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即,抬起头看着寇封,想要从寇封这边得到确切的消息。

好。孤当聘徐晃为中郎将口往苍梧,辅佐步骘威慑百越口鲁肃一说完,寇封就知道徐晃这个人是可以收降了。心下不由一喜,考虑了一会儿,笑着道。

寇封也是在为徐晃考虑,徐晃为北方名将,家族都在北方。虽然功劳卓著,目前嗽镖没有外胃徐黑的家脚跳但若是徐晃降楚,并且举兵伐魏。恐怕就不好说了。

为了让徐晃顺利投降,寇封特意避开了徐晃这个尴尬。把徐晃调动到交州,这样徐晃这个大丈夫、就不用犹如妇人一样,幽居在宅院之中了。

而寇封又得到了一员大将,帮助步骘统摄交州。

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岫件事情。

多谢君美意。鲁肃郑重下拜道。如寇我一般如此礼遇降将,并且有耐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一关徐晃就是一年多口但却始终没杀他,而是怜惜其才。

这分耐心,实在是天下罕有。

说服了鲁肃后,寇封心情很不错口又想起徐晃,不由下令让护卫,去了幽静徐晃的地方。徐晃住的地方比鲁肃也不差,就是四周有护卫严加防守。当寇封来到的时候,护卫自然方行。

并且把寇封弓入了大厅,与徐晃见面。

与鲁肃相比,徐晃的气色就要差很多了。面色有此苍白,眼神中有此颓废。就像鲁肃说的一样,大丈夫如妇人一般幽居在深宅,实在是可怜,也可叹,更加可惜巴

要是徐晃完全忠诚于曹氏,这日子也还好过一点。像当年曹仁,以及现在的曹纯,都过的非常不错。

因为打定主意是不降了巴但是徐晃呢,在襄阳的时候,中了寇封之计策。因而起了对曹操的一点怨愤,忠诚再也不是百分之百了。

因此,就不甘心再伏在深宅之中,做一囚徒。

当寇我看到徐晃的时候,心下也不由叹息了一声。而当徐晃看到寇封的时候,也不由眼前一亮。

今日,鲁子敬进言举荐了公明。孤打算用公明往南经略交州。如此虽然降楚,但又不累及北方家小,两全其美。不知公明意下如何。寇封神色非常的温和道。

多谢君。徐晃虽然在软禁之中,但是消息也非常灵通,寇封称公的事情,他自煞知道。

此刻,更是如拨开云雾见天明的感觉。

一年来,幽静在深宅之中。早就让徐晃身心俱疲了。如今得以出去,并再次统兵,而且寇封垂怜,可以去交州。徐晃不由潸熊泪下。铁铮铮的汉子,被幽静了一年后。终于还是服了。

此后,寇封与徐晃再说了几句话。而后,亲自把此地的护卫给撤走。这地方从软禁的地点,就变成了徐晃的宅院。

做完这一切后,寇封返回楚公府。并且立刻下令,封了鲁肃为尚,在尚令刘巴帐下听用。

而徐晃为中郎将,待休息二月后。向南往坐镇在苍梧的中郎将,步骘那边去赴任。

至此,寇封的帐下,又多了鲁肃,徐晃这两个一文一武两个大才。

楚国也更加的人才济济,羽翼丰满了起来。

曹操号称帐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如今楚国,亦不差半分。

这只是寇封在这段时间内,人才的建树口更加强烈的是江东人口大事。

江东人口一百五十万左右,但是明面的人口却只有百万之众。而其中二分之一的黑户,被各大小士族收在囊中。就算是寇封称霸江东,得到的江东也只是三分之二。

要知道何为势力?土地吗?不是。兵丁吗?算是,但也不全是。真正大势力是人才,以及人口。

为什么当年孙策号称吴越有百万之众。而不是说吴越有带甲十万呢。

正因为人口比士卒重要巴

寇封既然称霸了江东,自然就要一座完完整整的江东。完美无缺,不是被士族分害了三分之一的江东。

这是寇封的决心,为此不惜掀起腥风血雨,大举铲除江东士族,豪强。但是,江东的士族们,却没有多少意识到,风暴已经快要来临了。

当年,即使强硬如孙策。在坐镇江东后,也要对士族服软巴当年,别策初平定江东,也想铲除掉士族这颗毒瘤。

但是阻力太大了,一方面削策帐下有不少人才都是出身士族巴另一方面,士族的强势,即使别策也颇为胆寒。

后来,别策就开始杀人。杀了不少人口这也是孙策在历史,被称作好杀的原因口像孙策,何等精明的一个人物。知道政治,懂得政治巴本来与袁术交好,袁术一称帝,别策就举兵反对袁术。

政治敏锐度很高巴这样的人,也应该比较理智才对。但别策却杀人,杀了不少名士,士族。肯定是有原因的,原因就在于想要让士族吐出江东的:分之一的势力。但结果,当然是失败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六章 楚君的果断 (第三更)

最后,还是在士族们联合下,形成一股强大的威压,把小霸王孙策都压得穿不气来。而后,孙策死。

孙权继位,他这个人果决,才能都不足以与孙策比较。也就顺势,而与士族妥协。

孙权连内部的蛀虫都处置不了,却积极外争,意图称霸东南。实在可笑。

因为成功的对抗过孙氏兄弟,因此江东的大部分士族们,对于寇封统治江东还是比较乐观的。也比较肯定,寇封不会拿他们开刀。

但是也有小部分士族已经嗅到了不同,当初寇封处置了张,朱族后,这两个宗族都大肆的交出人口,田地。随后,顾,陆也在顾雍,陆逊的示意下,也是调查了宗族内匿藏人口数量,田地数量,而后全部上交给了寇封。

之后有引动了一批士族的警觉,进而也叫上了不法匿藏的人口,田地。因此才有江东一月之间,人口多了十万众的奇迹。

当时,大部分的士族都在暗自嘲笑那些献上人口,田地的小部分士族,认为他们是自毁根基。

就算是现在也是一样。江东士族中间,一片歌舞升平。根本没有一人意识到,寇封的大刀已经举起来了。

廷尉赵累奉命连同扬州刺史伊籍,平越将军陆逊一起对江东士族进行清肃。

出了襄阳以后,乘坐大船,乘风破浪沿江而下,直达秣陵。

伊籍接到消息以后,亲自出了秣陵城,迎接赵累进入秣陵。

秣陵城,刺史府书房中。

伊籍与赵累对坐着,伊籍看了赵累带过来,寇封的亲笔公文后,神色凝重道:“君上下定决心了?”

“先乱而后大治。为了一举铲除后患,谁挡杀谁。”赵累神色极为刚硬,道。

“如此,我先通知平越将军陆逊,中郎将房稻一起准备就绪。估计,这一封公文下去,江东都要大乱。”伊籍说道。

“应该的。”赵累点了点头。

士族虽然是毒瘤,但是势力确实非常大。这一次必定是腥风血雨。但有句话说的好,准备松懈的,肯定不如准备充分的。

晾士族们也不会想到寇封会如此刚强,刚硬。肯定没多少人会有所准备,仓促反抗定是死路一条。

伊籍先是与幕僚团,就是别驾顾雍等人透了一口气,随即书信给陆逊,命他下令平山越七路大军,以及坐镇吴郡,统管海军的房稻一起准备应变。

在第三日后,伊籍才向江东士族们展现了寇封的命令。

名义当然是彻查匿藏人口的不法者。若是没有匿藏人口的人,不必心惊。

但这是乱世,多流民。不管是哪个人,只要有点家财,有点势力的。就多少收拢了超越法律规定的流民作为家奴。

这一下去,岂不是一棍子全部打死?

心惊胆颤者有之。屁滚尿流者有之。

心惊,惊惧的士族,立刻都回家彻查了匿藏的人口,乖乖的送上来。但这也只是一小部分。

许多人都在观望。

还有一些人,则是冷笑不已。

寇封这样做,实在是胡来。江东是被士族控制的土地,与士族为敌,等于是自绝于人。

能坐得稳江东才怪了。

江东除了最顶尖的四大家,朱,顾,陆,张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士族,豪强。其中一流的有六家。

分别是陈,宋,冯,薛,吴,赵等六家。

最顶尖的四家族,因为名声所致,反而坐拥的黑户并不多。而这六大家,才是真正的主流。

这六家加起来,隐瞒官府,私下匿藏的人口,黑户,加起来足有十万之多,平均每个大姓,都有一二万人。

这并不是骇人听闻的事情,想当年,糜竺一介商贾,也因为家资众多,又逢战乱,而收敛了数万流民。

嫁糜氏的时候,陪嫁就有一二万壮丁。

足见乱世,人命之贱。

六家收拢流民十万也并不是骇人听闻。

此刻,六家的家主,正在吴城外的一处庄子内谋事。

本来,六家谋事,也应该与四大家一起的,毕竟江东士族历来都是同气连枝的。但是这四大家或多或少都与寇封有些纠葛,都早早的自我抛弃了势力。

把家族中,等同于摇钱树的众多家奴都自动送给了寇封。与爱惜家奴的六大家当然也就分道扬镳了。

因此,此刻谋事就撇开了顾,陆,张,朱等等。

大厅内。

陈氏的族长,陈雄作为这座庄子的主人,而坐在上首位置。其下是宋棋,冯黄,薛循,吴超,赵景。

都是各族的族长。

这些人都是江东境内的影子贵族,天生傲气。自身都是非常有气势,也有名气的人。坐在一起,那气势就不用说了。

其中陈雄四十余岁,面白无须,双目很有神,坐在上首座,非常有威仪。

“寇封的这公文一下来,就等于是与江东决裂了。他以为他是谁啊,离了我们士族。他能统治江东?即使是与寇封齐名的孙策,也没敢这么做。”坐在下边的宋棋非常不屑的大声嘲笑道。

“但他确实是这么做了。家奴,田地。都是铁做的庄稼,就算再多,也不会赔本。我们族人众多,一大家子全靠这些家奴种田养活自己。若是把家奴都上交了,岂不是要省衣节食?”另一边,冯黄也是非常不满道。

“老夫早就说过了,让那些外人统治江东,迟早是要出乱子的。即使寇封再强,我们也要支持孙权才是。外人,都是豺狼。其中寇封更是豺狼中的豺狼。”一个头发花甲,但是脾气却十分火爆的老者,非常尖锐道。

此人是吴家家主,吴超。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同辈,唯有吴超是上一辈,因此地位很尊崇。

他的话,也非常的合乎大家的心意。江东之所以排外,就是因为士族抱做一团,互相依托。以保证自己的利益。

所以,极为排外。

如今,寇封意图铲断士族们生存的根基,也更加的印证了,统治江东,还是要从江东自己人中选出来比较好。

排外的气息更浓。

“好了,好了,都别说了。此事如何做决断,还是作为此间主人,先生是不是也该吭一声?”另外一个族长,赵景对着始终一声不吭的陈雄,说道。

“说的是,先生是什么意见?”薛循也开口道。

“当然是坚决抵抗。我们抱成一团,就是整个江东。除非他寇封要让江东大乱,否则也得妥协。再者,即使他强硬,难道我们就是坐以待毙的猪狗不成?”陈雄本来都面无表情的,但是此刻,却是非常的强硬,眼神非常锐利,霸道道。

“好,说的好。我们江东抱成一团,岂会怕他一稚子小儿。”资格最老的吴超大叫了一声,笑道。

“抱成一团,我们自治江东。”

自此,六大家已经拧成了一根绳,打算与寇封硬抗了。即使率兵造反也在所不惜。

这是世界上大姓的通病,常年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就忘记了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

此刻的江东士族。

历史上的益州各大姓。在刘璋,刘备,刘禅统治益州的时候,多次有大姓反叛。结果都是身死族灭。

昔日荆州也有宗贼肆虐。

南方三州都这样了,何况是中原?

这六个家伙也不想想,寇封的根基在荆楚,花了许多时间,精力把荆楚肃清了。根基已经非常的深厚了。

江东不过新得到的罢了,本来就不稳。乱就让他乱吧。

铲除了诸大族,扶持小族。先大乱,而后大治。

寇封为了振兴楚国,觉对不会心慈手软。也不会有任何妥协。

今年秋。

扬州刺史发布了寇封问罪匿藏人口的命令以后,协同廷尉赵累开始彻查。把当年就已经查好的数据公开。

顺便,也威迫那些大族交出人口。但是大部分士族都持观望态度,尤其是以六大家为首的士族,一副顽抗的摸样。

不久后,扬州刺史命令平越将军陆逊,率兵灭了最强硬的吴家。因为是首当其冲,夷灭其族。

一个数百年的世家,在寇封的强势下,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这让很多人都畏惧,但有更多人愤慨。灭族,毁家。这是江东士族们的逆鳞,他们的家族哪一个不是百年,甚至是数百年才经营起来的。宗族自豪感,荣誉感,存在感,以及危机感。

让六大家剩余的五大家,连同众多的大小士族造反。

他们加起来,足有江东士族中的十之六七。

本来,很多人都以为寇封会感觉到不妥,而下令安抚众多士族。但让人跌破眼镜的却是寇封反而为此下令,改平越将军陆逊为平吴将军,率领吕蒙,周泰,全琮,房稻,蒋钦,丁奉等六将,兵丁接近八万。

平息叛乱。

大军所向,首恶诛杀,家小为奴。让这些自以为士族,贵族的人,当一当做家奴的滋味。

大军压境,威风赫赫。这时,六大家才知道悔了。

寇封并不是孙氏兄弟,他的根基在荆楚。寇封也不是孙权那般软弱的人,他只求万世基业,而不是暂时的妥协,低姿态的向士族们讨要统治权。

他要先大乱江东,而后大治江东。

把人口全部记录在册,振兴楚国。立下万世不拔之基。

 第七百零七章 万世之基(第四更)

翘咖数月后由当初五大宗联合各大十族一起起兵几平把江东点燃的烽火。  到了现在在陆逊的迅速平定下只存下陈氏薛氏困守会稽郡内的几座小城。

他们一来没有名号只是为了造反而造反。二来也没有外援如今陆逊的大军正盘踞在外边被夷灭乃是迟早的事情。

名为山屯的小城乃是陈氏起家的根基。陈氏的祖坟都在城外。

此刻陈雄以及薛循这两个族长正起坐在陈氏祖宅的书房甲。

二人的神色都无比的憔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