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终结者-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回到家,顾莫杰打开电脑,收了一遍邮件,没什么新动向,又换了别的手机给盛伟打了个电话。

自从上周加拿大人找上门之后,顾莫杰就马上找到了盛伟,让盛伟帮他办一点儿查资料的事情,主要是针对加拿大人提到过的那几个《IEEE》前缀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领域期刊的动向。盛伟作为一个黑客,在网上找一些密级不算太高的蛛丝马迹,还是很胜任的。

“喂,师兄,今天有没有那几家期刊的新情况?”

电话另一头的盛伟声音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刚弄到你要的那两家期刊下个月底即将发布的内部版初稿,正想邮件发给你呢。”

“因为今天有人急不可待给我直接开价了,许了我好多钱。我想肯定是有事情要发生了。”

“靠!你小子牛了啊。你不是生意人么,怎么和那些混职称的学究混一起了。”

“这事儿说来话长,你赶紧把东西发给我。”

两分钟后,顾莫杰从邮箱里下载到了盛伟给他弄到的《IEEE》几个期刊的未定稿。

SCI层面的期刊,可不是等闲的纸媒杂质,投了稿马上就可以登的。等闲一篇论文,哪怕不要大修,只是略微处理一下,也要三个月才能发表、见诸纸面。毕竟评审人的交叉审核很多都是国际间的,耗时不少。

即使是一次性通过的大神,最少也要将近两个月才能刊登出来。盛伟帮顾莫杰搞到的这份还没有公布的内部初稿,要4月底才会刊发,内容还有可能变动。而现在才3月初,如果是前一个月月底发给期刊社的论文,如果作者招牌足够大牛,最快也就是在这一本上面出现了。

顾莫杰怀着忐忑浏览了一遍名录,赫然发现了“多伦多大学、杰夫辛顿教授”为通讯作者的一篇大论文。

顾莫杰赶紧略读了一番。看类型,这篇论文讲的是人工智能领域成果现状的综述、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学术细节顾莫杰还没来得及看清。

顾莫杰的第一印象是,这个课题选得很宏大。

这样的货色没有一定的学界地位,是没有资格碰的。

哪怕是顶级大牛,这样的论文也是不可能单独发这么一篇、然后就偃旗息鼓的。因为展望类的东西,很多是科学推测、假设,往往没法论证得很严密。抛出这么一个梗概之后,后续必须马上祭出一组组合拳,才能奠定自己的地位。否则的话,学术领域的竞争对手不说和方舟子那么疯狗,好歹也会如鲨鱼见血一样扑上来撕咬。

说不定作者既有的江湖地位,都会因为猜想的不够严密,而遭到反噬受损。

毕竟,在学术界,出名最快的方式是什么?那就是抓住顶级大牛论文当中的一个漏洞,然后驳倒,踩着大神的肩膀上位。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杰夫辛顿这么着急?急切到甘愿在没有万全准备的时候,就先把综述展望抛出来?

下载完盛伟邮件的附件,顾莫杰原本准备顺手关掉邮箱页面。然而,他鬼使神差地多点了一下浏览器的“刷新”键,一封两分钟前刚刚发来的邮件,便被刷新出来了。

顾莫杰瞅了一眼,是费莉萝发来的。应该是自己手机关机后,费莉萝改用邮件联系自己了。

邮件只有一句话:“我把你的手机号给加拿大人了,他们打不通;就告诉我,加价到100万美元,限时明天答复。”

第六十三章人家追求的是永垂不朽

04年的人民币,还没开始进入升值通道。100万美元,实打实便是750万人民币。

这么大一笔钱,还仅仅是买方的主动开价,没有经过讨价还价阶段的哄抬。而这个报价所要换取的,只是顾莫杰在一串论文上联署,怎么看,都有些太不可思议。

怀着这种不可思议,顾莫杰更加重视地细读了一遍杰夫辛顿教授下个月即将发表出来的这篇大综述。

有些内容,顾莫杰此前一周的零散阅读当中已经涉猎过,此刻只是觉得更加融会贯通了。还有一些内容,则是发其所未想,颇有点儿振聋发聩的意味。

看了两个小时,顾莫杰的脑海中升腾起一股诡异的思维逆流,就好像一个练习绝顶内功的武林高手,在打通任督二脉之前,在走火入魔的边缘挣扎。

或许这么说有些太玄幻,但是顾莫杰却不陌生,因为他重生之后,曾经经历过一次这种体验。

那是在一年前,他第一次飞去京城、为当时他编写的“万能输入法”洽谈百度关键词竞价排名事务的时候。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了百度李老板的兴趣,和李老板面谈了半个下午。

正是在和百度李老板的那次谈话中,顾莫杰被李老板的话点醒,脑海中突然窜起一段认知:未来一两年之内,国内的杀毒软件市场或许会出现大洗牌,以彻底免费为突破模式的新产品,有可能横扫这个市场。

从百度回来之后,顾莫杰通过和初音娘的沟通,确认了这种情况的含义:这是一种量子记忆碎片的重构。也就是说,原本在顾莫杰重生的那一刻,因为某些“未来的历史”被蝴蝶效应摧毁了,不再是必然,所以那一部分记忆在他重生的时候被擦除了。但是一旦这些历史发生所需的全部条件重新被满足,这些事情重新变成未来的必然、确然性存在,那么这部分记忆有可能重新融会贯通。

此刻顾莫杰脑中的激荡感受,和一年前在百度那一次如出一辙。只不过那一次的药引子,是李老板的当头棒喝点醒,这一次的药引子,是杰夫辛顿教授的论文。

顾莫杰脑中的惊涛巨浪平息下来后,他只觉得浑身大汗淋漓,但是脑海里却清澈地留下了三个字:云计算。

再回头去看杰夫辛顿的论文,顾莫杰突然觉得驾轻就熟了不少。很多前世曾经学到过的理念,重新从碎片化的状态组合了起来。对于杰夫辛顿试图做出的那个展望,顾莫杰心中甚至比杰夫辛顿本人还要更了解。

顾莫杰觉得自己可以用几句话概括杰夫辛顿所设想的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方向。

在杰夫辛顿的学说出现以前,人类一直相信,未来人工智能的实现手段,会是五十多年前阿兰图灵提出过的那种模型——人类造出来的计算机越来越强大,最后发展出一台超级终端,这台终端可以理解人类的一切语言,感知和人类一样敏锐的视觉、听觉,并且可以和人类一样“理解”图片和音符的含义。

这种误入歧途的信念,在1997年IBM公司制造出“深蓝”、并且用“深蓝”击败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洛夫时,发展到了顶峰:看,电脑已经会真正的思考了,造出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还会远么?

一片乐观之中,杰夫辛顿恰好是那个保持了冷静的人,他对这个问题的设想恰好相反。

杰夫辛顿一直觉得,虽然超级终端也有可能最终像人类一样“能够真正理解万物”,但是那太遥远了,目前的硬件水平,起码再发展几十年,才有可能到那种地步。

在此之前,人类应该有更好的捷径,通过把无数不够先进的单一计算机终端,用一张网络连接起来,让每一个节点犯的错误能够被其他节点所借鉴,让计算机的自我学习和进化不仅限于总结自身犯过的错误,而是拓展到“总结一切同类曾经犯过的错误”。那么,人类就有可能提前几十年,在硬件还不是特别强大的时候,就提前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

这种设想中提到的网络拓扑模型,最初被称为“卷积神经网络”,为了实现“卷积神经网络”的不断优化学习,需要一系列对处理结果的网际反馈算法,那一系列算法集合,被称为“深度学习算法”。

杰夫辛顿就是一个在“卷积神经网络”研究领域处于全人类学术地位前五名的超级大牛,而具体到“深度学习算法”的研究方向上,他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

如此描述,或许有些枯燥。但是后世之人,如果从结果逆推往回看,就可以发现这一指导思想有多么伟大:

自从杰夫辛顿总结归纳出了完整的“深度学习算法”理论之后,仅仅一年之内,谷歌公司成功研发出了“图片搜索引擎”,让搜索引擎从此不再仅限于搜索链接当中的文字,而是可以搜索一张图片——因为谷歌的搜索引擎使用了深度学习算法的思想,让电脑也学会了“如何读懂一张图片的意思”。

同样,当时还在成长期的FACEBOOK公司,通过借鉴杰夫辛顿的思想,发明了人脸识别技术。从此以后,在FACEBOOK空间上上传的照片,一旦被阅读者点击脸部部位,就可以跳出人的名字来。而且只要用户在某一张照片上定义了某一张脸的名字,那么在同一用户上传的其他照片中,只要出现了同一个人,哪怕化妆和表情略有不同,FACEBOOK也能识别出来。

这个技术在两三年后,传入了中国,只不过国人没法使用FACEBOOK,所以大多数人最初见到这项神奇的技术时,是在QQ空间或者校内网、人人网之类的地方看到的。

搜狗公司,因为借助这个算法的指导思想,发明出了能够自我进化的“搜狗输入法”……不过本时空,显然没有搜狗什么事儿了,因为顾莫杰已经捷足先登。

一切在“模糊处理”、“机器深度理解”领域的科技创新,最初的火种,都来源于杰夫辛顿的学术理论。

而这些东西,后世又经过数年的酝酿生长,最终形成了一个时髦的概念,叫做云计算。

……

那些后世的具体例子,顾莫杰自然已经不记得了,可是被提炼出来的思想神髓,从来没有那么清晰明澈过。

把这一切彻底贯通之后,顾莫杰也终于大彻大悟,为什么杰夫辛顿要不惜代价派自己的得力助手和门生来中国,求着自己联署未来的那一串论文组合拳了。

原本时空的历史上,杰夫辛顿的这些综述、展望,要到2004年10月份才提出来,因为杰夫辛顿自己原本也没能想太明白,很多理念也缺乏实践的支持。

而杰夫辛顿彻底学术大成、赢得永垂不朽的江湖地位,则要等到2006年——正是在那一年,杰夫辛顿学术大成之后,谷歌和FACEBOOK几乎以秒杀的速度,成了这个理论的第一批应用者和受益人。

现在,顾莫杰的“初音输入法”和“初音翻译”,却成了启发杰夫辛顿的点金石。让杰夫辛顿提前大半年提出了理论,更是提前两年搜集够了证明其论点的主要素材。

“初音输入法”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软件,但是“能够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借鉴其他神经节点的犯错信息,并且高效自我修正”等一系列“深度学习算法”所需强调的关键节点,初音输入法都已经具备了。

如果仅仅是一个“初音输入法”,那么还可以解释为巧合。

但是顾莫杰偏偏同时上线了一个“初音翻译”,同样具备体现那些思想的关键节点。那就不仅仅是巧合了,只能解释为顾莫杰也是懂行的。

所以,除非杰夫辛顿从此不再从事深度学习算法领域的研究,否则他就只有拉拢顾莫杰,让顾莫杰对外宣称两者是合作关系,让顾莫杰以一个“在杰夫辛顿思想指导下的工业界实践者”的身份出现。

这一点是绕不过去的。否则的话,杰夫辛顿将来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学术地位就会受损,留下遗憾的瑕疵。

杰夫辛顿愿意出100万美元,买的不是利,而是名。杰夫辛顿或许和那些硅谷狂人一样,视钱财如粪土,却躲不过对身后名的追逐。

他要的,是将来在历史书上永垂不朽。

顾莫杰和杰夫辛顿两人,一个求利,一个求名,看起来,似乎确实有很强的合作互补性。眼下的问题,只是看杰夫辛顿要的这个名值多少钱、顾莫杰能够从他身上榨出什么条件来了。

当然,顾莫杰也知道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的道理。

对方毕竟只是一个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真学问人。既不是官僚,也不是奸商。要是开价太高了,逼得别人拿不出来,也没什么意思。对于不靠江湖地位、光靠真才实学赢得名声的真学者,顾莫杰内心还是颇为尊敬的。

想明白了前因后果,顾莫杰看了一下时间,如今是晚上七点,还有一些工夫让他做做场外工作。所以他马上做出了两个处置。

第一,他给盛伟打了个电话,让盛伟帮他黑一下CIFAR(加拿大先进项目研究所)的低密级外围网络,找一些足以证明杰夫辛顿此前江湖地位、每年各种渠道所能得到经费的相关情报。

只有知道了杰夫辛顿身价的最新动向,顾莫杰才好针对性下刀子开价。否则直接报出一个人家三五年都赚不到的高价,事情只会谈崩。

第二件事,顾莫杰联系了费莉萝,说他要去天策律所上门拜访一下,请费莉萝的姑姑费雯丽帮他介绍一个在国际商法领域比较精通的律师,帮他拿捏具体谈判事宜。

盛伟那边很爽快,说让顾莫杰等两个小时,晚上十点之前一定把最新情报发过来。

至于费莉萝那边,则是直接让他去律所,说她姑姑本人就是这方面的名家,没必要再找别人了。

顾莫杰穿好衣服,开车直奔律所。

第六十四章逼入绝境的加拿大人

深夜九点,天策律师事务所里,依然有数处灯光亮着。

对于手头有案子堆着的律师们来说,熬夜加班看卷宗,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这种场景,已经多年没有发生在合伙人费雯丽身上了。作为合伙人,在渡过青涩熬资历的年头之后,她有的是助理可以使唤。

今晚是个例外,因为侄女费莉萝在电话里把事情形容得很紧急/很重要;听费莉萝的意思,“事关全人类人工智能领域最顶尖的学界泰斗、与顾莫杰之间的学术交易”。

一张小会议桌前,费雯丽把顾莫杰送来的材料看了一遍,技术方面的她不懂,不过双方的诉求,她很快就搞明白了。

她简明扼要地问了顾莫杰几个问题:“你的那两个软件,目前有多少用户量?多大的海外影响?”

顾莫杰也是做足了功课来的,不假思索就说:“那两个软件上线两个多月了,目前初音输入法的全球活跃用户量大约在两千万人,其中国内一千三四百万;欧美发达国家的华人、华裔用户大约五百万;剩下一两百万在东南亚与港澳台华人圈子里。初音翻译有五百万用户,分布差不多,海外用户比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