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舰能够拦截二百三十二枚弹道导弹。只是在实战中,主要采用二对一的拦截方式,因此只能拦截一百一十六枚弹道导弹。

从数量上计算,只要美军行动果断,标准3就能拦截所有来袭的弹道导弹。

虽然从经济上看,用两枚价值八千万美元的标准3拦截那些价值还不到一百万美元的战术弹道导弹很不划算,但是比起让弹道导弹击中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航母,以及携带了大量弹药的战舰,账就不能这么算了。

十一艘战舰,以每秒一枚的速度,分别从前后两套垂直发射系统里把标准3射了出去。

不到半分钟,就有近两百枚标准3升空。

不可否认,美军作战系统的反应速度非常快。

“宙斯盾”系统在设计的时候,主要针对前苏联的反舰导弹饱和攻击,因此具备强大的抗饱和打击能力,以及飞快的反应速度。升级为海上战区反导系统后,“宙斯盾”的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

按照美军的设计标准,三航母战斗群里的护航战舰,足以应对如同伊朗这种中等国家发动的弹道导弹饱和攻击。

抗击一百枚弹道导弹,算不上特殊要求。

只是在巡洋舰与驱逐舰用“宙斯盾”锁定来袭的弹道导弹,准备为标准3提供中继制导指令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

在战舰的雷达屏幕上,导弹群突然扩大了数倍,导弹数量急剧增加。

顷刻间,一百来枚弹道导弹变成了两百多枚,而且数量还在增加,半分钟后就变成了四百多枚。

怎么回事?

顿时,战舰的防空作战人员手忙脚乱,拦截行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百零三章 电磁打击

第一百零三章 电磁打击

短暂的混乱之后,美军搞清楚了情况。

导弹数量没有增加,而是弹道导弹在到达弹道顶点后,弹体与弹头分离,一些弹道导弹还施放了诱饵弹头。

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情况并没好转。

虽然“宙斯盾”系统具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能在复杂的回波中辨别真伪目标,引导导弹攻击弹头,而不是比弹头更抢眼的弹体,但是来袭导弹太多了,弹体在重返大气层的时候分裂出大量与弹头大小相当的碎片,那些与弹头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的诱饵弹头更加难以辨认。

在“宙斯盾”系统辨别真伪目标时,最先发射的四十多枚标准3已经逼近目标。

结果让美军指挥官非常居丧,四十多枚标准3只击落了不到十枚弹头,大部分反导导弹都击中了弹体碎片与诱饵弹头。

随着越来越多的弹体跌入大气层,作战环境急剧恶化。

麻烦还不止这些,在辨别真伪弹头的时候,美军防空人员发现,分离的弹头没有沿着抛物线弹道进入大气层。

也就是说,这些弹头都有末段机动能力

到这个时候,美军别无选择,只能对所有可能是弹头的目标进行拦截。

具备末段机动能力的弹头,可以采用任何飞行线路逼近目标,也就有可能混在弹体产生的碎片、以及诱饵弹头中间。

在单价高达四千万美元的标准3迎击那些毫无价值的弹体碎片时,美军防空战舰开始为标准2预热,准备进行补充拦截。

最大射高仅有三十公里的标准2blocd4型防空导弹无法对付大气层外的弹道导弹,但是能够拦截进入大气层的弹头。虽然标准2的拦截效率远远比不上标准3,但是美军没有别的反导导弹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第一枚弹道导弹的弹头在美军航母战斗群北面六十公里处,大约三十公里的高空引爆。

电磁战斗部的杀伤范围之有二十五公里,没有对战舰构成威胁。

只是,这枚电磁战斗部足以摧毁最后一批标准3,为跟在后面的弹头打开土方通道。

强大的电磁干扰,立即让所有反导导弹失效。

美军指挥官肯定大惊失色,可是到这个时候才明白过来,已经来不及了。

五秒钟后,第二枚弹头在离航母战斗群大约四十公里处爆炸。

紧急关头,美军航母战斗群指挥官给数百公里外的防空战斗机下达了一条命令:不惜代价的拦截来袭敌机。

虽然灾难还没发生,但是美军指挥官猜到了志愿军的意图。

弹道导弹不是用来对付战舰的,而是用来摧毁战舰上的电子设备,让航母战斗群失去防御作战能力。

导弹突击成功后,志愿军的战斗机就能任意屠宰美军战舰。

对付完全丧失防御能力的战舰,别说重型反舰导弹,几枚精确制导炸弹就能把一艘“尼米兹”级航母送到海底。

随后,第三枚弹头在离美军航母战斗群二十公里处爆炸。

位于战斗群北面的两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与两艘“伯克”级驱逐舰立即瘫痪,品字型航母编队中,位于右下角的“斯坦尼斯”号也受到了影响,飞行甲板上的十多架战斗机上的电子设备全部被烧毁。

航母战斗群里发生的事情全在E2D的掌握之中。

此时,皮特上校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志愿军的打击对象不是运输船队,即便H6发射的反舰导弹正在飞向永兴湾,但是航母战斗群受到的威胁更大,联军必须全力保护航母战斗群。

那些紧急起飞的舰载防空战斗机肯定无法拦截正在奔袭的志愿军战斗机。

皮特上校没有迟疑,赶紧给联军的防空战斗机下达了命令,协助航母战斗群,全力拦截志愿军攻击机群。

一时之间,数十架F22A与F15C调头飞往东朝鲜湾。

郁陵岛附近海域,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情况没有丝毫好转。在第三枚弹头爆炸后不到十秒钟,又有五枚弹头在航母战斗群附近爆炸。弹头的爆炸地点很分散,没有多少规律,只是间隔都在二十公里左右,确保任何一片海域都能在两枚弹头的打击范围之内。虽然美军指挥官已经意识到,志愿军并不清楚航母战斗群的准确位置,因此用全覆盖的方式发起进攻,那么志愿军在对航母战斗群发起致命攻击时,很有可能不会使用战斗机,而会使用隐蔽性更加出色的潜艇,但是战舰上的电子设备全部瘫痪,雷达无法工作,电台被烧毁,美军指挥官根本无法向联军司令部汇报情况。

两分钟内,数十枚电磁弹头在航母战斗群附近引爆。

海面上,三艘航母、五艘巡洋舰、六艘驱逐舰、两艘快速战斗支援舰全部瘫痪,只有隐藏在海面下的四艘攻击核潜艇没有受到影响。

空中战场上,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

紧急升空的舰载防空战斗机用AIM120C进行了外围拦截之后,没有撤出战斗,而是继续向志愿军攻击机群逼近。

西面,美国空军的F22A与F15C机群正在高速逼近。

虽然还在向航母战斗群突击的志愿军战斗机已经所剩无几,但是美军不敢大意,只要有一架敌机成功突防,航母战斗群都会受到威胁。

也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场防御战打响了。

H6发射的反舰导弹转向后,全都飞向永兴湾,攻击联军运输船队。在航母战斗群遭到攻击前,联军组织了拦截力量,八架F15C最先赶到,用AIM120C与AIM9X拦截了反舰导弹。只是在航母战斗群遭到攻击后,美军指挥官调整了防空作战部署,让没有拦截导弹的战斗机飞往东朝鲜湾。

最终,将近两百枚反舰导弹突破了联军的空中防线。

剩下的,只有由THAAD与“爱国者”组成的防空网了。

因为志愿军没有用弹道导弹攻击永兴湾,所以美军的战区防空系统与战术防空系统都能正常工作。

虽然美军增强了元山的防空力量,把THAAD与“爱国者”系统增加了一倍,但是同时拦截两百枚反舰导弹,难度仍然非常巨大。

从战略上看,运输船队的重要性不亚于航母战斗群。

联军要想及时开辟第二战场,在朝鲜东部沿海地区发起进攻,迫使即将入朝的志愿军地面部队在沿海地区决战,就得保住运输船队,让第一陆战师及时获得作战物资,也得保住为第一陆战师提供支援的航母战斗群。

如果运输船队遭到攻击,第一陆战师无法及时北上,联军将错失最后的机会。

不管美军是否承认,打成这个样子,只能说明,联军指挥官太轻视志愿军的反击决心与反击能力了。

只是,在美军航母被炸上天之前,战斗就不会结束。

联军积极组织防空拦截,集中力量对付奔袭航母战斗群的志愿军攻击机群时,美国的导弹预警飞行发现了第二批弹道导弹。

志愿军竟然在短短十五分钟内发射了第二批弹道导弹

皮特上校在倍感惊讶的同时,也从头凉到脚。

在他看来,这批导弹才是真正的“航母杀手”。导弹装的肯定不是电磁战斗部,而是用来打击航母等大型水面战舰的高爆战斗部。虽然弹道导弹的弹头不见得比反舰导弹大,但是凭借每秒两千千米以上的速度,弹道导弹弹头的威力比反舰导弹大得多,一枚五百公斤重的弹头就能瘫痪一艘航母。

此时,皮特上校能做的,就是祈祷那些弹道导弹的精度不够高。

只是他知道,这多半是奢望。

不管那些导弹是否来自中国军队,在使用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战舰时,志愿军很有可能使用集束战斗部,而不是单一的高爆战斗部。集束战斗部很难击沉航母这样的大型战舰,却能有效瘫痪航母,让航母失去作战能力。如果采用了具有穿甲能力的子弹头,集束战斗部还能重创航母,让航母在数个月、甚至数年内无法出海作战。对志愿军来说,瘫痪与重创航母的价值等同于击沉航母,因为美国不可能在数个月内造出几艘航母,也就很难为地面进攻提供有力支持。

半分钟后,一条战术情报改变了皮特的想法,也让他目瞪口呆。

那些弹道导弹不是飞向航母战斗群的,也没有飞往永兴湾,而是飞向了正在向航母战斗群突击的志愿军攻击机群。

志愿军用自己的弹道导弹攻击自己的战斗机?

难道志愿军的弹道导弹还能打击空中目标?

惊讶归惊讶,战场环境变得更复杂了。

皮特没有干预前线指挥,毕竟他离战场数百公里,根本不清楚前线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已经通过航母战斗群得知志愿军的弹道导弹具备末段机动能力,所以美军前线指挥官没有调整作战部署。

美军战斗机仍然在赶往东朝鲜湾上空。

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弹道导弹飞得太快了,美军战斗机飞得太慢。如果想到美军会调派战斗机掩护航母战斗群,杨禹方就会延迟第二批弹道导弹的发射时间,把美军防空战斗机一网打尽。

第一百零四章 猛然觉悟

第一百零四章 猛然觉悟

导弹落下前大约两分钟,攻击机群编队最后面的十来架J11B才转向加速,以超过两马赫的速度返航。

在攻击机群中,只有这些战斗机有飞行员。

虽然按照杨禹方的安排,执行诱敌任务的战斗机都是无人驾驶,但是具体实施时,考虑到美军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在后方遥控无人驾驶战斗机很容易受到干扰,才安排了十二架双座型J11B,以伴随引导方式控制编队里的无人战斗机,缩短遥控距离,对抗美军的电子干扰。

这个安排,确实起到了效果。

机群向航母战斗群所在方向突击时,数百公里外的美军电子战机进行了干扰,只是距离实在太远,干扰信号的强度没有超过J11B发出的遥控信号,也就没有对无人战斗机造成影响。

弹道导弹即将落下,J11B的任务也完成了。

战场上,美军战斗机的任务却没有完成。

最先逼近攻击机群的是美军航母战斗群的防空战斗机。数分钟前,这些战斗机用光了中程空对空导弹,只剩下了格斗导弹。虽然还在突防的志愿军战斗机所剩无几,但是航母战斗群完全瘫痪,美军战斗机没有撤走。

要不了多久,这些战斗机上的飞行员就会发现,他们落入了志愿军的圈套。

此时,攻击永兴湾的反舰导弹群也已突破美军的地面防空网。

虽然只有十多枚反舰导弹到达永兴湾上空,其中几枚还在最后关头被进入永兴湾的护航战舰上的末段拦截系统击落,仅有两枚反舰导弹击中了运输船,还有一枚反舰导弹落到了铺满输油管道的码头上,但是造成的破坏仍然不可低估,特别是燃油泄露引发的大火,立即把永兴湾变成了火海。

一时之间,美军的指挥通信频道里充斥着呼救声。

没有被导弹击中的运输船立即终止卸货作业,离开靠近码头的危险区域。码头上,消防人员全力以赴,试图扑灭吞噬一切的冲天大火。港湾里,美军舰船纷纷放下救生艇,营救落水官兵。

美军指挥系统开始组织营救工作,力求把损失降到最低。

因为最后十多架志愿军战斗机在最后关头返航,没有与美军战斗机缠斗,所以皮特上校都认为航母战斗群受到的威胁已经消除,减少运输船队的损失才是头号任务,没再关注东朝鲜湾上空的战斗。

这个时候,美军忽视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消息。

逼近志愿军的攻击机群后,美军战斗机飞行员发现了玄机,那些仍然在向南飞行的战斗机里没有飞行员

在美军飞行员发出消息后不久,第一枚弹道导弹在机群上方大约二十公里处引爆。

后果可想而知。

电磁战斗部能够烧毁一切电子设备,包括战斗机上的驾驶控制系统。

虽然美军战斗机不是无人驾驶,但是所有先进战斗机都得依赖电传控制系统。因为采用了静不稳定的气动外形,所以美军战斗机无法由飞行员控制,在电传控制系统失灵后,战斗机无法正常飞行。

没法飞行,就会坠毁。

处于电磁战斗部打击范围内的十多架F/A18F当即坠毁。因为飞行员的弹射逃生系统也是由电子芯片控制,所以二十多名美军飞行员均没能幸免。

后方,E2D上的空中协调员立即发现了异常情况。

在没有受到攻击的情况下,十多架战斗机同时与预警机失去联系,肯定出了大事。

只是,在美军指挥官反应过来前,更多的弹道导弹已经落下。

天空中,随着弹道导弹的电磁弹头在高空引爆,越来越多的美军战斗机像秤砣一样坠向海面。

等到美军指挥官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美国海军的舰载防空战斗机已经所剩无几。

此时,美军指挥官只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