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政治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政治史-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等级制度。整个社会分为若干骨品(即社会阶层的等级),某一家族永为 

  某一骨品,被剥削的奴隶和村社农民不列入骨品。朴、昔、金三家王族是最 

  高的“圣骨”,垄断了王位。大小贵族属于不同的“真骨”,担任相应的各 

  级官职。这时还有一种决定国家大事的“和白”(国王与贵族的会议)会议 

  制度,只有国王和高级骨品的贵族才能参加。各骨品之间互不通婚,婚娶在 

  同一骨品内进行。 

       公元5世纪以后,新罗的政权机构已初具规模。智征王(公元500—514 

  年)、法兴王 (公元514—540年)和真兴王 (公元540—576)三朝为了实 

  现中央集权,制定了复杂的官僚体制和等级森严的爵位制度,军事组织和地 

  方行政系统也大体完备。在新罗贵族中有一个军事集团,叫“花郎”,是氏 

  族亲兵制的残余。花郎由青年勇武的贵族组成,推选产生。人数不等,由几 

  百人到几千人,是新罗统一战争中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从6世纪开始,新罗在对百济和高句丽的战争中得到很大胜利。6世纪 

  中叶真兴王在位时,新罗占领了汉江流域和洛东江流域的大片肥沃土地,往 

  北扩张到咸镜南道。公元562年,又收复了日本在半岛南端的据点任那。与 

  此同时,新罗的社会经济也获得了较大发展。水利兴修规模扩大,铁制农具 

  逐渐普遍,人力挽犁被牛耕取代。手工业和商业也随着农业的进步发展起 

                                                                          ① 

  来。生产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禁止奴隶殉葬和开始释放奴隶 ,社会 

  开始向封建制过渡。新罗统一朝鲜的政治、经济基础已初具规模。 



                        3。公元前3世纪至1世纪的越南 



       越南位于印度支那半岛的东部。在地理上可以分为北、中、南三个部分。 

  北部是红河三角洲。中部绵亘着长山山脉,南部主要是湄公河三角洲。在10 



① 《三国史记·真兴王本纪》:“王赏以良田及所虏二百口。斯多含三让,王强之。乃受其生口,放为良 



人,田分与战士,国人美之。” 


… Page 99…

  世纪独立之前,越南为中国古代的“交趾”、“越裳”。越南是一个多民族 

  国家,以越族为主,还有芒族、苗族、傣族、土族等60多个民族。越族的 

  祖先原是中国百越的一支雒越,约在公元前几世纪迁移到红河流域,后来和 

  南来的印度尼西亚人混合,形成现代越族(京族)。越南北部是雒越人活动 

  的中心地带,约在公元前3世纪,雒越人的原始社会趋于解体。 

       传说雒越部落联盟由15个部落组成,以文郎最为强大。公元前3世纪 

  下半叶,居住在西北山区的瓯越族首领蜀泮,战胜了文郎部落,建立瓯雒国, 

  自称安阳王,迁都古螺(遗址在河内郊外20公里)。在安阳王时代,瓯雒 

  迅速强大。关于“瓯雒国”的社会状况,《水经注》益州叶榆河条引《交州 

  外域记》留有简单的记载:“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骆田,其田从潮 

  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民为骆民。设骆王、骆侯主诸郡县。县多为雒将。” 

  骆田可能是部落的公有土地,一般在海滨,潮退后耕种,雒民以平等身分耕 

  种共有的土地。骆王可能指部落联盟的领袖,雒侯、可能是部落行政首领, 

  雒将则负责军事。从上引材料和安阳王修建首都古螺城看,瓯雒已经有了固 

  定的统治中心,大概处在国家成立前夕的军事民主制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不久,用兵岭南。公元前214年,在原 

  百越地区设置闽中 (福建)、南海 (广东)、桂林(广西北部)、象(广西 

  西南与贵州南部)等郡。秦军在南进战争中受到了西瓯和南越的顽强抵抗。 

  次年,秦始皇迁徙了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 

  技术和生产工具被带到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 

       秦汉之际,秦在南海郡的地方官赵佗,乘乱兼并桂林郡和象郡,于公元 

  前207年称王,建立南越国,以南海番禺(今广州)为统治中心。赵佗向南 

  发展,与瓯雒进行战争,到公元前180年,瓯雒服属南越。赵佗将瓯雒人住 

  地分为交趾、九真二郡,派使者通过瓯雒的雒侯、雒将和蒲政 (家族族长) 

  进行统治,采取纳贡的剥削方式。赵氏政权统治下的瓯雒社会是家长制奴隶 

  占有社会,直接统治者是雒侯、雒将和蒲政等奴隶主。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于公元前111年派大将路博德率兵消灭了赵氏割据 

  政权,交趾、九真二郡的使者随即降汉。汉朝分其地为交趾、九真、日南三 

  郡,派遣太守管理。交趾、九真二郡的太守由投降的赵氏使者改任。各郡设 

  置都尉,统领镇守的军队。武帝又设交趾刺史部,驻守在麋冷(越南永富省 

  安郎),由部刺史监察各郡的官吏。郡下置县,交趾郡有10个县,九真郡 

  有7个县,日南郡有5个县。县可能相当于原来雒越的一个部落。三郡共有 

  22个县,人口约百万。汉朝虽派郡守、刺史进行统治,但各地的实际统治者 

  仍是原来的雒侯和雒将,汉朝的势力尚不能深入到瓯雒人的村社,“诸雒将 

              ① 

  主民如故” 。看来,瓯雒人的社会状况在西汉统治时期与赵氏政权比较, 

  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汉朝统治者对三郡的剥削主要是征收贡物,大概以索取 



① 郦道元: 《水经注》。引自扬守敬《水经注疏》卷37,叶榆河条转引《交州外域记》。 


… Page 100…

  珠宝、香料、象牙、翡翠等名贵物产为主。兵士的粮饷由中国南方各郡转运。 

  后来汉朝官吏对雒民的压迫和剥削逐渐加重,引起雒民的不断反抗。 

                                                                                   ② 

        原来越南的生产力低下,烧草种田,不知牛耕,以射猎为业 。赵氏政 

                                                         ③ 

  权时期,有不少铁器和牲畜传入红河三角洲 。西汉时期,移民越南的中国 

  人在三郡经商,并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方式,铁制农具的传入也比以前增多。 

  到公元1世纪初,由于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传播,越南人民已经改变了刀耕火 

  种的粗放耕作技术,鱼猎退居次要地位。东汉初年,九真太守任延“令铸作 

                                  ①                                          ② 

  田器,教之以垦辟田畴” 。各地开始“治城廓,穿渠灌溉”,生产力逐渐 

                                                                               ③ 

  提高,人民生活改善,出现了“岁岁耕种,百姓充给”的局面。 

        瓯雒国没有文字。赵佗时,汉字传入越南。汉时又在这里“建立学校” 

  ④,为越南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3世纪,造纸术传入越南,进一步促 

  进了越南文化的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也带动了婚姻制度的进步。越南 

  某些落后的地区,还残存着相当原始的婚姻关系,“无嫁娶礼法,各因淫好, 

                                                      ⑤ 

  无适对匹,不知父子之性,夫妇之道。”在任延倡导下,男女“皆以年齿 

                                             ⑥ 

  相配”,“同时相娶者二千余人”。封建制生产关系开始萌芽,汉朝官吏 

  和雒将可能占有部分私有土地,建立封建田庄,雒民则开始向封建依附农民 

  转化。 

        在汉政权和雒将等新兴剥削者的共同统治下,越南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 

  迫日益加重。但是越南和新兴统治者和汉政权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利害冲 

  突,他们力图摆脱汉朝的统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 

  爆发了二征领导的越南人民起义。 

        公元1世纪前期,东汉交趾太守苏定(公元34年到任)肆意加重对雒 

  民的剥削,又竭力压制雒将,和演州(今越南永安省永祥县)雒将诗索的矛 

  盾激化,于公元40年杀死了诗索。诗索的妻子征侧和她妹妹征贰发动了大 

  规模的武装起义,史称“二征起义”。起义军打垮了汉朝驻军,苏定逃回南 

  海郡,九真、日南等郡纷起响应。不久,二征的军队攻下了65座城镇,征 

  侧自立为王,建都麋冷。公元42年,东汉光武帝派马援率两万大军前去镇 

  压。次年,二征兵败自杀。 



② 《后汉书·循吏·任延传》。 

③ 《史记·南越尉佗列传》。 

① 《后汉书·循吏·任延传》。 

② 《后汉书·马援传》。 

③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属西汉纪》。 

④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⑤ 《后汉书·任延传》。 

⑥ 《后汉书·任延传》。 


… Page 101…

        二征起义是越南人民反抗汉朝民族压迫和剥削、争取民族独立的大规模 

  斗争,在越南历史上影响深远。由于双方力量悬殊,起义被东汉王朝镇压下 

  去。马援强化了东汉政府在越南的统治机构,修治城廓,重新划分行政区域, 

                                                                                   ① 

  设官驻守;利用越南的某些习惯法,“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同时, 

  注意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以缓和社会矛盾。二征起义后越南逐渐进入封建 

  社会。 



① 《后汉书·马援传》。 


… Page 102…

                        十、孔雀王朝时期的印度 



                            1。孔雀王朝的建立 



     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三年后(公元前327 

年)越过兴都库什山进入印度河上游。次年,侵入五河流域 (旁遮普)。当 

时旁遮普有许多小国,其中较大的■叉始罗和波鲁不和。■叉始罗王投降亚 

历山大,并提供补给,派兵随同攻打波鲁。波鲁王拒绝召降,陈兵于杰卢姆 

河东岸据守。亚历山大从上游偷渡,打败波鲁守军,并俘虏了波鲁王。亚历 

山大东进至贝阿斯河时,遭到奢羯罗人民的顽强抵抗。亚历山大攻陷奢羯罗 

后,将全城夷为平地。亚历山大打算继续入侵恒河流域,时逢气候恶劣,受 

到印度人民英勇抗击的马其顿侵略军士气低沉,厌战哗变。亚历山大又风闻 

恒河流域难陀王朝兵力强大,拥有骑兵2万、步兵20万、战车2千辆、战 

象3千匹,在继续东侵难以取胜的情况下班师回国。 

     公元前325年,希腊联军主力沿印度河南下,后分海陆两路回到了巴比 

伦。亚历山大撤兵前,在信德和旁遮普的杰卢姆河以西地区建立了两个省, 

委派总督,留军屯守。其余地区交给两个傀儡管辖,受总督和马其顿驻军监 

管。 

     这时难陀王朝的统治非常腐败,北印度人民起义频繁,政局十分动荡, 

于是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乘机崛起。据佛教文献所述,亚历山大入 

侵旁遮普时,他拜访亚历山大,企图利用侵略军推翻难陀王朝,却惹怒了亚 

历山大而险遭杀身之祸。他逃出来后,在■叉始罗得到婆罗门考底利耶(别 

名阇那迦)的帮助,组织军队反抗马其顿人。当时中亚和印度西北地区人民 

反抗马其顿的斗争风起云涌;公元前326年,坎大哈人民起义杀死了马其顿 

总督;次年,印度河地区的一个马其顿总督又死在起义者手中,旃陀罗笈多 

的部队就是在这两年发展壮大起来的。大约在公元前324年,他在西北印度 

自立为王(即月护王,约公元前324—前300年),积极进行驱逐希腊—— 

马其顿军的斗争,在考底利耶协助策划下,他很快攻克了难陀王朝的首都华 

氏城(今巴特那),杀死难陀末王丹那·难陀,推翻了难陀王朝的统治。公 

元前317年,马其顿驻军被迫全部撤离印度。至此,次大陆北部基本上实现 

了政治统一。据说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庭,因此他所建立的王 

朝在历史上称为孔雀王朝 (约公元前324—前187年),他所开创的专制帝 

国称为孔雀帝国。旃陀罗笈多依靠强大的常备军在次大陆进行扩张和征服。 

公元前305年他又成功地击退了西亚塞琉古王国的入侵,战争详情不明,塞 

琉古一世被迫媾和,把今阿富汗和俾路支一带割让给旃陀罗笈多,派使节驻 

在华氏城,旃陀罗笈多赠给塞琉古500头战象。其子宾头沙罗(约公元前300 

—前273年)在位时,继续扩大领土。孔雀王朝传至阿育王 (或称无忧王, 

约公元前273—前236)时,又大举征服南印度的羯陵伽。此时,次大陆除 


… Page 103…

  南端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抵阿萨姆西界,西达兴都库 

  什山,全部并入孔雀王朝的版图,从而在印度历史上首次建立了统一规模最 

  大、开拓疆土最多的奴隶制帝国。 



                                     2。行政制度 



       公元前6世纪以后,恒河流域许多小国的国王已经成为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