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一来,印度的反潜巡逻机根本没有机会靠近特遣舰队。

当然,牧浩洋并不清楚这一情况,而且他必须从最坏的角度出发,即印度海军的反潜巡逻机群已经到达舰队附近。

一点五十五分,第一架装满燃油的J32升空。

因为只需要补充燃油,不用补充弹药,所以作业全部在飞行甲板上进行,三个补给点能够同时为六架战斗机补充燃油。更重要的是,半数J32还剩下了大半箱燃油,所以补给效率比正常时高得多。

二点过三分,第一架J25P升空。

当时,只有“南岭”号的航空作业效率稍微低一些,主要是得清理飞行甲板,以免在战斗机出动的时候发生事故。

第九十二章 突击失败

第九十二章 突击失败

第二批攻击机群升空的时候,第一批攻击机群也已全部返航。

可以说,事情非常凑巧。

当时,因为担心遭到印度空军战斗机攻击,前出的四架舰载预警机在攻击机群返航的时候都向南退缩了数百公里。在凌晨两点左右,也就是攻击机群返航后十来分钟,印度空军的第一批F44到达印度舰队上空。只是,印度空军的大型预警机飞得更慢,也不可能冒险飞到战斗机前方,所以在F44机群后面大约三百公里处,离返航的J32B机群大概有六百公里。结果就是,印度预警机没有发现返航的J32B机群,特遣舰队的预警机也没发现F44机群。

可以说,如果印度空军的机群早十分钟到来,最后一批J32B就要倒大霉。

要知道,J32B在空战性能上肯定不如F44,而且在完成攻击后,也没有剩下多少燃油与F44进行空战。更重要的是,最后一批J32B没有携带对空导弹,只能用航炮作战,就更加不是F44的对手了。以当时的情况,就算J32B的最大速度比F44稍微高一点,也没有足够的燃油返回舰队。只要与F44遭遇,为了掩护后方的预警机,J32B机群肯定不会直接撤退。

结果可想而知,这几十架J32B肯定得损失掉。

万幸的是,印度空军非常严格的按照计划派遣战斗机,即在凌晨两点为印度舰队提供防空掩护。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内,到达印度舰队上空的战斗机达到了六十架。

与承诺一样,印度空军出动了四十架F44与二十架F22I,还出动了两架性能强大的大型预警机。

可以说,这是一支绝对不可小觑的制空力量。

要知道,牧浩洋出动的第二批攻击机群中,只有三十二架J32执行护航任务,在数量上比F44少了一些。更重要的是,J25P的作战半径不如J32B,在携带两枚一千公斤级反舰制导炸弹之后,就无法携带对空导弹了,而且还得在返航的时候进行一次空中加油,才能返回舰队。

也就是说,如果护航的J32不能摆平F44,J25P就无法攻击印度舰队。

显然,在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三十二架J32要想摆平四十架F44,以及二十架F22I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不过,情况还没有这么糟糕。

在两点三十分左右,印度舰队里幸存的几艘护航战舰汇报了交战过程,明确提到特遣舰队出动的攻击机群的总规模在两百架以上,而且去全部是J32与J32B战斗机,没有发现J25P战斗机。结合情报后就能得出一个结论:特遣舰队在留下必要的防空战斗机之后,剩下的战斗机不会超过一百架,而且主要是J25P,而这种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只有一千五百公里,因此只能使用反舰导弹攻击印度舰队,不大可能进行凌空轰炸,而特遣舰队不一定能够出动护航战斗机。

结果就是,印度空军把二十架F22I调走了。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中国空军正在猛烈打击印度南部地区的空军基地,印度空军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能够为舰队提供防空战斗机就非常不错了。既然舰队受到的威胁已经大幅度降低,就没有必要保留太多的防空战斗机。在其他战场上,二十架F22I发挥的作用肯定要比留在舰队上空大得多。

此外,四十架F44分成四个机群,主动向南扩大防空拦截范围。

这么做,也主要是为了防止J25P在数百公里外发射反舰导弹,毕竟印度舰队已经丧失了区域防空能力,而拦截携带了反舰导弹的战斗机,要比拦截速度快得多的反舰导弹容易得多。

F44的巡航飞行速度接近一点八马赫,而预警机的巡航速度只有零点八马赫,所以预警机根本跟不上。

到两点三十分左右,F44机群与预警机的距离已经扩大到了五百公里左右。

事实上,印度预警机在被动探测模式下,对J32的最大发现距离不到五百公里,也就无法为F44机群提供准确的战场信息。

更重要的是,特遣舰队的预警机没有撤走,只是向南撤退的两百公里。

也就是说,F44向南扩大防空范围的时候,等于与特遣舰队的预警机缩短了距离,进入了预警机的探测范围。

此消彼涨之下,局面发生了转变。

两点三十二分,前出的J32护航战斗机在预警机的指挥下,也分成了四个编队,分别向F44发起攻击。

当时,双方的距离在一百五十公里以上。

F44机群没有启动火控雷达,因此并不知道敌机就在前方。

直到空对空导弹逼近,J32启动火控雷达照射目标,随即空对空导弹进入主动引导攻击阶段,F44的雷达告警机与导弹告警机才发出警报,印度飞行员也才知道,中国战斗机已经逼近,而且发起了攻击。

必须承认,F44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

作为当时全球唯一能够与J30/J32抗衡的第五代战斗机,F44的最大机动过载也达到了十五G,而且瞬时盘旋性能比J30/J32还要突出一些,只是在爬升与加速能力上稍微逊色与J30与J32。

更重要的是,有资格驾驶F44的,都是印度空军的精英。

这些飞行员中,半数以上前往美国训练了半年以上,并且在国内接受了三年以上的高强度对抗训练。此外还有部分飞行员在前几天的战斗中与J30交过手,非常了解中国战斗机的攻击战术。

当时,还有几名飞行员击落过中国战斗机,也被中国战斗机击落过。

如果算上实战经验,这些印度飞行员不比美国同行差。事实上,部分驾驶F44的印度飞行员就是重归印度国籍的美军飞行员。只是他们在美军中服役的时候,只有少数有机会驾驶F44。

J32的首轮攻击,只击落了八架F44。

紧接着,双方又互相对射了一轮拦截导弹,又有六架F44被击落,J32也被击落了五架。

随即,空战进入格斗阶段。

可以说,在格斗空战中,J32与F44势均力敌,都没有足够大的优势,很多时候得由飞行员的素质来决定胜负。

相对而言,中国海军战斗机飞行员的素质不比F44的印度飞行员高多少。

原因很简单,大批参加过十年前对日战争的海军飞行员要么退役,要么转到了指挥岗位上,少数留在飞行岗位上的也在三十五岁以上,过了飞行员的黄金年龄,身体素质比不上年轻的飞行员。

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海军在这场战争中参加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

在此之前,J32的飞行员根本没有作战经历。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虽然凭借抢先攻击,J32机群改变了数量对比,但是F44的飞行员非常顽强,没有立即败下阵来。

在基本上是一对一的情况下,格斗空战很难迅速分出胜负。

此时,J25P机群已经到达。

如果这些战斗机携带的是反舰导弹,结果肯定不一样,只是当时所有J25P携带的都是反舰制导炸弹。

这不是战术安排上出了错,而是J25P狭窄的弹舱无法容纳新式反舰导弹。

如果使用在二零三零年前研制的反舰导弹,攻击效果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毕竟印度舰队里还有部分护航战舰没有丧失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之前返航的F22I也转向飞了回来。

虽然这些战斗机不可能及时支援F44,但是能够及时到达印度舰队上空,拦截J25P机群。

与F22I相比,J25P的空战性能优势并不明显。

要知道,印度空军的F22I都在二零四零年之后进行了现代化改装,更换了发动机与大部分电子设备,作战能力获得了大幅度提升。虽然J25P也是J25M的现代化改进型,并且增强了空战能力,但是作为第四代多用途战斗机,J25P的很多基本设计限制了其空战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携带了两吨炸弹,且没有对空导弹的情况下,J25P根本不可能在空战中击败F22I。

可以说,J25P机群只有数量上的优势了。

在突击印度舰队的时候,半数以上的J25P提前抛掉了炸弹,转为与F22I交战,为后面的友机开路。

战斗打得非常残酷,因为F22I可以使用拦截导弹进行视距外攻击。

也正是在这场战斗中,特遣舰队的航空兵遭遇了重大损失。

根据特遣舰队的作战报告,在突击印度舰队的行动中,损失了三十六架J25P,还有十四架在返航途中坠毁。虽然二十架F22I也损失惨重,至少有十八架被击落,另外两架也没能返回空军基地,但是F22I的有效拦截,对J25P的突击行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最终只有不到十架J25P在印度舰队上空投下了炸弹。

显然,这不足以歼灭印度舰队。

两点五十分左右,牧浩洋就收到了攻击报告,得知第二次打击没能收到预想效果。

所幸的是,第一批J32B已经返航,而且没有在西北方向上发现敌机,第二批J32B也即将回到舰队上空。

也就是说,再过半个小时,牧浩洋就能组织发动第三次打击。

只是,在这个时候,牧浩洋首先考虑的肯定不是攻击印度舰队,而是防空,因为印度海军的反潜巡逻机随时有可能出现。

结果就是,在…之前,第一批返航的二十四架J32B在补充燃油与弹药后,全部升空执行防空巡逻任务。按照牧浩洋的安排,另外二十四架J32B也将执行防空任务,要等到第二批J32B返航后,才考虑发动第三次打击。

事实上,根本没有等到第二批J32B返航,新的情况就让牧浩洋改变了作战部署。

第九十三章 最后的攻击

第九十三章 最后的攻击

J32机群与F44机群的缠斗一直持续到J25P机群全部撤走为止。

凌晨…不到,剩余的十三架J32主动撤退,F44也没有继续纠缠。在长达二十分钟的格斗中,双方飞行员都耗尽了精力,甚至可以说是疲惫不堪。对飞行员来说,第五代战斗机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在进行高过载机动的时候,飞行员承受的负荷几乎达到极限,几轮下来就会汗流浃背。正常情况下,第五代战斗机的格斗时间不会超过五分钟,而且多数时候也能在五分钟内分出高下。事实上,大部分时候,第五代战斗机之间的交战规模都不大,主要是需要更大的作战空间,因此交战时间也不会太长。这次,双方各出动了数十架,战斗持续了二十分钟。

既然继续打下去已无意义,那么撤退成为双方的理想选择。

也就在这个时候,前出的舰载预警机发现了正从北面飞来的反潜巡逻机群。

…过三分,两架预警机对印度反潜巡逻机群的规模做出了准确判断:数量在四十架左右,而且采用了密集编队。

预警机上的空战协调员没有迟疑,立即联系最近的战斗机进行拦截。

…过五分,牧浩洋收到了预警机的报告。

此时,J32机群已经与F44机群分道扬镳,J25P机群也在预警机北面,正在以巡航速度向南返航。

没有什么可犹豫的,所有战斗机立即转向,拦截反潜巡逻机群。

牧浩洋要做的,只是尽快派出加油机,让前去拦截反潜巡逻机的战斗机能够获得足够的燃油返回舰队。

到这个时候,战局已经非常明了了。

印度海军出动了反潜巡逻机,只是规模没有牧浩洋想像的那么大,肯定是空军的高强度轰炸产生了效果。

至于能否拦截反潜巡逻机,基本上没有悬念。

即便第一轮拦截行动失败,特遣舰队也有足够的时间组织舰队防空,派遣更多的战斗机前去拦截。

可以说,时间非常充足。

…过十分,二十四架挂上了伙伴式加油吊舱,还携带了对空弹药的J32B陆续从四艘航母上起飞。

在为返航的战斗机补充燃料之后,它们还将在舰队北面六百公里外巡逻。

随后,牧浩洋增派了二十四架防空战斗机与四架舰载预警机,把舰队各个方向上的防空范围都扩大到了六百公里以外。

因为离印度本土足够远,所以不用担心遭遇印度空军的战斗机。

说得简单一些,印度海军的反潜巡逻机肯定没有战斗机护航。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方向上只要有四架J32B,就能及时击落来犯的反潜巡逻机,至少能够冲散反潜巡逻机群,使其无法发起攻击。

做出这一安排后,牧浩洋手里还剩下十六架J32与一百四十架J32B,而且这些战斗机都能在四点之前再次升空。

…二十五分,北面的截击战斗打响了。

为了避免在次与印度空军的战斗机遭遇,J32与J25P机群主动退缩到预警机巡逻空域附近,没有主动北上。

因为在之前的战斗中耗光了对空导弹,或者没有携带对空导弹,所以J32与J25P只能用航炮攻击反潜巡逻机。当然,这也足够了。反潜巡逻机根本没有对空自卫能力,也无法在战斗机面前进行规避。

可以说,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大屠杀。

不到十分钟,四十架从美国引进的P10A就全被击落,没有一架逃脱,总共三百二十名机组成员中,只有不到三十人幸免于难。要知道,反潜巡逻机不是战斗机,没有安装弹座椅,也就无法在遭到攻击后逃生。只有侥幸迫降在海面上,而不是直接坠入大海,或者是在空中爆炸解体,机组成员才有生还希望。

如此惨重的损失,也有印度空军的责任。

当时,反潜巡逻机遭到攻击后,发出了求救信号,而且呼叫了附近的战斗机,但是没有得到回应。根据印度空军的战报,此时战斗机已经返航了,可实际情况是,F44机群应该就在北面不远处。也许剩下的几架F44无法帮助反潜巡逻机突防,但是至少能够掩护部分反潜巡逻机撤退,毕竟中国海军的战斗机也没有多强的攻击能力,在遭遇印度战斗机后肯定会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