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掉护航战斗机,只有不到四十架战斗机执行攻击任务,根本达不到饱和攻击的最低标准。”

杨禹方没有反驳,他对航空作战了如指掌。

“从国内调动战斗机呢?”章玉廷问了一句。

“这也是个办法,J11C、J20等重型战斗机在进行两次空中加油之后,作战半径都在四千五百公里以上,足以完成攻击任务。问题是,需要动用多少架加油机,才能支撑起一次足够大的空中打击?以出动六十架攻击机与二十架战斗机为准,在八个小时内进行两次空中加油,至少需要动用二十架大型加油机。因为第二次加油必须安排在攻击之后,加油空域在舰队附近,所以还要为这十架加油机提供空中加油,总共需要三十架大型加油机,而空军与海航总共只有二十架大型加油机。”

“让舰载战斗机承担部分作战任务。”

“可以这么安排,只是动用岸基航空兵,我们的作战意图就将暴露,而岸基战斗机最快也要四个小时后才能到达。在这四个小时里,印日联合舰队可以航行近百海里,还有足够的时间组织防空作战。”

杨禹方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牧浩洋的意思。

“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只是必须有取有舍。我们只能盯住某一支舰队,先打开进入印度洋的大门,再考虑接下来怎么打。”

“什么办法?”周渝生问了一句。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急着开口,而是掏出香烟点上了,似乎在故意钓胃口。

第二十三章 坚持主见

第二十三章 坚持主见

一根烟抽完,牧浩洋才打破沉默。

“我的想法是,调动空军与海航的大型加油机,支援返航的舰载战斗机。”

“这……”

“首先,加油机只需要在攻击发起前大约两个小时起飞,就能及时赶到,因此就算暴露了战术意图,印日联合舰队也只有两个小时的反应时间。其次,可以留下足够多的舰载战斗机执行防空任务,应付可能遭到的反击。最后,还能在完成攻击之后,迅速组织第二次进攻行动。”

“第二次?”杨禹方锁紧了眉头。

“在此期间,舰队将进入马六甲海峡,预计八个小时之后就能通过狭窄海域,然后发动第二次攻击。”

杨禹方迅速思索了一番,随即点了点头。

“只是,这么做,也有非常致命的问题。”

“什么问题?”

“第一,印日联合舰队仍然有足够的时间完成防空准备,甚至能调动岸基战斗机,增强防空力量,因此出动八十架战斗机,能否完成打击任务是个未知数。其次,舰队必须在机群出发后向马六甲海峡航行,并且出动战斗机掩护到达的加油机,不然加油机很有可能遭到攻击,如此一来,舰队剩下的防空战斗机将非常有限,还将进入日因联合舰队的打击区域,自身安全没有保证。最后,如果第一次打击行动的效果不够理想,损失了太多的战斗机,别说立即发动第二次打击,舰队进入印度洋后能否继续作战都是个问题,说不定得退回来,补充战斗机之后再进军印度洋。”

“也就是说,打击行动完全没有价值。”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毫无疑问,战场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不管怎么打,我们的胜算都不大。”

这下,几名高级指挥官都沉默了。

“我的意见是……”

牧浩洋刚开口,跟随马明涛来到舰队的一名情报人员急匆匆的赶了过来,把一份翻译出来的密电交给了马明涛。

迅速扫了一眼之后,马明涛把电文递给了牧浩洋。

看完,牧浩洋笑了起来,随后把电文递给其他人传阅。

二部提供的最新情报,日本海军向部署在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的F35C联队下达了作战动员命令。

情报非常详细,这批战斗机将在二十五日夜间八点起飞。

随同行动的,还有日本空军的八架K767大型加油机。

虽然从理论上讲,F35C在转场配制的情况下,只需要一次空中加油,就能从嘉手纳飞到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空军基地,但是加油地点必须在航程中段,即F35C机群在飞行三千五百公里,即将耗光机内燃油的时候进行。而K767在为八架F35C提供燃油时,最大支援半径不到三千五百公里。

也就是说,除非日本空军出动更多的K767,不然F35C机群将进行第二次空中加油。

“如果进行第二次空中加油,F35C不需要采用转场配制,不用携带外挂副油箱,甚至还能在内部弹舱里挂上几枚空对空导弹。”杨禹方迅速完成计算,“只是,第二次空中加油必须安排在马六甲海峡里面。”

“如果进行第二次空中加油,是否是印度空军派遣加油机?”

杨禹方点了点头,说道:“如果只是日本空军动用加油机,只进行一次空中加油是最合理的安排。”

牧浩洋朝马明涛看了过去。

“印度那边还没有消息,如果获得了情报,老李会立即转告我们。”

“催一下,尽快确定下来。”

马明涛点了点头,对那名情报院吩咐了几句。

“根据这份情报,我们可以做出相应推断。”牧浩洋点上烟,说道,“F35C机群在晚上十点出动,在不携带外挂副油箱的情况下,经济巡航速度为每小时一千二百公里,算上两次空中加油的时间,将在二十六日清晨六点到七点之间到达目的地。也就是说,战争将在这个时间附近打响。”

“也许稍微提前一些。”马明涛嘀咕了一句。

牧浩洋笑了笑,让他把话说完。

“即便为了安全起见,印度也有可能在F35C机群进行了第二次空中加油,飞往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时候发动战争。按照老杨的判断,F35C携带了对空弹药,那么这种可能性更大。”马明涛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印度陆军在二十四日夜间进行战争准备,而我们得到的情报是,战前准备时间在二十四小时到四十八小时之间。因为演习计划已经比预定推迟了好几天,所以印度陆军需要的准备时间将大大缩短。到二十六日清晨,已经有三十多个小时了。”

“还得考虑巴基斯坦陆军的部署情况。”周渝生替马明涛说了一句。

马明涛点了点头,说道:“拖下去,局势只会变得对印度不利。从战略上讲,在地面战争开打之前,我们没有必要进入印度洋。开战时间越晚,巴基斯坦陆军的准备越充分,印度攻占锡亚琴冰川的难度就越大,付出的代价也越大。达到某个临界点后,印度将无法攻占锡亚琴冰川。”

“重要的是,印度当局不可能知道什么时候达到临界点。”周渝生又插了一句。

马明涛笑了笑,说道:“这是最微妙的地方,在前景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印度的唯一选择就是在条件成熟后发起进攻。到二十六日凌晨,印度陆军就能完成进攻准备,联合舰队也将到达布莱尔港。”

“开战的必要条件全部到位。”周渝生简直在跟马明涛唱双簧。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俩一唱一合,把白的都能说成黑的。”

“我们是在分析局势,而且有足够的依据……”

牧浩洋压了压手,打住周渝生,说道:“这样的话,我们确实没有必要赶路,可以先看看再说。”

“可是……”

“当然,绝对不能因此错过消灭联合舰队的最佳时机。”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如果老马的分析没有错,那么在联合舰队进入布莱尔港之后不久,印度陆军就会发动进攻,我们就有理由攻击联合舰队了。”

“继续采用原来的方案。”

“准确的说,是我们在昨天订下的作战计划,舰队去泰国湾,印度打了第一枪,立即发动空中打击。”

周渝生点了点头,表示支持牧浩洋的提议。

杨禹方与章玉廷都点了点头,没有提出反对意见,马明涛更加不会反对,因为最初就是他提出在泰国湾发动攻击。

说好之后,牧浩洋给黄峙博做了汇报。

得到的答复仍然模棱两可,让他继续等待时机。

黄峙博也没办法,因为傅秀波仍然没有批准借道泰国领空的作战方案,也没有给出否决答复。

二十五日凌晨…过,中国舰队在阿南巴斯群岛附近转向。

半个小时后,牧浩洋让舰队把速度降低到了十六节。

还有差不多二十四小时,舰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机动,没有必要全速航行。因为已经以三十三节的速度航行了三十多个小时,所以也应该减速,给常规动力战舰减负,不然迟早要出问题。

航母与巡洋舰的问题还不大,两种战舰的最大航速都在三十四节以上,“北京”级巡洋舰在试航的时候,还以满载排水量跑到了三十五点七节。可是驱逐舰与护卫舰的最大设计航母都在三十三节以下,要想达到三十三节,必须让动力设备超负荷运转,持续工作太旧必然会出故障。

牧浩洋的麻烦解决了,今井利村的麻烦却没有解决。

虽然按照与印度达成的秘密协议,在战争打响后,由今井利村统一指挥舰队作战,印度则派遣将领指挥空中作战。因为日本没有派遣地面部队参战,所以地面战斗与日本没有任何关系。

问题是,达成协议的时候,日本海军计划派遣“赤城”号参战。

现在,“赤城”号来不了,日本海军只派遣了两艘小型航母,即便算上F35C舰载航空兵联队,做出的贡献也比印度海军小得多,所以印度海军对指挥权提出异议,要求今井利村交出指挥权。

这让今井利村非常恼火。

还好,此事惊动了中岛俊夫,加上巴基斯坦已经开始进行战争动员,印度当局面临不打也得打的局面,只能做出让步。

相对而言,指挥权只是次要问题。

在今井利村看来,印度海军已经有半个世纪没有打过仗了,而日本海军在八年前经历了东海战争,所以即便由印度将领担任舰队司令官,也是由他来指挥战术行动,轮不到印度将领说三道四。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战术安排上。

按照最初安排,“赤城”号航母战斗群将与“维克拉马迪亚”号航母战斗群组成第一舰队,前往苏门答腊岛西南海域,“维拉特”号航母战斗群与“维克兰特”号航母战斗群组成第二舰队,留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附近。在四艘航母的封锁下,不管中国舰队走马六甲海峡、还是走巽他海峡,都不可能安然进入印度洋。

问题是,“赤城”号没有来,而“翔鹤”号与“瑞鹤”号根本顶替不了“赤城”号。

这下,作战部署成了大问题。

第二十四章 裂痕

第二十四章 裂痕

与牧浩洋一样,进行作战部署的时候,今井利村必须考虑敌人的情况。

严格说来,只有在掌握了敌人的战术部署与战术行动之后,才能根据作战目的进行作战部署。

这样一来,牧浩洋遇到的问题,也成了今井利村的难题。

虽然中国舰队只有两个选择,但是多出一个选择,等于多了一个变数,对作战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没有绝对实力优势的情况下,今井利村必须合理应有手里的兵力。

为此,他就得在进行作战部署之前做出准确判断。

针对这个问题,今井利村早就有所准备。

首先,日本与印度各出两艘潜艇,日本潜艇部署在巽他海峡两端,印度潜艇则部署在马六甲海峡两端。

只是,这并不见得十分可靠。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每天有上百艘船只通过。因为马六甲海峡过于拥挤,加上油价持续走高,航运业更加依赖超级货轮来降低平均成本,所以越来越多的货轮改走巽他海峡。

这样一来,潜伏在海面下的潜艇很有可能无法发现中国舰队。

为此,今井利村做了第二手安排。

按照他的要求,日本情报机构向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与新加坡派遣了数十名间谍,以游客、商务旅行人员等身份前往巽他海峡与马六甲海峡两岸,在海峡最狭窄处潜伏下来,监视过往舰船。

为了保险起见,日本情报机构还调整了侦察卫星的运行轨道。

只是,侦察卫星更靠不住。因为即便重点监视巽他海峡与马六甲海峡,也只能做到每两个小时通过一次,且只能持续六个小时,而中国舰队通过巽他海峡只需要半个小时,通过马六甲海峡最狭窄处也只需要两个小时,所以只要掌握了日本侦察卫星的运行轨道,就能让舰队避开侦察时段。

可以说,今井利村没有足够有效的办法监视两条海峡。

不能确定中国舰队什么时候进入海峡,在作战部署上,今井利村就得面对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即以哪个方向为重。

如果中国舰队走马六甲海峡,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安达曼海。

如果中国舰队走巽他海峡,则应该把重点放在苏门答腊岛西南海域。

显然,在只有一艘大型航母的情况下,无法照顾周全。

今井利村必须做出事先判断,以确定应该把重点放在哪里。

按照他的判断,中国舰队走巽他海峡的几率更高。一是巽他海峡更短,中国舰队全速航行能在半个小时内通过。二是巽他海峡的平均水深超过了新加坡海峡、即马六甲海峡中最狭窄的一段,可供大型战舰通过的航道更宽。三是巽他海峡直接面向印度洋的广阔海域,离开之后就能进行大范围战术机动。四是走巽他海峡,能够绕过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也就能够避开印度设在安达曼海的第一道防线。

这些有利条件,都将成为中国舰队走巽他海峡的关键因素。

根据这个判断,今井利村认为应该把“维拉特”号部署到苏门答腊岛西南,同时增加两艘小型航母。因为中国舰队不大可能走马六甲海峡,所以只需要“维克拉马迪亚”号与“维克兰特”号坐镇安达曼海。

这么部署,还有一个好处,即印度与日本的舰载航空兵分开行动,便于指挥。

客观的讲,今井利村的部署没有问题。

别的不说,印度海军与日本海军的指挥系统就无法相互兼容,特别是航空作战,如果联合行动肯定有很大的麻烦。原因很简单,印度海军的主力舰载战斗机是Mig29M,而日本则是F35C与F35B。如果在战斗中同时使用两套指挥系统,肯定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导致惨败。

此外,Mig29M与LCA的作战半径都比较短,更适合在安达曼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