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皆浮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皆浮云-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近隆冬腊月,林府从关外及跟罗刹国的互市上采买了许多皮毛,小毛细皮的、大毛细皮的,甚至连粗毛皮都有一些,种类不可谓不齐全了。

黛玉挑出一些给林如海制了新皮袍并大氅手筒什么的,余下的自己只做了两件氅衣便罢了。

这个年是黛玉在林府度过的最后一个年了,林如海命管家大肆操办。不过是腊月初,府里上下已经换上了新衣,各处挂起了各式彩灯,晚上点起来,看上去喜气洋洋的。

未到腊八时,贾府里种种丑事就被官员查实上报,皇帝震怒,下令抄家。

抄出的钱财不多,但是物品却极丰,俱是没有来得及拿出去换成钱的古董并一些精致的器皿,还有一些违禁的东西,都被一一呈报上去。

那些违禁的物件儿说起来也无甚稀奇,元春的位份曾高至贵妃,便是赏赐一些皇家的东西给娘家人也无可厚非,只是如今元春形同无物,贾家收着这些东西就有些授人以柄了。

抄家如同台风过境,女眷们都被集中在一个小院里,男丁都在外院被看了起来,从库房到上房,没有一处不被掀个底朝天的,所幸还有林如海的面子在,府里女眷没有被骚扰,算得是保留了清白的名声。

真的到了抄家这一步,王夫人反而淡定了,坐在挤挤攘攘的屋子里,只是半闭着眼数着手里的念珠。

第七十五回 过大礼
外面乱哄哄的,除了官兵的呼喝声,还有一些没来得及躲进屋子里的丫鬟婆子惊吓的哭声,以及一阵阵官兵跑过的脚步声。

屋子里除了奶奶太太们,就是一些贴身的使唤人,屋子里气氛压抑,大家都受了惊吓,但是却无人敢哭出一声半声的。

邢夫人惊慌失措,心烦意乱的将害怕得偎在身边的巧姐儿推开,斥道:“去寻你娘去!”看着王夫人那副数着念珠的淡定样子,心里更像是长了草一般,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尖声道:“二太太真是好涵养功夫!都这会子了还念什么佛啊,再念也是没用了!”

王夫人睁眼看了看,不理会她,又去数念珠去了,气得邢夫人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偏又拿她没法子。

待官兵们离开,众人出去一看,都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地上的雪还未融化,被踩的脚印凌乱又肮脏,地上还散落一些绸缎衣服并一些不怎么值钱的摆设器皿,像是拿了之后又随手丢弃的,甚至还有碗盘筷子之类——难道他们也去厨房抄家了?

即便是之前镇定自若的王夫人,此刻也见了此等惨状也忍不住身子一晃。待回了正院一看,更是狼藉一片,已经有丫鬟婆子在各处收拾了。

王夫人快步进了西稍间,将架子床下面的一个隔板一掀——原来那雕花的木板是活动的,里面放着一个匣子,并一些成色上好的金器。

王夫人将小匣子拿出来打开看了,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些银钱虽然不多,但是不大手大脚的话,也足够花用了。再加上之前送去王子腾府上的值钱物件儿。虽然抄了家,总算是没有落得个精穷。

最重要的是那会子甄家送来的东西又没有凭证,现下东西转移了,也没有搜出证据来,贾政便不必受牢狱之灾,王夫人心里也稍感安慰。

纵然是抄了家。年还是要过的。且皇帝手下留情,并没有连同大宅一起收回去,只将以前赐下的庄子收了回去。

贾家族人中有些之前没有离开的,此刻没有了领钱粮的地方,也不得不各自去了。有愿意回乡务农的便可以去祖茔附近置办的庄子上做活。有不愿吃苦受累的便自去寻个生计。

不破不立,虽然被抄了家,但是也少了许多必要的支出。单只族人钱粮这一项就省去不少了,还有一些人情往来等等。

算起来,若是从此以后太平无事,宝玉贾兰几个考取了功名,贾家再兴盛起来不过是十几年间的事罢了。

转眼间就过了年,林苏两家六礼已过其三,还余下纳征、请期并亲迎。正月里两家都琐事繁多,过大礼便定在了二月初。

这日天还未亮。林府上下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各处仔细打扫、泼上净水,大厅并正房等处早就换上了喜庆的装饰摆设,这回还得仔细检查一遍。以免出了什么纰漏。

林管家、宋春生几个人都忙里忙外的,直到太阳高高挂起还未得休息片刻。林家已是许多年没有办过喜事了,上上下下的仆佣都是喜气洋洋的。

过大礼无须黛玉出面。但是一大早的也是不得安生。郝嬷嬷前一日就把黛玉前些日子做的男子衣衫并鞋子收拾妥当,以备回礼之用,这日早上还是不放心,起来又看了一回,看着那素净的衣衫鞋子,忍不住跟珊瑚叹气道:“早知道那会子就让你替姑娘做了,这般素净的回礼,不知道旁人说不说闲话。”

黛玉被吵醒也睡不下去了,在床上躺着懒懒道:“爱说就让他们说去罢了,又不会少块肉。”

水晶听见黛玉醒了,便跟珊瑚一齐上前挂起床帐,服侍黛玉起身。

黛玉一边伸了胳膊穿衣裳,一边打哈欠,困倦的很。

郝嬷嬷看了直摇头,要是做了人家媳妇还这么懒,那可怎么是好,便去狗屋放茯苓出来给黛玉提提神。

黛玉刚刚装扮妥当,涵碧楼已经有几个有头脸的管事娘子来给黛玉贺喜了。

这边方送走了管事娘子,就听小丫头跑来说,定国公府打发人来送信,等吉时到了就过大礼,家里中门已经大开。

郝嬷嬷笑得喜气盈腮,赏了那小丫头一百钱,命她再去探。

小丫头收了钱,脆生生的应了声是便蹬蹬跑远了。

一时宋嬷嬷来涵碧楼跟黛玉贺喜,又取了黛玉做的衣衫鞋子,拿去一并放在回礼中。

已经做了管事娘子的留蓝又跑来传话说老爷已经去了外院招呼客人,请姑娘不必去正院用饭了。

忙忙乱乱的,想来林如海也没有正经用饭,黛玉便命厨房做些小点送去外院。

跑腿的几个小丫头来回打听消息,流水价的往涵碧楼送。又是哪位大人来贺喜,又是聘礼已经出了定国公府大门,又是定国公摆了全副仪仗正往林府来……

黛玉对这些古代的规矩本就不大耐烦,再加上豪门规矩更是繁杂,听得长公主没有来便松了一口气。虽然大家熟不拘礼,但是林府毕竟没有正经女主人,总不成让黛玉这个未来儿媳妇接待长公主这个未来婆婆罢?

相比较于内院的安静,外院此刻已经喧嚣起来。第一台聘礼进了大门,后面源源不断的聘礼一眼看不到尽头。这一带本来很是清净的,这会子聚集了许多平民来围观,一个个像是过年一般兴奋。

一抬抬的聘礼在吹吹打打下进了林府——睿国公府的大门,林如海早迎了出来,跟亲家定国公互相拱手道贺,便迎到厅上去了。

大厅早就把隔断都去了,整个房屋敞亮极了,宾客们济济一堂,真是林府里少见的热闹景象。

大门上一个管事正高声唱着聘礼单子,从聘礼必备的龙凤喜烛、鸡猪鱼、果子、茶叶等等,到发菜、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鱿鱼、海参、鱼翅和鱼肚等,还有聘金、利是、对联。及至后面成匣子的首饰,有黄金的、镶宝的、镶珠的,俱都打开匣子让人看个清楚,大箱子里装着的绫罗绸缎更是数不胜数。

路边的人见了无不挢舌不下,啧啧称奇。

唱聘礼的人按规矩是不能中途换人的,他喊得嗓子冒烟,只好勉强喝茶润润嗓子,然后再接着念。

忙忙乱乱一天过去,等到将回礼送去定国公府,林如海已是累得骨头都散了架了。

回到松荫堂,黛玉已经命厨房煲好了汤,正放在桌上晾凉,见林如海回来忙上前迎了。

林如海接过黛玉亲手端来的汤饮下,舒服得叹了口气,笑道:“这一遭总算忙完了。”

黛玉抿嘴一笑,道:“我已经命厨房烧热水来给父亲解解乏,父亲是先用晚饭还是先沐浴?”

林如海摆手道:“命厨房传饭罢,你也累了一天了,用了饭也好去歇息。”

过了几日,宝琴又来造访,见了黛玉便笑:“现下京城里大街小巷都传言,你这个儿媳妇还没过门就得了未来公婆的赏识,以后前途无量啊。”

黛玉不理会她的打趣,只埋怨她:“那一日你怎的不来,害得我一个人呆在内院,好没趣!”

宝琴忙道:“我哪知道你会没有客人的,我还以为会有许多官太太带了小姐们来跟你贺喜的!”

那些官太太们纵然想要跟黛玉拉关系,但是不得其门而入也是无可奈何,所以黛玉只好孤家寡人,幸好大媒人是何玉的父母,都是极慈祥热心的人,等到成婚之时也不会太过冷场。

说到何玉,在苏林两家过了大礼没多久,皇帝就将何玉赐婚给六皇子做正妃,与此同时又赐婚一个侧妃,只不过侧妃晚正妃三个月进门而已。

黛玉听说了既替她高兴,又为她担心。何玉看上去很是单纯,嫁去皇室也不知是福是祸,不过好在她有一个手段厉害的母亲,应该也是没有大碍。

何家门庭冷落许久了,这回乍然间成了皇帝的亲家,顿时多了许多打秋风的。何玉本不大出门,但是这些日子被逼无奈,已是往林府跑了好几回了。

偶然间又在林家遇上了宝琴,何玉跟宝琴也极为相契,加之宝琴的才思敏捷实比穿越女黛玉好得多了,黛玉便只推宝琴去跟何玉去吟诗作对,自己在一旁翻看账册,打理嫁妆,害得她们两个都摇头叹息,只说好好一个佳人,硬是便成了一个钻在钱眼里的俗人。

宝琴婚事无着,何玉也替她着急,那一日便叹,若是哥哥没有娶妻,定让他娶了宝琴做自己嫂子。宝琴听了大是羞臊,直嚷着要撕烂她的嘴。

时间倏忽而过,请期早在去年便确定了,这回只是做做样子,便定下了三月十六亲迎。

黛玉的嫁妆陆陆续续的从金陵、扬州、苏州老家源源不断的送来,光各式家具就足足占了两个大船才算拉完。因万工床什么的太过庞大,又不能拆卸,而且运送途中不能磕了碰了,可没少让负责的管事操心。

第七十六回 嫁妆

先前黛玉和宝琴一道画了许多图样做出的瓷器也已经从南方送到了。黛玉一一过目,看上去果然别具一格,与时下的瓷器不同,便挑了一套给宝琴送去作纪念。

大婚之日越发的近了,黛玉也无暇再去关注旁的事,整日照着以前施先生留下的方子进补,每日换着花样的泡浴,一身肌肤更是吹弹可破。

黛玉每每不耐烦,抱怨身为女子太过麻烦,都被郝嬷嬷拿大道理堵回去,更是一丝不苟的盯着她。

因为是三月出嫁,正是百花盛开的好日子,黛玉的嫁衣便没有绣富贵牡丹等花朵图样,直接绣了凤舞九天,饰以金线珍珠珊瑚珠黑曜石等物,再加上珊瑚的巧手,看上去既华丽又不落俗套,凤凰栩栩如生,舞动的样子像是下一刻就要展翅飞去似的。

盖头便也是绣的凤凰,黛玉只象征性的在上面绣了两针,便权当做是自家做的。

经过连月赶工,黛玉的凤冠也终于宣告完成。旁人的凤冠常常以珍珠为主角,黛玉的凤冠却是以金刚石为主角,前面的璎珞便也不用珍珠和珊瑚珠等物,寻不到那么多的金刚石,便又找了许多无色的蓝宝石打磨过后穿成璎珞,看上去跟金刚石一模一样。

凤冠送到林府时曾吸引了上上下下的丫鬟和年轻媳妇跑来围观,那镶嵌的金刚石在阳光下反射出万道光芒,熠熠生辉,众人都好似身处仙境一般,如梦似幻,讷讷不能语。

只是凤冠虽美,重量却着实不轻。黛玉试了一小会儿就觉得抬不起脖子了,真害怕大婚那天会把脖子累断——又不能让丫鬟帮自己扶着脖子的。

就在这慌乱、忙碌,却又夹杂了一些甜蜜的奇怪心情中,黛玉终于迎来了大婚前日。

高门大户的规矩是亲迎前一日就送嫁妆。只因大户人家的嫁妆往往几十上百抬,若是跟穷家小户一样在亲迎当日才送的花,未免太过繁乱。

定国公府的世子娶世子妃,预备摆八日宴席。早在亲迎前三日就开始摆上喜酒了,因此这天黛玉的嫁妆送过去时,围观的人着实不少。

走在最前面的是皇帝御赐之物,随后便是瓦片和土坯。代表陪送的房屋和土地。

其余的嫁妆总体而言分为三大类,即家具、妆奁、陪送人口。其中妆奁又细分为七类,包括珠宝首饰、皮草衣裳、四季衣服、衣料、各种用具、梳妆用品和陈设品。

但其中最有看头的还是大件的家具。时下女方要负责新房内的摆设家具。其中床是必不可少的,其余多以硬木箱子为主。例如条案、八仙桌、椅子等不是必备之物,但是疼爱女儿的人家也都尽力置办全套家具。小件的嫁妆,如首饰、衣衫等也都一齐放在家具中抬过去。

要说这日送过去的家具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数那张雕花万工床了,虽然雕刻简洁不显繁复,但是雕工精巧,看上去华丽典雅。加之上面有雕漆描金,愈发显得精致。再加上这万工床体积极大,放在现代的话比一个卧室还要大一圈,床里面是三进三出的,有小衣柜、床头柜、椅子等。

黛玉的梳妆台也比常人的大了不止一号,只因黛玉的珠宝首饰太多,干脆便打造了一个超大号的好放置东西。

其余的家具比如大衣柜,隔断用的多宝格、大屏风、炕屏、桌屏等,官帽椅,玫瑰椅,罗汉榻,条案,八仙桌,甚至书房里的书桌、书柜等等无一不是简洁精美之物。

这些家具不光能装满新房的五间上房,就连两侧的厢房也能全部摆设上,真可谓是有史以来最全套的家具了。

一路上吹吹打打的到了定国公府,家具便打开来,摆在新房的院子里给人看,满箱满柜的四季衣服又让人一阵惊叹,梳妆台里面精巧的小抽屉里全是上品珠宝首饰,看得人眼花缭乱。

宋嬷嬷来送嫁妆,因知道黛玉的怪癖,不喜欢别人碰她的东西,便亲自在院子里看着,省得有人伸手去摸。

特特从林府里带来的大地毯,下人们先进去将地毯铺好,再抬了家具进屋。万工床体积太大,还是将门扇卸掉两块方才勉强搬进去。

定国公府的下人也在一旁搭手,见了这么些陪嫁,都不自觉的对将要进门的世子妃高看了一眼。苏云恒一直在前院陪客,听说押送嫁妆的是林府的宋嬷嬷,便忙捡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