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终结者-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游戏的企划案,顾莫杰的第一反应是老生常谈。但转念一想,DOTA竞技地图也算是魔兽单机的一个核心亮点了,既然有知名度较高的现成IP,何必另起炉灶呢?把DOTA翻译成中文,直接叫“远古守护者联盟”,也算是有继承性的微创新,没必要纠结。

还是先继续往下看再说。

策划人员们做的游戏性改良还是不少的,尤其是在让DOTA变成一款“独立的有特色的网游”方面,颇下功夫。

首先,至少加入了一个游戏角色的练级体系、或者至少是周目成就奖励之类的体系——DOTA是个单机游戏,每一盘结束之后,下一盘重开啥都没留下。这样的游戏打的时候爽,竞技性也可以,但是作为持续性的、将来还会收钱卖东西的网游,黏性就太差了。

策划团队首先加入了一个经验和等级算法体系,每打赢一盘人机或者对战,都有经验和金币收入,对战收益显然会比人机高,而且一旦到了某个等级之后,再打人机就没经验了,可以循序渐进逼着人们去网络对战。金币可以用来买一些不影响游戏平衡性的模型/皮肤,乃至是解锁英雄,或是买入符文/天赋系统——这些设定好歹让DOTA变得像网游一点了。

“一个游戏要火,要持续火,精髓就是让人对目前的所作所为有成就感、对过去的积累有成就感、对未来的奔头也有成就感。所以,必须对应地有竞技平衡性、有成就奖励系统、有升级系统。而且有尽可能详尽的反馈个人英雄主义成就感的评分体系,让被猪队友坑的牛人依然可以在失败中找到个人的成功。”

很教科书式的策划动机,但是很实在,顾莫杰看得频频点头。

DOTA是一款好的单机游戏,但是无法成为一个好的网游。按照上述的方式改造过之后,勉强有机会成为一个好的网游。

而很显然的是,如果仅有这些改进,下面的人根本不敢把企划案交到顾莫杰的案头——后面还有干货。

因为初音买下了暴雪的所有角色IP改编权,所以“远古守护者联盟”在制作的时候,就不必像DOTA那样回避很多名字和模型了,完全可以大大方方把建模建成暴雪历代游戏里的著名角色的样子。

从星际争霸里的吉姆雷诺、刀锋女王凯瑞根、幽灵诺娃、神族隐刀英雄;到暗黑磨坏神里的七大主角、加上大菠萝、大天使这些剧情人物;乃至魔兽本身的无数英雄角色,统统都加入到了游戏角色中——就像漫威搞“复仇者联盟”差不多,把能榨的IP全部拧起来榨。

有了有号召力的IP角色,少不了精细的美工建模。

建模引擎方面,显然是使用初音自营的AGEIA系列后续版本——AGEIA公司历史上就是全球前三甲的物理引擎制作公司,自从当初要做初音歌姬的时候低价收购进来后,这几年顾莫杰每年依然是数以亿计的引擎研发费用往里喂。加之有公司优良产品的市场检验、持续改良,所以如今的初音在引擎和动画效果方面绝对是不输于国际顶级巨头的。在这方面顾莫杰绝对有信心。

升级和成就要素的节奏感、梯度感;画面效果与角色建模;成熟IP号召力的吸粉;这些方面全部做到,想不火都不难。

顾莫杰基本同意了企划部门的策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想了想,又补充了几句微不足道的个人意见:

“凡是DOTA中被认为繁琐的、不影响游戏战斗过程的操作,在新游戏中都应当尽量简化。如:装备合成系统的配方索引、技能快捷键设定的统一、英雄技能与能力数据的查看便捷度……”

顾莫杰本人是玩过DOTA的,不是为了好玩,是为了深入体会。作为一个操作简化主义者,在面对苹果IPHONE来袭的事件之后,他对简化软件操作流程的要求就更强烈了。

在顾莫杰眼里,连“为了说话方便而学外语”都是一种即将被淘汰的技能,何况是“为了打游戏而记住游戏快捷键”这种更应该被淘汰的技能呢?

凭什么山丘之王放锤子和死亡骑士放死亡缠绕快捷键不一样?当然是所有英雄都QWER四个键一排排过去就是了!

时代是在进步的嘛~星际时代自爆机炸大和的时候还会傻呵呵地撞到同一艘敌舰上去、极大地浪费火力。到了魔兽时代,兽族的自爆蝙蝠就会自动分配火力了。凡是不影响战略、不影响战术的操作,一定要尽量简化,才能提升游戏的受众层面。

没有一个游戏应该指望“靠所谓的微操折磨人”来让手速快的人赢得装逼感和优越感——微操和手速,只有在与战术思想结合的时候,才配有价值。

至于那些“DOTA里面折磨人的装备合成卷轴关系”,当然要全部做成科技树的样子、轻易检索、轻易调用、一键合成。

把这些意见细细写完,顾莫杰把东西一丢,交给叶敏茹去办了。

第八章游戏界狂潮

“远古守护者联盟”的总开发周期,算上公测在内,预计还要一年多。总要到2008年底或者09年初才有商运的可能。初音娱乐在这段时间里,刨除掉这个游戏之外,就只有一些小型独立游戏的开发,乃至诸如初音娱乐、魔兽世界的继续升级维护任务。

顾莫杰深感初音娱乐的游戏研发团队有些薄弱了。

若是换做一年前,这种局面还没什么,毕竟当时初音娱乐在游戏界的主打撑门面之作就只是一个亲闺女初音歌姬,怎么弄都不会出事儿。但是吞了魔兽世界、并且预计来年将游戏为主的这部分业务分割上市之后,初音娱乐显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匮乏。

做音乐、影视的人才会分割出去,首先就是一大块的短板。

而顾莫杰此前仰赖的邹胜,毕竟是个做下载工具和BT、云盘之类东东出身的家伙,虽然是个IT圈子里的老江湖,毕竟在游戏上不专,也就只能靠经验抓抓全局。

顾莫杰心里盘算着,如今初音网络科技这边的电邮业务已经日渐庞大,将来云盘肯定也会正式提上日程,数据传输/存储类业务还是交给邹胜这个最专业的人专心管比较好——毕竟人家当初是“迅雷”的创始人。

至于股权的问题,也并没有什么隐患——年初的时候,顾莫杰用新CFO古勇将的股权置换激励计划,早就把邹胜的初音娱乐持股置换成了集团层面的股份。

一切的内因外因都显示着,初音娱乐有必要进行人才布局的大换血,以适应一家上市游戏公司的需要。

一个个招人挖人太慢,而且说实话,07年的国内游戏市场,基本上还是被洋人的国际大牌占领,国产单机基本就没人玩——除了洋人永远不会去做的武侠题材。

作为多年盗版氛围的最重灾区,中国的游戏人才是匮乏的。如果从国内挖,还不如初音自己培养出来的这批人呢,顾莫杰根本就看不上——谁让初音娱乐已经是国内游戏研发的第一梯队了。

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买一个或者几个外国的原创游戏研发型团队了。

买美国人的?日本人的?法国人的?掰着手指头数数,国际市场上也就这么几货能够入顾莫杰的眼。

(老毛子的战争游戏型公司07年还不起眼。而且说实话,毛熊做战争游戏完全不是胜在技术,而是在于毛熊公司不需要担心历史观的政治正确问题,所以可以放开手脚。欧美被政治正确捆得要死,根本开发不了。)

“买谁好呢?”顾莫杰盘算了许久,也自行上网查了点儿业界资料,始终没什么头绪,只能打了个电话,把COO叶维伦叫来。

叶维伦来的时候,还茫然不知顾莫杰准备和他谈什么。

“叶总,平时也玩游戏吧?”

顾莫杰的开场白,便让叶维伦深感思维跳跃之远。

“玩,当然也会玩,不过没那么多时间。”

“你觉得,要做‘远古守护者联盟’,也要契合目前初音自研游戏的路数,如果要买一个甚至几个游戏研发团队的话,目前市面上有哪些公司值得我们下手呢?可以是一两亿以内的、目前就能下手买的公司,也可以是目前比较大、要等我们上市之后才能筹够钱买的,但说无妨。”

“远古守护者联盟啊……这个游戏的企划目前改来改去的,没个定论。我原先是真没怎么玩过类似的东西,不好说。不过听下面的人说,这游戏就是从一个叫DOTA的游戏改编过来的,只是做成网游的模式——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一直没考虑收编当初做DOTA的民间研发团队呢?

这个问题我是有关心过,知道DOTA是几个开源的脚本编辑组先后接手的。其中一批早期开发者,以一个叫斯蒂文美国人为首,如今自己组建了一个独立小公司,叫RIOT…GAMES。翻译过来应该叫‘拳头游戏’或者‘火拳游戏’。

他准备另起炉灶搞DOTA的另一个分支游戏,最近还在加州拉投资,好像开出过800万美元A轮融资、出让20%公司股权的价码——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这个团队的技术和策划实力,入股就是了。”

顾莫杰一听,当即拍板:“这个可以考虑,嗯,马上去考察起来,稍微靠谱点就签吧。如果他们肯出让更多股权让我私有化,也成。反正一个亿以下的零花钱,没什么好多想的。”

叶维伦等顾莫杰自言自语地说完,才继续补充道:“别急,DOTA是个开源的,前前后后接手过的志愿者研发团队不止一个。要是见一个买一个,咱虽然也烧得起,毕竟是浪费钱。还是通盘考虑的好。

比如,据我所知DOTA研发历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久的还不是那个斯蒂文,而是一个网名叫ICE…FROG的家伙,昵称翻译一下就是‘冰蛙’。这人一直坚持独立更新DOTA——到现在为止还在更新,不过年初的时候他的人已经被维尔福软件公司收编了。”

“这人只有网名?没有真名我们怎么去谈?”对于这一点,顾莫杰显然很是不解。

叶维伦想了想,挠头说:“真名当然有,那不是说着烦么。总之是叫啥啥啥。阿普杜拉。伊斯梅尔,反正名字前面一大串前缀——阿拉伯人的名字都那样,你懂的。”

“是个和谐教的?”

“移民,国籍是美国人。”叶维伦赶忙解释,一边还埋怨,“又不是所有名字里带阿普杜拉的都是KB份子,你怕啥。那些人里程序人才也不少的。”

顾莫杰没有就对方的种族问题再纠缠,何况叶维伦说这人已经被维尔福软件收编了,多谈也没什么意义。

顾莫杰又问了叶维伦一些关于DOTA历届研发团队的灵魂人物,再也没挖到什么人,便打住了话题。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到秘书室:“小茹姐,给叶总准备咖啡和茶点,然后帮我把一家叫‘维尔福软件’的美国公司的详尽资料尽快查来。”

然后挂下电话,示意叶维伦到沙发上歇一会儿,他了解清楚情况之后再继续谈。

两分钟后,叶敏茹亲自端着茶点进了顾莫杰的办公室,在叶维伦面前的茶几上放了一份,也在顾莫杰的办公桌上放了一份。叶维伦也不客气,自顾自在一边休息起来。

顾莫杰看了一会儿资料,很快叶敏茹给他转了邮件过来,都是秘书处紧急搜集的业务资料。顾莫杰喝着咖啡慢慢细看起来。

“原来当初的‘半条命’就是这家叫维尔福软件的公司做的?啧啧,CS当年我也打过,倒是一直没关心过开发商的问题,看来是个对各时代3D引擎应用和优化都挺有经验的公司。”

“什么?维尔福公司的半条命系列在线更新大厅STEAM,自2005年起模仿咱初音的‘初音歌姬在线商店’,做起了MOD销售分享计划?去年起还引入了数家大型单机游戏开发巨头、搭建了单机游戏在线销售分成平台?还盈利了?”

“目前入驻的平台合作商已经包括育碧软件?STEAM平台的研发总监为大名鼎鼎的布拉姆。科恩?”

嘶……看到这一步,顾莫杰已经开始抽气了。

布拉姆。科恩,可是一代怪才。很多中国人或许不知道此公为何许人也,但是做过数据传输业务的圈内人,绝对没有不知道的——BT模式的最初架构,便是此公设计的。

相比之下,顾莫杰手下的邹胜,不过就是个当初的“迅雷下载创始人”而已,后来被顾莫杰收入麾下开发初音下载,也不过是磕磕绊绊在中国人里首先弄出了“支持BT资源的初音下载版本”罢了。哪能有人家BT鼻祖布拉姆科恩牛逼?

要是能把这样的人才及其团队网罗到麾下,初音集团不仅在游戏方面有用,便是在下载工具、云盘、数字版游戏销售等业务领域,都能站到全球第一的高度了!

买买买!

顾莫杰已然对维尔福软件起了杀心。

“可惜了,‘初音歌姬MOD商城’模式,明明是我们初音娱乐先发明的,却被维尔福的STEAM平台学了去,在数字版单机游戏销售平台这个应用模式上反抢了先机——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中国国内单机游戏盗版太剧烈、以至于这块市场完全不存在呐。空有这么好的设想,只能卖网游的MOD收费道具,却卖不了单机游戏,唉。”

叶维伦刚刚吃完一碗椰奶柚芒西米露,见顾莫杰叹息,便放下碗相询:“这是打算连维尔福软件公司一并买下?”

“谁说不是呢。也是我此前没看到,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当时资金短缺,不好布太长线的局——如今虽然中国单机游戏的数字版市场几乎为零,但是难保哪一天制度会优化呢。何况这个模式最初就是我们弄出来的,就算不能赚中国人的钱,能赚点外国人的钱也是好的。”

叶维伦不得不给顾莫杰打打预防针:“但是买下维尔福软件这种已经有10年历史的游戏公司,可不比买‘火拳’这种草台班子——后者只要几亿人民币级别的钱,就能彻底吃下,而前者可能要几十亿人民币。”

“那也没办法,先盯着点儿吧。眼下是没钱买,明年等初音娱乐上市成功圈到钱了,正好下手。哪怕几十亿,以我们目前的综合布局,肯定是赚得回来的——买下维尔福,不仅对我们的游戏有帮助,对我们的下载软件和云盘业务也会有重大帮助,太贴合我们目前的产业结构了,完全是一鱼三吃。”

“一鱼三吃还不够,既然买下维尔福,肯定不能只盯着他们的STEAM、布拉姆科恩,乃至冰蛙团队——维尔福最大的价值,是它在半条命或者说CS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