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大赦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大赦天下-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说贾母怎么问话,怎么筹谋,单说贾赦刚回了自己书房,屁股都没坐热呢,宇文熙送的嬷嬷就到了荣国府。大老爷虽然抱怨帝老儿让自己不能低调,但心里还是还是不由地赞叹两句。
    皇上果然是有眼色的,知道急老爷之所急,送礼算是送到他心坎上了。
    但,大老爷看着面前俩嬷嬷时,鼻子都要气歪了。俩嬷嬷,一位老态龙钟看上去年近八十,这是来伺候主子的,还是来当祖宗的啊;另一位满脸的国仇家恨愤世嫉俗,知道的她是个教养嬷嬷,不知道的以为她是来报仇雪恨的。
    很明显,皇帝老儿他在调。戏老子!
    “您老人家今年高寿啊?”赦大老爷发愁地看着点名赐给迎春的刘嬷嬷,这老太太走路都颤巍巍的,看着比贾母的年纪都大,真的还能胜任教养嬷嬷的重任么?!
    “劳荣伯爷动问,老身今年已八十有三。”刘嬷嬷的面相很慈祥,脸上已经皱纹堆叠,不过一双眼睛却干净清澈,看人的时候宛如天真的孩童。
    不过,贾赦绝不会这么认为。听说这位是在太。祖皇后跟前熬出头的老人,怎么可能是个天真无邪的?可是……这样的一位人精儿,放在自家单纯的小闺女身边真的好么?
    况且,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刘嬷嬷明年可就八十四了啊,万一出点什么事,不好跟宫里交代不说,说不定还得吓着宝贝小闺女。
    赦大老爷砸了咂嘴,看着面前笑眯眯的老嬷嬷,他都要愁死了。皇帝老儿这不是送了个教养嬷嬷,这是送了位祖宗来啊。
    命人去给老嬷嬷安排好院子,又恭恭敬敬地送人去歇息。目送着刘嬷嬷颤巍巍地走远,大老爷长叹一声。得,好好供着吧!
    转过身来又去见另一位,这一位也不简单啊。这位贡嬷嬷是太后的贴身嬷嬷,能在二百五一样的太后娘娘身边伺候几十年,赦大老爷还真拿不准这位是个什么人物。
    这个嬷嬷是配给邢氏的,在大老爷看来,邢氏除了有些小家子气外,其实没什么大毛病。可万一……这嬷嬷把太后那一套传给了邢氏,那老天爷啊……老子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前后两辈子,贾赦都没少听说那位太后娘娘的轶事。就因为这些,当年他还很同情皇帝老儿,觉得那位就算是九五之尊,其实也跟自己是同病相怜——都碰上个偏心眼儿的老娘啊。
    当然,太后也不光是偏心,曾有传闻说她的脑子其实有些毛病,问题不大但很容易闹笑话。听说也不是天生的,唉,都是那万恶的后宫给逼出来的啊。
    “贡嬷嬷是吧?伯夫人是个和善的,你也没旁的事,就是指点她些人际交往上的经验便是。你是伺候过太后娘娘的,我们也不敢过于劳烦嬷嬷,你年前辛苦一些,等过了年我们府上自会送个院子与你养老。”贾赦不愿意看她板着一张□□脸,直截了当地说。
    他的意思很清楚,没打算让贡嬷嬷长久呆在家里。这嬷嬷一看就满脸不情愿,大老爷是很有成人之美的。而且,他也不太信任这嬷嬷,生怕她受太后影响太大,再转过来影响了邢氏。
    “贾伯爷说笑了,老奴是奉了皇命,特来伺候伯夫人的,不敢玩忽职守。”贡嬷嬷脸上仍是苦大仇深的样子,躬了躬身道。
    她从太后宫里被赶出来,正迷茫无措地时候被皇上的人带走。本以为,皇上是念旧情,给她一个归宿养老,她那当儿还很欣慰。她自认,她对小时候的皇帝是颇为照顾的。
    可谁知道……她连皇上的面都没见着,就被打发来了荣国府,去给什么伯夫人当嬷嬷。不但要出宫去伺候人,就连身上原有的女官职位也没了,真成了个签身契的奴才。她能高兴才怪了!
    大老爷心里嘿了一声,靠着椅背挑挑眉,“行啊,你既然知道自己的差事是伺候人,那就务必要办得尽善尽美。我们家的规矩向来是赏罚分明,等你下去了先学了规矩再说。林之孝,叫你媳妇好好教教她,莫坏了咱家的规矩。”
    特么的,给脸不要脸。赦大老爷很不高兴,心中更加埋怨皇帝老儿,这送来的都什么人物啊!
    林之孝家的带走了一脸铁青的贡嬷嬷,这位嬷嬷在宫里时,那是能让她仰望的存在,没想到现在落到这步田地,这可真是造化弄人啊。
    “你爹呢?”贾赦揉了揉眉心,半眯缝着眼睛道:“老管家走这一趟辛苦了,不过还要劳烦他尽快将金陵的事情整理出来,我这边等着要。你这两日多帮着他一些,等弄好了给你们爷俩好好放个假。”
    贾赦方才只是从老管家那里听了个大概,却也觉得金陵的事有些触目惊心。只觉得那一条条的小辫子支棱着,简直就是在召唤人家来揪啊。
    贾家宗族能追溯到前朝的前朝,再加上本朝发迹以来,京城、金陵一共二十房,族人不计其数。这人数一多了就容易良莠不齐,难免就会有些仗势欺人的事发生。
    赦大老爷心知肚明,若是没人追究便罢了,可若是追究起来,荣宁二府就脱不了干系,他跟贾珍更是首当其冲。谁让他俩一个是名义上的族长,一个是爵位最高的人。
    上辈子到了最后便是如此,荣宁二府被抄,可落了个发配充军下场的就只有他跟贾珍了。说起来他俩也是罪有应得,可其他的人就真的无辜么?
    这些丑事……自家人掀出来请罪,总比被别人揪出来强。
    赦大老爷盘算着,到时候跟皇帝老儿哭一哭鼻子,不知道管不管用啊。

  ☆、第三十七回风雨欲来大战将启贾赦出征众人忙碌

“老爷,这是今儿递到门上的帖子,请您过目。”林之孝最近才有权贵家大管家的感觉,手捧着一摞拜帖递过去。
    大老爷升了伯爵,又是皇帝近臣散秩大臣,这样的突然崛起,怎会不引起各方的关注和刺探。于是,便有了这许多的邀约和拜见。这还是林之孝筛选过的,不然还得多一倍。
    “没兴趣,老爷最近要修身养性,没见我连肉都不吃了么。”赦大老爷歪在暖阁里,神情有些恹恹地。他没生病,就是打不起精神来,总想起那几年在边城过的冬天,真冷啊!
    他随手翻了翻那些拜帖,一群大老爷们,没事赏什么雪花啊梅花的,没一个有正经事的。明知道老爷不会作诗,还请老爷去丢人么,其心可诛。
    将近新年,最近朝上很平静,贾赦与同僚们相处得也不错,至少见面了会热情地打招呼。但他总是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轻易不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
    皇帝老儿还是那个样子,板着一张高深莫测的脸,每回见着他贾赦有种背心发凉的感觉。后来他渐渐发现了,皇帝老儿的用心极其险恶,行径更是令人发指。
    有外人在的时候,他总是一副恩侯是朕心腹的亲切样;可一等没人了,皇帝老儿就会露出他的真面目,恨不得把嫌弃写在脸上。
    于是,旁人都认为贾赦简在帝心,不知怎么讨好了那位爷,鄙视者有之,巴结者也不少。可其中的甘苦,却只有赦大老爷一个人知道,皇帝老儿这是拿他做靶子用呢啊。
    得,靶子就靶子吧,有本事你把老子竖一辈子。
    “老爷,宫里来人了,皇上宣您进宫。”昆仑走进来禀报,顺便拎了件裘衣给贾赦披上。大老爷似乎很怕冷,明明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就整天冻得打哆嗦。
    贾赦皱起眉来,今日他休沐,皇帝老儿又出什么幺蛾子。现在他整日呆在皇宫的时间,比在家里还长,当值的时候就不说了,就是休沐时也总会被叫进宫去。
    老子又不是什么国朝宰辅、封疆大吏,不过是个侍卫处的小副手,有没有这么重要啊?!真是神烦!
    皇帝召见,是不能耽误的。即便心里不情愿得很,大老爷仍然换了身厚重的行头,抱着手炉出了门。轿子里也备了炭盆,熏得暖烘烘的,大老爷这才没那么不痛快。
    在路上小睡一觉,贾赦进宫时的精神颇好,但被引进御书房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皇帝老儿不是只宣了他一个,空间不小的御书房里已经站了许多人,皆是朝中重臣,文武都有。
    一看这个情形,贾赦便知道,这回不是皇帝老儿要逗他玩儿,恐怕是真有事发生。不过……寒冬腊月的,能出什么事呢?难道是哪里出了雪灾?
    他不由得地用心细想,乾元十四年的冬天有没有出过什么大事。上辈子的这时候,他根本就不关心也没资格关心这种国家大事,是以想了半晌……什么也没想起来。
    “荣伯也来了,可知道皇上召见,是因何事啊?”见贾赦进来,便有人凑过来打招呼,顺便探听一下。皇上的这次召见很突然,让许多人都摸不着头脑。
    老子哪知道什么事!
    赦大老爷瞪瞪眼,干巴巴地回了句,“大事,小弟也不敢乱说啊。”这些人认定了他是皇帝老儿的心腹,什么事都跟他打听。一跟他们说自己不知道,就摆一副你不道德的嘴脸,实在让人倒胃口。反倒是这样含含糊糊的答案,能让他们放自己一马。
    来人果然一副明白了的样子,有旁人来问他也摆出一副三缄其口的笑眯眯模样。大老爷只想吐槽,也不知道这厮明白什么了。
    “恩侯,我瞧着来的武将多一些,是不是有仗要打啊?”问话的史家的史鼎,他跟贾赦的关系一直都比跟贾政亲近,问起话来也随意些。
    对了,打仗!方才绞尽脑汁也没想起来,这会儿被史鼎一提,贾赦立刻就想到了。乾元十五年春,鞑靼残部联合瓦拉与女真诸部突然大举犯边,一时间边城告急。
    当时大庆朝仓促应战,很是吃了些败仗呢。这些,他当年做纨绔的时候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还是后来在边城跟老兵们神侃时听说的。
    临近新年,皇帝老儿突然召集重臣,难道跟这件事有关?
    “恐怕是的,还不是场小仗啊。老三,这回可是你的机会,战场上多立些战功回来,一个侯爵也不在话下。到时候,史家一门双侯,你们家那个老二的爵位,可没有你的实在。”事情想起个开头,后面想起来的就多了。
    史鼎日后被封忠靖侯,凭的正是这次战事立下的战功。赦大老爷还记得,当年为了这个还跟史鼎大醉了一场。
    “真的?!”听闻果然有仗打,史鼎的眼睛也是一亮。他们做武将的,怕的不是上战场卖命,怕的反而是天下过于太平。鸟尽弓藏的铡刀,时刻都悬在武将们的头顶啊。
    至于爵位,史鼎当然想要。当初他大哥意外去世,膝下也没有儿子,家传的爵位自然是要给他或者史鼐的。原本他也没跟史鼐争的心思,毕竟那是他二哥。
    可惜,他不愿意争,不代表人家就能放心。后来史鼐果然恶心了他一通,把爵位弄到了手。这事过去两年了,可只要一想起来,史鼎就一肚子火。心里也打定了主意,要凭自己的本事挣个爵位回来。
    打发了史鼎,贾赦自己就陷入了沉思。这回的战事不光对史鼎是个机会,对他自己也是个机会。他在纠结着,这回自己要不要往边城走一遭呢?
    贾赦对自己的路规划得很清楚,他是早晚都要上战场的。不光是为了儿女们的未来,更是为了他自己心中的那种武将情结。上辈子他是默默无闻地死在边城的,这辈子怎么也要在那里辉煌一次才行。当然,赦大老爷没打算再死在那儿。
    琢磨了半天,贾赦也没能下定决心。他本就不是个坚定果决的人,一优柔寡断起来,立刻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一方面,他觉得此时并非上战场的好时机,贾琏和迎春都还小,荣国府也刚刚才清理过,老太太跟二房都还在,府中并不安稳。尤其是荣庆堂那位老太太,他在的时候还好,一旦他离开或者出了什么事,谁知道她会出什么幺蛾子。
    而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不年轻了,明年就三十一岁,这样的年纪才初上战场,已经算很老了。不趁着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拼一把,难道还要等年过五十了才去冲锋陷阵?那时候老胳膊老腿的,还能挣下什么战功?
    纠结来纠结去也没个结果,看见皇帝老儿进来,赦大老爷干脆就不想了。反正这事也不是他说了算的,有皇帝老儿在,谁知道会怎么安排他呢?
    “今日宣召诸位爱卿,是朕得到密报,鞑靼首领密会瓦拉与女真各部头领,密谋来年春季犯我大庆边疆。此事已经查证属实,诸位爱卿如何看?”宇文熙免了大臣们的礼,也不多说废话,直接就将事情讲来。
    随着他的话语,御书房中一阵沉默,不少人都吃惊地面面相觑。自从乾元四年打残了鞑靼,大庆朝已经快十年没有大型战事了。这回若是鞑子真的犯边,可算得上十年来的最大战事。不过想想也是,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鞑子们也该缓过气来了。
    大臣们都明白宇文熙问话的意思,人家不是在问你是战是和,皇上问的是这仗该如何打。他们能坐到现在的位置上,没一个是傻的,就算是傻的,也被皇上折磨的得有经验了。
    “皇上,臣认为鞑靼等部狼子野心,我朝当予以当头痛击,将之彻底打败。此战势在必行,臣恳请皇上准战。”首辅是个痛快人,皇上的心意就是他的声音。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响应,武将们更是打了鸡血似的群情激奋,各个誓死请战。
    打!必须打!胆敢犯边,揍死他丫的!
    宇文熙对此状况表示满意,赞赏地冲首辅点点头。随后御书房的中央,很快摆上一副巨大的沙盘,宇文熙带领着众臣围绕在沙盘周边。大家畅所欲言,颇有指点江山的气势。
    赦大老爷有点傻眼,他这还是第一次面对这种场面。“兵者,国之大事也。”你们这样冲动,真的好么?
    好吧,其实他自己也很冲动。但他的经验不足,三十岁的身子板,竟然愣是没能挤过六十多岁的户部尚书。
    这老头子挥舞着拳头的样儿,简直堪称狂热。打仗这么耗费银钱的军事活动,他怎么这么积极?前儿这老头子不还哭着喊着国库空虚,日子都没法儿过了么?!
    还有那个礼部的尚书,干嘛激动得要泪崩一样?大哥,打仗这活儿跟你礼部又没多大关系,做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