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格心理学-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我效能从本质上是自我生成能力。这是人的最根本的能力,通过它对技能进行权衡和判断,也可以对自己的思想加以评价与改变。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有: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强化、言语劝说、情绪唤醒、情境条件。

三、自我调节论
  班度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人之所以能坚持不懈、追求不息,就是因为人具有预期未来、树立目标、自我满足和自我批评的能力。人能依靠自己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来奖励和惩罚自己。在班度拉看来,自我系统是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的一组功能。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也可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
  班度拉认为自我源于外部,有时也为外部影响所支持,但是自我的影响部分地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过程。同时,他还指出自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因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转变。 
  班度拉认为自我调节由三个过程组成:
  第一个过程是自我观察。由于不同活动的衡量标准不尽相同,人们往往根据各种标准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这种评价对自己的行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
  第二个过程是自我判断。人们在行动之前总为自己确定一个标准,并以之判断和评定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所立标准的差距,如果结果超过了标准,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
  第三个过程是自我反应。个人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做出评价,要么会产生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信自豪的体验,要么会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批评启怨自艾的体验。自我赞赏起正强化作用,产生积极影响,自我批评会产生消极影响,属负强化作用。自我调节功能的建立由以下几个途径:模仿、标准内化、榜样作用。 
  班度拉的自我调节论强调了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作用,表明人具有理性认知能力,能合理地控制合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是值得肯定的。
 四、 人格的发展


  班度拉既不赞同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也不赞同弗洛依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个人不一定是以固定的、有次序的方式来学习各种行为的,个人的认知也不一定在某一时期便怎样表现出来。他强调社会影响的作用,强调相同年龄个体间的差异,并试图从社会、文化、经济、种族等方面加以论证。在班度拉看来,发展就是围绕着个体目标、计划、自我效能和爱好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自我调节等原则来解释。

 五、人格的适应


  班度拉认为不适应行为也和正常行为的学习一样,是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不当习得的。他认为,不必从个人的早期经验中去寻求创伤性事件,也不必去发掘潜在的冲突,更不必去追究病态行为最初获得的强化史。行为一旦经由观察习得而获得,就日益因直接的或替代性的强化而表现出来。他强调认知的作用,认为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和信念很重要,成为个人烦恼的一个持久的根源是设置过高的目标。
  治疗的方法是让受辅者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习新的行为。只有让受辅者接受新的环境和新的示范者,他们的旧的、不合适的期望和信念才会改变。
  班度拉最出名的工作是有效地治疗恐蛇症和社交技能训练。
 第六章 现象学范型

  现象学论范型(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关注人的主观经验,关注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通常不关心人的动机、特质、强化史或对行为的预测。现象学范型包括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存在主义的人格理论和认知论的人格理论。这些人格心理学家既反对以精神病为基础的精神分析论,又反对以幼儿的简单行为研究为基础的行为主义。他们主张以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经验、自我、自我实现、生命的意义等重要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主张观察当前的经验,并不加解释地予以描述,反对还原分析法,采用访谈法和自我报告法等评鉴技术。
第一节 罗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论

  卡尔·罗杰斯, 1902年9月4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的奥克派克,在6个孩子中排行第四,父母很爱孩子但管教很严,从不让看电影、跳舞,更不用说喝酒和打牌。整个青少年时代几乎没有参加社交活动,没有朋友,以书为伴,十分孤独。1919年入威斯康星大学,选修农业,翌年转修历史。1922年,被选为学生代表参加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世界学生基督教同盟代表大会,这次6个月的旅行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认识到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可以真诚地和睦相处,从而摆脱了父母保守的宗教思想,使之“能够思考我自己的思想,得出我自己的结论,并采取我自己的立场”,成为一个独立的人。1924年大学毕业后,考入纽约联合神学院读研究生,准备从事宗教工作,但对“拯救人的最好途径要从宗教教义中寻找”的看法产生怀疑。两年后,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并在1928年获硕士学位。曾在纽约“罗切斯特禁止虐待儿童协会”、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工作和研究。 

  主要著作:
  《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1939)
  《咨询和心理治疗:新近的概念和实践》(1942)
  《患者中心治疗: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1957)
  《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1959)
  《论人的形成》
  《一种存在的方式》

  一、现象场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这个主观世界仅他们自己知晓,并决定着人的行为。即人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个体能对感知过、经验过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这些知觉和意义的整体便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其中包括意识和无意识感知。行为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有意识的或能够变成有意识的感知。现象范畴对于个体的私人世界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对人格的研究,应该从努力了解人们心目中的现象世界开始,按照这一途径去探讨人格结构。虽然只有本人才能真正地清楚自己的现象世界,但如果方法得当,心理学家就能大体了解个体的现象世界。

二、人格动力:自我实现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成长、变化的潜能,这种潜能是独一无二的,它引导着所有人的行为。
  罗杰斯的人格动力理论建立在两个重要理论假设基础上:
  第一,人的行为是由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倾向(actualizing tendency)引导着。
  第二,所有人都需要积极的看待,或需要正向关怀(positive regard)。
  自我实现倾向是指“机体以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方式发展其所有的潜能”。 人类同其他生命有机体一样,都具有为了生存、成长和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它与生俱来,制约人的所有行为。它使人的自主性和自足感增多,经验总量增多,提高个人成长的动机,并引导一个人朝向积极和健康的行为。这是一种选择性的、非反应性的、建设性倾向。一方面自我实现倾向是由人与其他生物共有的倾向构成,它引导机体产生维持生存与发展的的行为(包括非人类的其他生物的行为);另一方面,自我实现倾向包括指向增加自主、自足,指向个人成长的独特倾向。这一点与人的人格发展关系最密切,起到维持和增强自我的作用。 
  自我实现的人也就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聪明、敏锐、机智、强健,他正处于最佳状态,是富有创造性的人,表现得胸有成竹、明察秋毫,毫无怀疑、踌躇。 罗杰斯认为在走向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人具有以下特征:对经验日益开放、越来越重视存在的经验、对自己机体的信赖不断增加。
  积极看待的需要包含了要求获得他人或自己关注、赞赏、接受、尊敬、同情、温暖与爱。与积极看待相反,那些漠不关心、蔑视、讥讽、冷淡、憎恨、打骂等等称为消极看待。起初,这些积极看待来自于其他人,特别是身边重要的人,如父母、老师与朋友等等,随着自我的发展,积极看待的提供者更多从他人转向自己,也就是说个体能够自我珍重,接受自己,奖赏自己。积极的自我看待需要既是天生的,也有习得的,罗杰斯喜欢后一种解释。积极自我看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具有交互作用的性质。当一个人使他人积极自我看待需要获得满足时,自己的这种需要也会满足。
  罗杰斯还提出了价值的条件的概念。他认为,积极看待的需要有极为强大的力量,它能逐渐取代机体评价过程。即此时个体不管自己的经验是否能维持或加强,只要它能带来积极看待,都会把它评价为好的。价值条件发生在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他人有条件地给予自己积极看待的时候,此时个体一方面感到被人称赞,另一方面又觉得与自己的“内心的呼声”——机体评估过程不协调。价值条件能广泛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它们会替代、干预机体评价过程,从而阻止一个人自我实现倾向的自由发挥,阻碍他的健康成长。当价值条件比机体评价过程对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更大时,个体的人格会受到损害。后来罗杰斯又提出了“政治上的新人”概念,这种人更接近具体的社会生活,具有以下特点:诚恳而具有开放性、对物质享受和物质报酬很冷漠、关心他人渴望帮助他人、信任自己的体验而不信任权威、充分认识到生活的本质就是变化。
 三、人格的结构:自我


  自我的概念在罗杰斯人格学说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初罗杰斯认为它是一个模糊、没有科学意义的术语,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病人表达他们的问题和态度时,倾向于围绕着自我观念来谈话。此后,罗杰斯改变了看法,把自我概念当作自己的人格学说的理论基础。
  在罗杰斯看来,自我的概念代表对自我感知的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自我是一套有组织的、为自己所意识的、与自己有关的知觉整体。自我作为一种感知的组织化模式,影响着我们如何表现。自我既能反映经验,又能影响经验。自我概念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机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志。
  理想自我象征着个体最喜欢拥有的自我概念,包括与自我有潜在关联的、被个体赋予很高的价值的感知和含义。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就是自我实现。只要人与人之间能无条件地、真诚地关怀,个体就能调节自己的经验,朝向自我实现,使自我趋向于理想自我。
  自我一致(self…consistency)的概念与自我系统运行有关,它是指个体倾向于使自己的活动与自我系统协调一致,即有维持自我系统的需要。但是,应该看到,对罗杰斯来说,个体承认自己的经验并允许其成为自我系统的一部分,这种诚实对待自我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即使某个人喜欢把自己看做是永不愤怒的人,但是在一些时刻承认愤怒的感觉,允许自己在某些时愤怒,这也是很重要的。
  自我包含有意识的内容,因而它是可操作的。罗杰斯为研究个体的自我结构创造了一种Q技术或称Q分类法(Q-Sort),Q技术可以将他人对被试者的评定和被试者的自我评定进行比较。该技术的操作如下:准备许多写有形容词或句子的卡片,如“我很懒”、“我不喜欢和他人交往”、“我很自信”等等,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特点或他人的特点把这些卡片进行分类,也就是按照它与自我概念的吻合程度分类。一般按照从最不适合自己的特质到最适合自己的特质分为九组。每组卡片的数目都是事先规定好的,如卡片的数目可以是100张,分类后的卡片数目序列为:1;4;21;26;21;11;4;1。就是使全部的卡片从“绝对符合”到“完全不符合”的维度分配成一正态形态。运用 Q分类法也可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进行比较。
四、人格的发展


  罗杰斯认为自我是发展的,不是与生俱来的。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个体和环境互动的许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正向关怀的需求,即个人在生活中得到有关人的温暖、同情、关心、尊敬和认可等的情感。
  (2)价值的条件,即个人体验到关怀的条件。
  (3)无条件的正向关怀,即无论儿童做什么都给予全部的、真正的爱。
  (4)自我的一致性和威胁,即对自我概念不一致的或有价值条件的经验,对自我概念会产生威胁。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婴儿早期的现象场是一个混合的、没有分化的简单的整体,早期自我很大程度上是从通过感知父母对自己如何评价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儿童的自我评价,或者是对个人价值的判断,从对这些评价的感知中发展出来后,如果伴随着父母的赞同和支持,儿童就能把它们结合到自己的自我意识中去。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和经验之间状态是和谐的。但是,如果父母将条件强加到儿童的已形成的基础自我价值上,那么儿童会体验到威胁自我的感觉,这种威胁性感受使得儿童可能会拒绝这些体验。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大多数家长都会对孩子的所谓“好行为”给予积极看待,孩子逐渐意识到,如果他做某些事情,符合了父母的愿望,他就有可能享受到积极看待的体验,通过这种有条件的积极看待,孩子渐渐懂得了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儿童先是需要他人的积极看待,继而需要自己对自己的积极看待。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持肯定态度。儿童追求积极看待,但是这种追求又可能由于价值条件带来自我不协调的副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