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当崇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爱卿所说之事朕明白,但是加饷是怎么回事朕也明白,想必大家也明白加饷最后加到哪里去了。朕就不多说了,诸位爱卿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杨改革一口否决了关于加饷的事,加饷加饷,其实一直都加到那些本来就很贫困的苦难户那里去了,士大夫,地主阶级是和这件事没关系的,这就是要逼那些人造反啊!到时候关外的战火还没平息,关内就乱成一锅粥了。所以杨改革很英明的否决了这件事。

大殿一片沉寂!众大臣都沉默不语,皇帝的话没说错,加饷加到那里去了大家心知肚明。就不要再议论了。议论其他的吧。看来这皇帝也是门清,不好忽悠啊!

杨改革忽然说道:“朕看诸位爱卿都累了,今日朕和诸位爱卿谈谈其他的东西吧,放松一下心情……朕昨日观,偶有所思,试想这大地如果真的是圆的,那人又怎么能站立于上呢?或者说?从大明的某一海港出发,经年朝一个方向行驶,不是又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虾米?地球是圆的?地上的大臣全傻眼了,这个明朝士大夫精英不能理解,我们精英份子从来都只谈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之类的东东,至于地球是圆的嘛?和我们有关系吗?船朝一个地方行驶,会回到原来的地方,这个问题,似乎太,太什么?太遥远了啊!实在是我等的思量之外,我们想的只是多收那么几斗地租,养两个小妾,喝杯小酒,养几个孩子,下雨天闲着没事就打打孩子。至于这地有多圆,海有多宽,都不是我们考虑的东西。

“上图。”杨改革说了句。

下面的小太监飞快的跑出来。站在群臣的面前,展开了一幅幅巨大的地图。这正是大名鼎鼎的,原装正版。基本上已经和现代地图接近了。算的上是一本比较完整和可信的地图。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科技和东方的科技,在一些问题上已经出现差距,西方技术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追上东方,并且有超越东方的技术。

下面大臣议论纷纷,杨改革说道:“众位爱卿,朕虽然号称是天子,但是没想到,这天下何其大,朕就算是天子,号称天下之主,富有四海,也不过是得了其中一成,可叹着天子名号是多么可笑和无知……”

“臣等万死……”地上又跪了一地。皇帝居然说自己的天子称号是徒有其名,这让大臣们情以何堪啊!

“唉,朕其实想的不是这天子的名号名不符实,朕在想,天下有如此之多的地,为何不把我天朝子民移居过去,一来缓解我朝土地缺乏之苦,二来也算是开疆辟土了。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将来开疆辟土,众位爱卿也是青史留名之人啊!怎么样?……”杨改革只是试探一下文官的反应,对移民和开疆没有报什么希望。当年文官集团烧了郑和下西洋的海图就可见一斑。

“皇上不可,那海外之地乃蛮夷之地,遍地瘟瘴,如何移民过去?去了恐怕都是九死一生啊!陛下又何苦为难那些穷苦人家呢?”

“皇上不可,目前军费开始尚且入不敷出,如何负担起移民所需银两?”另外一位大臣也急忙忙的阻止,估计是户部的,对银钱比较敏感。

“皇上不可,我天朝上国国乃礼仪之邦,怎么为了区区一块土地,妄起战端,致使生灵涂炭呢?毁他人朝食呢?”估计这人是老糊涂了,典型的内残外忍的家伙,自己家人都快饿死了,还考虑别人家会不会有饭吃。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如果有这样的情操,萨达姆会哭着表示我真的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和国之间,除了利益?还有其他的吗?

“皇上不可……”

“皇上不可呀!……”

……

和杨改革想象中的一样,反对是一面倒。杨改革不禁叹了口气,想到,压力太大啊!就算是皇帝,面对如此多的反对声,也毫无办法啊!没办法,自己的腰杆子不够硬啊!要是自己是朱元璋或者朱棣,估计就不会有这样多烦恼了,可以再造几个郑和舰队去北美围观印第安人。

杨改革又开口了,装作笑道:“朕知道这件事不可,所以朕还不打算为之,只是,朕听说在海外,有高产的农作物,如果能弄回我大明朝,也算是一件功德,可活命无数,当真是天下人都供养的活菩萨。”

“启禀皇上,陛下可是说海外的番薯,土豆,玉米?”一大臣出来奏到。

“嗯,正是,爱卿知道这些东西?”杨改革的声音带着欣喜,这总算遇到一个“好人”了,真的是好人啊!自己不就是搞这几样东西吗?有了这几样东西,明末的糟糕天气下,才有可能多活一些人,才会少造一些造反的人。

“启禀陛下,臣不知,只是曾听闻徐子先,徐少保说过,并未亲眼见过,不过臣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却知道徐少保却是实地种过番薯的。”这位大臣如此汇报到。

“徐光启?”杨改革明白过来,他说的徐少保,就是最近召回朝的徐光启,自己还给他加了个少保的名号,这和历史有点出入,少保是他死后才追加的。不过还有一点区别,由于内阁和各部尚书等大臣的流动性不大,杨改革没有大动作,魏案未定,杨改革不准备大开杀戒,所以,很多都得以保留,继续做官,所以,本来该徐光启做礼部尚书的,也没做成,于是,杨改革给了一个少保的尊衔,算是补偿了。

“这个朕知道,徐少保亲自种过番薯朕也知道,诸位爱卿要多向徐少保学习啊!不过,朕还听说海外有其他高产的农作物,朕准备派遣勇士,循着三宝太监走过的旧路,重新前进,一直朝一个方向前进,一来,以验证地球为圆之说,二来记录下当地的物产,特别是农作物,选取优秀种子,好带回我朝,缓解我朝粮食紧张的局面,三来,朕本很想体验一下异域风情,奈何朕出不得这紫禁城,即使出得了紫禁城,也出不了这京城,所以,也只有招募勇士替朕走一遭了,把沿途的风光和人情记录下来,一解朕的渴慕之情。当然,这件事算得上是朕的私事,不会让诸位爱卿为难,也不会从户部要钱,朕准备从内帑出钱,招募一些勇士,造几条大船……”

沿着三宝太监的旧路,重新前进,证明这个世界是个圆球。这多少令众大臣感觉到吃惊,心想这皇帝真的是吃饱了撑着了,不过和我们没关系,要做就做吧,至少你不是要派人出去寻神仙,我们管不着。不过听到寻找高产抗旱的农作物种子,大家又觉得这皇帝虽然胡闹,但是也是做了件好事,至少比那个当木匠的强。最重要的是不要户部出钱,那就好,管你干什,你是皇帝,没人管着你,就随你好了。

于是,众大臣都口称“善”。杨改革招募勇士,造大船出海这件事算是成了,当然,这钱是要自己出的,算是皇帝的私事。

于是,皇帝下令,招募天下能工巧匠于天津造大船出海,招募天下勇士为皇帝探险成了大明朝的“新闻”。又是一粒石子投在大明朝这滩死水之中,激起了那么几层小波浪。

&;lt;&;gt;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全的全本小说尽在/!

 第十五章 饷奴

夜。/ 

很冷。

坤宁宫。

杨改革搂抱着周皇后的身子,刚刚大战了一场,正依偎着说情话。

“皇后,你这身子可是越来越丰满了,比以前可丰润多了。”

“哪里?那里变丰满了?我自己怎么不知道?”皇后假装不知道。

“当然是这里了,还有哪里?”说完,杨改革手握住萝莉皇后的丰满之处,用力的捏了捏。皇后尖叫起来。随即翻身过来和杨改革闹在一起。杨改革则乘机胡乱的乱摸,揩油。虽然只是一个小萝莉,但是身材也不差。凹凸有致,身段绝对不差。

玩闹了一阵,杨改革说道:“皇后,和你商量一个事。”

见杨改革有些正经的说话,周皇后也不胡闹了,问道:“什么事啊?”

“皇后,我寻思着,明日给你弄一个生意,好给你弄几个体己钱,你看如何?”

“体己钱?皇上,这是为何?”皇后很不解的问,如果是一般人家或者大户人家,找几个下人,开个铺子,或者买上几亩地,留作私房钱倒是很有意思。不过,这作为大明朝的皇后,母仪天下,也要弄体己钱?这说出去谁信啊?说出去还怕别人笑话呢?大明朝恐怕丢不起这个脸。

“咳……呵呵,是这样的,我寻思着,如今国事艰难,户部也成天向我的内帑要银子,所以,内帑恐怕是进少出多,恐怕你我日后都要过着拮据的生活,所以,我想,还是给你弄一个生意,也好让你手头富裕一点,将来要给下面的人赏点什么银钱什么的,也不至于手头拮据,你说呢?”

“这,皇上,您不是大明朝的皇帝吗?富有四海?这,似乎……有失礼法啊!”皇后还是说出了自己心里的心思,这要是皇后做生意传出去了,这皇后恐怕就是众大臣们的攻击对象;大臣们会高兴的跑过来“啪啪啪啪”的大脸,搞不好就连皇后的位子都坐不稳了。

“嗯,这不用你出面,让你父亲或者你兄弟出面,找几个下人做掌柜就行了,找个可靠的人负责管理帐目就行,呵呵……我听说你父亲很有敛财的能力,所以,我想让老丈人张罗些钱财,弥补内帑的亏空,你也知道,我这皇帝当的可辛苦得很,整个就是一‘饷奴’……”

说实话,杨改革对自己老丈人,周皇后的老爹的印象来自后世的某些传说,而且还和陈圆圆有关,传说,皇后老爹花了二十万两银子买了陈圆圆送进宫里,所以,杨改革觉得这厮有敛财的能力,所以觉得让他出面去敛财。

不过,杨改革也查过某些资料,又说是田妃的家里人弄的,反正这事和外戚有关,杨改革就有了组织外戚团整明朝士大夫的心思。

杨改革准备组织外戚团去刷明朝士大夫大本营“江南副本”,期望着每年能通过外戚之手,从士大夫那里刮些银子过来。传说,外戚里面飞扬跋扈的可不少,正好可以通过他们整那些明朝士大夫。当然,笼头是要给这些外戚安一个的。所以,才有了杨改革和周皇后谈论这事。

“可是,这,皇上……真的要这样做吗?还有,皇上为何自称‘饷奴’?这样传出去,有失皇家颜面的,皇上可再不要如此自弃了。”周皇后安慰和教育崇祯到。

“呵呵……唉,皇后,我知道了,我以后会注意的,嗯,找个时间,你让老丈人进宫一趟,我有事要交给他做。”杨改革心思又回了二十一世纪,这房奴,卡奴,车奴,xx某奴,还真是一个奴的世界啊!又想到,自己到了大明朝,变身崇祯,当了皇帝,依然逃不过奴的命运,饷奴!就是自己目前最好的写照了,恐怕自己这几年是摘不掉这帽子了。又想到,二十一世纪,就算房奴不还按揭了,最多就是收回房子,如果自己不能按时供饷,等待自己的可不是法院的传票和判决,等待自己的可是煤山上的那根绳子……,杨改革无语。

回过神来,忽然发现皇后正在自己胸前画圈圈,低头羞得不行。眼睛都快滴出水来。稍一思索,原来是小崇祯干的好事,正顶在皇后那处妙处,弄得皇后不能自己,羞得不敢见人。只能在杨改革胸前画圈圈。杨改革那里还能自持,翻身,小崇祯就戳进了皇后的妙处,皇后一声惊呼,快乐的声音在寝宫里传递开来。

……

第二天,杨改革睡了个懒觉,晚上运动的太激烈,白天要回回神。杨改革起床,穿衣,洗漱,吃饭过后,大概十点多的样子,周皇后他爹就来了。看来皇后对这件事还是很积极的。

御花园。

万春亭。

“老臣给皇上请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周皇后的老爹跪在地上给杨改革磕头。

杨改革虽然心里一直看不上这磕头的礼,认为是阉割人的人格和尊严的产物,还附带了弱智光环,不过,要是是别人给自己磕头就“勉为其难”,反正又不用给别人磕头,所以,也就将就着,没有头脑发热,热血青年一回,废掉这磕头礼。

“老丈人快起来了吧,一家人,不用这样多规矩。”

“谢皇上隆恩。”皇后他爹高兴的屁颠颠的,立刻爬起来。心想这皇上这回怎么对我这样好,叫我老丈人?以前可没有这样和颜悦色过啊!

“老丈人,来,坐下,朕今日有些事要和老丈人商量一下。”

“是,皇上,谢皇上隆恩。”皇后他爹又屁颠颠的做到杨改革对面的小凳子上。至于是不是传说中的半个屁股坐的凳子,杨改革就没兴趣知道了。

“老丈人,最近在京城可听到什么有趣的传闻?”

“回皇上,这京城讨论的最多的就是皇上招募出海勇士的事,天下人都对皇上是一片仰慕之情啊!”

“呵呵,老丈人,不用拍朕马屁,说正经的和正点的,不要弄这样多虚的东西,朕可没时间听这些废话,朕在这紫禁城呆久了,外面的事也就听不那样真了,所以想通过你的眼睛和耳朵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杨改革可不是来听皇后老爹的废话来的。这样的废话随便在紫禁城里找个人,可以给你说上几天几夜。

“呵呵……是,皇上,老臣就说些正经和正点的……这外面讨论的最多的除了皇上招募勇士出海之事,还就有就是皇帝那二百万两银子的事,都说皇上是圣君……这可不是我拍马屁,这可是真事……然后就是魏逆之案,虽多数都称赞皇帝仁慈,但是也有对皇帝有不敬,说除贼应该除尽,而不是留下一大堆,特别是祸根魏逆还没有伏法……”说到这里,皇后他爹用眼睛瞟了皇帝一眼,发现皇帝没有什么异样,才又敢说下去。

杨改革自己心里寻思着,魏逆?祸根?伏法?嘿嘿,看来这明朝的士大夫精英中是有很多想魏忠贤快点死啊!可惜,自己准备把魏忠贤这九千岁当成悬在明朝士大夫头,特别是东林党脑袋上面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而不用。从来就没有过要杀魏忠贤的意思。

要知道,这明朝的太监和其他朝可不一样,典型的依靠皇权,是皇帝的家奴,离开了皇帝,他们就什么也干不了,就算是得了九千岁名号的魏忠贤,一个小太监拿道圣旨,传个口谕,就能致魏忠贤于死地。

不过这魏忠贤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