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皆浮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皆浮云-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吃过早饭,前院就不停的送来拜帖,都是大年初一来拜年的。巡盐御史仅次于从一品的总督,在扬州是品级最高的官员,因此当地大小官员盐商等都赶早来拜年。林如海重病缠身力有不逮,因此只由管家接待罢了。倒是有些乖觉的知道林大人的独养女回来了,都添上了黛玉的一份礼,倒是让黛玉又小发了一笔。

贾琏没有久待就告辞离去,林如海也重又躺回床上,黛玉就坐在一旁打棋谱打发时间。

本来应该热闹繁忙的节日在林家父女却是极清闲,访客都由管家接待,内院的事务照旧是宋嬷嬷管着,秦姨娘只负责照料林如海的起居。

倒是听说贾琏这些日子很忙,贾府在南方也颇有些产业,贾琏年前巡视产业时被那些掌柜的请到小秦淮吃花酒,不知怎的看上了一个名妓,名叫梁桂林,年十九,此女身材娇小柔婉,性和缓,聪敏灵秀,善音律,且是才女,喜谈诗,曾写出过“纵教篱落添佳色,过尽春时不算花”的佳句,更有传闻说,丙午年间,应试的学子与之过夜的,有七人高中,因此又有一个外号叫“嫦娥”。

话说贾琏日日去见那梁桂林,自然所费不赀,**窟更是销金窟,身上银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贾琏一心想赎梁桂林从良,恰好梁桂林也想趁年纪轻颜色好时寻一个终身依靠,因见贾琏既年轻貌美又家世豪富,对她百依百顺浓情蜜意,也愿意委身于他。只是老鸨子要价忒高,让贾琏这纨绔公子都吃不消。

贾琏头痛了几日也没有弄来一笔巨款,如果在京城,自然有许多来钱的地方,可是这远在扬州实在棘手,最后只得把主意打到林家身上。

这日晚上,贾琏特意请林管家喝酒,酒过三巡,就问起林管家日后何去何从。

林管家叹道:“我已是一把老骨头了,只好回乡下养老罢了。”

贾琏道:“林管家是林姑父的奶兄,正当壮年,哪能就这样养老去了?”

林管家笑道:“已经是五十岁的人啦,不服老不行。”

贾琏又道:“不若到那时林管家随我回京,仍叫你管着林家的产业如何?”

林管家心道:“看来贾家已把林家看做囊中之物了。”因笑道:“贵府高才之人尽有,我何必去添乱,还是回乡养老的好。”

二人打起太极,贾琏到底年轻些,不是林管家的对手,说了许久,连林家有多少产业都未能打探出来。最后无奈,只能开口“借”三万两银子。

对此,林管家表示并不吃惊,此前就有跟从的小厮回报贾琏的行踪,自然知道这三万两是用作什么的。

林管家略一沉吟道:“老爷吩咐过,贾公子一应花销直接从账房支取,只需明日去账房支银子便可。”



、第六回 李瑾瑶



初五这日杨大夫再度登门,估摸着药该有效了就急着来验收成果。其实这两日林如海也略觉咳嗽的好些,杨大夫仔细把了脉,又留下一个方子便飘然离去。

转眼到了元宵节,黛玉早早就吩咐了在花园子里多多的挂些灯,将假山上的亭子里拢上炭盆,晚上就在自家花园子里过元宵。

天将黑时,黛玉亲去请林如海去花园观灯。林如海近日已明显觉得好些,日常也能下床走一走,只是身体还虚弱,不能劳累罢了。看女儿这么好兴致就换了衣裳随她去了花园。

一路走来,甬道两边都点上了各色花灯,到了花园,只见梅花林都挂满了花灯,映得红梅格外美丽,抬头望去,假山上的亭子里灯火通明,衬着深蓝色天空上的明月,犹如仙境一般。

二人上到假山上,从亭子里向下看,灯火闪烁。这亭子是八角结构,因为全是玻璃窗户,所以既能看到外面,又防风保暖。

有丫鬟在亭外跟紫鹃说了几句话,紫鹃进来道:“去请琏二爷的小厮说,琏二爷中午就出去,现在还没回来。”

黛玉听了道:“也罢,吩咐厨房给他留着汤圆。”

亭子里的石凳上都铺了厚厚的坐垫,一角还燃了香炉,黛玉走去吩咐丫鬟把里面的香片拿去,又撕了几片橘皮扔进炭盆,顿时,屋子里充满了淡淡的橘香。

远处传来放焰火的声音,黛玉转身看去,窗外是一片火树银花,林如海站在窗前,貂皮大氅披在消瘦的身上似乎能把他埋起来,他静静地站着,一动不动。

林如海书生气很浓,身材既高且瘦,面白有须,气质儒雅,平日里除了对着黛玉总是笑着的,对旁的人却有种疏离的感觉,已花白的长发高高束起,只插着一支雕成竹节形状的翡翠簪。

正发呆,紫鹃走过来笑道:“焰火这样看果然好,既能看得见,又不至于被响声震了耳朵。”

黛玉回过神来,道:“是啊,焰火虽好看,却太吵,这样是最好了。”

林如海听了回头笑道:“你小的时候,我和你母亲抱着你看焰火,你却害怕那响声,从那以后我们家再放焰火都是离得远远的。”

黛玉笑道:“我才不是被吓到了,只是嫌那声音太吵而已。”

厨房的菜放在底部有炭盆的保温食盒里送到花园子里,茶果点心撤下去,各色菜品摆在桌上,黛玉过去扶林如海坐下,自己也坐在一旁。

用过饭,二人闲聊,黛玉道:“如果这亭子的四周和顶上全部都是玻璃的就好了,抬头就能看到星星月亮,白天还可以晒太阳。”

林如海笑道:“那就不是亭子是暖房了。”

黛玉道:“父亲什么时候能调职回京,我们就可以在温泉庄子上建个暖房了。”

林如海道:“等天气暖些,你先跟你琏二表哥回京,父亲任期结束自然会回去的。”

黛玉惊道:“为什么?我要跟父亲一起回去——父亲什么时候回京我就什么时候回京。”

林如海想张口解释,却说不出话来。前些日子,先前一直给他诊脉的名医陈大夫例行来诊半月一次的平安脉时,被门子告知已经换了大夫。之后,守在陈大夫医馆的小厮发现陈大夫乔装打扮偷偷去了大盐商钱家。本来无论陈大夫去谁家都可以解释为出诊,可是他乔装打扮绕路而行就有些可疑了。没过几日,听说陈大夫去虹桥时不小心掉进湖里溺毙了。

到这里,林如海已经心里有数了,定是他们察觉后买通了陈大夫,陈大夫不敢下毒,只用些平庸的药方使病情加重,现在突然换了大夫,他们以为诡计被识破反而露出破绽。

当时纵容黛玉的行为,也只是不愿拂了她的意,没想到居然真的钓出一条大鱼。江南一带的官员大多是以前义忠亲王的亲信,义忠亲王坏了事后,又都投向了太子麾下,当今圣上三年前把自己派到这里,就是要握紧江南这个钱袋子不能落入太子手中,如果自己因病去世,江南就落入太子手中了。太子已经成年,当今圣上与太子日渐离心,日后只怕还有一番龙争虎斗。这个时候,京城荣国府比扬州更安全,黛玉是贾老太君的嫡亲外孙女,荣宁二府都是太上皇的宠臣之后,虽然也同太子有些关系,却不至于像在扬州一样明刀暗箭防不胜防。

想到这,林如海正色道:“父亲的病已好了许多,以后就要每日里忙公事,这里没有长辈教养,也没有姐妹同你玩耍,父亲除了忙公事还要替你操心。父亲答应你,等任满回京就接你回家。”

黛玉还想争辩,看着林如海执着的神情,又把话咽了回去。她当然不知道,她以为失败的监视行动其实已经成功了,只是大家都当她是小孩子,完全没想到在告诉老爷之后还要告诉小姐一声。

********************************

贾琏花了数万两银子赎出了名妓梁桂林后,赁了一所小小庭院安置她,终日在此处消磨时光,玩得乐不思蜀,到他终于想起问一问林如海病情时,林如海的病已经有了明显起色。他忙写信回京请示是否还是带着林妹妹回去。且不说收到信时贾母如何高兴,只是王夫人心中甚是不快,本以为林如海病的只剩了一口气,自己只等着接手林家财产了,没想到这才没两个月,病就大好了。王夫人颇有一种平白无故损失了一大笔银子的感觉,甚是肉痛。

宝玉知道后也甚是高兴,缠着贾母写信叫贾琏仍旧带林黛玉回来,贾母也正有此意,便吩咐叫快马去扬州送信。

这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因此林如海已是备好了船,只是随船带去京城的礼还未准备妥当,所以暂未成行。

忽然有一日,大丫鬟留蓝到黛玉院里,说是都转盐运使李大人家的嫡孙小姐来拜访黛玉。

黛玉有些疑惑,但是总不能将人拒之门外,就吩咐请她来自己院里。

黛玉换了见客的衣服,又重新梳了头之后,李小姐已在正厅等着了。

李瑾瑶足等了半柱香的时候,坐在正厅下手的官帽椅上环顾四周,正面墙上挂着一幅春山积翠图,一老者策杖在山间小径缓行,侍童携琴随后,山坡长松夭矫,峰颠草木蒙茸,山隈深处屋宇隐约。看右下方落款应该是前朝名士玉泉山人晚年之作。正厅一侧是遮挡视线的多宝槅子,上面的摆设琳琅满目,白玉的仿痕都斯坦菊瓣碗几近透明,紫金秞缠枝花卉纹鹫衔环耳瓶金碧辉煌,青玉仙人出行山子有一尺宽,青铜错金嵌绿松石貘尊古朴可爱,还有色彩鲜艳的泥人八仙活灵活现,最显眼的是角落立着的绢制持伞东瀛女偶人,足有半米多高,极其精致,不由得站起身来走到近前细细观看,只见这偶人的发髻是真发制成,东瀛样式的衣服也是上等衣料裁制的,就连手里的油纸伞也是可以开合的,真是有趣。

黛玉从内室出来,就见一位年约十四五的少女站在多宝格前细看人偶。身穿浅绿缎缕金绣蝶夹袄,月白蝴蝶织锦长裙,头上梳的朝云近香髻,佩戴全套珍珠头面,脚上穿的香樟木高底鞋,身材高挑,亭亭玉立,肤白貌美,明媚可人,看去颇有好感。身后站着两个丫鬟都梳着丫髻,其中一个察觉到黛玉出来了,忙轻声唤道:“姑娘!”

李瑾瑶回过神来,看到内室门帘外站着一个小女孩,年纪虽小却形容娇美,身形袅娜,气度不凡,几个丫鬟环立左右,便知是林家的独女林小姐了,忙上前见礼。

黛玉还礼后,二人分宾主坐下,又重新上了茶。

寒暄过后,黛玉问道:“不知李小姐近日登门所为何事?”

李瑾瑶道:“听说林小姐回了扬州,早应该来拜访,只是碍于林大人大病初愈,想必府上事务繁忙,所以此刻才来。”

黛玉道:“多谢惦记着,我在扬州时日不长,因此竟无同龄人来往。”

李瑾瑶笑道:“因过几日是我的生辰,所以特来给林小姐送帖子,事先没有送拜帖,实在是我冒昧了。”说罢,身后一个丫鬟掏出一个粉白地九重春色暗纹的请柬奉上,紫鹃接过收好。

黛玉道:“想必李小姐比我大些,不若我唤你姐姐就是了。”

李瑾瑶笑道:“我一见妹妹就觉得亲近,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黛玉笑道:“既如此,到那日我一定去恭贺李姐姐芳辰。”

说了几句其他的,李瑾瑶就匆匆告辞了。黛玉拿过请柬一看,原来是十五岁的及笄礼,怪不得如此郑重其事。正日子是五天后的二月初一,黛玉突然想起,自己的生日好像也是二月份,也许可以拖到生日后再回京呢。

汇报给林如海后,在父亲大人的干预下,到了出行那一日,黛玉满头黑线的在庞大的护送队伍的保护下去了举办宴会的静香园。从纱帘向外看,门外停了许多轿子马车,人声鼎沸好生热闹。



、第七回 赴宴



静香园本来是叫荷浦熏风,不知被哪一个皇帝游过之后改了名字叫静香园。此园是一黄姓富商的别墅,想必是李家借来设宴的。

园门口特特等着的李小姐的一个贴身丫鬟和两位穿着体面的嬷嬷引着黛玉等人向里走。进了园门就是竹树夹道,跟的嬷嬷丫鬟们拿着包袱被请到其他地方喝茶去了,黛玉身边只带了紫鹃和水晶两人,紫鹃自不必说,水晶平日不言不语,其实心细如发,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些好。

走了没多远就见之前见过面的李家小姐匆匆迎了出来,见了黛玉就上前携了黛玉的手笑道:“林妹妹这身打扮显得越发超凡脱俗了。”这是说黛玉穿的银线绣牡丹夹袄,牡丹是一整朵大的,绣的颜色淡雅,有水墨画之风韵,兼之银线修边,又奢华耀目。

黛玉也笑道:“李姐姐是寿星,当好好坐在堂上,等妹妹去给你拜寿才是,怎的亲自出来迎接,真是不敢当。”

李瑾瑶嗔道:“我们就别这样客气了。快走,已经来了许多客人,我带你去见她们。”

一路经过青琅馆、浮梅屿到了怡性堂,见许多莺莺燕燕在怡性堂内玩耍。李瑾瑶看黛玉向那边看便道:“那些人不好玩,我带你去来薰堂。”

过了桥又走了一段路终于到了来薰堂,门口的丫鬟高高打起帘子,李瑾瑶拉着黛玉的手走进去。屋内只有寥寥数人,其中两个坐在罗汉床上下棋,另外几个侍立屋角。此时见李瑾瑶回来,其中一个边下棋边嗑瓜子的丢下瓜子嚷道:“岂有此理!主人家扔下客人跑得没影儿了,待会儿定要罚酒三大杯。”

另一人边落子边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瑶瑶最喜欢喝酒,况且那酒跟蜜水似的,她巴不得趁此良机多喝几杯呢。”

李瑾瑶连忙赔不是,又许了许多好处那二人才饶她。

李瑾瑶拉过黛玉道:“快看,我带来个新认得的妹妹。”

那二人都站起身来望向黛玉,李瑾瑶道:“这位是巡盐御史林大人家的小姐。”又指着最先说话的向黛玉道:“这个贪吃鬼是我表妹,姓沈名梓柔,特特从苏州跑来,打着给我祝寿的旗号在这偷懒。”

沈梓柔不满道:“好啊,我去告诉姨妈,我好心好意给你祝寿,你还在这歪派我。”又拉过黛玉道:“别理她,以后我带你玩儿。”

另一人嗤笑道:“你会玩什么,只会吃罢了。”

李瑾瑶对黛玉道:“这个最是刀子嘴不饶人的是本省盐道陶大人家的二小姐,名叫希贤。”

黛玉向她们二人行了礼,道:“我乳名黛玉,今年十岁了。”

众人叙了年齿,李瑾瑶最大,刚好十五岁,陶希贤十三,沈梓柔只有十一岁,数黛玉最小。

沈梓柔见黛玉落落大方,不似那些官家小姐扭捏作态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