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静 有谁共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夜阑静 有谁共鸣-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何宝荣曾经心血来潮想扮个女人……
  原来杜可风摄影手记中,那个美艳得让我不肯相信是Leslie的女人照片,有这样的典故,亏Karwai Wong 他怎么想得出来,亏Leslie他怎么肯拍。
  不过,大概Karwai Wong 自己也觉得这个举动太不何宝荣了吧,所以,这一段他用了反转片,“失败的东西不想给大家看”。
  这还没完。原来抄完家的何宝荣狂怒地离去的时候,他没能走远,原来身后的黎耀辉有话要说。
  次次你说要来就来,要走就走,我一声都没出过。但我想不会再有下次了。点解我要做不开心的那个,而你说走就走?其实我也行的。我不舍得罢了。现在我想换一次。……我走先。
  黎耀辉走了。用《春光乍泄》中出现过的,到这里才明白是什么含义的水果刀。
  血色浓郁,阳光惨白。
  布宜诺斯艾利斯。铁灰色的天空,乌云翻卷,瘦瘦的工作人员艾莉引着我们到处走到处看:“这里……那里……都不一样了……”
  都不一样了。
  还是黎耀辉的小屋,但是摆设全然不同,显然是女性的居所,桌前坐着一个陌生的女人。
  她是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家餐馆的老板娘,片中扮演医生,救助过自杀的黎耀辉,暗暗地喜欢过他。
  迷离的烟雾中,她撑着头思索,看真些,腕上有割过的伤疤……同是天涯沦落人……何宝荣来了,意外地望着前来开门的她。
  他见过她,在手伤去医院处置的时候。他曾经对她与黎耀辉的攀谈非常介意。
  真估不到……
  何宝荣的脸上神色不定。惊,恨,妒,怨,要进去,太骄傲;要走,不甘心。
  ……他最近还好吧。
  你不知道他死了吗。
  有什么东西向何宝荣急冲而去,是镜头,是黑暗,是冷冰冰的噩耗,是猝不及防的死别,是脑海中黎耀辉凄厉的一声叫,是一下反复一下的刎颈。空白。僵硬。黑洞洞的一双眼。艰难隐忍的呼吸。瞬间的晕眩。行尸走肉地返身,伏低,蜷缩,将面孔深深埋在手心,将自己狠狠缩到尘埃里去。
  对于死别,Leslie有着不断成长的演绎方式。《英雄本色》里,杰仔抱起停止了呼吸的老爸不停摇晃,大叫:“爸爸!爸爸!”然后丢开老爸的身体恨恨痛哭。
  几年后的《白发魔女传》,卓一航捧住死去师父的头颅,颤抖着转身,跪倒,张大着嘴巴喘息,眼里控制不住的泪,没有哭叫。
  ……到如今,何宝荣,连眼泪都没有了,然而所有人都能从他的神情动作中看出,那种彻骨的惨痛与绝望。
  “爱情是有杀伤力的。”Leslie说。
  




231

231、231春光再现4 。。。 
 
 
  清理数码相机里的照片,很多是我穿着短袖T恤行走在厚实的雪地上。
  那是在红杉国家公园,气温暴升,阳光热烈,而积雪还来不及融化。一棵又一棵直径数米的巨大红杉,一对又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老妻,他们总是比亲热的年轻情侣更加使我感动。
  爱情的维持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两个人要如何才能不离不弃携手一生呢,爱这世界哪够爱你艰难。
  有时候我会猜想,是什么力量驱使,Karwai Wong 反反复复地用不同的方式,诉说着一种相似的爱情:《重庆森林》,《阿飞正传》,《东邪西毒》,《春光乍泄》,《花样年华》、《二0四六》……
  时间、空间、角色、性别都在转换,而那份含蓄的眷恋和无望的追寻始终如一。或者你可以说他不断地在重复自己,或者你也可以说,这是另一种坚持。
  “我很想知道他们两个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我想象每一个细节……”
  何宝荣抱着黎耀辉的毛毯痛哭的那个结局,就是Leslie开完演唱会后赶回阿根廷补拍的吧,得知黎耀辉死讯的那段表演是浪费了;
  而黎耀辉浪费的就更多,他在王导演的指挥下割腕,刎颈,失踪,复活,回归……
  Karwai Wong 导演的才华实在爆棚,头脑实在灵活,作风也实在奇突,从《春光再现》我们可以看到他以各种角度、各种手法拍了奇多美轮美奂而又不知所云的镜头,多得可以再组一部片子,仅千姿百态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外景就拍了无数。
  也许在布市的这六个月里他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做这样的事:漫无目的地想来想去,走来走去,拍来拍去,改来改去……唯一不会改变的只是:这两个相爱的人终究是不能在一起。
  在阿根廷的日子里,我渐渐失去了时间的感觉。
  所以Karwai Wong 先生对于由预定的三星期拖成六个月的拍摄计划全无概念,地老天荒地一直拍下去改下去……
  可是Leslie必须要有时间概念,就像美国好莱坞对《春光乍泄》的解说:“Leslie不可以这么拖下去,他有他自己的时间表,他早已预定了年底的演唱会,不能改期。Leslie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歌星,昨天的录像里播映了他的演唱会片段,你们可以看到他是多么受欢迎。拍摄工作的拖延不仅使他本人困扰,也令许多其他的人焦虑不安,你知道,香港有十数万观众在等着他。”
  “我会从七月份开始,结束一切工作,专心筹备演唱会,我要健身、排舞、练歌……”这是Leslie对记者讲述的设想。
  事实上,他一直在阿根廷抱病捱到深秋仍然无法脱身,其间不得不在三天内乘坐三十四个小时的飞机往返香港,为的是按期出席演唱会记者会。
  十月十四日,Leslie痛下决心启程返港,筹备已经迫在眉睫的复出后首次演唱会。此时的他,消瘦得只剩一百二十余磅,两个月内拼命健身,增重近二十磅,“跨越九七”的舞台上仍是凹着双颊。
  杜可风在《〈春光乍泄〉摄影手记》中说:剧组的每个人都很羡慕Leslie。因为每个人都呆不下去了,但是每个人都做不了Leslie;
  《春光再现》更是告诉我们,Tony leung chiu wai想家想到老妈入梦,连单身逃亡这样的点子都琢磨出来了;
  镜头中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烦乱不堪,郁闷地望着窗外,皱着眉头向沙发一靠……Tony leung chiu wai说过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演什么,可是,像他说的,也许Karwai Wong 要的就是这份无奈和茫然,这种“想死”的情绪吧,最后这些镜头都被妥妥当当地安排在了《春光乍泄》里;
  Tony leung chiu wai继续挣扎着演下去演下去,满嘴咒骂地搬弄着沉重的冻肉,而戴着墨镜的Karwai Wong 气度森然地在冻肉堆里穿行,这个镜头使我想起了一个成语叫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事情永远到最后的一刻才能想出解决的方法……”
  




232

232、232春光再现5 。。。 
 
 
  我觉得永远要捱到最后一刻,才想出解决办法的不是“事情”,而是Karwai Wong 本人。在全体想死的情绪里,小张出现了。
  “他很像年轻的Leslie……”这句话解释了制造小张的初衷,也解释了《春光乍泄》里为什么黎耀辉会望着小张良久,说他像一个人。
  王导演安排小张在黎耀辉眼皮底下试穿何宝荣的招牌服装,那件橙色夹克——我觉得,这个镜头剪掉也罢,和那句“好想买把锁”一样,略嫌直白;
  倒是后来黎耀辉拿起这件夹克暗暗地一嗅颇为动人,我们和他一起在心头想起何宝荣,尽管是忿忿地将他买来的烟扫落的情形——当然,都剪掉了,都剪掉了,包括用极其华丽、及其Karwai Wong 的技巧拍摄的大量小张的戏:
  这个单纯快乐的少年穿行在街头巷尾、便利店、车站、球场、广场、酒店……到处举着他心爱的录音机,录下千奇百怪的声浪。
  他做了好多好多看起来与《春光乍泄》完全无关的事情,与人攀谈,打架,看风景,自言自语……
  费城安静的小街上我吃着热狗,与同桌的青年闲聊。那小伙子是犹太人,对我拿给他吃的鱿鱼丝很戒备:“是肉吗?我戒荤。”
  “是海鲜。”
  “噢,海鲜可以。”他边吃边说:“你们中国人真是神秘,把海鲜做成这样子。”他说他喜欢中国文化,每次去唐人街,都觉得很景仰。
  他笑:“唐人街那不能代表中国真正的文化啦。”
  ……“你去哪里?”
  “去看大瀑布。”
  “哎哟,我是要回布法罗呢,载你一起走好吗?”
  我不能与他一起走,但是出门看见他的车子,仍然忍不住进去坐了一下,因为是银色大众甲壳虫,Leslie也有同样的一辆车。
  其实我很想真正自由地浪迹天涯,像小张,像Shirley Kwan扮演的这位不知名的女郎。这女郎孤身一人,游戏机不离手,在小张锲而不舍的追逐下漠然不语。
  偶而,她也会有微笑的一瞬,原来是回想起和邂逅的黎耀辉共坐摩天轮。虽然两个人木口木面,不交一言,还是成为女郎的一段温暖回忆。
  黎耀辉居然也有过满脸的笑容呢,是在与她玩碰碰车的时候。回忆。没来由的邂逅。借钱。“我不想走啊。我想同你一起。”
  “抱抱我。”
  “干什么?”
  “让他们嫉妒一下。”拥抱。轻轻一吻。游戏机留给他。
  ……不必深究爱与不爱的理由,不必探索这女郎同黎耀辉同小张的确切关系,Karwai Wong 的作品里对这一点,习惯不做解释,更别说这还是一套没有经过剪辑的废弃镜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天地一刹那,人生一刹那。所有的快乐悲伤,死生契阔,如这滔滔奔腾的瀑布,可以珍惜,不能挽留。
  就让一切都这样结束吧。不如我哋由头来过。
  黎耀辉没有抛弃何宝荣,何宝荣也没有抛弃黎耀辉,如果……但愿……
  




233

233、233他是造物者的光荣 。。。 
 
 
  Leslie已经连续六次被评为最佳男演员,这个记录不可能被打破:九二年的《阿飞正传》,九三和九四年的《霸王别姬》,九五年的《金枝玉叶》,九六年的《风月》,以及九七年的《春光乍泻》。他甚至在最佳女演员评选中名列第七!
  很长时间以来,他演了许多好电影,但是直到《春光乍泻》,他的魅力摧毁了观众,使他们难以自持。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每个人都对Leslie如此着迷?当我在电视及其他场合见到他时,我无法在他身上找出如此强烈魅力的源。
  但是,举例来说,尽管与他合演《新上海滩》的AndyLau展示出一种适度的光辉,但是说实话,当我重看这部影片时,最能打动我的是Leslie,而不是AndyLau。
  这是让我吃惊的事实。Leslie非常机智,能够在随意的谈话中嵌入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词汇,在必要时明确坚持他的观点,当然,他还会带着灿烂的微笑,轻松地避开一些尴尬的问题。
  首先,他看起来非常被动,但是每个人都在不自觉中跟着他走。“他非常专业。没有人可以做得象他一样好。”我后来对此印象深刻,但是他做得非常自然,将所有这些掩盖在他温和的举目之中,当他与我面对面时,我对此无法察觉。 
  所以说,Leslie是非常“狡猾”的。Knaeshiro Takeshi说,他总是按他自己的方式行事,但是即使在舞台与银幕之外,Leslie仍在扮演着他的自我。他用天真的微笑令我们敞开心扉,但是在这坦率真诚的微笑背后,他知道微笑的效果。
  此外,他还知道什么时候最好显得稍微严厉一些,而且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同时,他从不犯此类错误,比如他从不象一个新生按照指南或手册上所写的步骤,谈论一些沉闷无趣的话题,许多名星都会犯这样的错误。
  看起来他就象他正如他本来的面目一平,自然,快乐,但是,他对自己小到手指的动作都非常留意。
  他是上帝造就的尤物,他仍从上帝那里获得自然力,成就自己的完美。
  如果你看透他的内心,你会发现他非常聪明,极为敏感,你会看到那灿烂微笑背后做为香港第一名星的骄傲。
  只有在必要情况下,他才会让这些东西流露出来。引人注意对他来说轻而易举。我们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自愿被他引领。
  他太有魅力了,即使在他放松的时候,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汇描绘他;当他着意展示自己时,他的魅力“无法抵挡”。
  他有时看起来似乎自我陶醉,其实他对观众的反映了如指掌。他曾经说过,你们在他的歌声中感受到的甜美气息并不是一种无意识的流露,这是他有意造成的效果。
  即使当他深深投入角色中时,他也从未失去自我。 
  尽管他一度退出影坛和歌坛,专心学习电影,但是他在这两个领域依然非常活跃。
  我想他退出时是非常严肃的。当时,他更希望成为一名电影制片人,而不是做一名演员。当时,他相信自己应该在事业的巅峰时刻隐退。可能在他的审美意识中,做导演比做演员更艺术,在年轻美丽时隐退是更好的方式。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使自己的存在“最为完美的方式”。这种态度让我看到他对美的真诚与纯粹的信念,尽管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方式非常简单。
  但是,有那么多的朋友和歌迷呼唤着他,他们不能忍受他的隐退。而且我猜测,他自己也不知道如何使用他所秉有的全部天赋。
  之后他对自己的方向进行调整,但是他从未改变自己追求“最完美”的态度。令人难以思议的是,他又演出了许多著名的影片,得到比以前更多的赞美之词。
  




234

234、234他与王家卫 。。。 
 
 
  Leslie每次提起Karwai Wong ,都会捶胸顿足地觉得“纵坏他了”,十足爱恨交加。
  “Karwai Wong 这个人没有时间概念,明明是八小时的工作,他永远超时,剧本对白在你化妆时才给你,根本没有时间给演员消化对白,幸好我演绎的方面令他能接受。Maggie Cheung为了拍Karwai Wong 的电影,等啊等,结果推了五部戏,那年好惨啊……好像拍《阿飞正传》,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