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显然,东乡祖望认为,有理由再等几分钟。

十点四十三分,第一架执行侦察任务的F35CJ逼近了第一舰队,随即遭到在舰队外围巡逻的J32拦截。因为不知道第一舰队就在前方,所以在遭到拦截时,F35CJ没有启动雷达,也就没有发现前方一百多公里处的舰队。在汇报情况时,只提到遭到中国海军舰载战斗机拦截。

两分钟后,第二架F35CJ逼近第一舰队,并且提前启动了雷达。

这次,侦察机及时准确的提供了情报,而且明确提到,有两个大目标,初步判断为排水量在十万吨左右的超级航母。

虽然这架F35CJ很快就被击落了,但是它已经做出了贡献。

收到侦察报告,东乡祖望既激动、又担忧,因为只找到了第一舰队,没有发现几天前进入西太平洋的第二舰队。

当然,东乡祖望没有迟疑,立即下达了出动命令。

离得太近了,还不到七百公里,联合舰队随时有可能暴露行踪,也就有可能遭到第一舰队攻击。

只是,在第二舰队行踪不明的情况下,东乡祖望必须有所保留。

第四十八章 交战

第四十八章 交战

在安排攻击力量的时候,东乡祖望确实有点为难。

如果把全部战斗机都派去攻击第一舰队,接下来又发现了第二舰队,就无法抢在第一时间发动攻击。如果留下一部分战斗机,又无法确保一举干掉第一舰队,很有可能还得进行第二次打击。

当然,这不是最严重的问题。

东乡祖望只考虑了两分钟就做出了决定,即首先出动半数战斗机,确保用一次攻击重创第一舰队。如果侦察机发现了第二舰队,则出动剩下的战斗机,确保重创第二舰队,然后赶在天亮之前,再次发动攻击。

关键问题是:如何安排护航力量?

实战已经证明,中国海军舰载战斗机的性能更加先进,不管是J25M、还是J32,都比日本海军的F35CJ好得多。如此一来,在攻击第一舰队时,首先得考虑的就是能否突破舰队防空网。

为此,就得派遣足够多的护航战斗机,还得出动舰载预警机。

对联合舰队来说,这等于提高了空中打击的难度。

十一点不到,担任攻击指挥任务的四架E2F率先升空。因为预警机的速度慢,所以需要提前起飞。

随后,担任护航任务的三十二架F35CJ陆续从四艘航母上起飞。

必须承认,东乡祖望考虑到了最糟糕的结果,而且根据实际情况,力所能及的安排了护航力量。

当时,四艘“飞龙”级航母上总共只有三百四十架战斗机。

显然,这个数量比标准载机量还要少一些。主要是一些战斗机在粒子风暴中损坏,而联合舰队又一直没有得到补充。

这三百四十架战斗机中,已经有六十四架在执行侦察任务。

此外,舰队上空还有二十四架防空战斗机,每艘航母上还有六架防空战斗机。

如此一来,只剩下了大约二百二十架战斗机。在分成两个批次出动的情况下,一次只能出动一百一十多架战斗机,安排三十二架F35CJ执行护航任务,已经超过了正常时一比三的比例。

在东乡祖望看来,三十二架F35CJ足以吸引中国舰队的防空战斗机了。

护航战斗机的任务不是夺取制空权,而是吸引对方的防空战斗机,掩护攻击机群顺利发起攻击。

说得直接一点,只需要为攻击机群争取几分钟时间。

这么看来的话,三十二架F35CJ就不算少了。

护航战斗机升空之后,执行攻击任务的八十二架F35CJ开始起飞。

因为出动量巨大,所以四艘航母平均分配了攻击任务,八十二架F35CJ组成了四个攻击机群。

完成这些工作后,航母上的勤务人员没有松懈下来。

再过几分钟,在天黑后出发的三十二架侦察机就将陆续返回,而这些战斗机在补充了燃油之后,都将停在飞行甲板上。按照东乡祖望的判断,第一舰队的侦察机即将到来,因此第一舰队很有可能在遭到攻击之前派出攻击机群,也就有必要加强舰队防空,做好应付攻击的准备。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能够抢先发起攻击,东乡祖望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第一舰队无法及时发起攻击。

为此,担任攻击任务的机群没有绕行,而是径直飞向第一舰队。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让第一舰队没有足够的时间加强防空力量。

只是,幸运之神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日本侦察机发现第一舰队的时候,杨禹方也收到了电子军官的报告,战舰上的无线电监听设备侦察到了日本侦察机发出的雷达信号,并且判断出,日本侦察机用雷达持续照射了两艘航母。

也就是说,第一舰队已经暴露了。

杨禹方没有迟疑,立即命令在飞行甲板上待命的防空战斗机紧急升空,随后增派了四架舰载预警机。

按照他的命令,其他的战斗机在完成准备之后,都立即弹射起飞。

十一点之前,第一舰队上空的防空战斗机已经超过六十架,此外还有六架ZY1D在各个方向上巡逻,其中两架在舰队上空徘徊。不管日本战斗机从哪个方向进入,ZY1D都能及时发现,而且能够直接引导二十四架战斗机作战。接下来的两分钟内,相邻两个方向上的预警机也能投入战斗,得到预警机直接指挥的防空战斗机将增加到四十架。如果六架预警机全部到达,则有四十八架战斗机能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一支足够强大的防空力量。

杨禹方没有急着增派防空战斗机,因为他不想被动挨打。

虽然杨禹方是一名较为保守的指挥官,但是作为海航将领,他非常清楚,主动进攻才是取胜之道。

即便在不利的局面下,也要尽可能的把握住进攻机会。

为此,他留下了一批战斗机。

当时,两艘“昆仑山”级航母总共有二百二十架战斗机,除掉四十架侦察机、六十架防空战斗机、二十三架攻击机与一架出了故障的战斗机,还剩下九十六架战斗机,足以发动一次致命打击。

按照杨禹方的想法,在顶住了联合舰队的打击后,立即发动一次反击。

也许,无法消灭联合舰队,但是有足够的把握重创联合舰队。

从战场局面来看,只要能够重创联合舰队,就能消灭联合舰队,因为第二舰队很快就能赶到。

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顶住联合舰队的打击。

十一点过十分,舰队里的四艘巡洋舰率先启动雷达,以被动方式工作,随后八艘驱逐舰也启动了雷达。

只要发现了来袭机群,防空战舰能在数秒钟内调整雷达的工作模式。

也就在这个时候,杨禹方收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战术情报:一架攻击了巡洋舰的J25M在向东南方向飞行时,遭遇了日本海军舰载战斗机群。

在被日本战斗机击落之前,这架J25M汇报了敌情。

日本机群正朝着第一舰队飞来,预计在二十分钟后到达。

杨禹方没有迟疑,立即打破了无线电静默,下达了防空作战命令,同时联系了正在执行侦察任务的八架J32。

发现了日本机群,不等于发现了联合舰队。

杨禹方也想到,日本机群很有可能在起飞后调整飞行方向,不是直接飞过来,但是联合舰队肯定就在不远处。

五分钟内,第一舰队的防空部署达到最佳状态。

十一点二十分,一架J32在转向之后,遭遇了第二批日本战斗机,而且没有被日本战斗机发现。

尾随了两分钟后,这架J32获取了至关重要的情报:这是一批分成四个机群的攻击机。

十一点二十五分,另外一架J32终于发现了联合舰队,而且判明舰队里至少有四艘大型航母。

只是,这个时候,杨禹方已经来不及派出攻击机群了。

十一点二十七分,防空作战开始。

迎战F35CJ护航机群的是十六架性能更加先进的J32,负责指挥的则是两架在后方大约两百公里处徘徊的ZY1D。

虽然F35CJ机群也得到了E2F的支持,但是E2F的性能远远比不上ZY1D。

更重要的是,E2F只有四条指挥通道,只能同时指挥四架战斗机作战,而F35CJ是三十二架。

也就是说,只有半数F35CJ能够得到预警机支持。

此外,E2F对J32的探测能力也远远不足,还不到一百公里,根本无法为F35CJ提供有效支援。

这场空战没有什么悬念,J32率先在视距外发起攻击。

在二十二架F35CJ被击落之后,剩下的十架F35CJ不得不在近距离格斗中面对十六架性能更加出色的J32。

获得了兵力优势,J32没有放过E2F。

十一点三十二分,第一架E2F被J32用航炮击落。

虽然日本飞行员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但是在战斗机面前,预警机根本没有生存机会。两分钟不到,剩下的三架E2F全被J32击落。

十一点三十五分,第二场空战打响。

八十二架F35CJ在离第一舰队大概三百公里处,遭到了二十架J32与二十四架J25M拦截。

因为预警机被击落,护航战斗机又被打散,所以执行攻击任务的F35CJ没有获得必要的战术情报,也就没有及时发射反舰导弹。在遭到拦截之后,三十三架没有被中程空对空导弹击落的F35CJ别无选择,只能按照侦察机提供的情报发射了反舰导弹,然后赶在防空战斗机到达前转向逃逸。

按照杨禹方的安排,二十架J32前去追逐逃跑的F35CJ。

二十四架J25M没有追逐F35CJ,毕竟J25M的最大速度不比F35CJ快多少,也就不大可能追得上。

这些战斗机均在第一时间开始拦截F35CJ发射的反舰导弹。

这个时候,舰队里的防空战舰也陆续投入了战斗。

在战斗机与远程防空导弹的双重拦截下,日本战斗机发射的一百多枚反舰导弹中,只有不到二十枚突破了外围防空网。可惜的是,这些反舰导弹都是朝着第一舰队后方大约二十海里处飞去,而不是直接射向第一舰队,因此在重新锁定攻击目标之前,全部被战舰发射的防空导弹击落。

战斗结束的时候,除了一架J32在格斗中负伤之外,最大的损失就是消耗掉了一百多枚远程防空导弹。

十一点五十分,确认空中没有敌机之后,杨禹方下达了反击命令。

第四十九章 果断反击

第四十九章 果断反击

首轮攻击结果,让东乡祖望大失所望。

虽然还无法确定第一舰队是否遭到打击,但是出动的一百一十四架战斗机,只有不到二十架返回,四架预警机全部被击落,表明第一舰队的防空能力十分强大,而且很有可能提前做好了防空准备。

当然,东乡祖望没有放弃。

这个时候,他也不能放弃,因为第一舰队的侦察机已经发现了联合舰队,而第一舰队肯定会立即发起反击。

能否顶住第一舰队的反击?

东乡祖望没有多大希望,而他能做的,只是尽快安排第二轮攻击。

此外,东乡祖望还意识到,只要第一舰队的防空力量不是吹嘘的那么强大,那么在顶住了第一轮攻击之后,已经没有多少防空力量了,因此只要及时发动第二轮攻击,就很有可能重创第一舰队。

正是如此,东乡祖望在十一点四十分左右就安排第二批攻击机群升空。

这次,他安排了二十四架F35CJ执行护航任务,而且把支援的E2F提高到六架,确保每架战斗机都能得到预警机支持。

如此一来,执行攻击任务的F35CJ为八十六架。

因为有四架F35CJ在起飞前出了故障,所以实际出动量仍然是八十二架。

在战术安排上,东乡祖望决定让护航战斗机与攻击机群分头行动,即护航战斗机去吸引中国战斗机,攻击机群则绕到第一舰队南面,从超低空突防,争取在暴露行踪之前发射反舰导弹。

可以说,东乡祖望豪赌了一把。

如果第一舰队的防空网依然严密,那么单独活动的攻击机群肯定会遭到屠杀。

要知道,性能再先进的战斗机,挂上几吨弹药之后,都不可能与防空战斗机格斗,也不可能战胜防空战斗机。

东乡祖望这么安排,主要基于一个前题,即第一舰队将立即发动反击。

如果让攻击机群跟在护航战斗机后面,很有可能在途中遭遇中国战斗机,也就不可能顺利到达第一舰队附近。

只有避开第一舰队派出来的攻击机群,才有望攻击第一舰队。

这么安排,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即在遭遇了第一舰队的攻击机群之后,护航战斗机可以毫无顾忌的投入战斗。说得直接一点,等于延伸了联合舰队的防空网,增添了一道防空拦截线。

显然,东乡祖望非常清楚,联合舰队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不能在这场战斗中消灭第一舰队,也要尽可能的保全联合舰队,而不是与第一舰队拼个鱼死网破。

别忘了,第二舰队还没出现呢。

十一点五十分,第一架执行护航任务的F35CJ升空。因为不急于赶路,所以伴随行动的E2F被安排在F35CJ后面起飞。

这个时候,杨禹方才下达了反击命令。

十一点五十二分,第一架J25M从“昆仑山”号上起飞。

因为所有J32都已升空,而且绝大部分在之前的防空作战中用光了弹药,所以执行攻击任务的都是J25M。

按照杨禹方的安排,在攻击机群升空之后,J32将陆续返航补充弹药。

这个时候,第一舰队的缺点暴露了出来:两艘航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放出九十多架战斗机,再回收数十架战斗机。即便不考虑官兵素质,也不可能让返航的战斗机及时起飞。

以当时的情况,最快要到八日凌晨一点二十分,第一舰队的防空力量才能得到增强。

在此之前,第一舰队的防空力量肯定是个问题。

零点二十五分,在经过半个小时的紧张作业后,九十六架J25M全部升空。还好,这次没有战斗机出故障。

这个时候,联合舰队派出的第二批攻击机群已经出发了十分钟。

因为首先升空,所以F35CJ护航战斗机群在零点三十分左右,已经向第一舰队所在方向飞行了大约两百公里。

后面,执行攻击任务的八十二架F35CJ没有向西飞行,而是在编组之后向南飞行大约三百公里之后,再转为向西飞行四百公里,然后转为向北飞行,从南面逼近第一舰队。为了隐蔽行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