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草头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草头兵-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プ斐吮A粢恢偃斯婺5亩游橹猓溆嗳说龋盗泛蠖悸只蛔懦涑獾铰逅镏校煞亚嗯粞〉胤剑┯σ磺锌V劣诳枋裁吹昶蹋缘钡厍樾挝迹匦胍凶愎皇康拿灼叹频辍!

话说到这里,杨戈看看王伯当,又说道:“这些事情纷繁复杂,本来最好的人选非三郎莫属,不过突厥之事要是真的话,三郎的神shè在塞外大有用处,不可或缺。从明ri起,这老鹰嘴的事情就逐步转交给李岩庆负责,李如珪心思细密,就充作青奴的助手,构建这消息网。至于齐国远这个粗汉,索xing跟着我出外历练历练吧,省的整ri惹是生非。三郎,你看这样是否妥当?”

王伯当欣然道:“大人的安排很是妥当,这样一来,老鹰嘴就成了我们的大本营,但凡新来之人,先到那边训练一段时ri,待有所成后再分派各地。不过如此一来,那杨家庄可是成了重中之重,大人也不可忽略,应该有个得力之人驻守才对。”

杨戈早有定义,面带微笑注视刘弘基道:“弘基,那些个少年你也训练了一些时ri,索xing你带着他们就住到杨家庄,统管庄内事务,尤其是老鹰嘴方向,定要妥妥当当,你可能做到?”

刘弘基大喜。方才他没什么机会说话,没想到杨戈却没忘了他,将如此重要的地方交了给他,当即长身而起,抱拳拱手道:“弘基定不辜负大人所托!”

谢英超听杨戈分派完毕,与胡刀对视一笑,呵呵笑道:“胡子,往ri你总是吹嘘这塞外风光如何迷人,这下总有机会见识见识了。”

胡刀嘿嘿乐道:“早年我老胡可是马匪出身,等出塞之后,纵马飞驰,那种感觉可是你江南子弟所没有见过的。”

听着两人闲谈,杨戈微微一笑,冲着谢英超道:“小谢,这塞外风光,你还是晚一些再欣赏吧。这京师洛阳乃是龙争虎斗之地,我不过小小郎将,在这朝堂之上算不得什么。若想做些事情,单靠裴侍郎是远远不够的。小谢,你样貌出众,文武双全,又是世家子弟,当是最佳人选。呵呵,我等诸多兄弟的后路,可是要让你一力承担了。你意下如何?”

谢英超一听就傻眼了。他一心想着跟随杨戈出塞,却没想到杨戈要让自己留守京都。但是仔细一想,却不得不赞同杨戈的决定。这朝堂之事本就奇诡,出了什么奇怪之事都份属正常。若是没有一个抓总之人在其中协调,同时也要跟那些高门大阀攀些交情,这种本事,除了自己之外,还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思及至此,谢英超收起了懊恼的申请,朗声应道:“大人深思熟虑,小谢自当唯命是从。无论如何,我定当竭尽心力,保得我郎将府利益不失。”

费青奴听到杨戈将谢英超留下,并流露出了由他抓总的意思,心里稍稍有些失落。但旋即注意到杨戈的眼神隐隐扫过自己,于是收起了心中的思量,娇笑着道:“大人所说极是。有了小谢留在府中,很多事情就要省心多了。”

胡刀却甚是有些郁闷,这一路而来,他与谢英超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虽然外人看来这两人时常斗嘴,但彼此间已是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站了起来走到谢英超旁边,捶了他胸口一下,笑道:“小谢,既然留在洛阳,回头老胡我给你带一个娇滴滴的胡娘回来。如何?”

谢英超不禁气结,嘿嘿笑道:“胡子,小心说话,别让青奴为了什么胡娘揪掉你的耳朵就是。”

胡刀心虚的往费青奴那边看了两眼,嘻嘻笑道:“青奴可是做大事的人,怎会为如此小事着恼。不过,青奴体弱,你可要帮我多多照料一二。”

费青奴扑哧笑道:“小谢莫要听胡子胡说八道。倒是前些ri子,有几家小姐问起你,貌似很是仰慕小谢你的风采哦,可要我帮你介绍介绍?”

众人哄堂大笑,对着谢英超挤眉弄眼,笑个不停。此时天sè已经很晚,杨戈见计议已定,索xing就散了,让大伙自去歇息不提。

次ri,早朝结束后,裴世矩心神不宁的回到府中。刚踏进府邸,就听得管家裴喜前来禀报,武勇郎将杨戈已经等候多时。

“恩,他的消息倒是挺快!”裴世矩点点头,吩咐裴喜将杨戈带入自己的书房。

裴世矩换上一身宽大的长袍,懒懒的品尝着碧螺chun的茶香。就连杨戈的躬身施礼,也恍若没看到一般,将他晾在了一旁。

杨戈脸上陪笑站立一旁,受到这般冷雨,却没有丝毫怨sè。过了一会,裴世矩方才慢悠悠的说道:“杨戈,你职位不高,胆子倒是不小,接二连三的得罪当朝显贵,莫非觉得自己受圣上恩宠,就得意妄为了么?”

杨戈迥然一惊,连忙分辨道:“大人此话怎讲?杨戈无非就是与那宇文智及和虞柔有些摩擦,但事出有因,总不能对方一拳打上来,我还得将脸贴上去吧?”

裴世矩听他说得有趣,原本绷紧的面皮稍有些放松,但还是冷冷的道:“那两个纨绔子弟也还罢了,你为何还得罪了御史大夫裴蕴裴大人?”

啊,裴蕴?杨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禁诧异道:“大人,不可能啊,我思来想去,与那裴大夫并未有任何过节啊。还请大人明察!”

裴世矩不禁有些糊涂,轻捻胡须喃喃自语道:“没有过节?那为何他言辞凿凿,非要让你往突厥一行?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突厥?这两个字落入杨戈的耳中,想起思雨楼莫笑语所言,杨戈心里明白,看来这位御史大夫裴蕴,就是莫笑语在朝中的奥援了。难怪能屹立京师,混的风生水起,果然是背景雄厚。

裴世矩见杨戈眼神迷茫,知道他并没说谎,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还是将此事的缘由讲了出来。

原来前ri那两名突厥人已是被送到了洛阳,当听闻突厥人与高句丽人暗中勾结,极可能图谋不轨之事。杨广勃然大怒,当即就要派兵攻打突厥。还好被身边诸位大臣劝了下来,此时已是深秋,并非出兵的时机。再加上高句丽之事未了,实在不宜与突厥人再开战火。

杨广也是深晓兵法之人,暴怒过后,静下心来一想,也的确如此。但这股恶气却是愤愤难平,裴蕴迎合圣意,建议派遣一名使节,到那突厥地方走上一圈,一方面展示大隋武力,告诫对方不可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也是暗中查看对方是否真包藏祸心。

杨广闻言顿时多云转晴,同意了裴蕴的提议。经过一番议论之后,选定了太仆少卿达奚嵩作为正使,但议及副使时,却出现了争执。裴世矩本属意将文城郡守郑元寿迁为副使,但却遭到了其他人的一致反对。

当御史大夫裴蕴提出让新任武勇郎将杨戈担当副使后,朝堂之上罕见的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其中宇文述与虞世基两人交口称赞,将杨戈夸得好像花儿一般。但裴世矩却是知道两人与杨戈都结有一些仇怨,听出了两人居心叵测,恐怕另有图谋。无奈杨广却是听了进去,当即下令由杨戈出任副使,协助达奚嵩一并出使突厥。

裴世矩据理力争,好歹为杨戈争取到了统帅所属骁果军作为扈从的机会。但由于宇文述虞世基的从中破坏,杨戈也只能带着一千骁果,护卫太仆少卿达奚嵩前往突厥。

杨戈听他讲完,大吃了一惊。没想到朝堂上决定的如此之快,还未等他出血本,已是板上钉钉。这一千骁果,实在是太过寥寥。若真是突厥人包藏了祸心,恐怕连渣滓都剩不下来。不由得对那chun雨楼和裴蕴生了一些闷气出来。

nǎinǎi的,为了自己的私利,竟不顾老子的死活,哼,这笔账迟早要找你们算个清楚。

 第224章 达奚长儒

洛阳城,北郊长亭外。秋风瑟瑟,不时传出几声战马的嘶鸣。

杨戈全身戎装,骑在小火龙上,目光冷峻,盯着长亭外闲坐的十多人。在他的身后,王伯当胡刀率领三百名骑兵紧挽缰绳,腰杆挺得笔直,目光直视前方。再后面的就是黑压压列阵而立的步兵,足有七八百人。这千余人马屹立不动,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长亭外的十多名朝官,正是来恭送太仆少卿达奚嵩而来。但此时见那上千名骁果目光如炬,虽然没有说话,但这目光炯炯,却是让他们不寒而栗,实在禁不住来自背后的那灼灼寒光,只好收起了文人墨客的酸腐气息,拱手相别。

待到那些人走后,达奚嵩翻身上马,带着两名心腹来到杨戈跟前,微笑道:“让杨将军久等了。这文人习气,不能免俗啊,见笑,见笑!”

杨戈并不敢怠慢,连忙在马上施礼道:“大人不必客气。这样倒是可以磨磨他们的xing子,不算什么坏事!”

达奚嵩饶有深意的凝视对面的副使,微微点头道:“好吧。希望这一次出使突厥,这些骁果们能有所成!”

杨戈笑了,冲着达奚嵩道:“在下也恭祝大人重振达奚家的威名,让老大人泉下有知,也当以大人为荣!”

“哦,杨将军也知道我达奚家的事情?”达奚嵩深感诧异,没想到这个小小郎将居然知道的不少。

达奚嵩的父亲,就是赫赫有名的达奚长儒。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突厥沙钵略可汗与其弟叶护及潘那可汗等,率兵十余万,突破边界,向南移进,声势颇为浩大,隋文帝甚是担忧,下令以内史监兼吏部尚书虞庆则为行军元帅,以达奚长儒为行军总管,率骑兵二千为别路,与虞庆则互为犄角,相互配合前行。

时值隆冬季节,北塞气候异常的严寒,虞庆则的主力部队因为带的御寒设备严重不足,光是冻掉手指头的就高达千余人,作战力大减,进退不能主动,而长儒所带的军马,这时候也被突厥人包围,虞庆则心中畏惧,不敢主动攻击对方救援达奚长儒。

达奚长儒的军队与突厥在周盘展开大战,由于敌众我寡,军心动摇。眼看已是快要崩溃的时候,达奚长儒神sè自若,慷慨激昂,视庞大的敌人如无物,军队士气因此又重新振作起来,屡遭敌人冲击,散而复聚,与突厥人殊死搏杀。

部队且战且行,连续战斗了三天,接战十四次,手中兵器也大都不能使用了,就开始用自己的拳头,一番厮打下来,有不少士兵的手掌上都能看到骨头了,依然拼力死战不退。

经此一役,突厥人被杀伤者数以万计,而达奚长儒也是被刺中了五箭,战士死伤者十达仈jiu。如此血腥厮杀,据让让那些暴虐的突厥人心头那股子嚣张气焰也被打压了下去,再不复初时之勇。

突厥人被达奚长儒痛击,自家气势也下降到了最低点,知道这次出来的目的恐怕再也做不到了,于是开始焚毁其死伤者的尸体,恸哭而去。达奚长儒在此役中自问必死,没想到最先撑不下去的却是突厥人,最后终于裹伤在以敌人自退之故,卒得裹伤而还,这真是死里求生的一次苦战。

隋文帝对于达奚长儒在这一战役中所表现的视死如归的奋勇jing神,大为叹赏,特别下诏褒扬之,诏书说:“突厥猖狂,辄犯边塞,犬羊之众,弥更山原;而长儒受任北都,式遏寇贼,所部之内,少将百倍,以尽通宵,四面抗敌,凡十有四战,所向必摧,凶徒就戮,过半不反,锋刃之余,亡魂窜迹。自非英雄奋发,奉国情深,抚御有方,士卒用命,岂能以少胜众,若斯之伟,言念勋庸,宜隆名器,可上柱国,余勋回授一子,其战亡将士,皆赠官三转,子孙袭之。”

如此豪杰之士,杨戈怎么能忘记。当他昨晚听裴世矩介绍之时,已是被渲染的心cháo澎湃,一心要将大隋的威名烙刻在那些突厥人的心中。

达奚嵩也决然想不到,杨戈竟是如此佩服自己的父亲,话里行间带着丝丝尊敬,让他甚是感动。

原本出使之前,有人就与他提过,说这杨戈如何专横跋扈,如何张狂无礼,对他的印象并不是太好。方才与那十多名好友故意拖延时间,也无非存了一些私心,想要为难为难这位郎将大人。

没想到的是,在杨戈指挥下,那些骁果丝毫不为所动,只是那股眼神的肃杀之气,让他们也是无法吃消,只好匆匆而别,就此踏上征程。

但这么一路行来,达奚嵩对杨戈印象却是渐渐有所改变。首先是这上千骁果的军纪,可谓纪律严明,行军途中根本见不到有任何喧哗声音。再次就是杨戈的谈吐,并非有些人所说粗鲁不堪,而是言之有物,见多识广,无论说起什么事情都能讲的头头是道,甚至很是时候让他这个自诩多才的也暗自甘拜下风。

一路沿着汾水疾行,不过旬ri功夫,已是距离太原城不足三百里。此时驻守太原的,正是并州总管崔彭,也就是崔宝德的父亲。此次出使塞外,崔宝德也跟了过来。

此时的崔宝德,对李家秀娘已经彻底死心了。前些时ri风传杨戈与虞柔为了李秀娘打赌一事,崔宝德甚是不忿,但后来听得杨戈连闯三关,李家秀娘与他关系越发亲密,这才渐渐断了想法。

但就在不久前,又有谣传说李秀娘已经许给了关陇世家的柴绍,崔宝德诧异之余找到杨戈询问究竟。但听杨戈说出李秀娘亲自登门断绝情义的缘由后,又为秀娘不值。

他还要相劝杨戈再做一些努力,却被杨戈痛斥了一通,说他父亲在并州为国cāo劳,自家儿子却在家中为他人的男女私情所困扰。这不忠不孝,又情何以堪?

崔宝德被杨戈一番痛骂后,幡然醒悟,这才铁了心,一路跟杨戈随行,投到并州父亲的麾下,做一番事情出来。潘力一介武人,经过杨戈介绍,送进了骁果营中,交予公孙武达调教。而郑言卿却是留在了洛阳城,到大理寺做了一名小官。

说来也有些好笑,那大理卿郑善果的宝贝儿子郑俨,原本与宇文智及虞柔一干纨绔混在一起,但那天酒醉后被雄阔海踹了一脚,险些丧命,宇文智及等人非但没及时解救,还利用他没死的身体加以利用。但随即被杨戈神乎其神的起死回生,这等大起大落,竟是让这郑俨颇有感悟,ri渐疏远了那宇文智及一干人等,却在郑言卿潘力的影响下,反而与杨戈等人走的有些近了。大理卿郑善果也感于自己儿子的遭遇,索xing给郑俨谋了一个官职,打发到了文成郡郑元寿那里,也好历练一番。

这一路之上,粮草自有当地zhèng fu供应充足,杨戈这千余骁果却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