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帅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统帅天下-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界点“做的好,做的好;用死博了好名,公孙策,你也想虚名欺世?”
公孙策失笑:此事必定会被太师以各种借口压下,那些人也会莫名而死;他又何来什么虚名?
赵祯看着他“你有很多手段,为何要用这种?”
公孙策细品话里含义,却依然沉默。
“包拯给你的谜题,猜出来了?”赵祯努力克制自己的烦躁,想表现的若无其事;可在公孙策的沉默里反显得突兀。
公孙策垂眸“他真正想说的前面二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此二句恰如今事便只注重‘人未还’,字面便是此战就算胜也必定有不可抗拒的力量让某人不回还,能让此人不还必定若不是外部便是内部,他指的是内奸;而此诗是王昌龄所做,王昌龄身为唐一代诗杰却在毫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也就是说内奸的身份绝对是我们都意想不到的!其三,第一句中的秦与汉、月与关都是双指;这首诗虽然连孩童都能读懂其意,但包拯之意是‘双’就是内贼有二人甚至是多人,而非通常之下的一人!而此诗中有汉时、龙城飞将,在此却是明诉;李广和卫青都是汉代名臣悍将;而今次出征的将军中一人——字汉臣!”那便是狄青!说到后面,他几乎都透不过气了。
赵祯靠在墙上,呼吸也开始急促了“束(竹),黄(泉)、路陪、朕走吧。”庞魁笙,我终还是带走此人;就算薄情如你,也必定会痛上一回吧!如此甚好,如此便好!想着想着,人便觉得呼吸被人掩去,胸口如同要爆炸了一般;眼前一黑,便什么都不知了。
公孙策看着倒在面前的赵祯:公孙策一生为天下、为百姓、为包拯,而今也为将军,公孙策——无憾!
微笑倒地!

 
“泽琰,你怎么?”路上展昭不能压心中疑惑:这疯耗子怎么会管起朝堂的闲事?他才不会。
白玉堂飞身行步,回头,露出了笑靥“哦,只许你心怀天下;不许我白玉堂助一回大宋?”黑发飘扬里白衣闪动真是潇洒熠动“当初先生找你后,我也找到了先生;想说服他放过你,哪知——”一耸肩膀。
展昭知道白玉堂反被公孙大哥说服了:所以此次中自己为明、玉堂为暗。
“我还说服了几位兄长,前往军营助阵庞统。”玉堂疾步如飞,边走边说“先生说的对,江湖儿女也是大宋之人,没道理看着党项人欺压我百姓而坐视之理!我们如何疯魔江湖却也是奉着一个‘侠’字,但侠之大道,便是保家卫国!身怀武功,若还能坐视外族侵略;哪能称上‘男儿’二字!更不配为‘侠’。”
展昭点头“是。”
白玉堂回眸“不过先生答应我,只今次而已;我白玉堂是不入朝堂的!”
这是他的个性。展昭心知肚明,便释然的随白玉堂跃入王府:如今公孙大哥安危事大。
★ ★ ★ ★
大宋军营。
连番激战双方都已经是人困马乏,更因双方主将都带伤在身;顾各次退了扎营。
大帐内。
当啷。
水杯掉落在地。
徐庆皱眉“将军,再下去不要说着膀子,恐性命都有……”他善用药类,也对此伤有些束手之感了。
随军军医为他包扎的手都在微颤。
子墨重新倒了水递给他:这不容易,虽此战双方都已到了极限了,正是可以和谈之际;几次各有胜负,但总体还是大宋势强些;因为党项的后备粮草尽毁,而如今严寒之际;粮草的耗用是平日的几倍,李元昊的粮草撑不了几日了。难得有如此良机能重创李元昊;一来可以打击党项军心,如同上次对辽之战,让他们听见庞字便要怵上三分;二来李德明一向和宋,若李元昊这战落败,李德明一定会更加俯首!但这之前也定要在党项军中将李元昊的声望打到最低,最好能让他永不翻身!
庞统用未伤的手接过,一口饮尽。
徐庆和军医也包扎好了。
“京城可有消息?”放下水杯。
子墨不语:恐现在京城内也是风声鹤唳,又或者一切都已经进行了。
“有劳徐兄弟了。”几战之后,庞统也和四鼠混的不错。
徐庆收拾药盒“将军客气,留得青山自有后谋,将军又何必急在一时?徐某不懂大道理,可也看见了,大宋暂不可无您……”
庞统抬手断了徐庆的话“徐兄弟,此战我已下定决心。”凭直觉也知道逆骨难训的李元昊必定是大宋心腹之患之一;就算后谋其他,也要胜他此战;想要将他从太子宝座上拉下来必也要有此战。
帐内几人都不再开口,徐庆让庞统多多休息;众人也就都退出了大帐。
帐外。
子墨追上前“徐三爷,将军的情况究竟如何?”
徐庆停步,转身叹口气“不容乐观,现在是凭着他一股意志强撑着;可如今天寒地冻的,将军一旦发烧情况就会非常危急!”摇头,离开。
子墨的脸色都不由变了一层,叮嘱守卫大帐的士兵几句也不打扰他休息,离开了。
其后营中一切正常的很,巡夜的,执守的;大家轮番休息,大帐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营中各处的照明篝火依然熊熊燃烧。
黑影一闪。
四鼠分别住在相邻二个帐内,看着他们帐内灯火熄灭;听得酣睡的声音起,悄声离开。
而飞云骑的几处营帐中也安静了下来,虽有人担任巡夜,但观察到了他们离的较远了。
几个黑影汇在一处。
分别向一人暗诉,那人眉宇间平静无波;手指慢慢弯曲。
“今次是大好机会!”有人开口“只要他一死,我们立刻联络各处,同举大事。”
慢慢抽出贴身的短刀,快如闪电;那几人还不知是遭遇了何事,便命丧黄泉;手起刀落间,那人抬头“大事?就凭你们这几个?”冷冷的声音透着嘲讽“我若今杀庞统,明日我便是庞统第二!”自古名将求明君,赵祯或许是曾是明君;但他败了,一位被昭示天下的先帝;他就算不聪明也会看。
大宋开国就扬文抑武,直到中州王才改变了国富兵弱的颓势;或许他曾经错走了一段路,但如今他不会再错了!



“就算我不烧屋又如何!”小楚的眼泪无知无觉而下“你以为公子就不会死吗?”
“他倒是走的坦荡荡。”包拯手中的信函更加皱褶了“公孙策,这是你最后一步棋吗?”告诉他,丝言和八贤王都还未死。因为他们太知道彼此了,公孙策能命人烧屋,那么包拯就敢跃入火屋;但他留下了二人抓住了他的双脚;当初他跳崖无所牵挂,就是因为有你公孙策在,知道他娘会有人侍奉左右;可而今……大笑里有什么滑过脸庞,这次你倒抢了这个先。
你这个笨蛋!你这个混蛋!
“公子——”小楚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楚,仰头大声。
后面庞籍和公孙真也赶了来,庞籍都是一脸震惊;公孙真则不顾一切的冲过去,扯动那粗大的绳网“打开,把这个打开。”
“不行!”卫茳却执刀拦在了门口“先生说过……”
公孙真哪里顾得了那么多“我今日就是死在此,也要先见到束竹的面!”
展昭和白玉堂分别出剑。
庞籍也大步上前“打开!”
卫茳却丝毫不让“先生说了,不到三日不能开屋!决不能让任何人看清楚那人的面目,三天内涂在屋墙中配制过的药水挥发,面目就会崩坏;如果现在开了,那么先生的苦心就全都白费了!如今大军作战边疆,绝对不能再让有心之人趁机作乱!”
公孙真不听这些大道理“束竹,你心中难道只有国;那么家呢?爹呢?”如果当时知道入京是这样的结局,那么他宁可自己不再见庞籍“熊飞,小楚,束竹可有信留?”不信,儿子会连只字片语都不留下。
不信红尘间他是如此了无牵挂而去。
庞籍心中却清楚了:束竹啊,你还是心软,无法背负纷乱?!能让任何人不察觉真实意图里暗度陈仓、偷梁换柱,能决绝成如此;怎会是心思软弱之辈;还是你终知要请君入瓮,必然也自身先入瓮?如果是这样,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个朝堂?!对敌人狠那是应该,可——束竹,对你爹、对魁笙,你也如此?!那又何故问我讨传书边关的专属令符?你给魁笙留了什么?
包拯闭上眼,将书中已经褶烂的信函递过去。
庞籍一挥手不再多想“卫茳,就此我们几人;绝不会让别人见到里面之人。”此事上他比他更谨慎。
卫茳迟疑了一下,展昭和白玉堂已经各自使出十分功力,将绳网切开;不顾他们先冲入其内。
包拯觉得自己似乎被什么隔绝了,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他们行动:展昭他们冲入其中,打开暗门,进入暗室;在庞籍的指挥下,将人从里面搬了出来。
那人的脸面被卫茳用白布蒙盖了,而展昭横抱着公孙策出来的时候,众人还不知情况,却都看清了他的脸上被定格的微笑。
公孙真似乎也因那封信而更加悲痛,他看见展昭的手指微微颤抖;探下他的鼻息……
不知何因,他的面色并非是惨白发青,反而微微泛红;仿佛就是在熟睡一般。
他不愿与自己见面,其实是在怪他;怪他不能阻止这场纷争,同时也在怪自己;与外邦的战争不能以他们的意志更改,但内里呢?如今的东京城仿佛历经了一场浩劫,谁能说死去的就真的是敌人,换个时间地方,他们或许也能是并肩抵抗外敌的肝胆兄弟。
他可以明白外敌的野心,却不会原谅内贼的贪欲。
包拯用手捂住眼睛:不原谅吗?!
谁道活着便胜了,他的微笑就在昭示这次是他胜了,且是完完全全胜过了他;在余下的生命里不管还会有什么喜悦之事,此刻这一抹微笑就足矣让他牢记此刻的锥心之痛。
展昭他们着急的叫着他的名字,人中、太阳在他身上各处穴道上点击拍打着;转头看向另外一人,熟悉的牙白色锦袍,脸被蒙着;那白布下他是如何的表情……
“小楚,那颗大还丹呢?”展昭似乎想到了什么,扭头就叫着“去把大还丹拿来!”
小楚却似乎有些踌躇,但还是立刻反应,反身奔出屋去了……
受益,如今这样好吗?
如果看到的是那孩子的血,还是如今这般好吧……你是否也后悔呢?
天蒙蒙亮起,可是这里确似乎再也照耀不到……

 
西北大营。
狄青自绑自身,单腿跪在主帐。
子墨看了一眼不语的庞统,帐内外除了飞云骑,再无其他外将。
庞统起身,走到紧闭的帐门口;望着依旧阴霾的天“汉臣,机会只有一次。”
“多谢将军。”狄青低头“汉臣顶不敢忘。”
“你是一员猛将,就不知是否也是一名刺客。”庞统望着天际。
狄青惊魂“末将不敢,请将军明察。”难道他早就知道了?!他的身份极是秘密,怎么可能?
庞统冷冷“我负下秦皇暴命,你——也未必能成姜庆卿。”手腕一紧。
狄青默声,只觉后颈一凉;身上的束缚就已脱落,而面前的地上一把小刀飞插入地。
“战事紧急,你回去准备吧。”庞统又转身走回沙盘前,不再看他半分。
狄青起身,心中有种感觉:庞统早就知道他了,只是出于某种目的而迟迟未动手。
狄青离帐,莫舒随即进入“将军,京城来信!”
庞统拿过,拆开;不由眉头一皱,这次来的不是父亲的笔迹,竟然是公孙策:同面对、共进退;知交生死,不离不弃!
看后,不由笑出了声:好,束竹,交生死不相弃!
这是当初二人在飞云骑面前所立的誓约。
将信函收好,庞统回身在沙盘前,胸口却莫名一阵剧痛;令他双眉紧蹙不展,不由伸手压住伤处:该死的,他还是大意了。若被你知晓恐又是一阵冷脸,脑中想着公孙策可能因气恼而面无表情的模样心下反而轻松了些许;心疼这种东西他宁可藏在心里也不会露出半分,若是他换药包扎之时恐手中还会重上几分;开的药方必定是苦死人的那种。
思及此,心中反而喜悦起来。
“将军。”子墨看他模样有些不对;又皱眉又笑起:这是,怎么了?
庞统伸手阻了,强压住了伤口的疼痛;将注意力放在了沙盘上“*探马*可有回来?”
“尚未。”子墨回答“不过据*探子*回报,党项军粮草的供给已经见底;其父李德明已几次下令他撤回,都被他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挡了回去;后续粮草恐不能尽快补上。”毕竟他们毁了党项三州的充足备粮,拉长了他们运输给养的路线,无形间也给他们增加了压力。
庞统看着沙盘“命人打探清楚,粮草何时能到?”当下心上浮出一计。
“是。”子墨久随他身边,自知问与不问间的分寸;转身出帐。
……
晚上,庞统得到确切的消息;开始部署又一场战事……
“王爷,还能相信狄青?”说话的男子正是五鼠中的老大卢方;刚才他说的事情狄青启了关键的作用。
庞统鹰眸微动“我相信的是他身体里流的还是大宋的血。”
蒋平转动眼珠“王爷此法虽冒险但可以打破如今的僵局,对战局有利。”
其他几人听智多星这么说便也各自点头。
“我们既来了,自然听你的。”徐庆是直性,大声说道“有什么事情只管说来,我们照做便是。”
庞统转头“子墨,传狄青来见我。”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刺客,战国末期卫国人也称庆卿、荆卿、庆轲。
探马:侦察骑兵;探子:指从事情报搜集和传递工作的人;我这里特指二种执行不同任务的暗探)
★ ★ ★ ★
党项军营。
“消息确切?”李元昊蹙眉追问。
探马回报“小人亲眼所见,那几人尸首被烧毁。”其中一人就是与他传递消息的人。
李元昊握紧拳头:还会被庞帅那厮发现了,这些宋人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么一直按兵不动的那人如何?”
探马递过去了一封未装信封的函纸。
李元昊赶忙接过,打开读阅;脸上表情未定。
“殿下?”伍昊不由上前一步。
李元昊对他是极为信任,便顺手将纸张给他。
伍昊拿过,低头细看。
李元昊起身,双手负后“先生,你怎么想?”他生性多疑,更何况此事关系重大;为打此仗,他已经几次违背父王撤军之令;若此战败了,那么他在朝廷的地位都会被撼动。
“他的反应是人之常情。”伍昊抬头“那人也是悍将,若能得自是有利大夏;如今庞统对他已有所怀疑,他的权也被削弱;更何况他和庞统不是一主,早就其心二异;所以他有今次决定我倒认为是很正常的;殿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