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钩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玉钩斜-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接着想道:“如果不是鬼物而是活人所为,则此人武功之高,已到了出神入化、超凡入圣的地步了,以我的武功,实在也拿他没有办法。”
  他得到的结论是不管吹他颈子的人是鬼也好,是人也好,反正他都无法抗争。
  这个结论自然对他万分不利,不过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可以抱着一个认命的态度来应付一切。
  他再瞧那支斜插地上的黑旗一眼,便转身行开。
  走出七八步,忽然劲风飒然,从耳边掠过,接着眼前一花,地面上赫然出现了一支黑旗,看来跟刚才那支一模下样。
  公孙元波回头一望,只见刚才那支黑旗已经不见影踪。
  他虽是抱着认命的态度,可是目下一看,这个“人”竟能在数步之内,无声无息地取回那支黑旗,二度出手,而这来去之际竟然毫无朕兆声响,使他仍然不禁大吃一惊。
  只见那支黑旗斜插地上,在斜阳下,有一道影子横拖地上,好像划了一条界线似的。
  公孙元波的脚步缓缓跨过黑旗,忽然心中一动,缩回了这只脚。
  公孙元波自家也不知道为何不一径跨过去,只直觉地感到不对,转过身子,慢慢行去。
  他隐约感到一定还会有奇怪的现象发生,所以特地走得慢些。
  果然走了七八步,“夺”的一声,前面的地上出现一支黑旗,斜插地面,拖下一条影子。
  公孙元波伸出去的脚一缩,及时煞住,没有跨过那道旗影。
  他索性停步不动,也不左张有望,等等看还有没有奇怪事情发生。
  大路上寂静了好久工夫,公孙元波笔直站在那儿,连鼻子也没有动一下,看起来好像被点了穴道似的,但自然没这回事,仅仅是他不动而已。
  他又站了一回,心中暗暗嗤笑,付道:“那人如果不露面出手的话,包管他要弄得不大耐烦自感没趣为止。”念头转念之时,忽然一阵阵异香弥漫四周。
  公孙元波只吸了一点,便连忙闭住呼吸,心想:“这一阵香气必有古怪,我且闭住呼吸,能熬多久就多久……”
  当然他也不会奢望这种消极抵抗就可以引出什么功效,只不过是尽他所能,对付这个“人”一下而已。
  突然他感到有异,连忙放弃了不动弹之念,转头望去。
  原来他听到身后传来怪异的低微响声,好像有人走路,又好像不是。
  他目光到处,不觉吃了一惊。原来在路面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无数蝎子,大的小的,黑的黄的,成群结队缓缓爬行而来,发出了“沙沙”的声音。
  公孙元波迅即向路边两侧查看,又吃了一惊,原来在大路两边出现了蠕蠕蛇影,还有一些不知其名形状奇怪的虫类,其中有些是五彩的毛虫,颜色虽然漂亮,看起来却令人感到害怕。
  现在他后退无路,连路边两侧的田野也不能落脚。
  他恍然大悟,忖道:“原来这个‘人’想法子逼我跨越过这支黑旗,看来想不跨越过去,也是有所不能了。”
  他这个人一下了决心,就立刻付诸行动。只见地弯腰伸手,一下子拔起了那支黑旗,然后放步奔去。
  他奔出数丈,便被一阵“轰轰洪洪”的震耳笑声所阻,停下了脚步查看。
  他目光到处,竟然前后左右都没有人影,不但没有人影,连刚才所见的上干上万只的蝎子,以及毒蛇毛虫等物,都生像是泡沫轻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公孙元波叫一声“怪事”,左顾右盼,心想:这“人”难道有邪术不成?
  若是邪术,他倒不怕,怕只怕这“人”武功太高,实在是拿他没有法子。
  又是一阵“轰轰洪洪”的震耳笑声,在他背前响起来。
  公孙元波回头望去时,那阵笑声已倏忽转到他背后。
  这实在是令人既恐惧又着恼的处境。公孙元波气往上冲,厉声大喝道:“到底是什么人在此装神扮鬼?”
  震耳的笑声忽然收歇,继之而起的是响亮的话声,道:“公孙小子,你目下生气动怒有何益处?”
  公孙元波抗声应道:“若果我挣不脱这等困境的话,就算生气动怒了,亦糟不到哪儿去!”
  那阵忽近忽远的话声又道:“我且问你,昔日汉高祖刘邦斩白蛇于丰沛大泽中,这一段故事天下无人不知吧?”
  公孙元波大为惊奇,忖道:“这个话题转得希奇古怪之极。他为何突然提到汉高祖斩白蛇的历史故事?他是谁?究竟有什么用意?”
  只听那阵声音继续道:“据《史记索隐》记载,汉高祖之剑长七尺,此说乃是引用《汉官旧议》书的。可是《史记》中记载高祖自云: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这话则说到剑长只有三尺。我问你,汉高祖斩蛇的剑究竟是七尺抑是三尺?”
  公孙元波定一定神,细想一阵,才道:“当然是三尺之剑才对。”
  那阵声音道:“为什么?”
  公孙元波道:“汉高祖那时只是区区一个亭长,理应提三尺剑。七尺之剑,须得富贵之后才能佩戴。”
  那阵声音哈哈大笑,道:“不错,不错,你虽是举不出书册典故,可是你以理论稽考,找出结论,比胸藏万卷读死书的人强胜得多了……哈……哈……”
  公孙元波被他这一顿赞扬,反而更感茫然,。已想:“如果这‘人’用了这许多手段对付我的用意,只不过为了踉我谈谈这等闲话,那真是天下间的奇闻了。”
  他拱拱手,道:“前辈还有什么指教没有?”
  那阵声音道:“当然有啦!”
  公孙元波道:“在下在此恭听。”
  那阵声音道:“我瞧你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何以眉宇之间带有一层决绝凶戾之气?”
  公孙元波一怔,道:“前辈这话怎说?”
  那阵声音道:“你眉宇间的神色,就生像是打算自杀的人一样,你明白我的意思没有?”
  公孙元波“啊”了一声,道:“前辈的法眼真有洞瞩天地、明察幽冥之能,在下的确有自绝之意。”
  那阵声音道:“这就奇了。以你的机智和勇敢性格,怎会走上自绝之路?”
  公孙元波道:“当然是被人相逼的啦!”
  那阵声音道:“这话若不是出自你口中,我真不敢相信呢!这世上居然有人能逼得你泛起自杀之念么?”
  公孙元波苦笑一下,道:“假如前辈你继续困住在下,在下无法脱身,时间一久,也会自杀的!”
  那阵声音道:“胡说!我就算把你困上一年半载,你这个人也是不会自杀的。”
  公孙元坡道:“在下若在从前,自然不肯自杀,但现在形势不同,很可能会自杀,只不知前辈信是不信?”
  那阵声音道:“是什么形势逼得你变得英雄气短起来,老实说,我的确不大相信。”
  公孙元波心念转动,忖道:“此人神秘莫测,同时单就武功来说,这等潜踪传声的神通,大概已是宇内无双的了!我何不设法求他相助,杀死所有想加害东宫太子的权阉和厂、卫的高手?”
  第一步他先得知道这人究竟是谁,第二步则查明他对自己有什么企图。然后才谈得到求人家相助。
  但这个“人”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唯一的线索就是手中的这支绣有骷髅头的小黑旗。
  公孙元波终究是出道未久的人,见闻有限,把手中的黑旗看了又看,仍然不知来历。只发现那一尺左右的细旗杆,可以套缩成三寸左右,他迅即把黑旗攫起,收入囊中。
  那阵声音传入耳中,“轰轰洪洪”,道:“哈……哈……此是我昔年信物,有~段时间已不曾在江湖上出现了。”
  公孙元波道:“在下早已知道了。”
  “你知道?”那阵声音说道,“不要吹牛,我这件信物在江湖上出现时,不要说你,连你师父大概也未曾出世。”
  公孙元波道:“你如果听在下解释,就不会以为在下吹牛百。正因为我不认得前辈这件信物,所以猜想一定是近年罕得出现于江湖……,,“哦!这话有理。”
  公孙元波赶快接下去道:“在下是后生小子,不识前辈信物来历,将来有人谈起,甚失面子,请问前辈这件信物一向怎样叫法?”
  “这是玄天古战场森罗宫信物,世称黑旗令。令到之处,逃得快的赦命,逃得慢的处死,有敢跨越此令的人,要死两次。”
  “在下孤陋寡闻,实是不明白一个人怎样会死两次?”
  “哈……哈……一个人自然只死一次,但两个人岂不是就可以死两次?”
  “这就对了,不过假如这个人无亲无故,了然一身,这便如何是好?”
  “本宫之内,尽有~些玩意儿,当真可以教人死上两趟。你最好相信我的话。”
  公孙元波向空中拱拱手,道:“多谢前辈指教。这样说来,在下今日非死不可啦!”
  “是又怎样?”
  “若是定必如此,’”公孙元波从容应遵,“在下便打算拣个地方,与前辈决一死战!”
  他说完这话,竟然听不到回答,不觉大为惊奇起来。等了一下,忍不住高声道:“前辈,你可听见在下的话没有?在下刚才说,打算拣一个地方……”
  数大外的树木后突然跃出两条人影,都是四十余岁的壮年人,身披长衫,一个拿着钢鞭,一个拿着长剑,迅速外来。
  公孙元波一眼瞥见,已认出这两人都穿着东厂外出便服,更不迟疑,掏出了那支“玄天古战场森罗宫信物黑旗令”,拉长了旗杆,抖手打出。
  这支三角形黑旗插在地上,阳光照耀下拖出~道黑影,恰像一条界线划过路面。这本是刚才黑旗令主人用过的手法,这条影子大概就是等如那面黑旗一般,凡是跨越之人,须死两次。
  那两人已跨越黑旗令的影子,左边提剑的人厉声道:“公孙元波,你刚才跟谁说话?”
  人随声到,长剑抖刺,风声劲厉,显然打算一剑刺倒他,根本没有跟他说话的意图。
  公孙元波身子微微向左方一歪,突然反向右边窜去。眼角可就瞥见那个拿鞭的人果然中计,向他右边冲扑,空出了左边。
  提剑的人嘿嘿冷笑,回身疾扑,一面说道:“公孙元波,你果然诡计百出,可惜你今日已落在天罗地网之中,决计逃不出了。”
  此人话声滔滔不绝,手中之剑也是招发如风,向公孙元波连连攻击。。
  公孙元波闪避了四五招,被持鞭之八一夹,已不能闪逃,只好挥缅刀应战。
  一时剑影刀光,漫空匝地,加上三人的叱喝声、金铁交鸣之声,战况显然万分激烈。
  公孙元波连打量敌人的时间都没有,这是因为这两个东厂高手武功强得出奇之故。
  二十招不到,公孙元波已经感到喘不过气来,百忙中偷狠打量一下这两个强敌,只见他们面目冷漠,没有表情,也没有什么特征。
  这两人的武功招数,实在值得一提。那支长剑轻灵翔动,绵绵密密,乃是正宗的内家剑法。那条钢鞭风声震耳,每一鞭都挟着沉重如山的力追,大有金华祁家神鞭风味。
  数丈外忽然传来一声长啸,啸声划空飞来,一条人影飒然落在大道上。
  公孙元波不必用眼瞧他也能够知道来人决计不是那个“人”,因为那“人”实在是深不可测的人物,所以他出现之际,反而不会有这般显赫的声势。
  最后出现的人一开口,果实证实了公孙元波的想法。只听他喝道:“公孙元波,这一次你逃得掉的话,本大人的薛字倒转过来写!”
  公孙元波心头一凛,心想既然锦衣卫统领薛四爷亲自赶到,则对方“天罗地网”之言,果然不是夸口。
  他至此反而雄心一振,杀机填膺,忖道:“反正我无法解救太子之难,今日借这最后机会,好歹也杀死他一两个,总算捞回一点本钱……”
  薛四爷又喝道:“毕大人,关大人,这公孙元波不比普通犯人,故此两位不可避嫌退下,务请同心协力,将他当场擒杀!”
  凌厉进攻着公孙元波的两人先后应了。公孙元波从他们的应声中,得知使剑的是毕大人,使鞭的是关大人。
  但见他手中缅刀威势陡增,精芒暴涨,恰是在那毕、关二人应声之时,抢到了一点点先手。
  毕、关二人被他~连四五刀,杀得步步后退。这种突然的变化,使得这两个久经大敌的东厂高手,也不由得心头震惊不已。
  薛四爷怒叱~声:“大胆叛逆,还敢逞凶拒捕!”叱声中飞身扑入战圈,双掌箕张如钩,忽锁忽拿,使出一路奇异精妙世所罕见的大擒拿手法。
  假如他迟一步插手,公孙元波至少可以收拾下毕、关两人之中的一个,现在这瞬息时机已经消逝,他虽是凶悍如狮虎,招招奋不顾身,但处处受到牵制,每一刀都没有法子使尽威势。
  “有力难施”的确是人生之中一大痛苦,尤其是他满身的力量越来越无法发出,只惊得他那颗心都快要炸了……
  薛四爷嘿嘿冷笑,双手一紧,运掌如风,十只指影总不离公孙元波手中的缅刀,一望而知他随时随地都可能攫下敌人的缅刀。
  在一丛树木后面,缓缓地走出~个人,只见他身躯胖大,一袭绫缎质料的长衫十分适体,所以看起来不觉臃肿,不过他的面庞却特别宽阔肥大。
  远远望去,这个突然从树木后面走出来的人,除了头上没有突出来的肉瘤之外,简直宛如画中的南极仙翁,两道长达五六寸的白眉轻轻飘拂。
  他的动作很徐缓,可是才跨一步,就到了战圈切近。
  薛四爷一眼瞥见,况声道:“来的是哪~方的朋友?”
  他已问得很客气,以他的身份,被称为“朋友”之人,都应该有受宠若惊之感。
  只是这个仙翁似的“人”,只淡淡笑一下,不予置理。
  姓毕的东厂高手立刻喝道:“喂!老兄你再不回答,那就罪同叛逆钦犯,~体诛杀,那时悔之晚矣!”
  那“人”仍然不作声。只是他这么一打扰,公孙元彼得到喘一口气的机会,立刻没有那么危险了。
  战圈中分出一道人影,落在那“人”身前,正是东厂的毕大人。
  他长剑指住对方鼻尖,冷冷道:“好,你不回答么?”
  只见对方面庞上两道雪白的眉毛无风自动,摇拂了几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