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间谍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抓间谍者-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彼得·赖特(英)
来自秘密世界的报告 
引言 
第01章 第02章 第03章 第04章 第05章 
第06章 第07章 第08章 第0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抓间谍者        
      来自秘密世界的报告
                                  林明
    这是一个秘密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充斥着阴谋和欺诈的世界,随着彼得·赖
特的叙述,它在我们面前悄悄掀起了面纱。
    谈到情报工作,我们会联想起苏联的克格勃,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它们都曾在
冷战时期大放异彩。而在英国,这一工作是由军情五处(后称为国家安全局)和军
情六处(后称为英国秘密情报局)负责的。本书的作者,就是掌管对内反间谍、反
渗透的军情五处的高级官员。
    作为一个高级间谍官员的回忆录,这本书给人的突出感受是真实。正因为如此,
英国政府当时曾经阻挠它的出版。现在,它终于冲破了重重阻力,把英国情报部门
在冷战时期的秘密情报活动带到了我们面前,它让我们再一次经历了东西方两大阵
营的广泛对峙,其中涉及的许多重大的事件,比如古巴导弹危机,苏伊士运河事件,
引导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再次作一回顾。而书中提到的许多人物,比如美国中央情报
局局长胡佛、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希思、撒切尔夫人,无一不在提醒着我们,
书中所写的就是刚刚过去不久的历史。
    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我不止一次地想到电影《007 》系列。它推出的“詹姆士
·邦德”仿佛成了英国间谍甚至所有间谍的代称。“邦德”演的是英国打入其他国
家的间谍,而本书作者正好是抓间谍者,是抓来自其他国家的或本国内部的“邦德”
们。“邦德”是潇洒的,他可以上天入地,天南海北,打入对手的秘密领地如闲庭
信步,获取对手的秘密情报如探囊取物,身边不时还有漂亮女郎相伴,他让我们在
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巧合和有惊无险的追击中体会他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而作者笔
下的间谍生活是紧张而沉重的,无论抓间谍者还是间谍,无时无刻不在斗智斗勇。
对于间谍而言,一旦被发现,下场是可以想像的;而对于作者这样的抓间谍者来说,
处境同样是不妙的,因为他必须潜入对手内部去搞窃听,并且从叛逃者的口供中寻
找蛛丝马迹,其间还有很多矛盾疑团需要去辨析,更尴尬的是,当有些情报牵涉到
本部门的同事甚至上级时,对他们的调查就要冒很大的风险。作者不是圣人,手中
也没有最高统帅的尚方宝剑,在这种情况下,审问同事是一件很伤感情的事,一旦
调查出错,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裂痕。正如作者感慨的那样:“情报这个行当,是
非常孤独冷寂的。当然也有同志般的忠诚与友谊。可是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你总
是孤立无援的。你得独自恪守机密,你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总是处在极度的紧张状
态中。”邦德很潇洒,可那毕竟是电影中的;我更相信作者的叙述,他揭示的是间
谍和反间谍工作真实的一面。作者不是小说家,也不是商业写手,而是一个从技术
工作即窃听起家的谍报人员,所以他没有构筑故事。梳理情节、制造悬念的本领,
我们不能要求作者像福尔摩斯一样断案如神,事实上,他经常是徘徊在敌我之间,
徘徊在确定与怀疑之间,虽然他对情报有很强的洞察力,也由此识别出了很多间谍,
但有些时候却毫无结果,只能将怀疑埋在心里。事实的真相也许将永远沉积在一系
列错综复杂事件的底层,不为人所知,读者的阅读好奇只能够有限度地满足,这使
得他的回忆录似乎没有侦探小说好看;另外,他的叙述是松散而带有跳跃性的,从
一个行动跳到另一个行动,从一个情报跳到另一个情报,只有一个中心工作(搜查
内部间谍),而没有一个中心事件。有时候一个行动没讲完,又谈到另外一个行动
上去了;有时候一个情报牵扯到以前没有解决的另一个情报,于是回过头去重翻旧
帐;有的时候一个很值得追究下去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只得不了了之了。但是,
考虑到间谍工作的特殊性和回忆录的真实性,作者没有因为不能解释原因或不能交
代结果就放弃哪怕是一点点的线索,没有为照顾读者的阅读需求而作省略或加工,
由于他的工作到处都有悬念,到处都有情节,所以他的叙述依然是引人入胜的。而
且,更重要的是,这一切全都是真实的。事实难道不正是如此吗?情报工作不正是
这样琐碎跳跃时时让人茫然无绪吗?它带给我们的极其真实的体验是任何高明的侦
探小说所不能给予的。并且,随着事件的展开,我们还能时时感到作者作为一个老
谍报人员特有的职业敏锐、超强记忆和逻辑推理水平,同时体会到他把纯粹技术问
题毫不费力而又饶有趣味地向你解释清楚的能力。         虽然整个回忆录头绪纷繁、事件众多,但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
要交代“我”以科学家的身分进入军情五处,用无线电技术帮助军情五处提高窃听
水平,并主持实施了一系列的窃听行动;第二阶段则记叙我作为高级谍报官员对军
情五处被渗透情况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调查。其实,这两部分也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窃听行动和监听行动总是遭到苏联的反监听反窃听,每次“我”绞尽脑汁设计
出最先进的窃听器材,费尽心机去安装,结果却收效甚微,俄国人要么根本不讲话,
要么讲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或者就是非常准确地把窃听话筒给封死了,不禁让人怀
疑内部间谍的存在。而且,随着高级克格勃分子叛逃到西方,透露出越来越多的情
报,有许多直指军情五处的高层,因此,对内部人员特别是高级官员进行调查成了
作者后来的主要任务。
    当然,当你跟随作者进入军情五处那个神秘世界的时候,你会看到更多,其斗
争的复杂性和激烈程度常常超出你的想像。首先,你会了解到各种各样的窃听技术
和窃听行动。比如,代号为“森林之神”的共振话筒,可以窃听到“说话声,甚至
连钥匙在锁孔内转动的声音都一清二楚”。“唱诗班”行动是针对俄国人的,赴俄
国领事馆隔壁房子在装修的时候在共用墙壁上安装探测话筒。  而在加拿大策划的
“蚯蚓” 行动进展更加顺利, 重建俄国大使馆的建筑承包商已经被争取了过来,
“我”得以放手在里面安装有线话筒。后来的“老鼠”行动是在俄国驻澳大利亚使
馆内安装话筒。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窃听行动技术上都很成功,但都没有窃听到俄
国人什么有用的情报,似乎俄国人早有防备。后来,“我”转向用技术手段窃听俄
国的密码机的情报。代号“咽吞”的行动,就是针对俄国密码员每天早上都要对密
码机进行调整这一情报,采取窃听把新密码放进去的声音的方法,利用这些声音来
确定密码机的“核心位置”,这样就有办法破译密码,最终获得了成功。这一行动
后来使“我们”在整个苏伊士运河危机时期读懂了埃及驻伦敦使馆的密码。“筏夫”
代表了一个新的发现,证实了俄国人在监视我们监视队的频率,证实了我们的监视
通讯系统已经成了俄国的一个重要的情报来源。“情鸟”行动便是针对俄国的监视
而改变监视队的原有频率。后来的“栅栏”行动取决于一个天才般的设想:“任何
一台密码机,无论它是多么复杂,总归得把一份清楚的电文编成密码和一系列任意
排列的字母。在五十年代,最先进的密码技术是把电文打进电传打字电报机里,电
报机又与分开的一台密码机相联,编成密码的电文咔嗒嗒地从另一端输出。整个系
统的安全性取决于彻底的屏蔽。如果密码机和电文输入机之间没有进行电磁屏蔽,
那么,未编成密码的电文的回声就可能与编成密码的电文一起从输出线路上传出。
如果使用相应的放大器,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把这种‘幽灵’电文区别出来,并读
懂它的内容。”“栅栏”行动后来成功地监听到了法国的高级密码情报。除了作者
采用的监听和反监听之外,反间谍则还采用“喂银餐”和“喂鸡饲料”等方法,还
有著名的“维诺纳”密码破译法。而秘密情报工作采用“密写”、“微粒技术”、
“死信投递”等方式。这些秘密手段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高科技与科学家智慧的介
入,开辟了情报工作的新领域,他不仅使作者所在的军情五处的谍报工作上了一个
新台阶,而且也彻底改变了我们传统观念中间谍与反间谍的斗争图景,这一切带给
人的新鲜感和震撼力是非常强的。
    由于这些行动收效不大,“我”终于怀疑俄国人在反窃听这个情报源外,还有
“两条腿的情报源”存在,于是用了很大的精力去寻找这个“两条腿的情报源”。
在此之前,没有人对英国情报机关内部被渗透的情况作系统的调查,可一旦调查起
来,其结果是触目惊心的。种种迹象表明,军情五处已经遭到苏联非常广泛的渗透,
以至于俄国人都没有在英国设专门的谍报人员。俄国人不仅掌握了英国每一次行动
的计划, 而且据说已经成功地渗透了高层。 现实促使“我”建议成立一个代号为
“流畅”的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从供词和叛逃者那里得到的有关英国情报机构渗
透问题的全部材料。这个委员会后来成立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我们识别出
了‘五人集团’的每一个成员以及其他一些人员和联系人。我们知道了‘五人集团’
在不同时期是怎样开展工作的,他们的通讯方式是什么。他们依靠哪些人工作,到
什么地方去请求援助。我们查出一个一直未暴露的间谍沃森,俄国在一九三五至一
九五一年的最重要的惰报源普罗克特以及在牛津的新的间谍集团”。但是,这些说
得上是伟大的成就始终不能掩盖一个最大的嫌疑,这个嫌疑是指向军情五处的最高
层领导——局长霍利斯的。有种种证据:叛逃者的招供、以前窃听行动遭致的失败,
以及“我”在内部调查中遭到的种种阻碍,比如他“长期以来拒不承认我们的情报
机构有被渗透的可能性”、“不愿批准在米切尔案件中使用技术装备”。“拒绝批
准审讯”、“在迫于压力之前始终拒绝向美国方面作出通报”等,都在暗示着霍利
斯有逃不过去的嫌疑,调查米切尔未果更进一步加重了对这个的嫌疑。可是,霍利
斯又是位高权重的高级情报官员,对他的怀疑不得不慎之又慎。作者这时候真的是
“孤立无援”,需要“独自信守机密”了。直到霍利斯退位,新局长马丁·琼斯上
任,对霍利斯的审问才得以进行。令人遗憾的是,面对审问,老练的霍利斯应对自
如,说清了自己的嫌疑,而“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霍利斯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滑
走。
    客观地看,作者的窃听和调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留下了数不清的遗憾。
在我看来,这些遗憾已经不是出于个人能力水平的限制,而是和当时国内的气候,
以及谍报工作的特殊性密切相关。
    首先,在军情五处内部,对苏联的渗透有比较轻率的看法。“较为普遍的倾向
是把间谍视为‘烂苹果’、‘过失’,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是三十年代那种特殊条件
下范围较大的密谋的一部分。”更麻烦的是,有一些已经被渗透的人在有意提倡这
种观点,使得“认为我们的情报机关已经被渗透的人与那些持相反观点的人之间的
鸿沟愈来愈深”。“军情五处的政客和历届头头都害怕进一步的检查会引起新的叛
逃事件,或又牵扯出更为难堪的有关英国政治集团的丑闻。”所以,任何一届领导,
都不会完全彻底地支持作者进行调查活动。
    其次,“安全局(军情五处)没有什么法律地位,在白厅范围内不可能有一个
正常的地位。”所以,“一旦被人抓住,军情五处是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人的。”
这样一来,作者的调查不可能是理直气壮的,很多时候只能采取私下的渠道和秘密
的方式。而这种秘密调查方式也给他带来明显的掣肘。“如果要进行调查,就不得
不冒着风险去接触和采访一些人,因此随着调查的加紧,泄密和被暴露的危险也随
之增大。”而且,在调查当中,“我们不能强迫别人同我们说话,我们所做的每一
件事几乎都要依赖于对方的合作,除非马上进行逮捕行动。”他们的审问也同大多
数人设想的大相径庭,根本不是采用刑讯逼供的方式,而是“平常得多”的谈话,
当中甚至有时间休息吃饭。惟一的秘密就在于要“以优势压倒你桌子对面坐着的那
个人”。而对付一个内行,情况就更复杂了,要“对他进行一个极其彻底的审查。
有关嫌疑犯的生活和经历的完整材料已编写好。把它用在审讯中,让他把整个情报
过一遍。如果有任何偏离、省略或不准确的地方,就追问这些漏洞。如果嫌疑犯是
有罪的,这种压力常常会导致他进一步出现漏洞,直到他的秘密工作开始显露出来”。
这种审问方式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如果碰到一个老练的对
手,常常就不能奏效。而调查叛逃者的供词,又常常受到苏联假情报的误导,不可
避免地存在很多疑团。
    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完全彻底,事实上当时的真实情况谁也无法完全掌握,那些
身为间谍的人也是如此。间谍不断制造假象,不断散布疑云,而反间谍者则力图通
过错综复杂的表象去识别真相。作者揭示出的斗争也许只是国际间错综复杂的间谍
斗争的极小一部分,但也让我们看到了许多惊心动魄之处。作为冷战时期的东方集
团,了解一下对手的秘密工作,应该是一件很刺激的事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