受损的战舰。

显然,第三舰队的救援力度非常有限。一些第四舰队的舰长后来宣称,如果第三舰队能多派几艘驱逐舰,结果将大不相同。

只是,这些舰长的呼声没有受到任何人重视。

在天亮之前,已有七艘严重受损的护航战舰沉没。因为救援飞机忙不过来,所以其中四艘战舰上的官兵转移到了第三舰队的驱逐舰上。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尼克松不得不在天亮前再次向第四舰队派遣四艘驱逐舰,替换已经人满为患的四艘驱逐舰。问题是,要等到新派遣的驱逐舰到达,那四艘反潜驱逐舰才能返航。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数个小时之内,第三舰队将只有一艘反潜驱逐舰

虽然多用途驱逐舰也有反潜能力,但是肯定比不上反潜驱逐舰。

尼克松的这个安排,把第三舰队的反潜力量将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要知道,当时第三舰队的所有用来执行反潜任务的倾斜旋转翼飞机与直升机都在执行搜救任务,除了留下的一艘反潜驱逐舰,就只有三艘航母上的反潜巡逻机了。

第六十七章 新式攻击法

第六十七章 新式攻击法

二十七日上午,海面上起了大雾,能见度不到两百米。

在邻近赤道的海域,这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只是在全球自然灾害之后,各种反常的气候现象就很常见。气候学家非常悲观的预测,至少要到本世纪末,全球各地的局部气候才能完全恢复。

罕见的大雾,给海上拯救行动带来了**烦。

四艘塞满了人员的驱逐舰,不得不向那些亟待救援的受损战舰靠得更近一些,并且暂时停止了搜索落水官兵的行动。经过一整夜搜寻,仍然有很多落水官兵没被找到。第四舰队的活动区域太广阔了,提高了搜救工作的难度,也使驱逐舰上的官兵疲惫不堪,很多人已经连续工作了两天。

九点不到,空中传来一阵轰鸣声,顷刻间又消失在了南面白皑皑的浓雾之中。

驱逐舰上的官兵并不在意,因为整个晚上都有飞机在附近徘徊,不时有载满落水官兵的倾斜旋转翼飞机返回第三舰队。虽然有一些耳朵比较灵敏的官兵听了出来,那不是倾斜旋转翼飞机发出的声响,与直升机的噪声也有很大不同,更像是战斗机的轰鸣声,但是并没因此在意。他们只知道,再过三个小时,第二批驱逐舰就将赶到,他们就能返回安全的后方,好好休息一阵了。

此时,尼克松准将派遣的第二批四艘驱逐舰已经离开了第三舰队。

在驶往第四舰队途中,这些驱逐舰上的官兵也看到了从附近海面上掠过的战斗机。只是战斗机的速度太快了,美军官兵还没辨认出来,就消失在了海天线下面。四艘驱逐舰继续向北航行,美军官兵似乎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九点过十分,在第三舰队上空盘旋的预警机发现了这架战斗机。

最初的时候,预警机上的引导员没有产生警觉,因为第三舰队在天亮前出动了一个中队的侦察机。虽然从时间上算,侦察机应该在十点左右返航,但是总免不了某些战斗机在飞行途中出故障、不得不提前返航的情况。按照预定程序,预警机发出询问信号,要求正在逼近的战斗机标明身份。

也就在这个时候,美军才意识到危险正在迫近。

连续询问五次之后,那架战斗机都没有做出回答,依然在超低空以接近两马赫的速度向南疾驰。

九点十五分,预警机发出警报。

只是,太晚了。

美军防空战斗机赶到之前,那架战斗机已经爬升到了四千米高空,第三舰队就在其前方三十公里外。

在这边,海面上没有起雾,天空中万里无云。

这个距离,飞行员用肉眼就能看到三十公里外的舰队,更别说战斗机上还有性能先进的光电探测设备。

半分钟后,美军战舰截获了战斗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

随即,逼近的防空战斗机发现,那是一架中国海军的战斗机,而且是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后才大批量服役的J33。

战斗立即开始,只是拦截J33并不容易。

发出电报后,J33再次冲向海面,而且再次把速度提高到两马赫左右,并且在超低空完成了难度极高的小半径转弯,最大过载达到十八G,并且维持了飞行高度,没有因此失速坠海。

显然,美军战斗机做不出这样的机动动作。

更重要的是,在F44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美军舰载战斗机在超低空的最大飞行速度只能达到一点六马赫,与J32差不多,比J33差了许多。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军战斗机没有俯冲,而是在五千米高度上追击,因为只有在这个高度上,美军战斗机的飞行速度才能达到两马赫。

这个高度差,决定了一切。

要知道,美军战斗机必须以俯射的方式攻击J33,而海面产生的镜面干扰,能使美军战斗机上的火控雷达形同虚设。除此之外,五千米的高度差,超过了绝大部分格斗导弹的最大攻击范围。

可以说,美军战斗机要想拦截J33,用得上的只有航炮。

问题是,使用航炮的话,美军战斗机就得俯冲,也就得掉高度,速度也会随之降低,也就跟不上J33了。

追击过程中,四架美军战斗机轮番俯冲攻击,可是都没能得逞。

在向北追击了两百多公里,即将到达第四舰队上空时,美军战斗机放弃了这场没有意义的游戏。

那架J33没有径直向北返航,而是在摆脱美军战斗机之后,转为向东北方向飞行。

原因很简单,长时间在超低空以最大速度飞行,消耗了大量燃油,剩余的燃油已经不足以飞回特遣舰队了,因此在返回舰队之前,得飞往空军设定的加油空域,从加油机那里补充燃油。

事实上,这架侦察机已经完成了使命。

九点二十分,在收到侦察报告后三分钟,牧浩洋就下达了攻击命令,四艘航母上的战斗机开始陆续起飞。

这次,牧浩洋一口气出动了两百架战斗机与十六架舰载预警机。

与二十六日的攻击不同,这次没有一架战斗机携带对海弹药,所有战斗机都挂上了空对空导弹。

任务命令也很明确:以扫荡美军战斗机为主,完成任务之后返回印度南部的空军基地。

原因很简单:在二十六日的战斗结束之后,特遣舰队没有南下,而是向北转移了大概三百公里。

因为第三舰队也向南转移了三百多公里,所以两支舰队的距离在二千五百公里左右。

这个距离,已经超出了战斗机的最大作战半径。

为此,空军出动了三十架大型加油机,海军也把二十架电动加油机派了过来,为这些战斗机服务。

当时,牧浩洋手里能够用来执行制空任务的战斗机只有两百架,剩下的战斗机中,部分派出去执行侦察任务,部分则是空战性能不太好的J33。主要就是,“华山”号等三艘航母搭载的航空兵联队来自太平洋舰队,而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太平洋舰队还没有完全换装制空强化型的J33。

事实上,在派出去的两百架战斗机中,也有两个中队是普通型的J33。

所幸的是,太平洋舰队的飞行员都是真正的老鸟,经验非常丰富,部分还是从J32转飞的J33。

第三舰队这边,尼克松准将也立即意识到,打击即将到来。

从九点二十五分开始,第三舰队的防空战斗机就陆续升空,最终达到了一百六十架,另外四十架也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待命。除此之外,尼克松还派遣了两架预警机北上,在第四舰队上空巡逻。

按照他的判断,中国战斗机不会攻击第四舰队。

原因很简单,那架侦察机到达第四舰队上空之后,仍然继续向南飞行,表明它搜寻的目标不是第四舰队。

更重要的是,这架侦察机的目的性十分明确。

也就是说,中国舰队指挥官已经预料到第三舰队会在第四舰队南面,不然不会如此准确的派出侦察机。

至于反击中国舰队,尼克松根本没有考虑过。

事实上,他当时已经确信,中国舰队不在攻击范围之内,因为他在天亮前派出的侦察机在九点之前就已到达最大侦察半径上,而这些侦察机并没发出报告。当然,尼克松派出侦察机,不是为了攻击中国舰队,而是要获得更加详细的战场信息,以便决定该在什么时候离开战场。

可以说,当时尼克松最想做的,就是抛下第四舰队,迅速离开这片危险海域。

其实,尼克松依然存在一丝侥幸心理,因为在他看来,中国舰队不在攻击范围内,也表明中国舰队无法攻击第三舰队,最多拿第四舰队出气。如果中国舰队再次攻击第四舰队,等于帮尼克松解围。

问题是,中国舰队会再次攻击第四舰队吗?

在心存侥幸的同时,尼克松也不敢大意,因为他知道,中国舰队的战斗机肯定能够得到空军加油机支持,也就能适当延长作战半径。只要中国舰队指挥官觉得有把握一举消灭第三舰队,哪怕只是重创第三舰队,也不会理会第四舰队那些奄奄一息的战舰,而会集中全力攻击第三舰队。

如此一来,第三舰队的主要任务就是防空。

当时,尼克松并不觉得这是坏事,因为在他看来,他手里的战斗机,足以应付中国舰队剩下的战斗机了。

打完这一仗,要么是中国舰队力竭撤退,要么是第三舰队撤离战场。

不管是那种结果,对尼克松来说都是解脱,因为这意味着,他再也不用留下来陪着第四舰队等死了。

二十分钟内,尼克松安排的防空战斗机全部升空。

在舰队附近,还有四架预警机,而且舰队里的防空战舰也能指挥防空战斗机,降低了预警机的工作负担。

这个时候,尼克松可以说是信心十足。

如果牧浩洋按照传统方式发起攻击,即让护航战斗机与攻击机保持一比三的比例,尼克松确实有理由自信。

可惜的是,牧浩洋根本没有安排攻击机。

只能说,尼克松准将高兴得太早了,或者太小看对手了。等待着他的不是解脱,而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第六十八章 一己之力

第六十八章 一己之力

空战在十点四十分打响,双方首先在第四舰队上空交战。

最初的时候,美军的优势比较明显,主要是特遣舰队的预警机没有跟上来。在前二十分钟里,特遣舰队的三个战斗机中队损失了近五十架,美军只损失了不到三十架,还一度向北扩大了防空范围。

到了十一点,战局发生逆转。

随着慢腾腾的舰载预警机到达战场北面三百多公里处,美军的优势没有了,而特遣舰队又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

仅仅十分钟,第四舰队上空的美军战斗机就被击溃了。

这个时候,尼克松也发现了问题,即源源不断赶来的中国战斗机没有发起对海攻击,全部投入了空战。

战场转移到第三舰队北面两百公里时,美军的处境已经非常紧迫了。

所幸的是,尼克松已经把待命的四十架战斗机派了出去。

十一点半左右,战场情况再次发生转变。

八架从北面返航的美军侦察机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逼近了特遣舰队的预警机,而且突然发起攻击。等到附近的中国战斗机赶过来的时候,已有四架预警机被击落,其余的预警机也在紧急规避。

虽然八架美军战斗机迅速被击落,剩余的预警机也立即回归,并且得到了战斗机的近距离掩护,但是战场局势已经在这几分钟里发生了逆转,美军战斗机在预警机与防空战舰的联合指挥下,顶住了压力。

打到十一点四十五分的时候,美军已经在战果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优势。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惨烈的消耗战。

十二点不到,在所剩燃油仅够飞往加油空域的情况下,特遣舰队的战斗机主动撤离,空战结束。

在这一个多小时的战斗中,双方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尼克松在清点战损的时候,发现只剩下了不到三十架战斗机,而且其中十多架还有所损伤,非常勉强的降落到了航母上。“列克星敦”号航母在回收一架受损战斗机的时候,还出了事故,导致两架没来得及拖出降落区的战斗机被撞毁,一名飞行员丧生,数名航空勤务人员伤亡,航母则暂时停止航空作业。所幸的是,这三架战斗机上的燃油都所剩无几,没有酿成灾难。

事实上,特遣舰队的损失也不小。

根据牧浩洋亲自书写的战报,特遣舰队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一百七十四架战斗机,其中一百六十二架在美军舰队附近被击落,十二架在返航途中坠毁,其中八架是在与加油机会合前燃油耗尽而坠毁。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牧浩洋错过了重创第三舰队的绝佳机会。

在这些人看来,如果牧浩洋采用传统战术,即只出动少量护航战斗机,让其他战斗机执行攻击任务,会取得更大的战果,而且损失会小得多。

显然,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以当时的情况,攻击机群根本不可能取得突破,甚至没有机会在远处用反舰导弹发起攻击。数量有限的护航战斗机根本夺取不了制空权,也就无法掩护攻击机群。真要采用传统战术的话,特遣舰队得把所有战斗机都派出去,损失的就不仅仅是一百七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