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宏基(第一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火德宏基(第一部)-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哎,你慌什么,弟兄们难得一聚。我今天高兴,明天还想请兄弟们陪我打猎消遣,岂不畅快!”

  “遵命!”

  一阵凉风吹过来,落下点点桂花。太阳偏西了,赵匡胤的兴致还很高,晋王光义低声对他说:

  “陛下,该让将帅们歇息了。”

  “也好,那咱们今天到此为止,明日一早,宫门会合。”

  众人陆续离席,张永德走在最后。赵匡胤走到他跟前,问他:

  “张将军以为我今天有开罪将帅的言语吗?”

  “陛下此举可谓应天顺人,于国于民,于君于臣,有其利而无其弊。陛下,臣今日终见明君,只可惜臣的才智过于疏浅,无以报效!”

  “张将军,我这个想法还是受了你只身赴邓州的启发才想出来的,我得先谢谢你。依张将军之见,将帅们真能口服心服吗?”

  “那倒未必,依臣愚见,陛下还是多做些防备的好。今天来的只有十几个人,各处节镇州军还有多少武臣掌着兵权哪!”

  “你的意思是……?”

  “臣并无所指,只是隐隐有一点儿感觉而已。不过,”张永德换了副口气。“凭着陛下的睿智仁德,也不一定真会再出现李筠、李重进那样的人。”

  “张将军,朕对你也隐隐有一点感觉。”

  “哦?”张永德猜不出赵匡胤这话是什么意思,问道:“不知陛下对臣有何感觉?”

  “我觉得张将军与从前判若两人,消沉多了。你一定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吧?能对朕说说吗?”

  张永德苦笑了一声,摇摇头,说道:

  “陛下,臣自幼生长于军旅之中,也曾豪情万丈,想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可后来总觉得命运在有意捉弄我,李重进忌恨臣,世宗皇帝猜疑臣,庶母曹彩霞的事,臣也没有处置好,致使她死于无辜。陛下说臣有些消沉,臣也不想否认,不过陛下,作为人臣人子,尽忠尽孝的大节,臣是到死也不会变的。”

  “张将军,往者长已矣,还是振作起来,朕太需要你这样的忠直之臣了!”

  第二天一早,十几位将帅先后来到左掖门前。赵匡胤换了一身戎装,背着强弓花彀,骑马来到众将帅面前,后面跟随的禁军校尉拉来一车弓箭,为每人配备了一张雕弓和一壶白羽箭。不多时,众骑绕过西华门,来到金水河边。

  与赵匡胤并辔而行的是符彦卿,后头才是武行德、张令铎、白重赞等人。见符彦卿不说话,赵匡胤问他道:

  “符老今日的身体如何?”

  “没什么,陛下。”符彦卿答道。又问:“不知今天到何处围猎?”

  赵匡胤蛮有兴致地说: “符老还记得固子门外有一大片树林子吗?那里头黄羊雉兔占为乐园,好生有趣!”

  “陛下,那里不是禁猎之处吗?”符彦卿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

  “不错。可今天随朕而来的都是封疆大吏,谁能禁得?朕还想看看谁能在此猎得一个大家伙呢!”

  “大家伙?什么大家伙?”

  “到那里你就知道了。”

  大树林在固子门外两里远处。汴京郊野大都是平川,只有这里有些岗阜,老树新枝、古藤幼蔓,绵亘数里,外边有围栏围起。虽然几代朝廷都没有明确这里是皇家园囿,但守林人换了一茬又一茬,都恪守着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 没有皇家的旨谕,一般人都不能进到这里。

  赵匡胤带领众将帅进了树林,在一片开阔地下了马。随行的几个士卒把带来的方几放在地上,摆上酒肴。赵匡胤朝他们摆摆手,高声说道:

  “你们都退到外面去吧,这里不用伺候。”

  禁兵们相互看看,退出了林外,自去逍遥。

  “各位将帅,来,来,咱们席地而坐。”赵匡胤先盘腿坐在几前,连声招呼。

  众将帅坐定,赵匡胤命守林人斟上酒,带头饮了一盏。

  “方才在路上,朕对符老将军说,今天看谁能猎得个大家伙。符老将军问朕大家伙所指何物。朕今天就以此为题让诸位猜个谜,看谁最先猜出来,朕愿满饮三盏,以为答谢。”

  “这倒有趣。”袁彦今天的心情更放松了。“陛下快说吧!”

  “好!朕以为,我等个个都是好猎手,挽弓搭箭,就是打猎。朕即位当年,先猎得李筠一个大家伙,又猎得李重进一个大家伙。为什么要放箭?因为你不放箭,他就要扑上来吃掉你。如今朕请各位来到这里,猜猜看林子里最大的家伙是哪个?”

  帅臣们满脸疑惑,弄不清赵匡胤的话究竟什么意思,甚至有人开始担心“大家伙”是指自己。符彦卿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没想到正被赵匡胤看在眼里,问道:“符老将军猜到谜底了?”

  符彦卿心中微微一惊。在他看来,众帅之中他的资历和威望最高。赵匡胤既然拿李筠和李重进打比方,十有八九这个“大家伙”是在说自己。但事到如今,怒也没用,怕也没用,大丈夫死生有命。他索性定住了神,故作风趣地说道:

 
 
 
  “如果陛下说的不是大家伙而是老家伙,那就必是指老臣无疑了!”

  众将听罢,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赵匡胤频频摇头: “老将军还不够大,再猜!”

  一围人面面相觑,每个人心里都在问: 皇上今天要拿谁开刀?

  “朕原想各位都是诸葛孔明,没想到这么简单的谜底都猜不出来,真让朕大失所望。”赵匡胤拍了一下几案,端起酒盏饮尽: “再斟!”

  “陛下!陛下!”

  “还是让朕来为你们揭开这个谜吧。”赵匡胤看了看一脸惶惑的将帅,说了句石破天惊的话,“这个大家伙就是朕!”

  “啊?”王全斌、袁彦等不由嘘了一声。

  赵匡胤又连饮三盏,铿然说道: “各位大将军,这林子里头没有别人,你们也看见了: 连那几个禁卒,也让朕打发走了。现在拿起你们的弓箭,有谁想做天子穿黄袍的,就朝朕心口上射,朕绝不躲闪!”

  “陛下!陛下!”众将几乎同时伏地叩头。

  “陛下,臣等昨天已经对天盟过誓,一辈子忠于大宋,忠于陛下,敢有贰心,天地不容!”王彦升扯着嗓子喊道。“陛下这是何苦啊!”

  “各位将军都起来吧。”赵匡胤平静地说。“朕这么做没别的意思,只是想给兄弟们表一表自家的诚意。你们既然不来射朕,不把朕这个大家伙趁早拿掉,错过今天,可就另当别论了。朕对你们讲实话,办实事,你们若是对朕真心拥戴,日后一切都要听朕号令。朕必不负众卿,众卿也不可负朕!”

  将帅们先后起身,又围坐在原处。赵匡胤见众人渐渐不再拘谨,心里也轻松了许多,又说了些有趣的往事。众人饮食已足,袁彦叫道:

  “陛下,臣手痒痒了,让臣去打只羊为陛下烤羊腿吃吧!”

  众人不禁哄笑起来。赵匡胤道:

  “朕让你们打大家伙你们不敢打,专拣些弱小的生灵去欺负,于心何忍?袁将军,依朕看,今天的围猎到此结束,给那些羊儿兔儿留条生路吧。”

  “也好也好。”袁彦干笑了几声。“臣在西北打野羊打惯了,以后奉命不再打羊了。”

  “那要打什么?”

  “遵陛下的旨意,打曹州蟊贼去!”

  潘美事先也没想到赵匡胤在众将面前会玩这么一手,当时还真有些紧张,万一出点差错,救都来不及!他不由佩服赵匡胤的胆量,非此人则无此大度!他陪着赵匡胤走到宫门,说道:

  “陛下,若没有事,臣回指挥使衙了。”

  “且慢,随朕进宫,朕还有话对你说。”

  潘美跟着赵匡胤来到偏殿,赵匡胤问他:

  “李处耘回来没有?”

  “还没有。”潘美答道。一提到李处耘,潘美立刻想到慕容延钊,问了句:“陛下,为何不传慕容将军入朝?”

  赵匡胤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只对潘美说:

  “朕要你到晋州走一趟,为朕请个人回来。”

  “谁?”

  “晋州兵马都监曹彬。”赵匡胤盯着潘美。“此人虽然比你年轻,但你一定要对他恭恭敬敬,不得有丝毫怠慢。”

  曹彬这个人潘美也认得,但交道不多。此人虽说也终日戎服,但那一脸的斯文相,倒更像个读书人。他的职位比潘美低得多,周朝的淮南之战他没受什么奖赏,平定李筠、李重进他又没参加,所以至今官职尚低。如今赵匡胤让他对曹彬“恭恭敬敬”,想必是要大用此人。他问几时动身,赵匡胤说:

  “当然是越快越好。”





 
第二十三回 淮南路二臣查贿 

  赵匡胤何尝不知道慕容延钊在襄州大力扩军,整饬士卒?前几个月慕容延钊派李汉琼出使长安,李汉琼早已将此事密报了赵匡胤。这件事赵匡胤自有安排,这安排也只有丞相范质知道。因此潘美问到慕容延钊时,赵匡胤避而不答,只问李处耘回来没有,他急于知道李处耘会带什么消息回来。众人只知道赵匡胤派李处耘南行只是护送柴宗训到房州,亲近一些的人知道派他顺便去侦视慕容延钊的虚实。其实赵匡胤交给他的第三项任务才是最要紧的,就是秘密出使荆南,这是谁都不知道的。

 
 
 
  凭着赵匡胤对慕容延钊的了解,他估计即使慕容延钊对自己心怀不满,也不会轻易走上李筠、李重进的老路。后来潘美把袁彦叫到京城,从袁彦嘴里又没听到慕容延钊要与他合兵反叛的打算。如今袁彦满心欢喜地去了曹州,这一切都验证了自己对时局的判断基本不错。当然,他还是很想听听李处耘对慕容延钊的态度。不论慕容延钊怎么想,他都有办法让这位老将军顺着自己的指挥棒转。

  赵匡胤为什么要派李处耘出使荆南?这还要从这个小国和其南边的湖南政权说起。荆南早在柴荣时期就是中原政权的附属之国,柴荣临终的显德六年,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已经病重,不得已命他的儿子高继冲为节度副使,协助其弟高保勖过问军国重事。高保融为什么只称节度使而不敢称皇帝或国主呢?五代后唐时,荆南节度使高从诲也曾被封为南平王,不过他这个王是受封的,不是靠自己打下来的。这还不算,高从诲死后,中原大国只授高从诲之子高保融荆南节度使,历后晋、后周,高保融始终未敢再求封王之命。荆南这个节度使和中原大朝的节度使性质不同: 中原节度使名义上都要受皇帝直接指挥,而荆南节度除了向中原纳贡之外,其余完全自治,就像春秋时诸侯国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一样,所以这个政权虽然称为荆南节度,实则也相当于一个小国。

  建隆元年,也就是宋朝建立的第一年八月,高保融病死,高保勖承袭了节度使之职。赵匡胤为了表示对陪臣的诚意,为高保融废朝三天。高保勖是个不大争气的继承人,虽然自幼聪明无比,可惜那聪明不往正经处用,即位没多久,便一连纳了二十几个妃子。若是仅与嫔妃们淫乐也就罢了,可他还要把娼妓们召进府署,命她们脱得一丝不挂,又选择军队里一些健壮士卒与娼妓们狂交乱合,美其名曰“赏军”,自己则与众妃子隔帘观看取乐。日子一长,他觉得府署中的淫乐场所太窄狭,于是大兴土木,要建一座大大的宫室,召集更多的娼妓与士卒们在此淫乱,并为这个宫室取名为“百美迎春宫”。荆南原本只拥有归、峡二州,连同府署所在的江陵,不过三州十七县之地,还要年年向宋朝献纳贡赋,百姓们怎能吃得消?一时间民怨沸腾。好在此人年寿不永,建隆三年十一月,才三十九岁的高保勖便一命呜呼,由其侄,也就是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继知荆南军府事。赵匡胤为了稳定荆南,特地除高继冲检校太保,仍为荆南节度使。由于高保勖在任时把家底儿都折腾空了,高继冲虽然受了命,处境却非常艰难。

  荆南南面是五代初期马殷建立的楚国,不过岁月迁移,如今的楚国已不复存在,江山也早就转移到了周行逢的手中。大周柴荣即位的那一年,周行逢还只是楚国武清军节度使,节度衙门设在长沙。不久,周行逢攻破楚国都城朗州,自称武平军节度留后。当时柴荣正在攻打淮南,为了让周行逢牵制李璟,特授周行逢武平军节度使,建军府于朗州,也就是现在湖南的常德。赵匡胤建国后,周行逢继续向大宋缴纳贡赋,两国相安无事。建隆三年,周行逢病死,其子周保权继承其位,当了武平军节度使。可此时周保权年仅十一岁,还是个孩子,自然有些老将心里不服。有个叫张文表的,是与周行逢一同厮杀过来的老将,连周行逢都没放在眼中,岂能服服帖帖地伺候周保权?周行逢早就心中有数,临终前嘱咐周保权说: “我死之后,张文表必叛,一定要让大将杨师О阉簟M蛞皇掠胁徊猓删偌夜榉笏危璐笏蔚谋ο鹫盼谋恚簿荒馨呀亮舾判漳嬖簟!贝耸闭盼谋淼H巫藕庵荽淌罚翟蚝庵菀阅系挠馈⒌馈⑷戎菀捕荚谒目刂浦隆V鼙Hㄎ硕哉盼谋硇纬珊衔е疲汕仔沤庸苡乐萃褪U庀伦涌扇悄樟苏盼谋恚餍砸徊蛔龆恍荩劝芽坝乐莸慕炕骼#婧蠡邮Τど常笥衅浦裰啤V鼙Hú坏靡眩环矫婷钍Ν'率兵讨伐张文表,另一方面火急北上,请宋朝和荆南出兵相助。荆南本来就没有多少兵力,自顾尚且不暇,又怕张文表得势后北逼荆南,故而也向宋朝发出了求救的军书。李处耘到荆南的时候,高保勖还没有死,可是国内已经四分五裂,且风传张文表要北逼荆南。待到李处耘回到京师,正是周行逢刚死,张文表蠢蠢欲动的时候。

  这两天赵匡胤心里很烦,主要是王皇后又出了大问题。自从皇子德林死后,王皇后就像是丢了魂,刚开始的几天是终日啼哭,不进饮食。后来虽然能进些汤水,情绪上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人也瘦得不像样子了。这一天,薛盈盈带着德芳到皇后宫中劝慰,没想到王皇后一见到德芳,又想起德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