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征战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四军征战实录-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界人士的关注,新闻记者也争相采访。但是,叶挺无心在武汉久留,他想尽快赶到南京。
    叶挺要去见蒋介石,要向蒋介石转达毛泽东提出的新四军组建方案和其他有关事宜。
    11月21日,蒋介石召见叶挺,参与新四军改编工作的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也同叶挺一
起去见蒋介石。
    曾经是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对北伐名将叶挺虽然很熟悉,但两人已有十多年没有见
面。大家坐定以后,叶挺详细转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的改编方案,特别是具体讲明了新
四军副军长、参谋长,各师师长、副师长的人员名单。叶挺还说:“关于新四军的集合地
点,浙江西部的衢州附近比较合适。另外,请国民政府发给18万元作为集合开拔费和整理
费。”
    起初,蒋介石显得慢条斯理,听着听着,蒋介石的脸色变了,心里说:你叶挺是国民政
府正式任命的军长,你怎么就……
    叶挺刚说完,蒋介石马上说:“中共南方游击队不能按照八路军的办法改编,延安提出
的军官名单我不能同意。”一句话刚说完,蒋介石眼前忽地浮现出八路军改编的情形,说话
的语气都变了。他说:八路军拒绝点验,南方游击队必须派人点验,按枪的多少决定编制。
新四军不能先由共产党委任师长、旅长”。
    蒋介石似乎已经知道红军游击队人多枪少。
    对于蒋介石的回答,叶挺多少有些吃惊。叶挺说:“如今日寇肆意侵略,中华民族的大
好河山遭到践踏,改编部队上前线作战,这是最要紧的,其它人事问题容易解决”。
    一听这话,蒋介石很不高兴,说:“这不行,这些红军游击队能不能开到前线还是个问
题。依我看,他们不会离开南方。”
    叶挺想了想,又说:“游击队改编了,就增加了抗日力量。
    再说,这对安定后方也有好处。”
    “嗯?”蒋介石转过头,怒气冲冲地说:“扰乱,那是扰乱后方。扰乱后方就是破坏抗
日,我要剿的。”大敌当前,蒋介石还是忘不了一个“剿”字。几年前,他调集国民党几十
万军队“围剿”红军,多么疯狂。现在,他又想着要“剿”红军游击队,要“剿”即将改编
的新四军。他绝不希望这些革命武装留在南方。在蒋介石看来,只要有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
量,他心里就不安定。
    蒋介石说的这个“剿”字,道出了4年后发动皖南事变的阴谋。
    蒋介石余怒未消,突然用一种责问的口气说:“谁要你去延安的?”
    “这件事我同军政部长何应钦谈过。”叶挺显得分外冷静。
    叶挺当然不会说是毛泽东要他去延安的。
    客厅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叶挺又问,“那么,部队改编的整理费呢?”
    “什么整理费?”蒋介石故作惊讶。
    叶挺见蒋介石连改编红军游击队的基本费用都不给,马上站起来说:“这不行,没有军
费,部队无法改编。我不当这个军长了。”
    听到这句话,蒋介石的心“突”地一跳,稍稍变了腔调,说:“坐!坐!你的军长还是
要当。有些事,你可以找陈诚商量。”蒋介石心里很明白,除了叶挺,当时没有第二个能使
延安方面接受的新四军军长合适人选。蒋介石也担心叶挺真的不当新四军军长,赶紧搬出了
陈诚。
    陈诚是叶挺的同学,更是蒋介石的亲信。蒋介石故作姿态。
    毛泽东、蒋介石接踵召见叶挺,北伐名将出任新四军军长。
    历史镜头之三:不准一个国民党插进我军。
    红军游击队分散作战多年。在谈判改编中,个别地区的游击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倾向。
    活动在江西省东北部弋阳磨盘山地区的游击队一直不肯下山,当党组织指派皖浙赣省委
书记关英到磨盘山上进行说服教育时,游击队里个别人竟然把关英杀死。
    赣东北德安、九江、瑞昌地区的游击队也拒绝下山。红军第16师政委明安类和鄂东南
特委书记林美津到山上做工作时,也被他们杀死。
    国民党军队找个借口,把这两支游击队消灭了。
    相反,当特委代理书记、红军3团团长何鸣在同国民党第157师谈判时,同意把闽粤边
的游击队改编为保安队,并归157师指挥。谁知当一千多名红军游击队撤离根据地,开到漳
浦县城时,突然被国民党的军队包围,收缴了武器。由于党中央的严厉交涉,国民党方面被
迫送还武器,但人员却失散了。
    闽中一支游击队被国民党方面骗到蒲田县城后,不但被缴械,大队长也被杀死。
    毛泽东知道这些情况后,接连发出电报,要求湘鄂赣的游击队一定要吸取何鸣的教训,
在接受改编时,不许轻易移居大城市,不许国民党派人来任职。毛泽东、张闻天还告诉周恩
来,谈判时要坚持不准国民党插进我军一人的原则。
    毛泽东还指出,红军游击队要依靠山地,改编时,驻地200里内对方驻军应调离。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湘鄂赣游击队把国民党派来任职的副司令、参谋长等人“礼送”出
境。
新四军征战实录
2
    2
    陈毅元帅为新四军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陈毅不仅在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代军长,同刘
少奇等人领导部队整训,早在编组红军游击队为新四军时,陈毅不畏艰险,赴湘赣、皖浙赣
等游击区传达中共中央指示。
    那是一种生与死的考验。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以后,陈毅在赣粤边界坚持游击战争,那是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
争。1937年10月以后,陈毅根据中央指示,在江西省南昌、吉安等地组建红军游击队接洽
处、通讯处,主动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合作抗日的谈判,奔赴湘赣边、赣东北等游击区,
动员游击队下山改编。
    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几年来,国民党反动派总是千方百计地要消灭红军游击队,现在遇到一个改编的新问
题,有的游击队担心上反动军队的当,不肯下山。当陈毅派人上山进行说服动员时,不少人
竟被当作“叛徒”杀害。
    陈毅接到通报,十分焦急,决定亲自去说服他们下山改编。谁知一到山上,陈毅也被扣
上了“叛徒”的帽子,险些被杀。
    那是1937年11月中旬,陈毅坐着一顶轿子,来到湘赣边的九龙山游击区。在山上,陈
毅对湘赣边游击队参谋长段焕竟和政治部主任刘培善说,“七·七事变”以后,中国的形势
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冯家
村召开的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号召共产党员及其领导
的武装力量站在斗争的最前线。陈毅还逐条解释了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说明党中央指示要国共合作,一致对外,游击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下山。
    听到陈毅这番话,大家都觉得有理。但是,一想起国共合作,有的人马上想到了三年艰
难的游击战争,想到了反动军队残酷的“围剿”;有人还想起了“四·一二”反革命大屠
杀,那是在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时刻,蒋介石叛变,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损
失……
    突然,一个人说:“蒋介石做梦都想消灭游击队,我们怎么可能和他合作?”
    另一个人说:“你们看,山下就是国民党军队,我们怎么能轻易下山?”
    是呀,中共湘赣省委还来信说,没有省委的指示,不能下山改编。
    大家七嘴八舌,不但听不进陈毅的耐心劝告,还怀疑陈毅可能不是党代表,是“叛徒”。
    九龙山上,作出了一个错误决定,把陈毅送到省委,请省委书记谭余保处理。
    一天,陈毅被送到甘子山,这是中共湘赣临时省委住地。
    突然,陈毅被捆了起来。
    当省委几个人研究对陈毅的处理时,绑在竹棚子一边的陈毅听得清清楚楚,厉声说:
“不能杀,杀掉我,你们要犯大错误!”这句话,把对方镇住了,他们不得不改变主意。
    第二天,陈毅被带到树林里进行公审。看到面前坐着的许多游击队员,陈毅想,这正是
宣传党的政策的好机会,他用回答问题的方式又把国共合作、游击队改编等问题讲得清清楚
楚。
    一些游击队员被说服了,他们对谭余保说:“把陈毅关押几天,看看山下的敌人有什么
动静。”
    谭余保也感到怀疑陈毅是“叛徒”未必妥当,但是他想起不久前一名自称是湘鄂赣边区
党委的交通员来到九龙山,走后不久就遭到敌人的“围剿”,使游击队蒙受了损失的教训,
又不敢轻易相信陈毅。
    数天后,九龙山下的国民党军队撤退了。
    谭余保左思右想,派了一名交通员到吉安去了解情况。
    当时,吉安已经成立了新四军通讯处。当这名交通员把从吉安取回的中共中央告全党同
志书和证明陈毅是党代表的公函送到谭余保面前时,谭余保一阵激动,连声说:“我鲁莽,
险些误了大事。”谭余保一边说,一边给陈毅松绑。
    陈毅说:“你是个坚决的老革命,是个好同志。”
    回到南昌,陈毅听到有人提出要与国民党“合作到底”,又对大家说,我们不能麻痹,
搞不好,“合作”就会变成“活捉”。这是多么深刻的比喻。
    陈毅上九龙山时,项英在延安。12月13日,项英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报告了三年来坚持
游击战争的情况,中共中央当即作出了《关于南方游击区工作的决议》,指出:“各游击队
成为今天最好的抗日军队之一部。这是中国人民一个极可宝贵的胜利。”
    第二天,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项英、陈毅、张鼎丞、
曾山、黄道为委员,项英担任分会主席,陈毅担任副主席。
    毛泽东对早期新四军组建曾提出明确设想,即:“军暂驻武汉,南昌、福州设办事处。”
    根据毛泽东的要求,叶挺再次来到武汉,住在汉口太和街26号。叶挺的住址被称为
“新四军筹备处”或“办事处”。这里与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不远,以前是日租界。随着形
势的发展,这里的日本人纷纷回国,房门都贴上了封条。一个多月前,叶挺途经武汉时,亲
自带人开锁启封,为新四军的组建工作安排了一个活动地点。
    叶挺再次到武汉,太和街26号显得十分活跃。新四军办事处的工作刚刚展开,朱克
靖、吴振邦等许多叶挺的故旧、部属纷纷赶到汉口,参加新四军的筹备工作,叶挺的一些亲
属也应邀陆续赶到汉口。
    12月23日,叶挺迎接了两批战友。一批是延安派出的干部,在新四军参谋处长赖传珠
率领下乘火车到达武汉,叶挺带领他们在汉口太和街23号住下后,让他们启用国民政府军
事委员会发给的新四军关防,开展有关公务。另一批人由项英率领。项英离开延安以后,途
经西安,乘飞机到达武汉。
    项英穿一身八路军制服,叶挺穿一身便衣。当时,新四军办事处的许多干部都穿着便衣。
    赖传珠的工作进展很快。12月24日,赖传珠即向叶挺和项英汇报了新四军军部现有干
部和工作布置情况。
    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叶挺和项英一起,会见了军部的全体干
部,并就当时的形势和新四军面临的任务发表演说。
    那几天,叶挺兴致很高。元旦将近,叶挺说:“这是新四军成立后的第一个新年,我们
要在德租界味腴别墅宴请全体干部。另外,延安来的干部每人发8元大洋。”短短几句话,
表现出叶挺对新四军这支革命力量的无限深情。当时,新四军的经费很紧张,叶挺任新四军
军长时,何应钦只批准发给5万元“开办费”。
    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也在德租界味腴别墅设宴答谢。
    但是,在新四军组建过程中,国民党顽固派不时发难,制造了不少麻烦。正如周恩来所
说:还是“交涉困难”。
    元旦过后,周恩来直接找到蒋介石,要求蒋介石发给枪枝。
    蒋介石怒气冲冲地说:“现在,连坏枪也发不出了。”
    宋美龄在一旁微笑,说:“来了新枪再发吧!”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由汉口
移至南昌。这时候,新四军全体干部都穿上了深灰色的制式服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武装力
量中,又出现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
    然而,新四军的组建工作仍然很艰难,尤其是关于新四军干部任免问题和经费问题,叶
挺等人同蒋介石的斗争更为复杂。
    干部任免是新四军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叶挺为军长以后,中
共中央对新四军的编制和各级军官配备提出了具体方案,但国民党方面迟迟不予答复,毛泽
东向叶挺提出的“两师四旅八团”式编制也未能实现。经过多次要求,何应钦才以军政部长
的名义“核定”,批准新四军“编为第一、二、三、四共四个游击支队”,并“准予照委”
陈毅、张鼎丞、张云逸、高敬亭分任一、二、三、四支队司令。
    看到这个“核定”,叶挺心头涌起一股怒火,怎么不提对项英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和
周子昆副参谋长的任职呢?蒋介石要搞什么名堂?
    对于经费,何应钦等人也耍阴谋。起初,叶挺等人经过详细预算,提出每月经费为
16.6万元,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眼睛一眯,整整勾掉了10万余元,只批准每月各种
费用为6.5万元。
    更为荒唐的是,当新四军要求发给1万套棉军衣时,国民党方面竟说:“新四军打游
击,不需要军衣”。
    周恩来一眼看穿了国民党方面的阴谋。1月20日,他同彭德怀一起给中共中央书记处
的电报中说:“蒋对人、枪、钱都抓得紧,不愿我军扩大,不肯发枪加钱。”
    人、枪、钱,蒋介石看作命根子。
    周恩来利用各种机会同何应钦交涉。叶挺去找陈诚。陈诚尽管在前线作战失利,却又被
蒋介石委任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武汉卫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