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间谍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抓间谍者-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个好方法,可以使霍利斯意识到这次不是由他来负责审讯。
    戴开始用另一种方式进行审讯。
    “我还要问问你有关克劳德·科伯恩的档案……”
    这个问题曾在头一天上午提过。霍利斯主动谈了他在牛津时同科伯恩的友谊。
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在科伯恩的档案里提及这一事实;按规定任何一位军情五处的官
员在处理朋友档案时都应该这样做。霍利斯避实就虚地回答道,当时并没有明确要
求非要在档案上记录私人友谊不可。
    这的确是一句谎言,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句说话,但毕竟是句谎言。案件摘要里
的一个完整附件证明在战前军情五处记录友谊的事非常普遍,而霍利斯肯定是知道
这一规定的。
    戴开始对霍利斯前一天的回答进行质问。霍利斯为什么要说谎?他没有结巴,
也没有惊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便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是的,他承认还有一个原
因,他知道科伯恩是个杰出的左翼分子和共产国际的间谍,对情报局很感兴趣,而
且他本人刚刚被军情五处接收,很想在军情五处大干一番,因此他决定违反规定,
以免人们把他同科伯恩的友谊看成污点,对自己不利。
    “我敢肯定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违反过这条规定。”
    “同其他朋友的关系怎样,”戴步步紧逼,“同菲尔比的关系怎样?是不是很
好?”
    “其实并不很好,他酒喝得太多,我们只是在工作上关系不错,并没有别的。”
    “与布伦特的关系呢?”
    “更加如此,特别是在战争年代。我认为他很有才气。他离开安全局以后我就
很少见到他了。在‘旅游者’酒店我们有时能碰见。见面后就闲谈,就干这类的事,
他特别喜欢聊天。”
    关于同古曾科、沃尔科夫和斯克里普金的友谊,他几乎是一带而过。古曾科不
可信,霍利斯怀疑埃里是否真正存在。至于他的加拿大之行,在菲尔比送给他的档
案里并没有什么阴谋。
    “那时我是公认的苏联问题专家,菲尔比把档案送给我是很自然的,尤其是这
份档案涉及到英联邦的问题。”
    “你同沃尔科夫的关系怎样?”
    “我认为没有理由不信任菲尔比。他认为沃尔科夫的间谍就是他自己……他为
什么要花这么多的力气去保护别人呢?”
    只有一次,这位老局长的描述上出现了漏洞,那是在约翰·戴开始盘问他在六
十年代初的事件的时候。戴向他问起解雇阿瑟·马丁的事,他的声音沙哑起来。
    “他一点也不守纪律,我从不知道他的行动,以布伦特为例,我们同意对一九
四五年以前的事正式免于起诉,而马丁去找他,主动向他提出彻底免予起诉。总检
查长大发脾气,我也非常生气。我们无法控制他。他和赖特正在忙乎着建立一个享
有特权的盖世太保。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阻止他们,我从不后悔。我想在当时这种做
法完全正确,无可非议。如果有话可说,那就是我们早就应当这么干了。”
    约翰·戴问他为什么不让米切尔在一九六三年接受审讯。
    “全在档案里。首相不会批准这样做的。”
    “你真去征求过首相的意见吗?”
    “当然,我去过。”霍利斯回答说,他很恼火。
    “但首相却不记得同你的会晤。”戴反驳道。
    “真荒唐!那时形势非常紧急。普罗富莫事件正处于高潮,整个同美国人进行
交换情报与机密的问题需要考虑,再出现什么丑闻,政府就要垮了。因此,商量是
必不可少的。”
    这全是与假想对手做的拳击练习。戴挪动了位置进行戳击,他却没有真正触到
他。在某种程度上他还没有接近巷战,没有抓住他,使他坦白。时间悄悄地逝去了。
一切都陈旧了,太陈旧了,根本无法弄清真相。
    快到傍晚时,只剩下一些需要记录的日常问题了。
    “你是否曾向非官方人员提供过官方情报?”
    “没有。”霍利斯肯定地答道。
    “有没有人暗地里来找你去传递情报?”
    “从来没有。”
    霍利斯站起来时椅子发出了吱吱的声音。他说了声再见,然后回萨默塞特,到
他的家乡去玩高尔夫球了。他悄悄地离开了审讯室,没有一个人知道,就像他进来
的时候一样——他真是个琢磨不透的人,表面上严肃正经,但却一肚子男盗女娼。
他是一个极不安全可靠的独裁者。
    那天晚上弗·琼斯同我们在牛津和剑桥俱乐部又见了面。饭桌上笼罩着绝望的
气氛,我们知道没有把这案子办好,但同时我们也坚信这件案子的疑点甚多,不能
就此搁下。弗·琼斯沉默不语,他感到审讯证明了他对霍利斯的忠诚。
    “我希望我们能投入其他工作了。”他说。
    这件案子的审理工作又一次停下来了,但对霍利斯的审讯无法弥补那些相信内
部有间谍和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如琼斯)之间的隔阂。我不由得想起那些荒废了
的年月,我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进行调查,然而却让它们悄悄地流逝了。在这
些岁月里,档案积满了灰尘,报告没有人阅批,一种无名的恐惧阻止了我们进一步
探求真相。现在只有一个机会可以突破:获得一名反叛分子或者破获一件密码,才
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案子。失败的绝望情绪在我身上索绕不去——失败、懊恼、希
望解脱并忘掉这一切。回想起来,那天晚上我乘车回埃塞克斯时就已经退休了,以
后充其量不过是办个手续而已。
    对霍利斯的审讯标志着过去十年的结束和新的十年的开始。七十年代是清算的
年代,西方的秘密大军被痛苦地暴露在公众的探照灯下。在风俗习惯和国家所需的
保护和掩盖下,西方和东方在黑暗之中进行了三十年的战争,可不到四年,所有的
秘密都被倒了出来。
    令人可笑的是,军情五处在七十年代初期曾有过一个很好的开端,我们终于获
得了一名叛逃分子。我们相信他,他叫奥列格·利艾林,是军情五处的两名最棒的
官员把他招募过来的,这两名官员一名是粗率的约克郡人,叫哈里·沃顿;另一名
是军情六处的前秘密情报官托尼·布鲁克斯,此人勇气过人,曾同妻子一起在法国
工作,而且没有暴露。行动由KY处的处长克里斯托弗·赫伯特负责。赫伯特遇事沉
着,颇有决断能力。当时利艾林正在同一个姑娘相好,在沃顿和布鲁克斯同他联系
时,他说他想叛逃,他们设法说服了他留在那里。以后的六个月里他向军情五处提
供了一份详细的克格勃在伦敦之战中下达的命令。他不过是一个受颠覆处控制的低
级克格勃官员,但克格勃这台机器上的任何一点缺口对我们都是非常宝贵的。
    利艾林案子刚刚开始,我们就意识到这是检验军情五处上层是否被渗透的最好
的办法。如果利艾林能够幸存,那么我们内部就是纯洁的。至少在一九六六年到一
九七六年这段时间内,我们没有苏联人干预我们行动的证据。我们现在有五桩间谍
案,以及利文林案件和驱逐一百零五名苏联外交官案件,后面两件案子至少已经办
了半年。直到一九六五年底,二十几年来的每件案子都染有苏联人“粘胶般的手指
的迹印”。我们应当注意霍利斯是在一九六五年退休的。这一秘密只有十个人知道,
其中只有外交部常务大臣丹尼斯·格林希尔不是军情五处的,格林希尔是军情五处
的好朋友,我同他有着密切的交往。他也曾在毕希普的斯托特福德学院读过书,同
狄克·怀特和我是同学。我第一次同他打交道是在对法国采取“栅栏”行动的时候。
但当我接管D 处三科时,我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定期向他的高级外交官汇报
治安情况。
    利艾林不久就对双重间谍的生活感到吃不消了。布鲁克斯和沃顿设法让利艾林
在安全楼里同女友幽会。这种安排是很费力的,因为每次总得有人在室外监视室内
的动静,看看是否有紧张和泄密的迹象。利艾林开始酗酒,当他被派回莫斯科的时
候,我们决定解除他的苦恼。利艾林本人倒很想回苏联继续在那里干间谍这行,我
们断定利文林不可能不暴露。利艾林与贸易代表团有关系,却不能享受外交豁免权,
于是我们决定在他通过希思罗机场的海关时逮捕他,迫使他住手。
    我们的计划很快就落空了。一九七O 年二月的那个星期,我住在伦敦。一天夜
晚三点钟,我接到了值班员的电话。
    “快点来,我们要开你的保险柜。”他说。
    我穿好衣服,叫了一辆出租车到了办公室,看见托尼·布鲁克斯正在那里等我。
    “我们要解毒剂,”他告诉我,“利艾林中毒了。他几小时前因酒后开车被警
察逮住,正关在马尔博罗大街的监狱里!”
    我打开保险柜,取出一个像工具袋的小圆筒。这是十年前当我结束科学官员生
涯时,波顿草原的拉德尔博士给我的。筒里装着各种已知的克格勃毒药的解毒剂。
每当一名间谍叛逃过来时,我们就把这个圆筒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放在他身边,要不
就锁在我的保险柜里,没人愿意一直把它带在身边。
    我很快向布鲁克斯描述了神经中毒和物品中毒的基本症状,并告诉他怎样使用
解毒剂。他立即奔到监狱看守利艾林,而我则把特别处的副处长从床上叫起来,要
他警戒马尔博罗大街并在他们的地窖里查验那个醉汉的身份。同时军情五处的法律
处向内务部大臣和总检查长申请正式对利艾林的酗酒罪免予起诉,军情五处解释说
如果让他公开出庭受审,就有被暗杀的危险。
    利艾林叛逃成功为军情五处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自从弗·琼斯当上局长以
后,就试图彻底改变反对力量的均衡。他知道军情五处所面临的中心问题是伦敦的
苏联谍报人员的数量占有绝对优势。整个六十年代,他费了很大劲争取财政部同意
拨款扩大军情五处反间谍工作的能力,但他们却很不乐意。这样,他只能在内部重
新调整经费时对D 处给予某种照顾,然而我们仍比别人少两倍。爱德华·希思当政
时,弗·琼斯曾向他呈交了谍报人员大裁减的方案,并引用了情报人员的一些大概
统计数目,这发生在利艾林叛逃之前,希思的反应是“别理他们”。外交和联邦事
务部提出抗议,但我们并不急于这样做,因为我们需要一些谍报人员来应付苏联人
可能采取的报复行动。最后我们同外交和联邦事务部终于在一九七一年三月达成了
协议。直到那年秋季我们才采取行动,因为那时利艾林已经出现,而我们也不愿意
在他叛逃和回国之前惊动苏联人。
    在利艾林的坦白中,他认出几十个正在以外交官身份作掩护的克格勃官员。然
而其中绝大部分我们已经从行动分析项目中知道了。行动分析项目是我在六十年代
初同阿瑟·马丁和哈尔·多伊恩·迪特马斯共同建立的。
    估算克格勃的力量是一件经常的事,关键在于应对敌人情报工作的威胁作出理
智的判断。在我负责D 处三科的时候,我曾根据“维诺纳”资料对一九四五年的苏
联力量作了一系列的分析。虽然我们只破译了很小一部分通讯,但通讯总部估计出
在英国活动的间谍总数在一百五十个到三百个之间(这种统计分析使用的是高级密
码分析专家吉·古德发明的一种方法)。到了六十年代,通过对“维诺纳”的初步
分析和把叛逃者如布伦特和凯恩克罗斯所提供的情报同我们自己的护照记录进行对
比,我们相信在一九四五年伦敦有四十五到五十名苏联谍报人员,其中大约二十五
人是指挥人员。把这个数字除以“维诺纳”所提供的间谍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中
间数,即每个指挥人员控制八到九名谍报人员,这恰巧同“一周‘维诺纳’通讯”
所指出的情报正好吻合,那周的“维诺纳”表明,克罗托夫指挥着八名间谍。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根据这些数字来推断现状。六十年代后期,行动分析项目指
出,在英国活动的苏联谍报人员在四百五十至五百名之间。但指挥人员占多大的百
分比呢?即使我们认定在这二十年中指挥人员的数目不变,仍在二十五名左右,而
其余的人则提供掩护、反监视、内部保安和分析,那么我们仍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
这意味着现在英国有将近二百名间谍在活动。如果我们把以同样数量增加的指挥人
员同扩充的谍报人员的数目加在一起,那这个数字就更骇人了——英国有一千多名
间谍!诚然这些间谍中的大部分成员是在英共内部和各种工会组织内的低级联络人
员。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人渗人像霍顿和瓦萨尔所在的阶层中,后果就不堪设想。
    每当我把这些分析送到内政部供他们日常估量敌情用时,总有一番争执。K 处
的约翰·艾伦总是不断对我的分析提出不同意见。艾伦过去是个律师,现在是K 处
的暴发户。
    “你不能这么说,伦敦不可能有这么多谍报员,内政部永远不会相信。”
    然而,利艾林的叛逃消除了这些反对意见。他确认了行动分析项目估计的数字,
即大约有四百五十名谍报员在伦敦,并认定指挥员在这些谋报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
例。他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行动分析项目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我的统计数据是
可靠的。同时也很明显,并不是所有增加的间谍都是低级的。弗·琼斯向内政部陈
述了要大批驱逐苏联外交官的主张,我从来没见到他在工作中有过这么大的决心。
最后,特德·希思和外交大臣艾赖克·道格拉斯·霍姆一致同意由霍姆主动去找苏
联外交部长阿历克谢·科西科,向他建议暗地里悄悄撤走一些苏联谍报人员,然而
对方却傲慢地否定了这一建议。
    驱逐苏联外交人员被认为是整个西方情报界的一次战果辉煌的袭击,我们收到
每个情报部门首脑人物的贺电。这是弗·琼斯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