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钩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玉钩斜-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青袍人虽然是先用刀罩住对方,但公孙元波排山倒海般的攻击刀势,竟把他逼得连退了十步以上。
  公孙元波“刷”地横跃丈许,猛提一口真气,准备逃跑。目光到处,但见那董大人不但没有发威反击,甚至还面泛讶色,向他注视。
  单行健失声道:“好刀法!”
  公孙元波剑眉一皱,心中念头闪过:此人若是董冲,哪能如此不济?当即打消了逃走之想,同时也决定了步骤,转眼向单行健望去,怒道:“我和董大人的家事,用不着旁人置评!”这意思说,单行健乃是外人,目前连喝采的资格都没有。
  单行健一听,这两人若是一家人,说不定和平解决,那时不管他曾经帮过哪一个,都讨不了好。当下哪敢多言,赶忙捧杖后退,连连道:“是,是,在下到一旁去等候就是。”
  他退开之后,公孙元波精神一振,恶向服边生,道:“董大人,只不知你与量冲大人怎生称呼?”
  青袍人见他刀法奇高,顿时改容相向,道:“董大人是家叔祖,公孙兄敢是见过他老人家?”
  公孙元波忖道:“此人之言,不知是真是假?”
  要知董冲的声名,并非是加入东厂之后得来,而是在武林中享有盛名,乃是当今天下公认的有数高手之一。所以公孙元波决定小心从事,万一这个青袍人假装不是董冲,让他出手,则这一发动攻击,无疑是自授罗网。当下应遵:“在下还没有机缘拜见令叔祖大人。”
  青饱人道:“公孙兄刚才提到的冷仙子,莫非是厂里的人么?”
  公孙元波微微一笑,道:“正是,董大人敢是未听过这个名字?”
  青袖人摇摇头,道:“想我孤陋寡闻,这名字竟然从未听过。”
  公孙元波突然恍然大悟,应声道:“那么‘大小姐’这个称呼,董大人想必听过吧?”
  青袍人诡笑一声,道:“大小姐么?她在哪儿?”
  公孙元波一时又猜不透对方深浅了,因在对方口气中虽然暗示认识“大小姐”这个人,可是又显得并不畏惧她似的。若然他不是董冲,怎敢不把冷于秋放在心上?单行健虽是老江湖,可是到了这时也大感迷惑了。他从这两人的对话中,一时听到他们好像是对头冤家,一时又变为自家人,但突然又充满了敌意。问过来答过去,双方都含有玄机。他搔搔头皮,困惑地又退了数步,决定瞧个水落石出。
  公孙元波徐徐道:“她刚刚给我一个命令,要在下向董大人请教几把刀法。”
  青施人面包一沉,道:“你叫她出来!”
  公孙元波没有立即回答,心中暗暗琢磨了一下,这才纵声朗笑道:“杀鸡焉用牛刀?大小姐请等一等。”
  这话好像向暗中的大小姐说的,但见青袍人迅即回头张望。
  公孙元波大步行去,他每一步都跨出五尺以上,是以不过四五步就逼到敌人面前,这时他手中的刀势,随着身形前进而杀气激增。
  青袍人赶忙凝神待敌,厉声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公孙元波大喝一声,缅刀如奔雷掣电般攻去。
  青饱人也怒叱一声,健腕一沉,刀尖疾镣敌臂。这一刀以攻代守,毒辣中透出细腻灵动。
  公孙元波刀势缩回一点,“懒”的一声架住了敌对。他狠狠地道:“你不是量冲,这是毫无疑问之事!”
  青饱人抽刀疾剁,“铬”的一响,又被对方架住。他这时才以肯定的口气道:“你也不是大小姐的人。”
  公孙元波道:“这话怎说?”
  青袍人道:“我可不能告诉……”
  公孙元波道:“很好,等咱们分出高下,再说不迟!”
  两人倏分又合,“铸钢钢”一连拼了三刀。到了第四刀,公孙元波使出一招“破屏风”,刀势笔直推进。
  青袍人以缠绞手法,刀尖一粘敌刀,迅快旋转。这一招使得奇奥泥变,敢情是极为上乘的刀法。
  公孙元波运足内力,挺刀不动。这时要不就是被敌人粘得刀势浮动、露出难以挽救的破绽,要不就是迫使对方变招换式,他便有机可乘。
  但见那青袍人现出吃力的表情,长刀一粘一绞,未曾把公孙元波的缅刀带动分毫。果然须得变招换式,刀锋一沉,向他双腿削去。
  公孙元波抓到机会,长笑一声,刀势也跟着沉下疾镣。只听“铬”的一声,青袍人的长刀刀尖已被斩断了一截。
  青袍人面色一变,转身就跑。他动作虽快,但却比不上公孙元波趁势迫击的缅刀。只见刀光闪处,已劈中青袍人的腰身,登时血光冒现。
  公孙元波反而一愣,因为他这一刀砍中了要害,而他的本意却不想立刻杀死此人,希望从他口中间出一点线索。
  青袍人一跤栽倒,身子在地上翻动两下,便气绝毙命。公孙元波摇摇头,迅即收起缅刀。
  单行健明知自己纵是不作声,也躲不过这场风波,当下道:“公孙兄,你究竟是不是东厂的人?”
  公孙元波答非所问道:“单前辈的乌金杖借来一用如何?”
  单行健爽快地道:“这又有何不可?”
  公孙元波接住抛过来的钢杖,一言不发,迅疾挥劈在青袍人的尸体上,“啪啪啪”一连数下方始停手。
  单行健瞧得傻住了,直到公孙元波将乌金杖交给他,这才恢复过来,却没有说什么话。
  反而是公孙元波先问他道:“单前辈对我此举,有什么看法没有?”
  单行健道:“如果公孙兄不见怪的话,在下果然有点意见。”
  公孙元波道:“晚辈绝不介意,您清说吧!”
  单行健道:“在下认为纵有深仇大恨,但一旦死了,仇恨也就随之消灭。这姓董的可能是公孙兄的仇家,与他有势不两立之恨,但你已杀死了他,何必还糟蹋他的尸体呢?”
  公孙元波道:“原来如此。老实告诉你吧,晚辈与他素无仇恨,从前连面也没见过。”
  单行健道:“那么公孙兄竟不是为了仇恨而动他的尸体了?”
  公孙元波颔首道:“不错,晚辈此举,乃是移祸东吴之计。”
  单行健马上若有所悟,道:“这个东吴,可是在下?”
  公孙元波道:“正是。这姓董的尸体如是被人发现,查验之下,定是以为被钢杖击毙。
  晚辈加请他身上的刀痕,完全看不出来,因此,他们缉捕凶手的方向,自是落在使用钢杖之人身上。”
  单行健道:“话虽如此,但京师地面,武林人物多如牛毛,使杖之人也不可胜数,这杀人的嫌疑断断不会落在在下头上的。”
  公孙元波道:“若在一般情形之下当然不会,但目前单前辈恰好处于十分不利之境。一来你不是本地人,偏巧在的案发生时来到了京师,案发后又悄悄回去了,这是可疑之一;其次你的乌金杖质料与一般钢杖不同,是以留下的伤痕亦不一样,很容易看出来;三来你的行踪将由晚辈这儿传出去,让东厂不费吹灰之力,就知道你曾经来过京师。”单行位听了这番分析,面色灰白。要知道这个被害之人乃是东厂之人,这才是最要命的问题。如果被杀之人不是这种身份,则单行健被捕之后还有辩白洗冤的机会,可是一旦落在东厂的网罗中,便休想有这等机会了。
  单行健深知此中奥妙,所以骇得面无人色,过了一会,才道:“公孙兄何必这样‘整’我呢?”
  公孙元波道:“假如我闭口不言,东厂纵然耳目遍布,也不容易找到你头上去。”
  单行健叹口气,道:“好吧!公孙兄有什么吩咐,在下无有不从。”
  公孙元波道:“第一件事是先把尸体移到道边的树木后面,等对方发现时,大概也在三两天以后的事。”
  单行健连忙依言做了,迅即把尸体搬走。他回来之后,公孙元波又遭:“我们等大小姐回来,解开了李公岱的穴道,你们便继续进行你们的计划,我与大小姐可能跟着瞧瞧热闹。”
  单行健不敢不答应,问道:“大小姐几时才回来呢?”
  公孙元波耸耸肩,道5“晚辈也不知道。”
  单行健问道:“公孙兄是不是东厂里的大人?”
  公孙元波道:“我不是。”他笑了笑,又道:“我已当你之面,杀死一个东厂的鹰犬,料必足以证明我不是东厂之人了。”
  单行健大为困惑,因为刚才公孙元波与姓董的人谈话之时,分明表示他是东厂之人,而胜董的口气和态度也似乎相信了这一点,然而既系同事,自无出手残杀之理。
  公孙元波四下张望了一阵,自言自语道:‘寸小姐一定走到皇庄去了。”
  单行健小心地说话,以免触怒这个青年高手。他问道:“皇庄里有什么好瞧的?”
  公孙元波道:“我也不知道。”
  两人又等了一会,单行健道:一再等下去,只怕在下这方的行动已来不及啦。”
  公孙元波问道:“为什么会来不及呢?”
  单行健道:“因为镇北职局之人可能及时赶返。”
  公孙元波问道:“你们打算怎生对付镇北赋局?”
  单行健道:“我等查悉镇北钦局的主脑陆廷珍,时常秘密前往一个地方。料定这一处地方,必与陆廷珍及镇北缥局关系至为重大,故此今日前往一棵。”
  公孙元波道:“陆廷珍现在不在京师么?”
  单行健道:“‘不但他不在,连该局高级人物也没有一个留在京师,所以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公孙元波道:“这样说来,连你们自己亦不知道到了那处地方之后,将发现些什么东西了?”
  单行健点头道:“正是如此,只不知公孙兄信是不信?”
  公孙元波道:“听来似是可信,既然如此,晚辈与大小姐跟去亦有何妨?”
  单行健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他明知对方的决定无法反对,如若不然,他当然不愿让两个来历不明之人参加。
  大小姐似乎一去音讯沓然,连公孙元波也有点不耐烦了,心想:“她莫不是到皇庄去查看虚实?早先听姓董的东厂校尉之言,似乎那所皇庄乃是鬼见愁董冲方面的地盘。”
  公孙元波已大致得知东厂的三大高手,除了三宝天王方胜公领袖群伦,权势最大,表面上是以他马首是瞻之外,其实这三大高手各有势力,不断地明争暗斗。因此冷于秋无意中发现董冲有这么一个地盘,便急忙前往查看,实是合情合理之事。
  他心念一转,便向单行健道:“单前辈且在此地等我,如果过了半个时辰尚未回来,你便带了李前辈离去。”
  单行健目光转到呆立不动的李公岱身上,问道:“李兄若是得不到大小姐解救,只不知有无妨碍产公孙元波道:“大概没有妨碍。”说罢举步行去。其实他识得如何解救李公岱之法,亦知道一个时辰后J李公岱穴道自然解开,但他故意这样处理,为的是使单行健心有顾忌,不敢不认真地等上一个时辰。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刮过田野,他迅快行去,凝目四望,竟不见一个人影。脚下的道路宽阔平整,可容马车驰驱,可见得沿着此路行会,一定会见到繁盛热闹的市镇。若然不是市镇,则只有“皇庄”才有这等道路。
  走了数里,但见一道河渠与道路连接在一起。再往前望,不远处有一片在院,高高矮矮的房屋,总共有百数十幢。
  在距这些房屋百余步的地方,那道河渠横过道路,绕流庄后,一道石桥跨过河面。桥的那一面立着一道木栅,上面横挂着一块木匾,写着斗大的“高粱皇庄”四个大字。
  公孙元波离那石桥还有二三十步,就停下脚步,小心打量。
  由于严寒侵袭,所以庄子后面不见有人走动。庄门则已经闭上,是以无从得知里面的情形。
  公孙元波忖道:“假如冷于秋没有惊动对方,我自是可以笔直沿路行去。但冷于秋至今影踪不见,这就难说得很了。”
  正在想时,忽然发现庄院内有响动,当下连忙闪到几棵秀树后面。
  但见庄门“哗啦”一声打开,有四名汉子走出来。这四人都是短打装束,身上佩着长刀,个个动作矫健有力,一望而知不是普通的庄稼人。
  紧接着一辆马车驶了出来。车身没有顶筵,所以车上装载的一口棺材看得清清楚楚。
  公孙元波不禁一愣,付道:“假如这口棺材中已装载得有尸体,那是无话可说。若是一具空棺,那就有问题了。难道他们已接到消息,乃是去接运姓董的尸体不成?”
  他念头一转,又想到冷于秋身上,不觉又心跳加剧,想道:“莫非棺中已盛载着她的尸体么?”
  但见那辆马车折向左方,沿着庄墙驶去。那四名大汉前后散开,拥着马车前行,很快就驶出数丈。
  公孙元波四下打量形势,由于他距庄院尚有一段距离,所以目光不致被屋子隔断,还看得见在后大致上是一片相当辽阔的树林,不过树木本来就木茂密,加以冬季严寒,木叶凋残,使人有空疏旷荡之感。
  他猜想这辆载着棺木的马车,一定是绕人庄后的林地,好像是到坟地去安葬似的,当下略感放心,忖道:“假如棺中尸体是冷干秋的话,庄中之人还会用棺木殓葬?”
  他旋即又发现马车前后的四名汉子不住向四下顾盼。一望而知,他们是小心查看周围的情况,大有不想被任何人看见之意。
  公孙元波感到有异,决定跟去瞧瞧,但既然对方显得小心戒备,则行踪之隐秘自有必要。
  他略略后退,借着地形和树木的掩护,也向左方绕去,奔出老远,才兜折向皇庄那边。
  此时他已看见那高梁皇在后面,果然是一大片疏落的林地。
  行到近处,忽见前路被一道数丈阔的小河隔住。这才知道早先所见的那条河渠,一直行水流来,绕庄一匝,形成一道在河。
  公孙元波量度过河间的宽度,估计必须在河中心换脚借力一次才跃得过去,但河中当然没有可资落脚的地方。他毫不在意,先挑选地点,移到一排树木旁边。这儿的河面不但最窄,对面靠河边亦有树木,可供立即隐藏身形之用,于是他掣出了缅刀,拣中一棵碗口粗的矮树。原来他准备砍一段木头丢到水中,以便借力飞渡。
  他正要下手,忽见在这一棵矮树的内侧,竟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