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5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一来,反潜巡逻机等于扩展了舰队的侦察搜索范围。

要知道,印度舰队的舰载战斗机的搜索范围只有一千五百公里,而反潜巡逻机的搜索范围在三千公里以上。也就是说,只要离海军航空站的距离不超过一千公里,反潜巡逻机就能为印度舰队提供两千公里以上的搜索距离,而特遣舰队的舰载战斗机,在执行搜索任务的时候最大作战半径也就只有两千公里。

说得直接一点,辛巴有足够的把握首先发现特遣舰队。

当时,辛巴没有忘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中国部署在孟加拉国与缅甸的反潜巡逻机能够搜索整个孟加拉湾,而且还能把搜索范围延伸到大尼科巴岛以南一千公里之外,或者向西延伸一千多公里。

如此一来,印度舰队就得呆在中国海军反潜巡逻机的搜索区域之外。

事实上,可供印度舰队藏身的海域并不辽阔,主要集中在斯里兰卡岛东南。

因为中国在斯里兰卡的军事基地已被炸毁,而且中国空军暂时没有夺得印度半岛南端的制空权,所以中国海军没有向斯里兰卡派遣反潜巡逻机,也就无法利用斯里兰卡的军事基地扩大搜索区域。

也就是说,即便印度舰队在斯里兰卡附近活动,只要保持无线电静默,而且严格禁止防空战斗机靠近斯里兰卡,就不大可能被中国海军发现。

根据这些基本因素,辛巴确定了舰队的活动区域。

问题是,他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即牧浩洋是总参谋长,不但能够调动海军的反潜巡逻机,也能调动空军的作战力量。也就是说,牧浩洋完全可以用航程更远的轰炸机来弥补反潜巡逻机的不足。

事实上,牧浩洋也正是这么安排的。

在辛巴下令转向的时候,牧浩洋也在猜测印度舰队的行踪。

虽然在十一日下午,牧浩洋就断定印度舰队已经转向南下,但是没有任何情报支持他的这个推断。更重要的是,印度海军袭击快速战斗支援舰,肯定会对印度舰队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其实,在命令快速战斗支援舰打破无线电静默的时候,牧浩洋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当时,他就推翻了之前的猜测,然后以印度舰队可能朝任何方向航行为基础,让章玉廷调整了航空侦察部署。当然,这也影响到了海军反潜巡逻机与空军战略轰炸机的搜索侦察部署。

说得直接一些,牧浩洋不再胡乱猜测,而是决定搜索整片海域。

准确的说,是严密搜索特遣舰队附近两千公里范围内的海域。

得益于反潜巡逻机与战略轰炸机提供的帮助,特遣舰队派出的侦察机只需要重点搜索南面海域。

如此一来,在以特遣舰队为核心,方圆两千公里的范围内,都有足够的侦察力量。

也就是说,不管印度舰队出现在哪个方向上,都能及时被侦察机发现,而特遣舰队也能及时发动攻击。

要知道,J32与J32B不止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作战半径能够达到两千公里,在执行护航任务的时候,也能达到两千公里。如果把载弹量降低一半,即只携带两千公斤的作战负荷,J32B的攻击半径也能达到两千公里。当然,这样一来,J32与J32B在返航的时候所剩燃油将寥寥无几。也就是说,如果在回收战斗机的时候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回收效率降低,肯定会损失部分战斗机。

如果能够全歼印度舰队,牧浩洋非常乐意承担这个损失。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能够全歼印度舰队,哪怕让全部舰载战斗机在舰队附近迫降,也算不了什么。

要知道,补充战斗机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海军装备库里不但有两百多架J32,还有近千架J25P呢。这些战斗机从云南的空军基地起飞,能够在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直接飞到舰队上空。

也就是说,只需要几个小时,四艘航母就能补充损失的战斗机。

当然,关键是首先找到印度舰队,并且在印度舰载战斗机的打击半径之外发起攻击,避免遭到印度舰队反击。

天亮后,牧浩洋非常准时的去了军官餐厅,吃了早饭。

虽然身在舰队,但是作为总参谋长,他仍然得处理一些重要战报,以便准确掌握战场局势。

重点仍然在空中战场上,母祁铁增加了战术航空兵的出动量,以便抽调一百架H20B执行侦察任务。

为了分担空军的作战压力,陆军也参与了打击行动,即利用部署在东西两条战线上的远程火炮,打击印度边境地区的军事目标。在此之前,一直是由空军的战术航空兵负责打击这些目标。

显然,母祁铁与戚凯威都在全力支持舰队作战。

虽然牧浩洋的部署在作战计划之外,但是两位将领都知道,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在海洋上,只有夺取了制海权,才能顺利进行战略封锁行动,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削弱印度的战争潜力。

更重要的是,只有夺取了制海权,才能在印度洋方向上开辟第二战场。

从战略上讲,及时开辟第二战场是迅速击败印度的关键。如果无法办到,空中打击行动将延长一个月以上,而且陆军得在印度北部地区投入足够多的兵力,才有足够的把握击败印度陆军。

显然,这是母祁铁与戚凯威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也正是如此,母祁铁与戚凯威才会任劳任怨的支持舰队作战。

第八十章 援助

第八十章 援助

十二日白天,中国空军依然保持了高压态势。

根据中国国防部在十三日公布的战报,十二日,中国空军总共出动各类作战飞机三千六百八十七架次,其中执行打击任务的战机为三千一百二十四架次,总共投弹一万二千六百余吨,在空战中击落印度战**十八架,另外在地面炸毁一百二十余架,自身只损失了二十七架战斗机。

相对而言,这个损失比并不低。

战争的前三天,中国空军作战飞机的战损率高大百分之一点二,即每出动一千架次损失一点二架作战飞机,而在对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的战损率只有千分之三,比这次低了百分之七十五。

当然,这只是战争的前三天。

在对日战争的前三天,中国空军的战损率也在百分之一以上。

随着中国空军逐步夺取制空权,开始重点打击印度的防空部队,战损率将直线下降,总体控制在千分之三左右不是多大的问题。

相对而言,印度空军的表现不算糟糕,比十年前的日本空军好得多。

别的不说,到了十二日,印度空军仍然能够在一场战斗中投入数十架战斗机,而且进行较为有效的指挥。在十年前的对日战争中,中国空军仅用了四十个小时,就毫无悬念的打垮了日本空军。

不是印度空军的素质更高,也不是战斗力更强,而是印度的国土更加辽阔。

要知道,印度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十多倍

在二零三五年的战争中,日本空军迅速败下阵来,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空军基地过于集中,而且没有太多的野战机场。在空军基地被毁之后,很多日本战斗机连升空作战的机会都没有。

相对而言,印度的情况好得多。

虽然在第一天,印度空军的二十多座主要基地就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基本上丧失了使用价值,但是印度有足够多的野战机场,而且分布极为广泛,都有道路连接,印度战斗机能够利用这些野战机场继续作战。

更重要的是,中国空军的战术打击范围无法扩大到印度本土南部地区。

也就是说,只有动用轰炸机才能打击印度本土南端的空军基地与野战机场,而轰炸机的出动效率远不如战斗机,而且用来轰炸野战机场,作战效率更加高不到哪里去,等于浪费宝贵的打击力量。

结果就是,在十二日升空作战的印度战斗机,多半是从南部地区的野战机场起飞的。

当然,这也与美国的军事援助有关。

按照美国军事顾问团的建议,从二零四零年开始,印度就加强了野战机场、以及临时性空军基地的建设工作,甚至提高了高速公路的建造等级,使一些高速公路能够临时开辟成飞行跑道,此外还对民用机场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在战时供空军使用。这些措施,极大的提高了印度空军的作战灵活性。别的不说,印度国内有两百多座民用机场,其中半数能够支持战斗机作战。如果把临时开辟出来的高速公路算上,印度境内有大约八百多个可以供战斗机起降的场地。

要知道,当初日本本土总共也就只有两百多处场地。

就算中国空军的打击实力有所提升,也很难在三天之内炸毁所有机场,而且很多机场根本不可能通过一次轰炸使其彻底瘫痪,因为很多野战机场都有快速修复能力,印度空军的工程部队甚至能在较为开阔的平原上,用极短的时间开辟出可以供战斗机起降的土质跑道,从而提升抗打击能力。

当然,经过三天的消耗战,印度空军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不是没有足够多的机场,而是损失了大量的作战飞机。

如果中国国防部公布的战报没有水分,那么到十二日结束的时候,印度空军已经损失了近八百架战斗机。虽然印度空军号称拥有两千多架战斗机,但是在战争初期,损失的都是主力战斗机。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印度空军在战争的头三天,损失了一百六十八架F44

照此下去,再过三天,印度空军的F44将消耗一空。

正是如此,十二日上午,印度当局正式向美国发出请求,希望美国能够紧急援助一批先进战斗机。

当时,印度大使明确提出,印度可以拿在美资产做抵押。

显然,这没有法律基础。

虽然印度企业在美资产总额大约有三千亿美元,足以采购数百架F44,但是这些资产全部属于私人企业,根本不是政府财产。印度政府拥有的,只是存放在美联储的大约五百亿美元的黄金,以及存在美国各大银行的大约一千二百亿美元的外汇。如果只有这笔钱,印度最多能采购两百架F44。

当然,对印度空军来说,两百架F44也非常不错了。

对印度空军来说,最需要的是战斗机,而不是飞行员。因为在本土内线作战,所以大约有三分之二的飞行员在被击落之后,能够安全返回部队,再次驾驶战斗机升空,而这些飞行员也会因为被击落的经历,变得更加老练。

当天,美国总统就批准了对印出售军火的合同。

因为属于正常采购,而且印度一直是美国军火商的大客户,所以不需要经国会审议,总统令就足够了。

按照部署,美军将直接向印度移交现成的F44战斗机。

印度要做的,只是把飞行员送往迪戈加西亚。这些战斗机将由美军飞行员驾驶飞往迪戈加西亚,然后由印度飞行员飞回国内。此外,运送印度飞行员的运输机在返航的时候,还将运回一批对空弹药。

当天下午,中国外交部发表了强烈抗议,谴责美国明显违反了国际准则,公然向处于战争状态的印度出售军火是在挑衅中国的忍耐力,中国将保留一切制裁权利,并且会根据影响结果采取制裁行动。

只是,中国的抗议根本没有起到作用。

当天晚上,第一批印度飞行员就到了迪戈加西亚,随后美国空军的四十八架F44也到达了迪戈加西亚。

十三日凌晨,印度飞行员驾驶着这批战斗机返回了印度。

鉴于美国的积极行动,印度大使在十二日夜间再次提出,希望美国能够紧急援助一批其他武器装备,包括陆军的主战装备、海军的反潜巡逻机与舰载战斗机、空军的运输机与大型预警机等等。

当然,这就不是现金交易了,印度根本没有这么多钱。

就算美国总统不反对,因为涉及到无偿军事援助,所以需要得到国会支持,而美国总统能做的,只是在向国会提交议案的时候,让美军把印度需要的装备装船,以便在得到国会批准后立即启运。

中转中心依然是迪戈加西亚。

从十三日凌晨开始,美军就动用战略运输机,把大批主战装备送往迪戈加西亚,并且出动快速运输船。只要国会通过了由总统提交的援助法案,快速运输船能在两天后把这些装备送到印度的港口。

当然,前提是,在这两天内,印度舰队依然还在海上活动。

如果印度舰队被特遣舰队击败,印度就将丧失制海权,而中国海军肯定会立即对印度进行战略封锁,拦截前往印度的船只。除非美国铁了心要在这个时候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然就会让运输船留在迪戈加西亚。

十二日夜间,牧浩洋就收到了由周渝生发来的电报。

电报中明确提到,美军已经开始动员,不是战争动员,而是把装备集中起来,由战略运输机送往迪戈加西亚,因此美国很有可能在两到三天之内,做出为印度提供无偿军事援助的决定。为此,黄瀚林已经下达了最高指示,海军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美国为印度提供主战装备。

周渝生还在电报中提到,他已经按照元首的指示,命令西印度洋舰队的两艘攻击核潜艇南下前往迪戈加西亚附近。也就是说,如果舰队无法在此之前夺取制海权,对印度进行战略封锁,将不得不用攻击核潜艇伏击美国船只。

这意味着什么?

不用周渝生明说,牧浩洋都知道,只要在公海上击沉美国船只,美国就有足够的理由向中国宣战。

也许,美国不会贸然走出这一步,但是美国参战的可能性将大幅度提高。

如果没有绝对必要,牧浩洋肯定不希望在这个时候把美国卷进来,更不希望在击败印度之前与美国交战。

也就是说,他必须在接下来的四到五天之内干掉印度舰队

问题是,这由谈何容易。

深思熟虑之后,牧浩洋在十三日凌晨零点左右,下令舰队转到二百七十度航向上,以三十三节的速度向西航行。

当时,特遣舰队已经进行了第一次燃油补给作业。

以这个速度,十二艘护卫舰能够航行四千海里,即在接下来的两天半内,不再需要进行燃油补给。

牧浩洋非常清楚,能否阻止战略局势恶化,接下来的两到三天极为关键。

可以说,如果他能在两到三天内干掉印度舰队,甚至有可能对美国国会产生影响,使其否决对印援助法案。

当然,牧浩洋也知道,美国总统的立场,肯定会对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