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本是同林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夫妻本是同林鸟-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不过,因为吃住穿都是靠着舅舅和舅母,她总觉得自己要更听话懂事一些,所以无形中就显得有些小心翼翼了。
她娘在老家的时候,脾气很大,京城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吵架,他们兄妹两个反而就更加的沉默寡言的。
只是在她内心里,也觉得自己的娘有很多时候做的不对,尤其喜欢回外祖父家里占便宜,娘时常说,她还不是为了他们兄妹两个好?可是她和哥哥却听了这个话,更是沉默寡言了。
然后就是自家娘带着他们千里迢迢的跑到了京城,跟二舅舅和二舅母说的那些话,她觉得羞愧的想要找个地缝钻。
后来峰回路转,二舅舅和二舅母竟然同意她和哥哥留在京城了,反而把娘给送回老家去了。
说心里话,何莲的心里,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松了一口气,虽然觉得这样自己很不孝,可是她不想再听娘说,什么都是为了她和哥哥。

  ☆、第六十七章 寿宴

温夫人过五十大寿,李梨花也接到了帖子。赵水生因为有差事,所以当天应该是下了差,直接去温府,再接他们娘几个一起回去。
在这之前,李梨花就请了外面的成衣店过来,给他们几个做新衣服了,特别是何莲,因为是第一次跟着出去,穿的太寒碜了也不好。
她的婚事,她和赵水生应该能做主,何家巴不得他们什么都包了。
不管怎么说,经常带着何莲一起出去,也长长见识,把她那些怕见人的性子给改一改,也是很有用的。
何莲却很紧张,她听说闻家是大官的人家,想一想,就觉得很害怕。
所以她怯怯的跟自己二舅母商量,到时候她能不能不去了。
李梨花说道:“舅母知道你是有些害怕,不过,万事总有第一次,你总不能老是不见人,再则说,还有我呢,你不用害怕,温夫人是个很和蔼的人,绝对不会有什么事儿的。”
何莲自己给自己打了气,舅母说的对,万事总有第一次,她不能老缩在屋子里不见人。
于是那天早上,李梨花就带着何莲和楚楚一起坐着马车去温府了。
温府李梨花不是第一次来,从上次温夫人来他们这边以后,李梨花就带着楚楚去了好几次,所谓熟门熟路。
只不过今天来的客人太多,还没有到温府,马车就已经堵上了,温府的下人就过来,请客人们下车,然后用软轿把人抬到了二门上去。
期间,李梨花见到了这一届状元郎的妻子,状元郎已经四十来岁,现在是翰林院编撰,也有皇上赐给的状元府。
只是这位状元夫人汤太太似乎有些不喜李梨花。李梨花知道,因为同样是温大人的学生,那位状元郎还是头名状元,但是温大人却似乎更喜欢赵水生一些。
连带的温夫人也喜欢李梨花比这位汤太太要多一些,于是汤太太心里就不平衡了。
平时只要见着李梨花,就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李梨花也不会别人不给她好脸色,她还上赶着去讨好人家。
于是只把这汤太太的这种行为当成是一阵风,吹过去就完事儿了。
因为今天来的还有王公贵族,温夫人正招待他们呢,所以李梨花她们自然被带到了同样是翰林院赵水生同僚的妻子这边。
好几个都是李梨花认识的,也有几个的丈夫也是编修的官位。这些人的丈夫有很多都是考了庶吉士后,散馆了分在翰林院的。编修这个官位,也没有定员,所以手上的权利并不大,可以说,几乎没有。但是可以接触到很多大学士,而大学士们又能经常接触到皇上,于是,这就是机会中的机会。
因为温大人和温夫人对赵水生两口子的态度,这些编修太太们对李梨花的态度也不错。
其中有一个田太太,他丈夫也是翰林院的编修,李梨花和这位田太太的关系不错,平时也有来有往的。
现在两个人就坐在一起说些私房话。
别的屋子里,还有专门让人打马吊的,叶子牌,成了亲的夫人们聚一聚,也就是这些可以玩的,不比小姑娘,可以出去逛逛园子,还能划划船,钓钓鱼,要是有兴致,还能吟诗作对,开个诗社什么的。
田太太也带着女儿呢,看见李梨花身边的小姑娘,知道是赵太太的侄女儿,就对女儿蓉姐儿说道:“你们小姑娘自己去玩去,跟我们在一起你们也不自在。”
李梨花微笑着跟何莲点点头,让何莲多认识几个好友也是好的。
“你这个侄女儿有些腼腆了,该多和人接触才是。”田太太和李梨花关系好,所以说的也是实话。
李梨花点头,“所以,我今天就把人带过来了,想着能多认识几个人,以后在这京城里,也能有说的上话的。”
田太太的婆婆家里是书香门第,族里有好几个人都在做官,且田家的家风也很严谨,田家的男人,妻子能生儿子的,就不准再纳妾,否则就是触犯了家法,是要被严惩的,而田家的族人都是从小就开始读书,不管以后走科举还是支撑门户,个顶个的会读书,进士和举人也多,秀才就更不用说了。总之,是真正的书香门第,田家还有自己的族学,凡是族里的子弟,读书都不用交束修,且读书读的好的还有奖励。
于是田家的族学就更出名了,很多人都想进这田家族学。
田编修就是中了进士,然后考了庶吉士,直接在翰林院当编修的。田编修没有纳妾,而赵水生也没有纳妾,于是田太太跟李梨花的关系就更好了。
两个人正说的起劲儿,突然汤太太的声音□□来,“赵太太,田太太,闲坐着也是无聊,不如我们去旁边打马吊去如何?”
田太太说道:“打马吊?你找别人去,那边不是闲着很多人吗?”
汤太太却说道:“好不容易,我想请田太太和赵太太打打马吊,怎么田太太和赵太太不给面子啊。”
田太太是觉得这汤太太莫名其妙,现在是人家温夫人的寿辰,你在这里挑衅算怎么回事儿?把人家的场子搞砸了,你就好看了?
她倒是无所谓,田太太担心的是赵太太不会打马吊,然后被人取笑。
在说了,你汤太太说让他们打马吊,他们就该去吗?她以为她是谁啊。田太太可不怕这汤太太。
李梨花突然笑了,“打马吊?田家姐姐,既然汤太太这么盛情难却,不如我们就一起去吧。”李梨花给田太太使了个眼色,田太太立马说道:“打就打,只不过到时候谁输了可不能耍赖!要赢得起还要输得起!”
汤太太巴不得这样一句话呢,说道:“这话说的很对,到时候谁输了都不能甩脸子,毕竟今天可是咱们师母的寿辰。”
汤太太早就找了另一个交好的人一起过来,四个人就打起了马吊,楚楚李梨花是让瓶儿看着的,和那些差不多大的孩子在一起玩,正乐不思蜀呢。
最开始的时候,李梨花是频频放炮,把田太太给急的,倒是汤太太是得意的不行,她就知道,这个赵太太是打肿脸充胖子,不过是从乡下来的,什么都不懂,还非要为了面子打马吊,那么她就让这位赵太太今天多放放血,她家里那么穷的,要不是皇上赐了宅子,肯定都没有地方住的,所以这一次输那么多钱,绝对是好长一段时间会心里滴血。
明明她丈夫是状元郎,比那什么榜眼要好的多了,可是却没有这个赵榜眼得了温大人的喜欢,这也就罢了,她自问从各个方面,都比这个村妇要好的多,没想到那温夫人对这个村妇倒是亲亲热热的,而对自己这个状元夫人却冷冷淡淡的,温夫人是一品夫人,她不好说什么,可是这个赵太太,她凭什么不能给她点颜色看看?
她就看着,等这人输光了银子,大声痛哭的时候,是多么的掉面子。到时候温夫人还会不会喜欢这个赵太太,毕竟,在人家的寿辰上哭,那可是活生生的不给人面子,是晦气的事儿。
汤太太正得意呢,赵太太看着输的差不多了,就有些不想打了,汤太太另外的一个玩得好的,就立马说道:“这打马吊最不喜欢半道走的,都没有尽兴呢,怎么能走呢,离开席还有一段时间,赵太太,你可不能扫兴,要是没有银子了,我先借给你如何?”
汤太太暗暗的对说话者点头,田太太道:“赵家妹妹是担心她女儿,才那么小呢。”
借口,不过是想提前溜走,汤太太立刻对自己的丫鬟说道:“莺儿,帮赵太太去看看她女儿去。
赵太太,你放心,我家的莺儿啊,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就照顾孩子,就是我家小孙子都给照顾的好好的。”
所以你那女儿一定也能给你照顾好,你就放心的打马吊吧。
李梨花说道:“既然汤太太这么热心,那我还是继续打吧,说不定我的运气好,立马就赢钱了呢。”
从李梨花说了这话之后,果然,她的运气来了,不是杠上开花,就是自摸,要么就是汤太太和她那个搭火的放炮,没过多久,李梨花不仅把自己输掉的钱给赢了回来,而且,把汤太太两人的银钱也赢得差不多了。
田太太暗乐,对汤太太说道:“我看差不多了,不如不打了吧。”
汤太太哪里肯乐意?结果是越输越想赢,结果越想赢越输,最后身上带的钱都给输光了,汤太太输红了眼,她家里也不是特别富裕,这钱输光了,回头她该多心疼啊。
汤太太的脖子上青筋都爆出来了,真跟赌徒一样。
她那一起玩牌的看着汤太太不对,就拉扯了她一下,可不能发脾气,不然到时候得罪了闻家,那就没有好果子吃了。
“算了,也快开席了,就不要打了吧。”小声劝汤太太,汤太太如何肯干?直接指着李梨花说道:“你耍诈!”
田太太不乐意了,“怎么着?你赢了我们也没有说什么,现在你运气不好,输了,就说别人耍诈,真是哪门子的道理?”最看不起这样的人,只能赢不能输的,谁乐意跟你打马吊啊。
“汤太太,快坐下,坐下!”没见到有人都朝这边看过来了吗?太丢面子了。
李梨花也不打了,把赢得钱朝桌子中间一推,“时间也差不多了,这些钱,汤太太想要,就拿回去吧,打马吊不过是为了玩乐,赢钱倒是其次。田家姐姐,我们走吧。”李梨花愣是没有拿走赢的钱,田太太也学李梨花,把自己赢得钱放在了桌子中间,说道:“看来以后打马吊,也得挑人了,有些人就是不能一起打。”
作者有话要说:敢跟俺打马吊,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啊

  ☆、第六十八章 打马吊

留下汤太太两人不知道是什么表情。
最后开席了,大家听着请来的戏班子,边看戏边吃饭,也很热闹。吃完饭,大家都陆陆续续的告辞,毕竟人家主人家也是为了这寿宴忙得够呛,早点离开也让主人家轻松一些。
田太太真是乐得不行,今天看那汤太太吃瘪的样子,让她浑身舒畅啊。
所以田太太硬是和李梨花挤到了一个马车,而她女儿蓉姐儿和何莲坐在另一辆马车上,也相谈甚欢。
楚楚这个小人儿已经睡着了,让瓶儿带着在另一辆马车上。
田太太进了马车就问道:“你是不是从小就打马吊?”要不然怎么想赢就赢,想输就输?
李梨花说道:“我小时候哪里能接触到马吊?不过是才学的。”
“我才不信,你要是才学的,今天能把那汤太太整成那样?”没看到汤太太最后差点都哭了吗?
“真的,以前我家里还要种地呢,我们老家,就是有钱人家,玩马吊也是少的很,谁有那闲工夫玩这个?也就是在这京城,我才慢慢学会的。”
“那你怎么这么厉害?”田太太说道:“你要是真的以打马吊为生,保证是赚的盘满钵满。”
“我想,可能是我才学会,运气不错吧。”李梨花说道。
田太太也不是非要刨根问底,毕竟这也不是非要知道的事儿,她只是觉得太可乐了,那汤太太急红了眼的样子,真是太让人痛快了。
“你说,她一个状元夫人,风头也出尽了,怎么在温夫人的寿辰上不知道分寸,非要挑事儿。”田太太道。
田太太这个疑问,温夫人知道,今天汤太太弄得这个事儿,早就有下人告诉了温夫人,温夫人说道:“不过是看我更喜欢赵编修的太太,她心里不舒坦罢了,心眼这么小,以后可别给汤状元惹事儿。”
温大奶奶心道,这不就已经给汤状元惹事儿了?就是再有什么不满意的,也不能在别人家挑事儿啊。要是真惹出了事儿,把人家的寿宴给毁了,谁家的主人家会高兴?
而且这次还是温大奶奶负责的寿宴,本身就怕出事儿,这个汤太太还专门挑事儿。
也不想一想,如果是她家办事儿,别人在她家弄出事来,她是什么个心情。
温大奶奶决定以后离这个汤太太远一些,这种人,一点儿也不知道分寸,不知道轻重。她也不怕得罪这状元夫人。
温夫人说道:“以后汤家有什么事儿,只送礼过去就成,人就不必过去了。”温夫人也不是软柿子,别人都打脸了,她自然也不会给人好脸,温家的人不去汤家,次数多了,大家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所以说,妻贤夫祸少,汤状元学问好,可是这妻子就不怎么好,以后还会给她惹事儿的。
温夫人笑道:“赵编修的太太真的马吊打的好?”
“可不是?以后媳妇可不敢跟她打,不然肯定也把钱给输光了。”温大奶奶笑着说道。
“这样正好,以后可以陪着我这个老太婆打一打,我倒是想见识见识赵太太的手艺。”
“我看赵编修夫妻两个,都是学什么都会精通什么,赵太太可是到了京城才会打马吊的,没想到就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打的这么好了,人家赵编修也是才学读书识字几年,就能考上秀才举人和进士,要不怎么说他们是夫妻呢?”
这可倒是真的。
被人夸的李梨花要是听了,会在心里说,你们真的是想多了,她之所以会打马吊打的好,那也是从小就练出来的啊。没有出嫁的时候,是陪着家里的长辈们打,出嫁了,在宫里闲的无聊了,也是跟宫女们打,这技术,早就已经炉火纯青,对于汤太太这样的小虾米,那不是小菜一碟?
汤太太想让她出丑,她本来已经给了汤太太机会了,可惜这位汤太太却非要让自己下不了台,那么她只好让汤太太下不了台了。
最后把赢得钱退回去,也是告诉大家,她可不是贪这点钱,相比较之下,已经失态的汤太太就更是被人看不上眼了。
这是女人间的事儿,李梨花本来不打算告诉赵水生的,不过想着如果那边汤状元听了汤太太的话,对赵水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