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菩提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生菩提树-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老和尚不幸病倒了,这一躺就是半个月起不了床。庙里失去了生活来源,眼看就要断炊了。小和尚没办法,终于主动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天不亮,他就学着师父的样子上山砍柴,然后挑着去集市卖,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徒儿,别累坏了身子!”老和尚怜爱地看着小和尚忙碌的身影说。

  这时,小和尚停下手中的活儿,对老和尚说:“师父,真是奇怪,刚开始你叫我挑柴火那两天,我挑那么轻的担子都觉得特别累,可是现在我挑的越来越重,相反倒觉得担子越来越轻了呢?”

  老和尚赞许地点点头,说道:“这一方面是因为你的身体承受能力练出来了,更多的是你心理成熟的缘故啊!成熟使你产生了勇挑重担的勇气,当然就觉得担子轻了!”

  菩提心语:

  不断锻炼,就能不断成熟。成熟的结果就是可以让人更有力量,更能承担重任。当你能够勇挑重担时,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你。

意志坚定是安身立命的前提

  弟子问禅师:“师父,该如何使身心清静呢?”

  禅师回答说:“有个人听了算命先生的话,说他眉头泛光,当天就能变成富翁,于是他就直接走到别人的金铺里,当着别人的面伸手拿柜子里的金银,结果被人抓住送进了衙门。县太爷问他:‘你怎么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别人的钱财?’那个人回答道:‘我只看到了钱,没有看到人呀!’”

  禅师紧接着说道:“有禅心的人,眼睛里看到的只有尘埃!”

  弟子又问:“怎样才能成佛?”

  禅师厉声喝道:“你外出云游,在庙宇与丛林之间奔走,可曾找到你们的安身之处?如果只会跋山涉水来来去去,那只是白白踏破草鞋,等着阎王爷向你收草鞋钱吧!”

  弟子又问:“怎样才能成佛?”

  禅师拊掌大笑:“好!意志坚定的人,会将踏破的草鞋扔掉,光着脚向前走,没有了任何束缚,也就没有了任何烦恼,不用为草鞋破了担心,也不用为草鞋钱担心;意志不坚定的人,心里挂念太多,忧虑太多,心都装满了,千门万户都封锁了,还安什么身,立什么命!”

  弟子望了望自己的草鞋,灵光一闪,顿悟了。

  菩提心语:

  只有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让自己得到进一步的修炼,才能让自己的身心获得宁静,除却诸多烦恼,让自己真正拥有一颗纯净的心。

心存一颗包容的心

  侍者问禅师:“禅心在何处?”

  禅师说:“在广大虚空中。”

  侍者说:“我怎么看不见呢?”

  禅师说:“因为它广布虚空,所以无形。”

  侍者又问:“何时才能有形呢?”

  禅师说:“执著妄想时。”

  侍者说:“我还是不明白。”

  禅师说:“请拿来一些盐和一杯清水。”

  侍者就拿来了盐和清水。

  禅师说:“取一匙盐放入水中。”

  侍者于是取了一匙盐放入水中。

  禅师说:“你尝一尝,看看味道如何?”

  侍者尝了尝说:“咸。”

  禅师又说:“再取来一盆清水。”

  侍者又端来一盆清水。

  禅师说:“再取来一匙盐放入水中。”

  侍者于是取来一匙盐放入水中。

  禅师说:“再尝一尝。”

  侍者尝了尝说:“感觉不到咸味。”

  禅师说:“同样是一匙盐,放入一杯清水中和放入一盆清水中的变化就这么大,如果投放在更大更广的空间呢?”

  侍者恍然大悟。

  菩提心语:

  有一颗博大的、能包容的心,就不会感觉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就像那一匙盐,放在不同容积的水里,就有着不同的味觉感受。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内心的容忍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与人打架,因此,人们都很讨厌他。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正遇到清心禅师在讲佛法。他听完之后感到非常懊悔,决定痛改前非。他对清心禅师说:“师父!今后我再也不与别人打架斗口角了,即使人家把唾沫吐到我脸上,我也会忍耐着把它拭去,学会默默地承受!”

  “就让唾沫自干吧,别去拂拭!”清心禅师轻声说道。

  年轻人听完,又不解地问道:“如果拳头打过来,又该怎么办呢?”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只不过一拳而已。”清心禅师微笑着答道。

  这时,那个年轻人实在无法忍耐了,便举起拳头朝清心禅师的头打去,然后问道:“现在你感觉怎么样呢?”

  清心禅师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反而十分关切地说道:“我的头硬如石头,可能你的手倒是打痛了!”

  年轻人无言以对,似乎对禅师的言行有所领悟。

  菩提心语:

  生活之中,大度包容的心不可缺少。如果气度狭小,遇事斤斤计较,那么在生活中就会处处碰壁,烦恼也会越来越多。但如果能以实际行动来理解、宽容别人,那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包容。

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

  一天,慧远法师正要开门出去时,突然闯进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狠狠地撞在法师身上,把他的眼镜撞碎了,还戳青了他的眼皮。可那位撞人的大汉,不但毫无羞愧之色,反倒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的?”

  慧远法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大汉颇觉惊讶地问:“喂!和尚,你怎么不生气呀?”

  慧远法师借机开示说:“我为什么要生气呢?生气既不能使眼镜复原,又不能让脸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说,生气只会扩大事端,如果我对你破口大骂或打斗动粗,必定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及恶缘,也不能把事情化解。如果我早一分钟或晚一分钟开门,都会避免相撞,或许这一撞也化解了一段恶缘,我还要感谢你帮我消除这业障呢。”

  大汉听后十分感动,他若有所悟地离开了。

  事情过了很久之后,有一天,慧远法师接到一封信。原来,大汉以前不知勤奋努力,工作之后,在事业上又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恼。一天他上班时忘了拿公文包,中途又返回家去取,却发现妻子与一名男子在家中谈笑。他冲动地跑进厨房,拿了把菜刀,想先杀了他们,然后自杀,以求了断。

  不料,当那男子惊慌地回头时,脸上的眼镜掉了下来。瞬间,大汉想起了慧远法师的教诲,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反思了自己的过错。

  现在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应手了。特寄来五千元钱,一方面为了感谢慧远法师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请求慧远法师为他们祈福消业。

  菩提心语:

  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法师的宽容带给了大汉觉悟,教会他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宽容也是最好的教育手段,能用真切的言行给人以启迪。生活中,要时刻怀有包容之心,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宽容是最好的教育法则

  盘珪禅师是备受大家尊崇的禅师。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因为行窃被人抓住,众人纷纷要求将这个学生逐出师门。但是盘珪并没有那样做,他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那个学生。

  可是没过多久,那个学生竟然又因为偷窃而被抓住。大家认为他旧习难改,要求将他重罚,但盘珪禅师还是没有处罚他。其他学生很是不服,他们联合上书,表示如果再不处罚这个人,他们就集体离开。

  盘珪看了他们的联合上书,然后把他的学生都叫到跟前来说:“你们都能够明辨是非,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们是我的学生,如果你们认为我教的不对,完全可以去别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那个行窃的学生,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来教他,那谁来教他呢?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你们都离开我了,我也不能让他离开,因为他需要我的教诲。”

  那位偷窃者听了盘珪禅师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心灵因此而得到了净化,从此以后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

  菩提心语:

  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面对犯错的人,我们要以真心来感化他,排斥和嫌弃都是不明智的做法。我们要用宽厚仁慈的心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情。

珍惜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有一天,仪山禅师在洗澡的时候,因为水太热,就叫弟子提桶冷水来加。有一个弟子奉命提了水来,将热水加凉了,便顺手把剩下的水倒掉。

  禅师很不高兴,说道:“你怎么如此浪费?世间上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处,只是价值不同而已,可你却那么轻易地将剩下的水倒掉。就是一滴水,如果把它浇到花草树木上,不仅花草树木喜欢,水本身也不失去它的价值,为什么要白白地浪费呢?虽然是一滴水,但是价值也无限地大。”

  弟子听后若有所悟,于是将自己的法名改为“滴水”,这就是后来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后来弘法传道,有人问他:“请问世间上什么功德最大?”

  “滴水!”滴水和尚回答。

  这个人又接着问:“虚空包容万物,什么可包容虚空呢?”

  “滴水!”

  滴水和尚从此把心和滴水融在一起。在他眼里,一滴水中也有无尽的时空了。

  菩提心语:

  滴水虽小,但江河湖海无不是由滴水汇聚而成。生活中,一点一滴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所在,不能因为它的渺小就认为它一无是处。珍惜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就是珍惜了生命本身,从中你会体味到不一样的感动。

追寻真实的生活层面

  这天,天刚破晓,居士抱着一束鲜花和一捧供果,赶到大佛寺上早课。刚踏进大殿,旁边突然跑出一个人,与居士撞个满怀,将他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居士看到水果被撞翻,忍不住叫道:“你这人怎么这么粗心,把我的供果全部撞翻了,你看怎么办?”

  这个人听了,也非常不满地说道:“撞翻就撞翻,顶多向你道歉,你干吗这么凶啊?”

  居士更是气愤:“你这是什么态度?自己错了还要怪人!”

  接着,他们开始互相指责,声音此起彼落。

  广圄禅师经过这里,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明原委,开示道:“莽撞的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些行为都是愚蠢不堪的。能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真诚地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明智之举。”

  广圄禅师接着又说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生活层面有很多很多。不要因为一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这一片虔诚的心境,不值啊!”

  “对不起,禅师!我错了,我实在太冒失了!”这个人又转身向居士说道,“请接受我至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

  居士也真诚地说道:“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也不该发脾气,我实在太幼稚了!”

  干戈就这样化解掉了,二人也从中学到了更多的道理。

  菩提心语:

  生活中,必须协调的生活层面有很多,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破坏自己的心境。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真诚地接受别人的道歉,这才是明智之举。

人生的真理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弟子回答道。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还告诉我们终日坐禅不可以躺卧吗?”

  慧能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弟子感到很困惑。

  慧能禅师接着说道:“禅定,不是要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要使身心达到一种极度宁静和极度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的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就会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就如同明镜蒙尘,活得愚昧迷失了。”弟子躬身问道:“那么,该怎样去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

  慧能禅师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就处处都是苦海了。

  “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位和功勋对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弟子终于醒悟。

  菩提心语:

  生活中,要保持一颗清净安定的心很难,因为被种种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让很多人活得愚昧迷失。因此,要心生智慧,就要坦然面对一切。

放开心胸终能释然

  禅海以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有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高官的随从。

  后来,他与大官的太太两相情悦,关系十分亲密。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他俩的私情最后还是被发现了。在自卫中,他杀了那位大官,带着他的太太逃往别处。

  他们没有生活来源,但因为习惯了奢华的生活,后来两人堕落成贼,而女人的贪得无厌使禅海深恶痛绝,他最终选择离开了她。

  之后,禅海来到很远的一个寺庙出了家,做了一名游方僧人。为了补偿他的罪过,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举。他知道某处悬岩上面有条道路非常危险,已断送了不少人的性命。因此,他决心在它下面挖一条隧道,取而代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