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优等生是怎样炼成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大优等生是怎样炼成的-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分一定有规律(1)

  姓  名:孙强
  所在院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5级
  毕业中学:山东威海文登新一中
  高考成绩:641分
  方法+勤奋+坚持+心态=梦想成真
  来到北大曾经只是梦中的事。梦中,有未名美妙的涟漪,有博雅古朴的气质,一切都是美好的,就像在天堂。然而今天当我坐在北大雄伟壮阔的图书馆的时候,我才更深切的感受到,用汗水浇灌梦想让其长成现实的果实,其实并不是最让人心动的。最美丽的是那些奔向成功的路途中的点滴收获。也许梦想的实现可以完成你五年或者十年再或者更长时间的夙愿,但那些超越背后的东西却足可以感动你一生,让你终生受益。下面就是我奋斗路上的一些心得,送给正在和我当初一样为梦想奋斗的ddmm们,共勉之,共飨之吧。
  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最前面我想说的是我对方法的一些看法。无庸置疑,学习方法对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学子的意义就像工具对于人类一样,什么样的工具决定人类什么样的文明程度,所以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它将决定你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以及成绩提高是否有后劲。我曾经看过一些关于学习方法的书,有过一些思考,现在写的也都只是我自己的一些心得,所以我建议读到这篇东西的你,首先要确立不迷信它的观念。这也是我对待别人经验的态度。别人的经验是好的,那只能说明它是适合别人的,到底适合不适合你,还要亲自去检验。在这之前你必须确立不迷信它的观点。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包你上清华北大的“灵丹妙药”,就算有,那么所有人都能上北大,那北大也就不再是北大了。所以在学习别人的经验的时候,一定要把理智和清醒留给自己,盲目的低级的模仿只是动物的行为,那既浪费了你的时间,也会糟蹋了别人的经验。所以,请留住你“雾里看花”的慧眼。
  面对一切经验都要努力去让它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要努力抓住经验的实质而不是表面形式。如果你现在还不能有这个意识,请你放下这篇东西吧,因为它已经不可能对你有任何帮助了。
  勤奋:筑就成功的基石
  我不想再引用什么名人名言来论证勤奋的重要性。相信那些句子大家背得一定比我好。
  之所以在这里强调“勤奋”的重要性,也由亲身体验而来。首先我要讲清楚一个概念,勤奋并不等于整天坐在书桌前埋头苦读。汗水只有和正确的方法结合才能被称作是勤奋,否则,只能算是盲干,只有傻瓜才会选择盲干,呵呵,我想看到这篇东西的同学是没有傻瓜的。说实话,大家的智商是相差无几的。既然你现在还和其他人坐在同一个课堂,那就说明你的智商和你身边的人是大致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你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也都是经过你们的心理放大作用之后的结果,其实你和你的同桌之间聪明和愚笨的差别远比你们印象中的小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呢,答案只有一个——勤奋。这就好比两个设备一样的工厂,怎么样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呢,只有加大机器的使用频率,如此才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所以无论你自认为是聪明或者愚笨,只要你拥有了勤奋,你将战无不胜。因为在勤奋的积累之下,一切的差距都会被填补,一切的优势都会被颠覆。
  坚持:决定成败的分水岭
  万物的真理其实都是相通的。树苗坚持生长才有了古木参天,花朵坚持孕育才有了硕果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切的奇迹都是在坚持的一点一滴中孕育。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付出的多,就算你不能得到更多,也不会失去很多。不要忽视坚持的神奇。其实就算你掌握了足以创造奇迹的方法,你也要用坚持去做奇迹的母亲,让奇迹诞生。越是好的方法,其真正的好效果也越会在你坚持使用之后才会显现。一个再好的方法,对不想去坚持使用它的人来说,都是毫无价值的。所谓“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坚持,把你平时每一点付出换来的成果“积”起来,在经过时间的发酵后,你会发现,你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山”自己的“渊”。
  很多事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所以当你下定决心去做什么事的时候,请一定不要给自己偷懒或放松的机会,因为每一点放松都会成为毁灭你“坚持长城”的蚁穴,记住:什么都能放松,就是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要想你只是偷一次懒,有了第一次就不能阻止第二次了,这样的后果是可怕的。
  如果你想在收获的季节采摘到自己梦想中的果实,那么请你不要在播种的时刻忘记“坚持”,因为只有它才能为你的果实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
  心态:守住心中的灯塔
  武侠中高手间的了断往往只取决于一招半式。高考场上,高手之间的成败也往往取决于这样的一些细节。害怕自己意外失手?担心突发事件干扰?万一……怎么办?这个时候比拼的就不只是知识或者技巧,而更多的是你的心态。
  能不能处变不惊,能不能临危不乱,这将决定你最终能不能梦想成真。并不是所有成绩好的同学都能进清华北大,但他们与梦想失之交臂绝不是偶然,他们的致命弱点并不是没有实力,而是不能使自己的实力在任何时候都高水平地得到发挥。
  所以,要想提高你在高考场这样的高度紧张的时刻的成功率,就必须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心理素质,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其实,好的心态也并不只有在高考中才有用,在高中那样的高密度紧张复习中,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也能让你日常的学习生活更轻松一点,激发你的潜能,帮你保持一个高效的学习状态。
  那如何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呢?

高分一定有规律(2)

  首先要使自己每一秒钟都充满自信,即使有时真的很气馁也要逼自己装出自信的样子,这是很有效的,其科学性是经过科学家证实的(其实,对于聪明的你来说,自己是最好骗的^…^)。建议每天起床都对自己大喊:“Today is my beautiful day!我充满自信,我是最棒的!”(要是真的不好意思在屋里大喊,也要在心中对自己大喊,贵在坚持啊)。
  另外还要以“低姿态,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生活中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不管别人把不把你看作是高手,你一定不要把自己看作是高手。否则,你永远都不会成为真正的高手,充其量也只是个“井底之蛙”。
  考试中要抱着正确的考试观,坚持“会的不丢分,不会的不苦钻”,不要为面子去作题,一定要明确一点,你参加高考的目的是得分,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事。若是考试中真的遇到了心里发毛的紧急情况,不妨停下笔,深呼吸,恢复自信,告诉自己“我难他也难,我不怕难,我易他也易,我不大意”相信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在生活中还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去学习。不要自己把自己给封闭了,多和同学交流,不要太小气,也不要太傲气。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对保持你的心态和状态都是很重要的。
  相信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学习境界又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那时你的学习一定会有更上一层楼的感觉。守住心态这个灯塔,你在高考的波涛中才能稳中求胜,赢心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有李宁,一切皆有可能。”身边的朋友总喜欢引用这句话。事在人为,其实,很多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事都不是没有可能的。“理想+方法+勤奋+坚持+心态=梦想成真。”相信笃行这句话的你不会失望的。上面的文字都是那些为梦想奔跑的日子篆刻在我记忆中的点滴美好感悟,送给你们,希望能对你们有些启发和帮助,祝你们在圆梦的路途中不断超越,不断精彩。圆梦北大,我会在“一塔湖图”中等待你的到来。

高分一定有规律:看得比高考更高

  姓  名:卢晓宇
  所在院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5级
  毕业学校:广东省高明一中
  高考成绩:900分(标准分,2005年广东高考第一名)
  当你在读这篇文章时,也许你正升上高三,想到来年的高考便有如临大敌之感;也许你还只是一个没心没肺的高一新生,觉得高考太遥远了;也许你已决定复读,回想刚经历的高考便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无论如何,许多人都愿意把高考看成残酷的竞争,比作黎明前的黑暗。但为什么高考非得是黑暗的呢?为什么六月非得是灰色的呢?有人却这么说:“我的高三,若要为它选择一种颜色,那么它就是红色的。那是一种激情的飞扬,是一种热血的喷张!”
  在高考面前,有的人把困难在想像中无限放大;有的人却自有一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的无畏与豁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对高考的认识。这正是我想谈的第一点——积极地认识高考。高考在当代中国是一种极具争议性的人才选拔方式。有人疾呼:“我以我血荐高考!”也有人大叫:“高考不死,大难不止!”但无可否认的是,高考是中国莘莘学子的成年礼。高考不仅让我们在知识层面上到达一个新的高度,更是砥砺了我们的意志、毅力,强化了我们许多方面的素质,催熟了我们的心智,客观上磨练了多数同学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我的一个同学就曾不无感慨地说:“是高考让我成熟的。”还有,我们不是为高考而高考的,高考只是人生这部宏伟的交响诗的前奏,所以我们应该看得比高考更高。
  简言之,在我看来,整个面对挑战,准备高考的过程对我们这么一代普遍没经历大苦难的人的成长是颇有裨益的。既然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为什么不放胆一试,放手一搏,抓住一次蜕变的机会,为将来的人生奠定一个漂亮的基调,奏响一个激昂的序曲!
  接下来,我想谈的第二点就是,设定目标并正确地对待目标。既然决定了要积极面对高考,就应该给自己确定比较具体的目标,来驱动我们自己前进,并指引前进的方向。一方面,古语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这就是告诉我们用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取得差强人意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的目标应该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而不要高得不切实际。总之,确定目标的过程是辩证法的又一次完美运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标应该是发动机,我们不应让目标束缚了自己,反而使发动机成了制动装置。也就是说,我们要灵活对待目标。目标也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只要抱着“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做你该做的,把其他的交给上帝”的积极豁达的态度,我们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就拿我来说吧,我从来没对自己说过“非北大不读”,让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我只对自己说:“北大只是一个奋斗方向,好好地努力,到时候到什么层次就报什么学校”。于是,我们可以避免尝试那种深陷理想与现实的鸿沟而不能自拔的痛苦。我想这也体现了生物趋利弊害的本能,在高三中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精神上的煎熬可以使我们集中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上,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愉快。
  目标的确立就意味着一个新的追求历程的开始。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距离,我们下一步要想的是怎么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架设起桥梁。
  在这两年的高三生涯中,我体会较深的一点是:勤奋很重要,比勤奋更重要的还有方法、效率,比方法、效率更重要的还有心态。
  如果我们能积极面对高考,正确对待目标,那么摆正心态不在话下。
  至于效率,我是通过合理地利用时间来提高学习效率的。我觉得要做事有效率,我们首先就要清醒地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不能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想接着怎么办。所以,我用计划指导自己的行动。首先,我在新学期伊始是会展望自己在这一学期要做什么,然后确定一下做事的进度。有时,我会根据进度把一个学期分成几个阶段。在进度的指导下,我会在每个周末替下一个星期制定内容细致具体的时间表。就像灵活对待目标一样,我也是灵活地对待这些进度、时间表,适时对它们进行调整,且不让它们成为一种负担或束缚。顺便说一句,我肯定我还真从来没有哪个星期能完满地把我的计划执行出来。计划是理想的,而现实总有各种各样意料之外的事情,坦然面对便是。另外,我也会注意忙里偷闲,适时调剂。社会要可持续发展,个人也是要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我在高三的一年里极少熬夜,并尽量每天抽出运动娱乐的时间。在周末或较长的假期里,我也常常管不住自己,把原本计划用于学习的时间用来娱乐。事后,每当我懊恼地想“惨了,这个晚上又没了”的时候,我又很快会告诉自己:“反正已经玩了,时光不能倒流,后悔也无补于事,也许这样会让你在下个星期的学习中更有效率呢。”也许这样有点自欺欺人,但却是我放大假回来后,消除内疚,尽快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的好方法。话说回来,这种觉得“玩”就是堕落,就是颓废的心态也许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欧美的青少年反而认为不玩是不可理喻的。他们的信条是work hard and play hard。 玩,在他们看来,是生活中最自然的一部分,玩得恰到好处对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我想,这也许是西方同龄人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至于学习方法,我在这里可以简略地讲一讲我复习英语和综合科(大综合)的心得。我觉得英语可以是一个把学习和娱乐结合起来的契机。在高三的周末,我会常常看一些英语电影,既可以娱乐身心,又可以体验一下地道的英语。当然,必要的练习和解题技巧的训练我也没少做。而综合科突出的特点是知识面广,我的应对方法就是整体把握,理清知识脉络,对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