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来西亚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只是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与美国不怎么搭调。

相对而言,泰国是东南亚地区,除新加坡之外,与美国关系最密切的国家,而且总能及时从美国买到先进装备。比如在上个世纪末,泰国就通过美国,从西班牙采购了了一艘小型航母,成为该地区的海军强国。

当然,在东南亚的军备竞赛中,也少不了中国的身影。

早在本世纪初,新加坡决定从德国购买“豹2”主战坦克,并且按照“豹2A6”的标准进行改进后,马来西亚就通过巴基斯坦,获得了一批中国的主战坦克,以增强在柔佛地区的军事力量。

在泰国,中国也是主要军火提供商。

至于老挝、柬埔寨与缅甸,更是中国军火企业的常客。别的不说,柬埔寨陆军的所有枪支都来自中国。

在东南亚地区,军火贸易正是大国博弈的直接体现,也是小国基本政策的直接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买哪个国家的武器,不是由武器价格决定,而是由政治倾向决定,或者说由国家安全战略决定。

比如,新加坡就没有购买过中国的军火。

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后,“中国造”的形象有所改变,AIP动力潜艇、主战坦克、远程火炮、先进战斗机、防空系统、电子战机、小型预警机等主战装备都得到了认同,在国际市场上也卖得非常火爆,连一向购买美制装备的一些国家,比如沙特与阿联酋,都成为了中国军火商的客户,沙特采购了八架ZDK03S型预警机,阿联酋则购买了两艘AIP潜艇,但是中国军火商在新加坡的推销活动却接连败走麦城,相继在“多用途先进战斗机”、“先进常规潜艇”、“远程火炮”等项目中败给欧美厂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二零二零年,新加坡当局放弃了性能更加先进、价格更加低廉、供货更加及时的中国火炮,转而从法国引进了一批相当昂贵的火炮。

这个选择,足以说明新加坡的政治立场。

可以说,在新加坡当局眼里,国家利益超过了民族利益,即使八成以上的新加坡人是华裔,而且汉语是官方语言。

与新加坡相比,越南的国防政策更加极端。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越南主要依靠来自俄罗斯的军火。在此之后,随着美国加大了在东南亚地区的投入,开始寻求更可靠的合作伙伴,越南成为美国军火商的坐上宾,也成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最大军火贸易国。

到二零二六年底,越南总共进口军火四百八十七亿美元,其中四百二十三亿来自美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四百二十三亿美元的军火合同中,差不多由三百七十亿美元以易货方式进行,而越南拿来交换军火的物资,主要就是在南海争议海域开采的石油,以及油田的开采权。

可以说,越南的所作所为,好几次差点引发战争。

比如二零二六年,越南宣布将南威岛附近的海上油气田的开采权转让给美国企业,中国随即发表外交抗议,并且派遣舰队进入油田开采区域,越南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如果不是越南当局随后宣布,在项目竞标中,美国企业涉嫌行贿,违背了竞标规则,取消之前做出的决定,不然战争将在所难免。

既然有把中国视为敌人的国家,也有把中国当成朋友的国家。

最突出的,就是老挝与柬埔寨。

此外,缅甸也高度依赖中国的支持。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缅甸早就在西方国家的全面封锁下崩溃了。

当然,也有比较中立的国家,比如马来西亚与泰国。

可以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东盟地区的格局已经非常明显,各个成员国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已经选择了队伍。

腾耀辉提到克拉地峡,正是要让牧浩洋注意这些问题。

从根本上讲,在克拉地峡开凿运河,只是政治手段,或者说是借此机会激化东盟的内部矛盾。

只要东盟出现分化,那么美国主导东南亚局面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作为新兴强国,中国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离开青岛的时候,牧浩洋很有感触。

作为统帅,他严重欠缺经验,更缺乏长远的战略目光与从整体上考虑问题的能力。

更让他感触的是,矛盾总是来自内部。

东盟有内部矛盾,中国也有内部矛盾。

所幸的是,腾耀辉的态度很明确,即便得到了易援朝的任命,他也不会认同易援朝的对外主张。

这在牧浩洋的预料之中,因为腾耀辉是一个比黄峙博还要积极主动的将领。

事实上,这也正是海军将领的特点。

可以想像,即便五年之后,腾耀辉出任总参谋长,黄峙博坚持的建军方针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也许腾耀辉会有所侧重,把海军提到更高的位置上,可是他绝对不会改变积极主动的处事方法。

也许,腾耀辉能把中国军队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第七十一章 打捞沉船

第七十一章 打捞沉船

回到总参谋部,牧浩洋向黄峙博汇报了青岛之行的收获。

黄峙博也松了口气,至少腾耀辉不会在谈判桌上输掉已经到手的战果,说不定还能获得更大的收获。

既然黄峙博不反对,腾耀辉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谈判团里的军事代表。

三天后,腾耀辉回到北京,开始为谈判做准备。

虽然他打算首先拜访黄峙博,然后去拜访陆风烈与傅秀波,但是在他赶往总参谋部的途中,黄峙博给他打了电话,让他先去元首府,向易援朝汇报工作安排之后,再以准备谈判为由来总参谋部。

腾耀辉不是傻蛋,立即按照黄峙博的意思去了元首府。

原因很简单,如果他先去总参谋部,肯定会让易援朝后悔,至少会让易援朝觉得自己选错了人。

要知道,五年后,腾耀辉要想出任总参谋长,必须得到易援朝的支持。

在腾耀辉回到北京之前,牧浩洋就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前往布莱尔港,考察港口基础设施的损失情况。

这么做,也主要是为了避嫌。

不管怎么说,是牧浩洋指挥舰队取得了胜利,也是他制订了总体战争计划,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应该由他代表中国军队参与谈判。如果他留在北京,只会给人造成错觉,即他在与腾耀辉竞争。

离开是非之地,也让牧浩洋倍感轻松。

高层的斗争非常激烈,而作为海军中将,牧浩洋很有自知之明。很多时候,连黄峙博都无能为力,他自然得有多远躲多远了。

来到布莱尔港,牧浩洋就见到了前来接他周渝生、庞跃龙与马明涛。

虽然只有几天时间,但是陆战队修复了机场跑道,还建起了新的营地,以及一座小型燃料库。港口的维修工作还在进行,最快要到月底,才能迎接第一艘运输船。现在,所有船只都在港外锚泊,由驳船运送货物。

“你回来的正是时候,我们正在考虑一件事情。”

“什么事?”

“到了港口,我们再说。”周渝生笑了笑,没让马明涛把话说下去。

“这么神秘?”牧浩洋也笑了笑,说道,“你们几个,不会打算给我一个惊喜吧?别忘了,我是陆战队的特种兵。”

“得了,没跟你开玩笑。”庞跃龙笑着摇了摇头。

不多时,几人来到港口。见到聚集在一起的几艘拖轮,牧浩洋立即明白过来,马明涛说的事情与日本战舰有关。

“前期勘测工作已经结束,我们做了初步估计,打捞‘翔鹤’号的难度不是很大,另外一艘航母就别想了。”马明涛掏出几张图纸,递给了牧浩洋。“‘瑞鹤’号在沉没之前就断成两截,没有打捞价值。如果上面批准,也最多交给打捞公司,当废钢铁卖掉。我们几个想法是,能不能争取到一笔资金,把‘翔鹤’号打捞起来,然后当成战利品拖回去,让国内民众也开开眼界。”

“搞展示?”

马明涛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这不是展示,而是在羞辱日本。”

“有什么不好吗?”周渝生看了牧浩洋一眼,说道,“如果不是东海海沟太深,而且战场在日本管辖范围内,腾司令早就这么做了。”

牧浩洋暗自叹了口气,他们几个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

只是,有必要这么做吗?

“总共需要多少资金?”

“不会超过一亿。”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你现在还是海军装备建设负责人,一亿以下的项目,不用向总参谋长申报。相信腾司令肯定不会反对,从几个项目总抽调几笔资金,或者单独成立一个项目,不会有问题。”周渝生把住牧浩洋的肩膀,说道,“再说了,就算告诉黄总,他也不会反对。一百多年来,我们还是第一次俘获日本战舰。”

牧浩洋翻了下白眼,觉得黄峙博确实有可能动心。

“其实,你得换个方式来处理这件事。”

“怎么换?”

“这艘战舰是日本支持印度发动侵略战争的铁证。”马明涛笑了笑,说道,“停战谈判即将开始,有证据在手,对我们肯定更加有利。”

“你小子……”

“我说的是实话,不然你得空手去新德里。”

“参加谈判的不是我,是腾司令。”

几个人都是一愣,有点无法相信的看着牧浩洋。

“高层的决定,我也改变不了,不然我不会回来找你们几个。”

“黄总没有帮你争取?”庞跃龙问了一句。

“黄总争取了,不过被元首驳回。”牧浩洋勉强笑了笑,说道,“不过,这也是好事,至少不用为谈判操心,可以过几天安稳日子了。”

“那我的事……”马明涛有点急了。

“放心吧,我已经跟黄总说了,而且黄总也答应去找老李谈谈,过几天就会给你正式任命。”

马明涛这才松了口气,还使劲的拍了牧浩洋几下。

“舰队那边没什么问题吧?”

“昨天我才过来,老杨做事很稳妥,没什么好担心的。”周渝生笑了笑,说道,“他也觉得,有必要把‘翔鹤’号捞起来。”

“是吗?”

“当然,你不信打电话问他。”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老杨不喜欢出风头,他的目的肯定与你们不一样。”

“这……”

“我就说过,骗不了这小子。”庞跃龙赶紧上前,说道,“老杨的意思是,捞起来后先让造船厂的工程师从里到外研究个透彻,搞清楚日本的造舰水平,以及日本在航母设计上的基本思路。等到展示之后,再拖到外海,给海军战舰与海航战机当靶子,检验一下我们的反舰武器,也算是废物利用。”

“这个理由还说得过去。”

“当然,得首先进行展示。”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行,我帮你们打报告,但是不保证黄总会不会批准。”

“如果黄总不批准,我就去发动舰队官兵捐款。如果所有海军官兵都加入,每个人只需要出两百块。”周渝生说得很严肃,不像在开玩笑。“我相信,海军官兵再穷,拿两百块出来肯定不是问题。”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跟他搭白。

港口的建设进度并不快,主要就是日本战舰堵塞了水道,必须首先把深水航道里的沉舰捞起来。

第二天上午,牧浩洋接到了黄峙博的电话,动身返回总参谋部。

路上,牧浩洋起草了打捞“翔鹤”号的报告。

虽然他觉得,把日本战舰拖回去展示有点过于招摇,但是对日本航母进行彻底研究,肯定能获得不少有用信息。别的不说,通过“翔鹤”号能够获得日本舰用钢材的强度标准,从而在研制反舰武器的时候提供参考。

为了说服黄峙博,牧浩洋重点提到了“翔鹤”号的军事参考价值。

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牧浩洋还利用了职务之便,即把打捞“翔鹤”号算在了装备经费开支之中,从海军的装备经费里直接拨款,不用单独申请款项。因为预算不到一亿,所以可以先斩后奏。

到时候,大不了去找腾耀辉的麻烦,让腾耀辉批准这笔开支。

只要腾耀辉点头,黄峙博是否答应都无关紧要,因为钱由海军出,而且海军的装备开支应该有节余。

为此,牧浩洋回到总参谋部后,没有直接提到这件事。

当时,他也没有机会提到这件事,因为黄峙博让他回来,是为了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印度大选将在下周开始,最快能在月底结束。看守政府已经发出外交照会,让我们在九月四日派谈判代表团前往新德里。”

“提前了差不多一个月。”

“问题不是很大,主要准备工作由外交部负责,与我们没有多大关系。”黄峙博端着茶杯走了过来,“老腾回来后,跟我提到了开凿克拉运河的事,而且提出,这是我们的重要谈判筹码。”

牧浩洋愣了一下,有点不大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我们肯定会要求印度租让布莱尔港,也就得提出一个合理的理由,而开凿克拉运河就是我们的理由。”

“有什么关系?”

“如果由我们投资开凿克拉运河,就得在附近获得一处前进基地,以便运送物资,更能保证运河在我们的控制之中。”

“这只会激化东南亚地区的矛盾。”

“即便我们不这么做,东南亚也会变成火药桶。”黄峙博笑了笑,说道,“只是存在一个问题,即元首与总理都不会批准这个计划。其中的原因,老腾应该跟你说过。所以我们得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解决?”

“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

“你的意思是……”

“如果有人愿意投资开凿运河,就不用政府出面,完全属于商业行为。”

“谁愿意当冤大头?”

“有钱人不少,得看能否说服他们。”黄峙博叹了口气,说道,“我已经跟盛世平通了电话,他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要求我们给出更加详细的方案。”

“军队只负责打仗,不负责经济建设,而且我们也不是经济学家。”

“盛世平要的是安全保证。”

“这……”

“投资都有风险,而这种战略投资的最大风险就是战争。我觉得,你最适合去说服盛世平,让他相信,在克拉运河上的投资绝对不会亏本。”

“黄总,你太看得起我了。”

“别忘了,是你指挥军队打赢了这场战争,而且你还非常年轻,肯定能够等到运河通航的那一天,而我这种老头子恐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黄峙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