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4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号召全体叙利亚人武装起来之前,阿萨德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叙利亚情报机构已经逮捕了策划爆炸案的两名**卫队军官,证明他们为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服务,以色列必须为此负责。

几乎同时,所有阿拉伯国家都收到了叙利亚的外交照会。

必须承认,叙利亚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

为了说服其他阿拉伯国家,叙利亚拿出了足够充分的证据。在被逮捕的两名**卫队军官中,一名参加过二零三二年,南黎巴嫩的军事行动,曾经被以色列国防军俘虏,直到二零三四年才返回叙利亚。另外一名担任过叙利亚驻突尼斯武官,在此期间多次与摩萨德的谍报人员接触,其三个海外账户中有五百五十万美元的不明资产,而且全部通过加勒比海的私人银行汇入。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叙利亚情报机构在逮捕两人的时候,查获了一批爆炸设备,以及用来制造炸药的化学原料,经化验证明与汽车炸弹的炸药完全吻合,而这些化学原料由一艘经土耳其停靠的货轮运入叙利亚,在此之前则在以色列的海法停靠了三天,货轮上的一名船员在爆炸发生前来到大马士革,在一家小旅馆居住了三天,期间与被捕的两名军官、以及在爆炸中丧生的一名军官有过直接接触。根据叙利亚提供的资料,这名船员在十九日经黎巴嫩进入以色列。

面对如此确凿的证据,其他阿拉伯国家也无法提出反对意见。

一个小时后,纳杰夫通过电视讲话,向以色列发出了最后通牒,即在十二小时内交出爆炸案嫌疑人。

在纳杰夫发表电视讲话的时候,埃及军队已经开始了战前动员。

叙利亚军队的战斗动员还要稍微早一点,只是效率比不上埃及军队。

更重要的是,纳杰夫在这个时候发出最后通牒,意味着以色列如果没有在十二小时内交出爆炸案嫌疑人,埃及与叙利亚将以以色列情报机构密谋刺杀两国总统为由,向以色列正式宣战。

从法理上讲,这绝对是充分的开战理由。

别说刺杀国家最高领导人,就算是在他国策划爆炸案,也足以构成开战条件。

问题是,以色列能够交出爆炸案嫌疑人吗?

暂且不说爆炸案是否是摩萨德策划的,就算是,以色列也不可能交出嫌疑人,因为这等于主动承认策划了刺杀行动。要知道,就算埃及与叙利亚不因此向以色列宣战,也会提出对以色列进行全面制裁。当然,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以色列承认了之后,埃及与叙利亚照样向以色列宣战。

受此影响,以色列保持了沉默。

当时,李明阳向黎平寇提交了一份绝密情报分析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李明阳明确提到,刺杀行动很有可能与摩萨德没有关系,而是埃及与叙利亚情报机构策划的,叙利亚拿出来的证据都是伪造的,只是没有办法证明,或者说没有办法推翻。

可以想像,战争即将爆发。

李明阳还提到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如果叙利亚拿出的证据无法被推翻,其他阿拉伯国家至少不会反对向以色列开战,部分阿拉伯国家还很有可能参与这场战争,或者为埃及与叙利亚提供援助。

果真如此的话,这就绝对不是一场局部战争了。

说得简单一些,阿拉伯国家根本不需要派兵参战,只需要像第三次中东战争那样,用石油做武器,就能迫使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西方国家靠边站,阻止外来势力介入,让埃及与叙利亚打赢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

也许,这对中国没有多大影响。

即便阿拉伯国家制裁中国,禁止向中国出口石油,中国受到的影响也不明显,因为可以通过扩大其他进口渠道获得足够的石油,比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与文莱的石油日产量就能在一周之内提高一百五十万桶,东海与南海的油田也能在一周之内把日产量提高大约一百五十万桶,加上在对日战争期间的战略石油储备量,至少在今后一年之内,中国不会出现能源危机。

一年之后,随着第二批聚变核电站投产,影响就更加微乎其微了。

真正受到影响的美国与欧盟。

相对而言,美国的问题还不是很大,因为美国本身就是全球第三大产油国,仅墨西哥湾与得克萨斯封存的油田的日产量就能达到两百五十万桶,此外还可以从巴西、尼日利亚等国扩大原油进口量。

更重要的是,中国与美国已经建立起地区经济体,石油自给率在百分之七十左右。

最害怕遭受阿拉伯国家石油禁运的正是欧盟。

要知道,阿拉伯国家提供的石油,占到了欧盟石油总进口量的百分之四十五,超过了俄罗斯的百分之三十,而欧盟的石油自给能力只有百分之二十五,而且大部分来自北海与罗马尼亚,而这两个地区的石油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极限,能够提升的空间非常有限,根本填补不了石油禁运的空白。

如果遭到石油禁运,欧盟经济肯定会受到重创。

事实上,这个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七月十九日,伦敦期货交易所在八月份交付的原油期货价格暴涨了百分之二十八。如果战争爆发,在月底之前上涨一倍绝对不是没有可能,而是铁定的事实,欧洲经济绝对承受不起如此沉重的打击。如果遭受石油禁运,那么欧洲获取石油的成本提高三倍、甚至五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结果就是,欧洲不得不向阿拉伯国家屈服。

在欧盟倒戈之后,四方机制成为摆设,中国与美国肯定无力阻止战争爆发。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第七章 突然袭击

第七章 突然袭击

九月二十日,凌晨一点三十分。

沉默两个多小时后,以色列总理亲自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大马士革的爆炸案与摩萨德没有关系,以色列不会以刺杀他国元首的方式来谋求和平,以色列不会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向敌对国家妥协。

因为早就收到消息,所以牧浩洋难得的守在了电视机旁边。

“我问过老李,大马士革的事情确实与摩萨德没有关系。”马明涛一边说着,一边掏出香烟。“俗话说,欲加其罪,何患无词。说实在的,我真有点同情以色列,前后不到两天就被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牧浩洋看了马明涛一眼,没有发表评论。

在他的要求下,李明阳把马明涛派了过来,专门提供情报建议。

“闹到这一步,是不是摩萨德干的已经不重要了。”戚凯威走过来,接住马明涛递来的香烟,说道,“就算以色列能够证明不是摩萨德干的,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搜集证据。如果我是以色列总理,就会放弃一切幻想。”

“主动开战?”

“不主动开战,以色列必死无疑。只有主动开战,才有一线生机。”说完,戚凯威看了牧浩洋一眼。

“只能说稍微有利一点,以色列仍然是凶多吉少。”

马明涛刚想说什么,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看清楚是通往军事情报局的专线保密电话后,他快步走了过去。

“好的,我明白了。”

听了半天,马明涛只说了一句话,随即放下话筒,牧浩洋与戚凯威也朝他看了过去。

“战争已经爆发了,以色列陆军在十分钟前开始炮火准备,空军则在五分钟前轰炸了埃及与叙利亚的空军基地。”走过来后,马明涛长出口气,对牧浩洋说道,“你猜得很准,以色列打了第一枪。”

“这很重要吗?”

马明涛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既然无法澄清事实,那么谁打第一枪根本不重要。

“按照安排开始工作吧,情报资料直接送到我这里来,让所有参谋都回到岗位上。”牧浩洋没有感叹什么,吩咐了马明涛,又对戚凯威说道,“你去联系军事顾问团,让他们提供第一手资料。”

两人没有迟疑,立即行动起来。

牧浩洋也没有闲着,让秘书同时接通了腾耀辉与黎平寇的电话,汇报了情况。

其实,他这么做有点多余,因为李明阳已经向元首与总参谋长汇报了情况,黎平寇则在第一时间联系了还在开罗斡旋的黄瀚林。

战争确实爆发了。

大概在开罗时间二十日凌晨一点三十五分左右,以色列空军突然袭击了埃及与叙利亚的空军基地,随即以色列陆军开始进攻前的炮火准备。在牧浩洋收到消息的时候,以色列的地面部队已经越过边境线,进入西奈半岛。埃及国防军没有进行有效抵抗,因为驻守边境防线的兵力非常有限。

与牧浩洋的判断完全一样,以色列采取了先南后北的进攻战略。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内,成百上千的情报蜂拥而至。

让牧浩洋稍感遗憾的是,近地轨道处于瘫痪状态,没有侦察卫星能够提供最准确的战场信息。因为距离战场最近的军事基地在数千公里外,所以空军的战略侦察机要到四个小时后才能到达。

当时,最主要的情报来自派往埃及与叙利亚的军事顾问团。

只是,战争来得太突然了,军事顾问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在最初两个小时内提供的情报非常混乱,有的甚至自相矛盾。比如在两点左右,军事顾问团在情报中提到,埃及最大的空军基地已经被炸毁,大批战斗机被毁于地面。仅仅一个小时后,军事顾问团又提到,埃及最大的空军基地只是遭到轻微损伤,只有不到十架战斗机被毁,而且跑道没有被完全炸毁,埃及战斗机已经升空迎战。

混乱的情报信息,让牧浩洋非常头痛。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以色列空军的打击行动非常突然,埃及空军肯定遭到重创,叙利亚空军的处境更加危险。

直到北京时间十点半,也就是战争爆发快三个小时,军事情报局才送来了经过整理的战场情报。

结果与牧浩洋预想的还要严重。

在遭到的首轮空中打击中,埃及空军就损失了将近百分之四十的作战力量,至少有五百架战斗机在地面被炸毁,四座主要空军基地全部瘫痪,预计最快也要到二十四小时之后,埃及空军才能恢复作战能力。叙利亚的情况更加糟糕,超过六百架战斗机被毁,大型空军基地全部瘫痪。

仅仅用了两个小时,以色列空军就夺取了制空权

这让牧浩洋感到万分震惊,因为在他看来,埃及与叙利亚空军不至于如此不堪,至少不应该犯如此严重的错误。

如果已经决定对以色列开战,那么埃及与叙利亚至少应该提前二十四小时备战,特别应该加强防空戒备,针对可能遭到的突然打击进行疏散,比如让部分战斗机转移到比较偏僻的野战机场。只要积极进行了战前准备,就算以色列空军发起突然袭击,也不可能在一次打击中就取得如此大的战果。

可以说,牧浩洋完全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为了搞清楚情况,他专门给李明阳打了电话,询问情报的可靠性。

结果,连李明阳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军事情报局提交的总结性报告,主要依据军事顾问团提供的消息,以及公开渠道获得的消息。当时,通过情报网络获得的消息还没有整理出来。至于从巴基斯坦空军基地起飞的战略侦察机,要在北京时间十一点半左右才能到达战场上空。

受此影响,牧浩洋决定在收到确切情报之后,再向元首汇报。

也就在这个时候,马明涛赶了过来。

“又有什么事?”

“才收到的消息,纳杰夫与阿萨德即将发表电视讲话,向以色列正式宣战。”

看到马明涛打开电视机,牧浩洋皱起了眉头。

遭到以色列的突然袭击,埃及与叙利亚向以色列宣战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纳杰夫与阿萨德不这么做才是怪事。

“我看了局里发来的消息,觉得非常奇怪。”

“你也觉得奇怪?”

马明涛点了点头,说道:“更奇怪的是,老李没有解释,而且在半个小时前,我们与军事顾问团的联络完全中断。我已经派人检查了通信设备,没有问题,肯定是军事顾问团那边出了事。”

牧浩洋一愣,说道:“是不是有人员伤亡?”

“就算有,也不可能几百人全部伤亡吧,而且通信部门分开设置在市区内,不可能完全中断联系。”

“这……”

“我觉得肯定有问题。”

“什么问题?”

马明涛点上烟,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很快就有答案了。”

牧浩洋点了点头,也没再多问。

十五分钟后,电视上出现了纳杰夫的身影。

开罗时间二十日凌晨五点整,纳杰夫通过全国电视讲话,正式对以色列宣战,并且号召全体阿拉伯国家共同抵抗犹太复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以军事的、非军事的、直接的、非直接的各种方式捍卫阿拉伯的利益。

十分钟后,阿萨德以代总统身份,也通过电视讲话,向以色列宣战。

到这个时候,以色列当局依然没有发表战争宣言。

在纳杰夫与阿萨德向以色列宣战之后,埃及空军与叙利亚空军联合出动,向以色列空军发起挑战。

空战打响的时候,中国空军出动的战略侦察机正好赶到红海北部上空。

紧接着,从“长江”号上起飞的一架舰载预警机也赶了过来,全程记录下了发生在西奈半岛上的空中战斗。

如果说,在“六日战争”,也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与叙利亚在空中惨败给了以色列,最终导致彻底失败。那么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中,至少埃及空军的表现远远超过了五十多年前。

在这场空战中,埃及空军出动了六个中队的七十多架战斗机,两个中队的二十架J30I是绝对主力,支援力量则是两架战略预警机、两架战术预警机与两架战略电子侦察机,此外地面指挥中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方则是以色列空军的四十多架战斗机,主力是近二十架F44A。

空战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双方都损失惨重。

虽然埃及空军没能夺取制空权,也没能把以色列战斗机赶出西奈半岛上空,但是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根据中国海军预警机探测到的战况,埃及损失了二十三架战斗机,以色列则损失了二十七架。虽然埃及与以色列都宣称没有损失第五代战斗机,但是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J30I与F44A都有战损,而且数量都不是太少,前者有五架,后者为六架,而且还有几架严重受损。

这场空战最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