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皆浮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皆浮云-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又跟“夫婿”扯上关系,黛玉就有些费思量了,难道是定国公跟父亲提亲了?这却没有听人说起过。

转眼间就到了薛蟠娶亲的日子,虽然薛家往林府送了两张请帖,不过林如海既然没有说要送贺礼,跟黛玉两人自然是都不去祝贺的了。

薛家和林家算是拐弯抹角的亲戚,林如海如今位高爵显,又绝对是个温润君子,待人都是如春风拂面,这次却这样不给薛家面子,大小官员都不禁偷偷猜测薛家如何得罪了林如海。

只是不管林如海如何做,薛家还是照常娶亲了。虽说婚事办得有些尴尬,但还算热闹。

薛蟠和薛姨妈都极为满意,无论是嫁妆还是新娘的美貌,可是新娘子就不那么满意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薛家娶媳妇,没有在自家的宅子里,却是在亲戚家住了一个小院。难道薛家已经落魄到了这个份上吗?

而且因不是贾府的子孙娶妻,贾赦不准花轿从正门进,说是怕不相干的人冲了贾家的祖宗,此举虽然削了王夫人的面子,但是王夫人私心里也不想让薛蟠的妻子从正门进来。



第二十六回 交换庚帖



古人总是迷信这些,怕新娘子带来不干净的东西,更怕新娘子带走贾家子孙的福气薛家的大宅早已变卖,薛姨妈没办法,只好委屈夏桂花从角门进府夏桂花进了洞房就开始哭,盖头还没取下呢,眼睛已经哭得像个烂桃子,宝蟾急得围着她团团转,不停的劝她别哭了薛姨妈打发来新房伺候的嬷嬷看得直皱眉还没等嬷嬷上前去规劝,就见薛蟠酒气熏天趔趔趄趄的走了进来,众人忙上前请安夏桂花听见薛蟠回来了,忙止住了哭声,只小声抽泣着宝蟾见薛蟠往床边走来,忙退到一旁

薛蟠醉眼朦胧的将盖头挑开,看见夏桂花两眼通红,不由大着舌头嚷道:“这是怎么啦,可是下人怠慢了你?你说出来我替你出气!”

夏桂花好歹还有些新嫁娘的害羞,一直没敢抬头,闻听此言也没有出声一旁的喜娘忙上前打圆超笑道:“新郎新娘还是先喝了合卺酒”

一阵忙乱,又是喝合卺酒,又是吃饺子,又是撒帐子的,夏桂花早看见坐在身旁的薛蟠足足比上次见面时大了两个型号,心里翻腾不休的皆是后悔那会子见面时薛蟠虽称不上英俊风流,可也勉强算得浓眉大眼身材壮实,谁知不过一两个月没见,就胖成了一头猪的样子,又黑又胖,满面油光,一身酒气,言语粗鄙,不像是皇商家的公子倒像是街头杀猪的屠户可是纵然是夏桂花这样任性,也不得不认命,已经拜了堂了,难道还能退亲不成?

薛蟠没在新房里呆多久就被人请去前院喝酒去了,夏桂花心里有气,把房间里立着的丫鬟婆子都轰了出去只留下陪嫁丫头宝蟾说话宝蟾早在薛蟠迎亲的时候看见他变了样子就在暗暗的,生怕自家姑娘看见不管不顾的闹了起来,要是被送回去,以后可就再难嫁人了,幸好夏桂花还不算离谱宝蟾也松了口气,只是慢慢劝劝罢了薛家的下人们被赶了出来,站在门外议论纷纷这新少奶奶只怕不是个善茬,以后还是得小心些才是翌日新媳妇拜公婆,薛姨妈看这新娘子果然美貌,心里越发高兴,便封了大大的红包给她只是夏桂花的丫鬟宝蟾的名字冲犯了宝钗,薛姨妈便遣了婆子私底下跟她提了一提,想要她给丫鬟改个名字谁知夏桂花本一肚子怨气和委屈,这才进门第一天又说冲犯了小姑子要给丫鬟改名,立时在屋里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诉委屈说什么一餐的份例只有四个菜,吃食粗糙不合胃口,又说进门第一天小姑子就刁难她等等等等薛家住的这院子何其鞋不仅门外的丫鬟婆子听得一清二楚,就连隔了几间屋子的薛姨妈和宝钗也听了个七七八八薛姨妈看宝钗脸色沉了下来,叹气道:“算了算了,她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又是独养女儿,没有个兄弟姐妹的,难免娇气了些,你就担待她罢”

宝钗皱眉道:“妈也太软弱了些,这才刚进门就是这个样子,等以后可怎么得了?说是独养女儿娇惯得厉害,那林妹妹也从没这个样过――我也不是讲究那些忌讳的人,只是但凡懂点礼数的,嫁过来之前打听了小姑子的名字就早把丫鬟名字改了,还用等到这会子?”越说越生气薛姨妈忙给宝钗使眼色,让她小点声,又低声道:“别计较这么多啦,等你嫁了人不是还得指望着哥哥嫂子给你撑腰,现在得罪了她以后还怎么来往?”

宝钗恨铁不成钢,只得强咽下这口气,但是跟这个新嫂子总算是有了心结薛姨妈喜得新妇,整天盼着抱孙子,补品一早一晚从不间断,夏桂花却不屑一顾,总是看也不看就倒进马桶里薛蟠婚事办完,薛姨妈又开始操心宝钗的婚事,过了这个年宝钗就要十七岁了,算虚岁就是十八,彻彻底底的老姑娘了况且听闻太上皇健康状况堪忧,万一龙驭宾天,又要守国丧,到时候更加不好办,因此这几日整天去寻王夫人旁敲侧击的贾府还是“有爵之家”,因此必得等到明年才能大办婚事,但是一场婚事的流程走下来,多则一两年,少则七八个月,半点轻忽不得,不像薛家和夏家,只是皇商而已,说穿了不过是皇家的奴才薛姨妈着急上火,王夫人就淡定得多了,宝玉过了年才十五,成婚尚嫌早了一些再说了,元春虽然疯了,但是贾政还是正经三品学政,地方大员,说个知府家的千金小姐易如反掌,对日后前程也有利,因此对薛姨妈就有些冷淡,又不把话挑明,就把宝钗吊在那里不上不下的?

这日宝钗从蘅芜苑出来寻薛姨妈说话,进屋却见薛姨妈在箱子里翻着什么,便过来道:“妈找什么呢?让下人找就是了,大热的天又出一身的汗”

薛姨妈从箱子底捧出一个小匣子,对宝钗笑道:“这东西是我放的,叫她们也找不出”

宝钗好奇的凑过来道:“是什么宝贝?”

薛姨妈拿着匣子坐到榻上,小心打开,把里面的纸拿出来,对宝钗道:“想不到还是得用上这个东西”

宝钗过来一看,却是当年建园子之前王夫人从薛姨妈这里拿的三十万银子的欠契,知道薛姨妈是要用这欠契逼王夫人同意婚事了,不由得有些脸上发热薛姨妈笑道:“我看明年就能把你嫁出去了,现下还得赶紧缝制嫁衣才是”

宝钗越发害羞,拉着薛姨妈只是撒娇

转眼已是到了秋天,现在林如海一应吃穿住用行都是黛玉一手打点,换季的时候不光衣服要换,食疗单子也要换,屋里摆设等等都要换,这些日子忙里忙外的,把库房里的什么东西放在哪都记熟了林如海看自家女儿这般贤惠,心中更是嫉妒未来女婿了未到中秋时林如海带着黛玉一起去贾府看望贾母,那时贾母已经能坐起说话了,见了林如海比自己两个儿子可亲切多了这边贾母才说了几句话就把人都遣了出去,只留林如海一个,探春宝琴等好不容易见黛玉一次,忙拉着黛玉去园子里说话黛玉现下是内阁首辅家的小姐,身边又有一个宫里出来的郝嬷嬷,因此排场比先前还足,出来一趟带的丫鬟婆子浩浩荡荡黛玉嫌烦,郝嬷嬷还振振有词的说大家闺秀就是要这样,要不然怎么跟那些小家子的人区分开呢黛玉过了这几年的**生活,总算悟出一个道理,以前很不明白的事也豁然开朗为什么古人总是需要那么多下人,好比一个小小知县,如果因为命案要去一趟乡下验尸,必定要带一大群人仵作和刑书自是必须的,还要包括县衙门里院的门外院其中最是耗费人力的就当数轿夫了,古人嫌坐车颠簸,因此若是有身份之人,无论去哪,无论多远,总是坐轿前往,有那经验丰富的轿夫抬起轿来几乎感觉不到颠簸,这都是苦练出来的功夫路近的话一班轿夫就够了,像是黛玉住的林府到荣国府这样的距离,需得两班轿夫替换即使林如海出来没有摆他的仪仗,也没有坐那个华丽的八人抬大轿,但是再加上郝嬷嬷的小轿,林如海所带随身师爷的小轿,光轿夫歇脚换班用的大车就备了两三辆所以有的官员虽然有了坐轿的资格,却养不起这样多的轿夫,只得依旧每日在马车上颠簸且说贾母跟林如海密谈许久,林如海就留下礼物带着黛玉仍旧回去了鸳鸯进来服侍贾母把见客的衣裳换成家常穿的,却听贾母忽然长叹一声,道:“也许他说的才是对的”

鸳鸯小心翼翼的替贾母穿上衣服,见贾母依旧惆怅,便笑着打岔道:“老太太今儿精神多了,要不要请个太医来看看?说不定再换个方子,要不了几天就好了呢?”

贾母愣了一会儿,才道:“不用了”

鸳鸯知道她心情不好,便默默的退了下去用过午饭,宝钗又从园子里出来,薛姨妈正巧刚从王夫人那里回来,见了宝钗便喜气洋洋道:“快来,妈有好消息跟你说”

宝钗因上午见了黛玉,一整天都兴致不高,垂着头跟薛姨妈进了屋薛姨妈一进了屋就从袖口掏出一张红色纸笺,递给宝钗道:“你看看这是什么?”

宝钗打开看时,却是宝玉的生辰八字,脑子里转得一转,立时明白过来,这却是换了庚帖了,脸一红,忙把这张纸轻轻丢在桌上

第二十七回 贾政卸任



薛姨妈忙将那庚帖拿起来放好,口中嗔道:“你这孩子,说不定明年开春就嫁出去了,还是这么没轻没重的”

宝钗先是低了头害羞,突然又想起一事,忙问道:“这是姨母同意了,但是姨父还在外地不知道,最重要的是――老太太同意吗?”

薛姨妈哼了一声道:“这我们管不着,就看你姨母怎么劝服老太太了,你姨父不用提,只要是老太太同意的,绝不会多说半句的”

宝钗皱了眉,担忧道:“听说今儿老太太跟林姑父在屋里说了大半天的话,不知是不是商议宝兄弟跟林妹妹的婚事的”却也跟着探春她们一起喊林如海为姑父薛姨妈撇了撇嘴,不屑道:“眼看着林家封了国公,又升了首辅,又只有这一个宝贝女儿,况且那会子你林妹妹差点被送给了废太子做了小妾,你林姑父岂有不生气的,只怕是老太太一厢情愿罢了”

宝钗默然,谁能想到黛玉那时还只是一个可怜兮兮的孤女,眼看家产就要不保,就连自己都要保不住了,谁知转眼间本来已经去世的父亲又活着回来,还升官封爵,一时间竟显赫无比黛玉也华丽丽的摇身一变,成了待嫁闺秀中最抢手的人物薛姨妈看宝钗发愣,拍了她一下道:“我跟你说话呢,你听见了没有?”

宝钗这才回过神,听薛姨妈说嫁妆的事这边薛姨妈跟宝钗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嫁妆,那边王夫人瞪着桌子上放着的三十万两银子的欠契怒气冲天这简直就是拿自己儿子换了三十万两银子,况且这银子都被放印子钱赔光了,王夫人恨不得冲过去把庚帖要回来只是三十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自家放出去的印子钱都赔光了,现下怕是三万两的现银都凑不齐,万一薛姨妈恼羞成怒,将事情宣扬出去,自己的脸面就真是荡然无存王夫人喝了两口水又勉强自己安慰自己,宝钗也算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人才品貌都是一流,家中虽无人做官,但还算有钱,最重要是知道跟自己一心以后做了自己儿媳,两人就可联手把凤姐儿挤出去,自己就可独掌贾府大权到了第二日,王夫人便换了衣服扶了婆子去贾母处请安,顺便请示这件事本以为一定会被拒绝谁知贾母听了之后并没有太大反应,只是点了点头说知道了王夫人这才放了心,猜着定是昨天贾母跟林如海说了黛玉和宝玉婚事但是被林如海拒绝了这么一想,王夫人心里又有些酸酸的不是滋味,如今居然也轮到自己儿子被人看不上,真真是世道变了既然贾母也同意了,王夫人就定下了心,先往贾政那里写了信去,只说这是老太太定下的婚事,然后才去找凤姐儿商量宝玉大婚的事因太妃死了还没一年且还在贾敬的孝期内,因此并不张扬,只是先打算好了预备着以后再办王夫人这边刚刚把给贾政的信送出去,那边就听说贾政因在任上贪污,被人告发朝廷已是命他卸职返京了听了这消息,王夫人真是大惊失色,贾政的为人众所周知,是绝不会做出这等贪赃枉法之事的,一定是被人诬陷王夫人慌了手脚,忙打发人去找王子腾,只是王子腾卸任一段时间了,皇帝好像忘记了他这个人似的,圣宠不复从前,以前关系好的同僚也都逐渐疏远,派了几个师爷出去打听,大家的回话都含含糊糊的,王子腾也没办法,只好劝王夫人去求林如海帮忙王夫人左想右想,跟贾府关系好的人家要么都是闲职,要么就是外任去了,一时间还真是找不到人帮忙,只是那个时候自己对黛玉那个样,只怕林如海不落井下石就好了,如何还敢去求他帮忙呢?

贾政被人参了一本就灰头土脸的卸职回京了这事早就有人跟林如海打过招呼,毕竟贾政是林如海的内兄,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但是林如盒细看了参劾贾政的奏本,上面罗列的一条条都明明白白,无可辩驳,因为这些事并不是贾政所作,而是手下师爷长随等人背着他做下的,按时下的律法,这也算是他律下不严,无论如何也要负责任事实上,有许多贪官即便是被人查出贪污,也总是往下人身上推,因此这便成了例,外人是绝不会相信你真的没有贪污的贾政风尘仆仆的回京时,已经是深秋时节,林如海知道贾政品行,是绝不会做出这种事的,但是他的性子也不适合做主官,还是先赋闲一阵子再看吧贾政本来心灰意冷,以为回京后就要进大狱,结果却只收到一纸户部的文书,让他赋闲在家,等有了缺再行上任这一纸文书出乎意料之外,贾政回京当天洗漱一番换过衣服就忙去了林府去见林如海林如海对贾政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便亲自出来陪他喝茶,贾政得知是林如海在朝内帮他周旋,这才免去了牢狱之灾,极是感激涕零这次赋闲在家,贾政可算是抽出了时间管教宝玉和贾环兰三人疯傻了许久,又不用宫因此功课比之贾环和贾兰差了许多,贾政恨铁不成钢,心道怪不得林家不愿要他这个女婿?

贾政虽然卸职回京,但是没有说永不录用,因此还算是官员预备役,王夫人腰杆子也更直了,再加上宝玉大婚在即,渐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